先秦時期
中國服飾文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考古發現,大約兩萬年前,在現在北京周口店壹帶生活過的原始居民已經佩戴飾品。那裏出土了白色的小石珠、黃綠色的礫石、獸牙、海蚶殼、魚骨、刻出溝槽的骨管。這些物品都穿有精致的孔眼。孔眼裏還殘留著赤鐵礦粉的痕跡。專家推斷這是懸掛在身上的飾品。
當時的人們佩戴飾品,不只是為了美,更有趨吉避邪的目的。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設立於夏商時代,到周代已基本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制。王室公卿為顯示尊貴威嚴,在不同禮儀場合,頂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著裳也須采用不同形式、顏色和圖案。
從此,服裝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它代表個人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使人人各守本分,不敢僭越。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促使了漢族寬衣博帶、長裙長袍服裝的改革。趙武靈王為了軍隊的戰鬥力,沖破阻力,下令全國穿遊牧民族的短衣長褲,學習騎射,終於使趙國強大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服裝改革,胡服從此流行。伴隨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是用於結束革帶的,因為它比革帶的紮結方式更為方便,因而很快就流行開來。
秦漢服飾
在秦始皇時代,建立了嚴格的衣冠服飾制度。這壹時期,連體的寬袖深衣、袍服最為流行。在秦漢服飾的演變中,曲裾深衣被直裾檐榆所代替。裾也稱“極”,指的是衣服後部的下擺,裾實為衣服的前襟,即大襟,因古代衣服的交領與襟相連,因而稱極為裾。由於深衣的前襟多被接出壹段,穿時必須繞至背後,這樣就形成了“曲裾”。曲裾的采用,與內衣的演變有直接關系。
在深衣還沒有出現之前,人們的下體多著有圍裳,故褲子不會顯露;深衣將衣裳連為壹體以後,便給下擺的處理帶來了問題:如果在兩邊開衩,必然會露出罩衣;如不開衩,又將影響行走,由於這個原因,便出現了曲裾相掩的方法。
漢代的朝服采用深衣制,基本樣式是長袍,以衣料精粗和色彩差別來表示等級,紅為上,青綠次之。袍服的樣式基本采用交領,兩襟上疊壓,相交之下;袖身部分多制作得比較寬大,形成圓筒;袖口部分則明顯收縮,方便活動。
魏晉南北朝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又壹個大轉折的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普遍常見的裝束。普通平民百姓的服飾,受胡服的影響最大。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漢族貴族的服飾也在胡服的基礎上加以完善,方法是將其長度加長,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但禮服仍然是傳統的漢族禮服樣式。當時出現的服裝新款如:上穿齊膝大袖衣,下穿肥官褲的褲褶服;沒有衣袖,只有兩片衣襟,其壹當胸,其壹當背的柄襠;半袖衫,即短袖衫。魏明帝曾戴了繡花帽,穿了淺青色半袖衫接見臣下,被輿論斥之為“服妖”。
隋唐服飾
隋唐時期,中國從分裂到統壹,從戰亂到穩定,經濟文化昌盛,服飾的發展無論從衣料還是樣式,都呈現出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穿短衫。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
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效仿,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獨樹壹幟。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貴婦內著大袖口裙衣,肩披帔風或翻領小袖。唐代襦衫的領形除交領、方領、圓領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翻領,甚至還流行過壹種袒領,即裏面不穿內衣,袒胸脯於外。這從另壹方面反映了當時思想的開放。
唐代裙子紋飾十分精美,裙衫的款式流行半露胸的窄袖小衫,或袒胸露臂的半臂衫,穿束到乳房以上的胸裙或高至乳房的高腰長裙,在裙腰的右側系上拴著壹條帔帛,帔帛的另壹端從右肩繞過後背,搭著左臂下垂。
帔帛的披戴方式有數種變化。唐代婦女的發飾豐富多樣,各有專名。女鞋通常是花鞋,多用錦繡織物、彩帛、皮革制成。
宋元服飾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延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融合做得更好,更自然。
宋朝男裝大體上沿襲了唐代特點,普通百姓多穿高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便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多穿壹種叫做“直綴”的對襟長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領口、衫角都鑲有黑邊,頭上再戴壹頂方桶形的帽子,叫“東坡巾”。宋代的女裝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長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壹件對襟的長袖小褙子,很像今天的背心,褙子的領口和前襟,都繡著漂亮的花邊。
元代服裝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此外,在元代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要著統壹顏色的服裝,稱為質孫服。質孫服樣式為上衣下裳相連,衣式較為緊窄,下裳部分較短,腰間作無數襞積,肩背間貫以大珠。官吏士庶日常閑居,壹般多穿窄袖長袍。地位低下的侍從仆役,則在長袍的外面,再加罩壹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如此習慣。袍服的形制除遼金時期通用者外,還有壹種款式,通常以纻絲織棉為之,交領、窄袖,下長過膝,腰部以下形制寬大,並折有細襇,如裙子樣式。另以彩絲撚成細絲,橫綴於腰,既用做裳飾,又用作束腰,俗謂“腰線”。
此式不分貴賤,均可穿著,極為適合騎馬。
明代服飾
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為了恢復漢族的禮儀,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而下詔:衣冠悉如唐朝。以袍衫為主要服飾,而官員則以“補服”
為常服,頭戴烏紗帽,身穿圓領衫。
明代男子服裝,壹改遼金元時期緊身窄袖的基本樣式,以寬博為尚。
士庶男子日常家居所穿便服,大體在宋元基礎上演變而來,其中以直綴、道袍、曳、褶子、直身、陽明衣、程子衣等為多用。
明代民間婦女只準用紫色,不能用金繡;袍衫只能用紫綠、桃紅及淺紅,不得用大紅、鴉青、黃色。明代的衣衫已出現紐扣的樣式。在明代以前,婦女衫子樣式壹直寬松博大為主。到了明代,則出現了緊身之衫,衣身制作得非常狹窄,而袖也做得極小,穿時緊裹在身上。這種利用緊窄的樣式和輕薄的衣料展現女子的嫵媚身姿,已成為部分婦女的癖好。明末流行水田衣。它反其他服裝的制作思路,用各色零碎布拼綴成衣。因整件服裝上大小不等的衣料呈縱橫交錯之勢,宛如水田,因此得名。明代婦女更為大膽的裝束,是將貼身內衣外露。當時的貼身內衣,被稱為“主腰”,其作用相當於抹胸。明代婦女的鞋式仍為鳳頭加繡或綴珠。宮人則穿繡有小金花的雲樣鞋,配上色彩鮮艷的衣裙,行動起來猶如水波蕩漾。
清代及近現代服飾
清兵入關後,建立了清朝。清代的服裝制度是中國歷代最為繁雜的。
服飾既保留了滿族的習俗,同時兼收並蓄漢族的服飾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是沿用明朝補服的特征。清代男子主要服飾有長袍、馬褂和馬甲。袍服最大特點是袖口形狀如馬蹄,因滿族人喜騎射,把馬蹄形演變在服裝袖口上。
清代紳士男子所穿便服,除長袍、長褂外,還有小褂,通常采用對襟、窄袖,下長至膝。勞力農夫壹般不著袍褂,而穿短襖、短衫。袍褂之後,加壹件馬甲,也是清代男子常用的裝束。清代男子下體多穿褲,除長褲外,還有套褲。套褲也是壹種脛衣(系給小腿保暖的護套)。清代時期的女衫,以寬博為主,衣長蓋臂,袖寬過尺,衣領、衣襟及袖端多鑲嵌有較窄的花邊。乾隆年間流行大袖寬衫,花邊比先前寬闊。到了鹹豐、同治年間,衣身略有收小,袖口也有所收斂,但衣服的長度卻明顯增加,幾欲及膝。
1840年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融合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都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商業興旺,洋貨如羽紗、呢絨、洋綢、花布等充斥市場,使傳統衣飾穿著有所變化。外國衣料因廉價大受歡迎,而費時費工、工藝考究的滾、鑲、繡等傳統手工藝逐漸衰落,西方縫紉流行起來。西服成了壹些達官貴人的“休閑裝”。值得壹提的是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的旗袍,在吸收了西洋服裝樣式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最終定性。
直到20世紀40年代,中國旗袍壹直盛行。這期間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低,使旗袍徹底改換了面貌,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駝背的舊貌,顯示了女性曲線美。當時,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準服裝,學生、工人、達官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傳到國外,為別國女子仿效。
部分少數民族服飾
特色彜族
服飾、 彜族是壹個古老的民族。彜族服飾種類豐富,色彩紛呈,風格獨特,具有鮮明的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服飾品種多達300多種。在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彜族男子就頭梳尖髻身披氈子,千百年來彜族服裝仍保留著民族特點。男女身披擦爾瓦羊皮披氈。擦爾瓦白天當做衣服,晚上當做棉被,下雨當做雨披,四季均可用。它形如鬥篷,用羊毛織成,長到膝蓋之下,下端綴有毛穗子,往往為深黑色。
彜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鑲有花邊的右開襟上衣,下著多褶寬腳長褲。頭頂留著約三寸長的頭發壹綹,漢語叫做“天菩薩”,彜語稱為“子爾”。外面裹以長達丈余的青或藍、黑色包頭,右前方紮成拇指粗的長錐形的“子爾”——漢語稱“英雄髻”。男女都戴耳環,男子只戴左耳,女子雙耳均戴,男子以無須為美,閑暇時會把胡須壹壹拔光,耳朵上戴有綴紅絲線串起的黃或紅色耳珠,女子以頸長為美。
婦女壹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除小涼山和雲南的彜族穿裙子外,其他地區的彜族婦女均穿長褲。許多支系的女子長褲腳上還繡著精致的花邊。已婚婦女的衣襟袖口、領口也都繡有精美豐富的花邊,特別是圍腰上的刺繡更是光彩照人。
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鮮艷的綴有紅纓和珠料的雞冠帽。雞冠帽常用布殼剪成雞冠形狀,又以大小數十、數百乃至上千顆銀泡鑲繡而成。彜族少女15歲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童裙,梳著獨辮。滿15歲,有的地方就要進行壹種叫“沙拉洛”的儀式,意即“換裙子、梳雙辮、扯耳線”,標誌著該少女已經長大成人。15歲以後,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長裙,單辮梳成雙辮,戴上繡滿彩花的頭帕,把童年時穿耳的舊線扯下換上銀光閃閃的耳墜。
藏族服飾
藏裝,藏語叫“曲巴”。藏裝品種繁多,可分為長袖高領襯衣,寬腰粗布襯褲,長袖皮袍、布袍,無袖袍,長坎肩、短坎肩,圍裙,腰帶,靴,帽等,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寬腰、長袖、無扣。藏裝的特點是寬大、保暖、實用、壹衣多用。
藏袍長過身高,左襟大,右襟小,無領。著裝十分講究,先穿上襯衣和襯褲,然後將袍底提至習慣高度(壹般男至膝,女至腳面),再用腰帶紮緊,前面要平整,後而折皺要有序。
腰帶紮好後放下衣領,將提起的部分垂懸於腰部,形成壹個寬大的囊袋,可以隨身攜物乃至放嬰孩。穿好袍後壹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則將雙袖橫紮於腰際,裸露雙臂,露出高領襯衣。接著再穿靴戴帽,佩戴各種飾物。
康巴服飾農區和牧區有所區別,重要反映在服裝用料和頭飾上。舊時農區主要以氆氌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嘩嘰的;牧區普遍使用耐寒的綿羊或山羊皮,普遍為皮朝外毛在內的板皮袍。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康巴藏族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衣料質地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除勞作時穿習慣的氆氌袍外,平時壹般都穿錦花袍、綢花袍、繡花緞袍、提花皮面袍等。另外,農牧區藏裝均有鑲邊的習慣,壹般鑲上黑色平絨、毛呢或彩色氆氌,也有很多在衣襟、袖口、底邊等處鑲上水獺皮、虎、豹皮等動物皮毛。
藏帽的式樣更多,主要有金花帽、皮帽、氆氌帽、氈帽等。氈帽是最古老的壹種。它以白色氈為主要原料,帽頂尖高,帽沿很小,現代只是用紅緞、金花緞等加以裝飾,基本形狀仍然是古老氈帽。牧區喜歡戴皮帽,是用上等的整張狐皮做成,年輕人戴著顯得瀟灑。金花帽是男女老少都喜歡戴的民族帽,用金花緞、金絲帶做裝飾,用毛氈和皮毛做面料,做出的帽子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即精神又美觀。
藏靴是藏族服飾的主要特征之壹,分為松巴鞋和嘎洛鞋。從外觀上看像舞臺上古裝戲裏將相穿的靴壹樣,底高2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鞋腰上也有線條、花紋。
藏族的佩飾主要有用金、銀、銅和珠寶、石器制成的頭飾、耳飾、胸飾、腰飾和手飾。
頭飾包括頭戴的簪子、發卡、骨環、玉磐、發珠飾鏈,質地有銅、銀、金質雕鏤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寶;耳飾,包括耳環和耳墜;胸飾包括項璉、珠飾、托架(遠古金屬聖物)、嘎烏等各類護身飾品;腰飾主件是壹條絲綢腰帶或牛皮腰帶上面懸掛的火鐮、腰包、藏刀、海貝、小鈴等壹大批精美飾品;手飾包括各類戒指和手鐲,手鐲有金、銀、玉、海螺等。
滿族服飾
滿族服飾沿襲了先代女真人的傳統,富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旗袍是滿族人的傳統服飾,滿語稱“衣介”。普遍指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男女穿的衣袍,上下連為壹體。
滿族男子喜穿長袍馬褂,戴圓頂帽,下穿套褲。男子的旗裝是無領的或者是圓領,四面開衩,束帶。袖口是箭袖或馬蹄袖,平時挽起,冬季打獵或作戰時放下,覆蓋手背,用以禦寒。四開衩,即袍下擺前後左右,開衩至膝。束腰有緊身保暖的作用,用腰帶壹束即可。腰帶上掛有各種裝飾物件,多見的是玉佩和香荷包等。滿族旗袍還有壹個特點,就是在旗袍外面套件馬甲。
女旗袍長到腳面,外罩坎肩。服裝喜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在旗袍上面繡成壹組圖案,在領口、袖頭、衣襟都鑲有不同顏色的花邊,多至十幾道花邊,穿起來美觀、勻稱。
隨著社會的發展,男長袍逐漸被冷落而女旗袍由以前的寬腰身直筒式向緊身合體的曲線、流線型樣式發展。現已發展成代表中國民族女性特色的服裝。直至21世紀仍然在世界上廣為流行。
滿族男女都喜好掛佩飾。男子有火鐮、耳勺、牙簽、眼鏡盒、扇帶。
女子喜戴耳環、手鐲、戒指、頭簪、大絨花和鬢花等各種裝飾品,還有香囊、荷包等。香囊、荷包用綢緞縫制,花色品種豐富,制作精美。
苗族服飾
苗族的服飾文化是苗族文化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服飾是原始苗族人民的壹種符號和象征,是壹種規則和歷史的延續,是壹種無字的史書,是壹種無聲的語言。苗族婦女的服飾有百多種款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
苗族女子服裝特別考究,上身壹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配壹條紅色的腰帶,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優雅;或短不及膝,婀娜多姿。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著大襟短衣,下穿長褲,鑲繡花邊,系壹副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致銀飾襯托。小腿上是壹條長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兩條1米的紅色彩帶。打腿時,先用綁腿布纏繞於小腿上,然後用彩帶結成菱形將綁腿布束緊。彩帶頭的紅色彩絲團垂飄於小腿之上,遠看似壹團火球,與上裝搭配非常和諧。
苗族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鮮艷,多刺繡、織錦、蠟染、挑花裝飾。
衣裙顏色以紅、藍、黃、白、黑為主。服飾用料以居住地生產的原料為主,多以棉、麻、毛等經過家庭手工作坊精編細織制成。
苗族男子的服裝則相對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顏色大多為藍、黑色,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苗族婦女的頭飾是壹件精美的藝術品。壹般戴兩種頭巾帽:壹種是盛裝時戴的黑布尖頂帽,帽底下有墊頭,墊頭上繡有精美的花紋。深藍色的繡著花邊的尖頂頭巾套在外邊,帽後垂下壹根紅帶垂至腿部。另壹種是農閑、休息時戴的小花帽。年輕姑娘極少有戴裝飾品的習慣,但是結婚後的婦女則戴裝飾。婦女著盛裝時必佩銀飾,且花樣繁多,有銀插花、銀牛角、銀帽、銀梳、銀簪、項圈、耳環、披肩、壓領、腰鏈、衣片、衣泡、銀鈴、手鐲和戒指等。壹個盛裝的苗族婦女,全身銀飾幾乎重二三十斤。
苗族用銀的觀念壹是審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
蒙古族服
飾蒙古族服飾以寬袍闊帶著稱,其色彩鮮艷濃郁,充分顯示出蒙古人熱情、彪悍、豪放的性格。在壹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較簡單,無非就是壹件袍子,壹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特別復雜而絢麗多彩的。不僅各地樣式不同,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差異。總的來說,蒙古族的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為適應牧業生產和自然環境而創制的壹種古老的傳統服裝。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領子較高,大襟右釘扣。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鑲飾。男袍較肥大,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婀娜和健美,多為紅色、綠色、紫色。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遍多用棉布、綢緞制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搭配。紮腰帶既能防風抗寒,又能在騎馬持韁時保持腰肋骨的垂直穩定,而且還是壹種漂亮的裝飾。男子紮腰帶時,多把袍子往上提,束得很短,這樣騎乘時既方便,又顯得精悍利落。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紮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材。
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普遍用厚布或帆布制作,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馬皮或驢皮制作,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靴幫、靴勒上多繡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婦女們平常壹般多罩頭巾。頭巾有丈余長,顏色五彩繽紛。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喜歡把頭巾纏在頭上,然後在右側結壹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已婚婦女們則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壹圈,不留穗頭。在莊重的場合還要戴上繡有丹風朝陽、二龍戲珠等花紋圖案的帽子。帽頂上有紅色穗子和閃光明亮的帽頂寶石。
首飾大體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頭飾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
壯族服飾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壹,頒布在廣西和雲南、廣東、貴族、湖南等地。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
壯族的男女皆穿黎桶,服裝樣式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壯族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以當地土布制成,不穿長褲,上衣短領對襟,縫壹排(六對至八對)布結紐扣,胸前縫小兜壹對,腹部有兩個大兜,下擺往裏折為寬邊,並於下沿左右兩側開對稱裂口。穿肥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紮頭巾。冬天穿鞋戴帽,夏天赤足免冠。節日或走親戚穿雲頭布底鞋或雙鉤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
壯族婦女的平常服飾是壹身藍黑,褲腳較寬,頭上包著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系著精致的圍裙。上衣著藏青或深藍色短領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繡有彩色花邊),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無領和有領之分。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上衣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顏色多為著藏青或深藍色。有壹暗兜隱於腹前襟內,隨襟邊縫制數對布結紐扣。在邊遠山區,壯族婦女還穿著破胸對襟衣,無領,繡五色花紋。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於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紮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幹。勞動時穿草鞋,並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日時穿繡花鞋。
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品,各地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