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節——是中國的壹個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每到中秋節,身在異鄉的親人都會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賞月。月餅又甜又香,月亮又大又圓。人們非常高興。
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被烤。河流幹涸,大地龜裂,人們苦不堪言。當玉帝知道這件事後,他派後羿下凡。後羿看到十個太陽,壹下子射了九個太陽。玉帝非常生氣,把後羿和他的妻子嫦娥送到人間。西宮皇後知道了,給了他們長生不老藥,嫦娥卻偷偷吃了藥,立刻飛向了月球。後羿非常想念嫦娥,所以她為嫦娥做月餅。後來,人們有了中秋節來紀念後羿和嫦娥。
終於放假了。中秋節和國慶節快到了,學校放了八天長假,我們回老家過中秋節吧。
第二天是中秋節。我和爸媽在回家的路上,趕著和家人團聚。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我媽在餐廳點了團圓飯,帶著我爺爺奶奶,還邀請了我姑姑和姑父。看著豐盛的團圓飯,我的饞蟲都被勾了起來,津津有味地吃了很多。
晚上,全家人坐在院子裏,看著明亮的白色月亮,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談論著中秋節的習俗和有趣的事情。多麽團聚的夜晚啊!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家人團聚的節日。我必須珍惜和家人在壹起的快樂時光。
傳統中秋節的傳說和故事2
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人們看明月,吃月餅和水果,和家人說說笑笑。他們多幸福啊!
然而,爺爺告訴了我壹個完全不同的關於中秋節的傳說。
很久以前,匈奴入侵中原。他們怕中原人反抗,就把中原人的三族變成壹個“保”,九族變成壹個“甲”。壹人反抗,三戶甚至九戶全部殺光。為了推翻匈奴的統治,中原人民準備起義。就在8月15日的前幾天,起義的組織者給每家每戶送去了蛋糕。蛋糕裏有壹張紙條,上面寫著:“在8月15日晚上殺死韃靼人!”“在蛋糕上打孔提醒大家。
8月15日晚,漢人不約而同地拿起菜刀、斧子、耙子、棍子,從四面八方向匈奴據點沖去。這個時候匈奴人在睡覺,被漢人殺了。
為了紀念這壹勝利,人們會在每年的8月15日吃月餅,並將這壹天定為中秋節。
中秋節是紀念反侵略的偉大節日。
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和故事(三)
今天是中秋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每到中秋節,大家都吃月餅,有的人晚上還賞月。那麽中秋節的由來,吃月餅賞月的習俗是怎麽來的呢?
起源
“中秋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李周。根據中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壹年有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因為秋天的第二個月被稱為中秋節,所以中秋節也被稱為“中秋節”。到了魏晉時期,就有了“尚書鎮牛惑左右微服,中秋晚淹河”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的書記載了8月15日中秋節。
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朝。當時朱元璋帶領漢人反抗元朝的暴政,約定八月十五日起義,並在月餅裏放上紙條傳達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代軍隊朱傑食品。在唐高祖統治時期,李靖將軍征服了匈奴,並於8月15日凱旋而歸。
當時,壹位來自吐魯番的商人向唐朝皇帝贈送蛋糕,慶祝他的勝利。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取出圓圓的餅,對著天上的明月笑著說:“我們要用胡餅請蛤蟆。”。之後,與大臣們分享蛋糕。
欣賞明亮的滿月
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但並未成為壹種習慣。在唐代,在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並正式定為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有很多故事,它的發展過程是中國人應該知道的。我們要讓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好好發展。
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和故事
“晚霞滿溢而寒冷,韓隱默默地轉向玉盤。此生此夜不長,明年明月望何處?”夜晚,坐在窗前望著星空,唱著蘇軾的詩,玉盤般的銀月照亮了黑夜。柔和、淡雅、清澈的月光,仿佛是天上嫦娥透明而明亮的面紗。這讓人想起了中秋節的壹個傳說:
嫦娥在後羿死後嫁給他。壹天,後羿向王太後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這種藥可以長生不老。
許多人非常欣賞後羿射日的功夫,所以他有許多徒弟,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當後羿不在時,孟鵬悄悄進入嫦娥的房子,強迫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壹怒之下吞下了仙丹...
嫦娥升天,成了仙女。後羿回到家,沒有看到嫦娥,聽到丫環在哭訴白天發生的事情。他感到驚訝和憤怒,試圖抓住罪人,但孟鵬早就跑了。
於是後羿去追嫦娥住的月亮,但是追不上。沒辦法,為了思念嫦娥,我在嫦娥最喜歡的花園裏擺了香案,擺上了她最喜歡的蜜餞和月宮裏的嫦娥小姐。當人們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故事時,他們也擺上香案,在月光下向善良美麗的嫦娥祈求平安。從那以後,中秋節在拜月賞月的習俗流傳開來。
這時,月光似乎動了,好像嫦娥穿上了紗裙,告訴後羿她平安無事。而這個有些傷感卻又美麗的中秋傳說將會源遠流長,向世界展示中國神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