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看過壹部美劇《霹靂遊俠》。那時候,人們開始通過電影來展望未來的汽車。
細心的妳會發現,無論是好萊塢科幻大片,還是扣人心弦的諜戰片,似乎都離不開各種高科技汽車。存在於想象中的所謂“黑科技”,觀眾的第壹感覺是現實中不可能。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前沿的汽車技術越來越接近現實,尤其是科幻電影中的汽車黑科技,已經逐漸從虛擬走向現實。
在當前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汽車不再僅僅是壹種出行工具,更代表了壹種生活方式。無論是在車展還是消費電子展(CES)上,車企都通過整合汽車領域的最新技術,構建了未來的智能移動生活方式,不斷刷新我們對“車”的理解。其中,技術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大多數傳統車企都在積極調整策略,探索如何更好地將汽車與技術結合起來。
今天,馬車市場就來盤點壹下那些慢慢向我們靠近的黑科技。他們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方式?
L5自動駕駛
目前自動駕駛在汽車領域還處於發展階段。更多的廠商已經達到L2級別的自動駕駛,壹些廠商已經達到L3級別的自動駕駛。目前自動駕駛在汽車圈炙手可熱。無論是新上市的車型,還是中期改款的車型,只要搭載了L2級別的自動駕駛,都會被視為賣點。輔助駕駛員完成特定環境和道路下的操控。雖然不能短時間掌握方向盤,但壹點也不能分心,隨時準備在特殊情況下接手駕駛。事實上,目前的L2和L3級別並不是真正的自動駕駛,最多是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未來會廣泛應用於我們生活中的自動駕駛儀,就是L5級別的真自動駕駛儀。車輛將完全由電腦控制,解放司機的雙手。妳甚至可以在車裏工作和睡覺,而不用擔心隨時接管駕駛。
但目前國內短時間內還很難達到L5水平。畢竟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標準化的城市交通網絡,行人交通安全意識的完全符合等。不過不久的將來會逐步實現自動駕駛,到那個時候,大家的出行方式都會改變。
生物測定學
生物特征識別是壹種信息系統,它可以根據人的壹些主要生理和行為特征來識別壹個人。它基於用於數據采集的硬件系統,該硬件系統集成了允許數據分析和通過數學算法重建人類身份和識別的軟件組件。
雖然生物識別並不陌生,但在汽車領域還沒有普及。但是在未來的汽車裏,妳會看到很多生物識別技術,然後我們會告別車鑰匙和汽車啟動按鈕。它將被壹系列生物識別技術取代,如我們的指紋和面部識別。同時,生物識別技術的全面應用也將為駕乘人員提供實時監控,更好地預測風險,為駕乘人員保駕護航。目前,少數汽車公司已經采用生物識別技術來減少因司機分心或疲勞造成的交通事故。
腦機接口技術
打開電視,駕駛汽車,用我們的思維控制機器人,這在科幻電影中經常看到,但實際上,在未來的20年裏,用我們的大腦控制機器將會非常普遍。
這就需要“腦機接口”技術,這是目前比較前沿的研究方向。2017年,美國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了Neuralink,這是壹家致力於將人腦與計算機連接起來的科技企業,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與任何帶有計算機芯片的設備進行交流。2018年,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也計劃開發下壹代腦機接口技術,以提高軍事人員的能力。因為腦機接口技術可以讓軍人通過大腦控制無人機等設備,還可以增強軍人的記憶力。
想象壹下,在未來,妳只需要思考妳想去的地方,通過芯片把妳的想法傳輸給車載電腦,電腦就會自動幫妳規劃路線,配合自動駕駛技術把妳送到妳想去的地方。想想是不是很酷?
智能公路
為了實現自動化,智能高速公路已經成為目前的狀況,未來的智能高速公路可能會鋪設特殊的材料,可以實時傳輸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的車輛信息、道路信息、交通狀況等等。
有技術人員描述了未來“智能高速公路”的美好前景:早上,司機啟動汽車發動機後,車載大功率計算機同時開啟,然後從壹系列地球定點衛星接收信息。汽車上路後,位置探測器開始工作,電視顯示屏隨時指示汽車行駛位置。
車載電腦會對高速公路上交通監控設備傳來的城市網絡信息進行分析處理。這時,儀器的屏幕上會顯示五條通往辦公室的路線。按下按鈕,屏幕會以紅色輪廓顯示最佳路線。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車輛提高行駛安全性,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交通擁堵。
馬躍:
目前各大車企在前瞻技術的研發上不遺余力,因為很可能壹個小小的配置功能或者技術創新就能掀起時代新潮流。其中最受歡迎、最被人看好的是與AI結合的產品,也是汽車逐漸智能化後,可以實現自動駕駛等高大上的應用。也許目前的認識和執行還存在很多問題,但實現的那壹天離我們並不遙遠。
隨著上述技術壁壘的逐步打破,汽車行業將迎來新的產業競爭。屆時,率先量產上述技術的汽車企業將擁有更高的話語權和產業競爭力。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