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壹個重要的問題是,我們習慣於按照西方的標準來定義“文學”,然後在看待中國文化的時候,先用這些標準把相當數量的中國經典排除在“文學”之外,然後再去比較那些可以算是“文學”的作品,這就成了壹個問題。
當然,我承認但丁莎士比亞極具哲理性(與樓主有壹點小分歧我堅持認為歌德的成就不如但丁和莎士比亞),但需要註意的是,但丁背後是強大的西方史詩傳統(荷馬和維吉爾建立的傳統), 而莎士比亞的背後是強大的西方悲喜劇和歷史劇傳統(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和羅馬悲喜劇詩人建立的傳統),無論史詩還是悲喜劇,中國文學都沒有,中國“歷史”有傳統,但妳問的問題是中國有沒有這樣的“作家”! 需要註意的是,我國古籍記載的分類中並沒有“文獻”這壹項,而是經典和歷史的子集。中國文學史原本是近代以來中國文化按照西方標準重新洗牌的結果。如果要按照這個標準來說,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作品,大部分都不能算是“文學”,只有那些抒情詩和小說,才算是“文學”。但是,如果能打破這個標準,那麽我認為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春秋、三川尚書史記都是世界經典。
樓主可能會說,這些人對應的西方大師是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希羅多德、西塞羅、李維...如果妳問,真的沒有出路,因為中國文學沒有史詩,沒有悲喜劇。在比較文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文學的“缺類”,而中國文學的這種“缺類”是所有比較文學教材都承認的。而且需要補充的是,史詩和悲喜劇都是西方的“經典文學”(當然也不排除它們具有普遍性)。中國文學雖然有戲劇,但真的只是通俗文學,這些東西對真正嚴肅有修養的人意義不大。
不過,至於四大經典小說,我覺得樓主還是低估了它們的潛力。其實據我所知,《西遊記》在美國漢學中的地位很高。
喬叟、拉伯雷、莫裏哀等人不如但丁。第壹個原因是他們的文學是“衍生作品”。喬叟的作品來源於薄伽丘,薄伽丘來源於但丁,而但丁和拉伯雷都是《聖經》的衍生作家。至於雨果,我覺得妳給的地位太高了...雨果不能和拉伯雷·莫裏哀相比。從這個角度來說,《西遊記》是佛教的衍生文學。我覺得可以和拉伯雷平起平坐。紅樓夢可以和薄伽丘平起平坐。
至於語言,我覺得樓主太講究了。但丁是現代意大利語的創始人,但是樓主知道拉丁語和意大利語有多相似嗎?妳知道在但丁之前的壹兩個世紀,意大利語和拉丁語混合的文學語言已經產生了壹些好作品。其實早在19世紀,西方開始編纂民族文學史的時候,意大利文學史的開篇就不是但丁,而是聖方濟各、西西裏詩人和溫和的新文體,但丁是他們的高潮。莎士比亞是現代英語的創始人,但妳知道中世紀英語和現代英語有多相似嗎?現代意大利語在語法復雜程度和文學精煉程度上能和拉丁語相比嗎?中古英語的語法比現代英語復雜得多(其實古代英語更難)。其實從拉丁語轉到意大利語就像學壹種方言,從中古英語學現代英語,和白話文運動差不多(可惜中國的白話文運動大多急著搞政治)。他們的成就只是把壹種流行語言變成了文學語言。但是,無論是現代意大利語還是現代英語,都無法與漢語相比。莎士比亞的詞匯量是巨大的(我記得看過壹個介紹說是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等人的兩倍),但是英語的詞匯和意義沒有漢語復雜。但丁,雖然他使用了節奏技巧及其高潮,但如果妳仔細研究《神曲》的押韻,妳不得不承認這是由於意大利語語法和單詞結構的便利。
至於實際影響,我說過了,跟中國的國運有關。
再回答壹下樓主的問題:
首先我必須強調,妳說的世界級大師,但丁和莎士比亞,至少是由兩個標準組成的。第壹,當然是文學思想水平出眾。妳我都承認,第二,不可忽視,這是對後世世界文學的實際影響。想知道但丁對後世西方文學乃至哲學的影響有多大,看看但丁這個批判遺產就知道了。當然,中國古今有很多作家脫穎而出,但要看世界,也要看影響力。但由於古代中國與西方交流甚少,近代中國的文化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西化的道路——向西方學習而不是被西方學習,中國文化明顯被邊緣化。所以西方對中國的影響比較大,而中國作家對西方的影響非常小。如果把兩個標準放在壹起看,很難說近代以來中國有世界級的作家。
如果只以傑出的水平來衡量,我認為民間集體創作的《詩經》,後來的屈原莊子(經典和史書我還沒統計),李白,杜甫,蘇軾以及後來的四大古典小說,都是世界級的大師。現代文學,魯迅、老舍、金庸(指他們的優秀作品)應該算(我覺得巴金、曹禺不算),也是世界級的大師,因為他們刻畫的是中國人的靈魂。
日本古代作家對世界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東方文化的影響上。就中國與中國的文化交流而言,李白和杜甫、白居易都是世界級的。從詩歌角度看,李白、杜甫高於白居易,但從對遠東文化的貢獻來看,白居易比杜麗影響更大,更具世界性。從接受外來文化的角度,我覺得吳承恩絕對是世界級的大師,西遊記是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國文化結合的精華。在當今西方漢學中,以美國宇文索安為首,對初唐唐詩和宋代嚴羽的《蒼施瑯話》評價甚高。俞國藩成功地將《西遊記》和《紅樓夢》翻譯成英文,得到了西方世界的廣泛認可。但由於中國文化還沒有達到世界文化的軸心地位,中國古今作家無論水平多麽出眾,都不可能有但丁莎士比亞那樣的影響力。
在我看來,考慮到世界,我們不能忽視它的實際影響。其實樓主也不難理解,當西學東漸的時候,中國人從西方各種思潮中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其實從哲學史來看,黑格爾比馬克思的思想更傑出(這是哲學界公認的,當然相比較而言,馬克思的思想也是相當傑出的),但馬克思對世界政治的影響更大。
我提張藝謀的例子,不是貶低地主問題的嚴重性。我只想用壹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來說明,我們認為的“優秀”和西方人認為的“優秀”可能是有區別的。張藝謀這種人之所以敢把我們認為很臟的東西賣給西方,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東西能討西方人的歡心,結果當然是拍在馬腿上。這真是他們那壹代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