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乳制品產量達到2719.4萬噸,累計增長5.6%。
截止至2020年8月中國乳制品產量為252.5萬噸,同比增長7.4%。累計方面,2020年1-8月中國乳制品累計產量達到1779.6萬噸,累計下降0.3%。
常溫奶發展已趨於成熟,低溫奶量價齊升增長提速
乳制品行業規模龐大,巴氏奶消費占比較低。我國乳制品行業起步晚、起點低,但得益於龐大的人口基數,目前中國乳制品銷售規模達到了 4196 億,位列全球第二。
預計到 2022 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場。目前我國乳制品消費以飲用奶為主,占比達 55.8%。酸奶消費位列第二,占比 32.1%。飲用奶中,巴氏奶占 13.2%,UHT 奶和風味奶分別占 36.3%和 22.2%。
常溫市場已趨於成熟,由量增轉向價升和結構升級。1997 年 UHT 滅菌技術被引入中國後,常溫白奶大範圍興起。同時,伊利和蒙牛等龍頭大規模鋪設渠道,不斷投入營銷,實現了常溫白奶渠道和品類的快速擴張。
常溫奶行業發展過去分為兩個階段,2005-2014 年 UHT 奶行業增速較快,銷售規模 CAGR 高達 10.6%。從 2014 年起行業增速明顯回落,2014-2019 年銷售額 CAGR 為 3.3%,主要是由於從過去的量增轉向結構升級和價升。
我國常溫奶銷量在 2016 年後連續 3 年銷量下滑(2017、2018 和 2019 年增速分別為-2.06%、-1.07%和-0.98%)。
2019 年我國 UHT 奶銷售規模為 942 億元。目前我國常溫奶行業依靠銷量快速提升帶動規模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未來增長將會依靠產品結構的不斷升級來推動。
巴氏奶進入量價齊增階段,行業增長進入提速期。2019 年巴氏奶行業規模達 343 億元,2005-2014 年 CAGR 達 8.3%,主要以量增為主,價格變化較小。2015-2019 年CAGR 達 9.2%,單價 CAGR 達 3.2%,銷量 CAGR 達 5.9%,呈現量價齊升態勢。
巴氏奶行業增速從 2015 年的 6.1%提升到 2019 年的 11.6%,行業增長進入加速期。巴氏奶行業巴氏奶消費占飲用奶消費比例持續提升,從 2014 年的 8.3%提高到 2019年的 13.2%。
根據歐睿國際預測,2019-2024 年銷售額 CAGR 為 6.56%,2024 年巴氏奶銷售規模將達 472 億元,占比將達到 17.3%。
天眼查APP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有超3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包含“鮮乳、鮮奶、鮮牛奶”,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鮮奶相關企業。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比超7成,註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企業占比約為76%。
截至9月7日,以工商登記為準,天眼查APP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今年1-8月***註冊成立超5,000家鮮奶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較去年同期上漲43.83%。
冷鏈設施完善&生鮮電商興起&消費者培育&奶源質量提高,為巴氏奶增長保駕護航
冷鏈設施逐漸完善,為低溫奶快速發展打下基礎。
冷鏈物流快速發展。我國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將實現低溫奶銷售半徑的擴大。2019 年我國冷庫總容量達到 4600 萬噸,2012-2019 年,冷庫規模以 15-20%的增速穩定增長。
2018 年我國冷藏車保有量為 18 萬臺,同比增長 28.6%,連續 5 年保持雙位數增速。
根據中國冷鏈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 2987 億元,2014-2018 年 CAGR 達 26%,預計到 2020 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達 4700 億元。
生鮮電商快速發展,提供高效鮮奶銷售平臺。新興線上零售渠道興起,乳企可借助電商較為成熟的生鮮渠道完成鮮奶配送,購買方式便利化也推動了低溫鮮奶的快速發展。
低溫鮮奶保質期短,對儲存條件要求高,過去消費者需要頻繁去超市“囤貨”,或者在線下奶站“壹訂半年”。生鮮電商的出現為巴氏奶提供了高效的銷售平臺,消費者可以像點外賣壹樣買鮮奶,享受即買即配的服務,更快也更方便。
巴氏奶和生鮮的客戶群體基本上契合,生鮮電商平臺充當終端網點+送奶工角色,直接連接廠商和消費者,減少中間環節,相當於減少損耗提升流轉效率。
2014-2018 年生鮮電商規模 CAGR 達 65%。目前多家乳企開啟與新零售平臺的合作,例如光明和阿裏合作推出“隨心訂”送奶上門服務,覆蓋以華東地區為主的 20 多個城市,新乳業和每日優鮮合作,推出“享安心遇鮮鮮牛乳”,為消費者提供 1 小時內上門服務。
鮮奶滲透率超過 30%,壹二線城市鮮奶滲透率更高。餓了麽發布鮮奶外賣報告,目前低溫鮮奶市場滲透率已超 30%,每售出 10 盒牛奶有 3 盒是低溫鮮奶。
在廈門、南寧、蘇州、無錫等城市,消費者更願意為低溫鮮奶買單,市場滲透率超過 40%;上海、南通、合肥低溫鮮奶滲透率達到 38%。從鮮奶外賣訂單量來看,上海、北京、杭州消費者更愛喝鮮奶,訂單量居高;蘇州、南京、武漢、無錫、成都、青島、合肥緊隨其後。
四線城市鮮奶外賣同比增幅高達 106%。目前全國超過 300 個城市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到鮮奶外賣半小時達服務。
我國奶牛養殖標準化進程加快,奶源質量提升可滿足低溫原奶要求。2019 年我國奶牛平均單產為 8 噸,同比提高 7.95%;牛奶產量為 3201.24 萬噸,同比增長 4.11%。
政府對奶牛養殖行業的大力扶持也加快了養殖業的發展。2019 年,我國地方政府向農民和農民合作社提供了 20 億元的補貼,用於建設和升級 1500 多個家庭奶牛場。
中國農業農村部在 2020 年 1 月發布計劃將繼續支持農民和農民合作社,目標到 2022年,每年繼續建設或升級 1500 個奶牛場和 100 個奶牛加工廠。
目前,我國牧場機械化程度提升,大型牧場均已采用全自動數字化管理。未來隨著牧場基地建設的加強,優質奶源供給將穩步上升。
乳企教育提升消費者 健康 意識,低溫奶營養豐富吸引消費者。營養物質更為鮮活的低溫奶迎合了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 健康 食品的需求。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消費者加強了免疫力方面的訴求。
國家衛建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明確建議每人每天攝入 300 克牛奶及奶制品。
同時,各大乳企紛紛發力低溫產品,比如蒙牛在 2018 年推出“每日鮮語”,君樂寶在 2019 年推出“悅鮮活”。光明大力宣傳主打提高免疫力的“優倍”系列產品,並且率先標註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過氧化物酶三個活性成分指標,清晰地引導消費者產品的優勢。
各大乳企進入低溫巴氏奶行業,加速培育市場,有利於***同加強對消費者在乳制品營養方面的教育。
城鎮化進程加快,低溫奶逐漸向低線城市滲透。2019 年農村居民人均奶類消費量為6.91 千克,不到城鎮居民人均奶類消費量的 1/2(16.53 千克),表現出較大的增長潛力。
目前我國乳制品的主要消費者是城市居民,但是壹線城市液態奶滲透率已達90%,增長空間有限。
二三線城市液態奶滲透率達到了 70%,農村僅為 2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消費觀念升級&城鎮冷鏈設施完善,巴氏奶在農村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貢獻增量。
巴奶行業格局分散,以區域性乳企為主
巴氏奶行業集中度較低,以區域性企業為主。
由於奶源、保質期和冷鏈的限制,使得巴氏奶行業難以突破“產地銷”困境,消費輻射半徑較小,因此基本上都以區域性龍頭為主。例如,華東地區是光明的大本營,西南地區以新乳業為主,北京地區主要是三元。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光明乳業業務淵源始於1911年,擁有100多年的 歷史 ,逐步確立以牧業、乳制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是中國領先的高端乳品引領者。
公司擁有世界壹流的乳品研究院、乳品加工設備以及先進的乳品加工工藝。主營產品包括新鮮牛奶、新鮮酸奶、乳酸菌飲品、常溫牛奶、常溫酸奶、奶粉、嬰兒奶粉、奶酪、黃油等多個品類。
低溫巴氏奶由於渠道協同性不強,區域性特征過強(擁有送奶入戶等獨占渠道),全國化品牌難以形成絕對優勢。目前巴氏奶市場集中度遠低於常溫奶,2019 年 CR3 僅為 27%,2019 年常溫液態奶市場 CR2 超過 70%。目前低溫奶前三大乳企分別為光明、三元和新希望,市占率分別為 12%、9%和 6%。
乳企紛紛入局巴氏奶市場。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 2020 年 1-8 月***註冊成立超 5000家鮮奶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期上漲 43.83%。2018 年初蒙牛推出三個鮮奶子品牌:新鮮嚴選、每日鮮語、新鮮工廠,2019 年 11 月攜手阿裏推出訂奶平臺天鮮配。
2019年 12 月,伊利推出 3 款新品鮮奶新品:金典鮮牛奶、牧場清晨鮮牛奶和伊利鮮牛奶。不同於 2018 年率先在哈爾濱試水的鮮奶產品“百格特”,伊利此次推新更傾向於以“伊利”主品牌或知名子品牌“金典”直接命名,也釋放出向全國布局的壹種信號。
目前伊利鮮奶已經進入 20 多個中心城市,未來伊利計劃加大市場拓展和產能擴張。區域乳企君樂寶於 2019 年 11 月推出“悅鮮活”鮮奶新品,憑借長保質期,“悅鮮活”已進入全國 30 余家零售渠道。
看未來巴氏奶行業競爭格局演變
奶源&冷鏈限制和營銷短精快特點,導致巴氏奶短期很難實現全國規模化。我國龍頭乳企牧場多集中於北部地區,東部和南部地區牧場較少,而巴氏奶的消費市場主要在東部及南部省份,現有牧場無法支撐其巴氏奶市場的擴張需求。
我國的冷鏈建設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主,原奶主產區的冷鏈物流企業相對稀缺,三四線城市和縣鄉的冷鏈鋪設不足,通過冷鏈運輸也很難解決“產銷不對稱”的問題。
同時巴氏奶營銷方式要求短精快,與常溫傳統的促銷和渠道鋪貨的打法不同,因此巴氏奶很難像常溫牛奶能快速實現全國規模化擴張。
未來幾年巴氏奶行業仍將處於割據狀態。我們認為未來巴氏奶行業發展主要通過兩條路徑,壹是通過整合區域龍頭最終形成行業巨頭;另壹種是區域化深耕,不斷提高在當地市場的占有率,最終出現多個大規模的區域龍頭乳企。
巴氏奶全國化的市場整合和運作需要經歷緩慢的過程,未來幾年巴氏奶行業仍將是區域龍頭割據的狀態,很難出現壹家獨大或者如常溫奶雙寡頭的競爭格局。
乳業專家宋亮曾表示,企業在產品技術和包裝、渠道商業合作模式、品牌塑造和專業遞推等方面以創新為動力,以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為基礎,加快提升企業競爭實力。
未來兩到三年,我們仍將看好嬰幼兒、兒童及老年群體;看好有機、羊和A2;看好奶酪和低溫奶,特別是超巴在市場的推廣;看好專業營養品在中國市場推廣;看好將海外優質產品引入中國市場;看好線上線下不斷相互磨合並走向壹體化發展的進程。
當下及未來中國消費市場重心將從壹二線轉移至三線市場。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表示:
“供應鏈壹定是未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也是企業未來護城河裏面最深最寬的壹個因素。我們的乳企更多的要把精力和資金放在供應鏈上,如果沒有壹條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去支撐的話,某壹個點的爆發壹定成就不了百年的壹個品牌。”
註:本文內容主要摘自東北證券,中外行業研究整理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