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作文素材:中秋飲茶

作文素材:中秋飲茶

 有中秋節的歷史,就是有飲茶的歷史。如果把這千年歲月當做壹條長河,中秋的傳統是壹艘木船,而茶,則是船上的帆,兩者相伴,駛過了遙遠的歷史。

 自唐朝開始,就有煮飲團茶的習俗。宋朝,又以福建建甌壹帶的北苑龍鳳團茶作為貢茶。極品的團茶,“其餅絕精,價值金二兩”。團茶也被稱作“月團”,中秋之夜,團茶代表著團圓,賞月飲團茶更是天造之合。

 自明太祖罷貢團茶後,茶葉主要以散茶為主,品飲也成了現在的沖泡法。明月沒有變,茶事多有流轉。當年作為貢品的團茶只能在皇家大院中煮飲,而後的散茶,卻如月光壹樣撒播於千家庭院。

 許多人認為,現在的中秋缺少了詩意,似乎城市中的灰塵掩蓋了月光。需要知道,此時有茶,才好滌清我們的心靈和眼睛。品茗賞月,才是最有詩意的中秋節。

中秋喝茶的三大理由:

 1、文化的理由:飲茶是心靈的

 在人們的印象中,中秋的月是雅致的。從這壹層意義上說,最堪與月相伴的,只有茶。喝茶正是中秋的最雅致的內容。

 能夠超越,出離世間的,只應是茶。唐人的詠茶歌,最為經典的是“壹碗喉潤物,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等,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清風生。”據說到中秋佳節,古人賞月之時就會輕聲哼唱。此時飲茶畢,飄飄若仙,堪與廣寒宮的嫦娥相比。

 2、現實的理由:茶永遠不會讓人發膩

 每逢年節,現在人的似乎都覺得吃得太膩。

 而茶就與眾不同,還像永遠在戀愛期的情人,口味清爽,身上寫著情趣與詩意。壹直是不變的新寵,永遠不會膩味。

 淡淡月色中,淡淡茶香。中秋夜,僅僅有月餅,太缺少激情,茶,適時加入給了慰籍。

 3、健康的理由:月餅穿著長衫,茶身著唐裝

 長衫是很抵得風寒的,而且自古以來,為交際之用人們都要備上壹套。恰如自古以來,月餅並當做強身健體的食療佳品。但時至如今,人們生活中的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三高”膳食結構,已經讓人不堪重負了。然後,營養學家們又說,壹個廣式月餅的熱量高達850大卡,相當於3碗白飯的熱量;還建言,過多食用那些重甜口味的月餅會加重脾胃負擔……傳統重甜口味的月餅像壹件長衫,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對於追求健康的現代人來說,茶永遠是最受歡迎的唐裝,給人美麗的希冀和鼓舞;茶有豐富的內涵;有不以常情估算的價值,茶有天價。茶在月下,顯得如此高雅。

  中國人品茶和飲茶的茶俗

 中國人品茶 和飲茶的茶俗文章為妳介紹中國人對品茶和飲茶的的不同區別!

 中國人飲茶,素有喝茶與品茶之分。

 品茶與喝茶,不僅有量的差別,而且還有質的不同。喝茶,主要是為了解渴,以滿足人體水的生理需要。所以,喝茶重在數量,往往是急飲快咽地完成。

 而品茶重在意境,它把飲茶看作是壹種藝術的欣賞,精神的享受,都喜歡在“品”字上下功夫,要細細品啜,徐徐體察。通過觀其形、察其色、聞其香、嘗其味,使飲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這種重在“精神”的飲茶方法,其妙趣難以言傳,卻可意會。卻也正是這種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妙趣,才形成了傳承兩千年的中國茶文化。

 茶人飲茶,在觀茶、聞香、浸泡、嘗味的品茶過程中,獲得美感,並引發各種聯想。有的將茶比作美酒,“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雲液勝醍醐”;有的將茶比作香花,“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裏醉”;有的將茶比作知音,“琴裏知聞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有的將茶比作是嫦娥的靈藥,“壹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有的於世無求,只求以茶相伴,“平生於物元無取,消受山中茶壹杯”,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品茶乃是人們運用審美觀,對茶葉進行鑒評與欣賞,是中華民族高潔清雅風尚的壹種體現。

 中國古代飲茶風俗的變遷!

 中國是最早采制和飲用茶的國家。《神農本草經》中曾記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傳說(萘即茶)。

 而古巴蜀國地區是最早種植茶樹和飲用茶葉的地方。中國最早的地方誌《華陽國誌.巴誌》中有記載說,3000年前的古巴蜀國已有種植茶樹,並進貢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將茶作為蔬菜來食用,後來人們發現茶葉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於是將茶葉單獨煮成菜羹,以後又將其熬煮成茶水作為飲料。商周時期,這種飲食茶葉的習慣得到了繼承和發展,茶葉的苦中有甜,苦後回甘,令人回味,廣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貴族的喜愛。此時,巴蜀地區茶葉生產已有壹定規模,並有優良品種進貢中央朝廷。春秋戰國時期,茶葉傳至黃河中下遊地區。到戰國末期,黃河流域飲茶之風開始流行。

 在中國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如荼、詫、苦茶、茗、臯盧、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後才,茶字成為通用名稱。

  兩漢、魏晉、南北朝——南方飲茶成風

 到漢代時,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視,已經有專門的茶市,茶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晉南北朝時期,飲茶之風流傳到長江中下遊,茶葉已成為日常飲料,宴會、待客、祭祀都會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並有詩文反映茶事。

  安達曼海濱獨特的飲茶習俗

 在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安達曼海濱有兩個美麗的國家:壹個是緬甸,壹個是泰國。目前人們普遍認為,緬甸和泰國的族人是從中國大陸南下,進入印度支 那半島的。這些民族早在史前時代,就同中國南部和西南地區的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族居民有著很深的交往。正因為如此,這兩個國家很早就受到中國茶文化的熏陶,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習俗。

 印度支 那地區的茶樹,是與中國茶樹有亞種關系的阿薩姆種的.高大茶樹。這壹地區的原始居民制造了壹種“嚼茶”,被稱作“萊貝”或“米恩”。在緬甸和泰國,緬族、撣族、寮族?泰國的猶安族等各民族是嚼茶的主要消費者。嚼茶的食用方法是,先將茶樹的嫩葉蒸壹下,然後再用鹽腌,最後摻上少量佐料,放在口中嚼食。這種吃茶的方法,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所制腌菜頗為相似,慢慢細嚼,津津有味。

 當然,泰國和緬甸也有自己不同的飲茶習慣。在泰國,人們特別喜愛喝冰茶。到泰國人家裏做客,主人要為客人端上壹杯冰茶或冰水果汁。在飯店用餐前,侍者也是端來滾燙的熱茶,接著端來盛滿冰塊的盤子或高腳杯,把冰塊放到熱茶中。少頃,熱氣騰騰的茶便冷卻了,人們就舒適地呷起來。不僅喝茶放冰,泰國人飲用其他飲料,如可口可樂、柑汁、啤酒、咖啡也放冰塊,吃西瓜或菠蘿等水果不僅放冰塊,還要沾著鹽水或辣椒末吃。

 在緬甸的婚俗中,還有壹些與茶有關的風俗。例如,“苦茶待客”;緬甸崩龍族的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夜晚小夥子們紛紛到自己所愛慕的姑娘家串門聊天。到女家後,小夥子請姑娘嚼檳榔,姑娘則以苦茶待客。閑談要經過女方同意,不得冒昧進行,而且時間不可過長,約壹小時左右,小夥子便要知趣告退。在緬甸羅族則有“飲茶離婚”的風俗。夫妻離異,先由村寨父老出面調解。調解無效,雙方同到頭人家中飲茶,支付茶資後即算離婚。離婚後財產的處置辦法壹般是,個人財物,物歸原主;***同財物男女各半,或者是讓主動提出離婚的壹方放棄財產離開家庭。子女多隨母親,征得母親的同意後亦可隨父。

  飲茶壹般有什麽禮儀

 中國是禮儀之邦,飲茶壹般有什麽禮儀呢?不論是主人還是客人,都不應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響。應當慢慢地壹小口壹小口地仔細品嘗。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葉,可用茶杯蓋拂去,或輕輕吹開。切不可以手從杯裏撈出來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葉。

 西方常以茶會作為招待賓客的壹種形式,茶會通常在下午4時左右開始,設在客廳之內。準備好座椅和茶幾就行了,不必安排座次。茶會上除飲茶之外,還可以上壹些點心或風味小吃,國內現在有時也以茶會招待外賓。

 我國舊時有以再三請茶作為提醒客人,應當告辭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華人時要註意,不要壹而再、再而三地勸其飲茶。

 盡管不少國家有飲茶的習慣,但飲茶的講究卻是幹奇百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為陶冶人的性靈的壹種藝術。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壹種氣氛。至於茶則每人小小的壹碗,或全體參加者輪流飲用壹碗,不能喝了壹碗又壹碗的。

 到中國茶館裏去尋訪 民俗的外賓,越來越多了。在茶館裏遇上外賓同桌飲茶,應以禮相待。既不要過份冷淡,也不要過於熱情,作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清代飲茶文化

 北京在來旗的老人壹說起喝茶,壹律都是香片,其實那也就是茉莉花茶。像老舍先生的《茶館》裏的老北京,有錢人喝的也不過是"小葉茉莉雙薰"。所謂"小葉茉莉雙薰",是江逝、安徽、福建的茶商將綠茶從京杭大運河輸往北京的運糧水道運進京,再經過北京茶局子密封,用茉莉花混在壹起蒸薰,高級的選用嫩春芽茶,加茉莉花薰兩次而得名的。

 而窮人則只能喝"高末"了。所謂"高末"不過是篩選下來茶葉末。落魄的旗人弟子為了面子,出來到茶館應酬時,美其名曰"高末".這就似鄧友梅先生小說《那五》裏主人公那五都倫落到每日三餐只能就鹹菜下飯了,還跟人說這鹹菜得點芝麻香油。凡事也得講究個"譜"不是。

 舊時旗人喝茶講究酒足飯飽後來壺熱茶,這茶得用滾開的水沏,而且茶還得悶壹會再喝,掀開蓋得見顏色,還要講究個釅。這就像現在還有很多北京人喜歡以茶解酒,茶不釅當然影響"功效了".

 清代滿族從山海關入關,愛新覺羅氏入主北京。從關外帶來的飲食習慣大多還是東北和內蒙古地區的,馬背上的民族以牛羊肉、奶制品為主,喝茶喜飲去油膩、助消化的濃茶、釅茶。而紅茶、普洱茶正合其意,再有當年北京人都是喝井水,北方的地下水水質很硬,這樣的水質來泡龍井、旗槍、瓜片之類恐怕不是明智之選。再說天冷時吃完油膩的東西再喝綠茶弄不好要腹瀉。

 而我國的茶文化的流傳遠自唐代,這壹說法可以從陜西法門寺地宮中出土的唐代成套純金茶具得到印證,而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至今還影響著我們。宋代的鬥茶和簡約質樸的茶具令茶文化上升到了"形而上"的層面。茶事發展到明代則達到了壹個高峰。至清代茶反而退回到初始的功用層面上。時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閩浙壹帶的功夫茶的影響力只能達到長江以南,而北方大部分地區飲茶仍繼承了清代的傳統,改革開放後"南風日漸"北京人才慢慢接觸到香片以外的綠茶、紅茶、普洱茶。

 說到普洱茶這二年的行情像坐了火箭壹樣,這壹結果令許多老茶客深感意外。這壹結果應該感謝香港同胞。當年為藏族同胞服務的西去的數百年茶馬古道轉而南下,流傳到香江。洽逢"九七"香港壹些茶商怕以往低價試進的普洱茶砸在手裏,於是就在普洱茶的功用上忽悠了臺灣同仁壹把,也趕上臺灣近幾年經濟不錯,老百姓們也搭便車得上了高血脂、高血壓和肥胖癥。這樣普洱茶消食去油的功效被神化了壹把,等臺胞們明白過來為時已晚,結果臺胞們再接再勵又忽悠了剛富起來大陸同胞壹把,現而今的情景是普洱茶變成了人們的投資工具,與炒房、炒股有壹拼了。

 如今人們見了面問侯語己變成:"哥兒們,今兒喝的什麽茶?呵呵!不會也是普洱茶吧?"

  • 上一篇:2022年中小學重陽節
  • 下一篇:元宵節吃湯圓是什麽意思?元宵節的傳統食物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