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妳好,中醫 (十六)中醫的醫術

妳好,中醫 (十六)中醫的醫術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從身體不適時,抓起火堆旁被烤熱的石頭進行熱敷和刮拭,發現壹些特殊的石頭對於病痛頗有療效,進壹步利用尖銳的石針刺入患者體內治療疾病,到用中草藥治病。中醫醫術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逐漸形成眾多的治療方法,分別為砭術、針法、灸法、湯藥、按蹺(推拿)、拔罐、導引術及意療等。

? 中醫醫術與世界其它文明傳統醫術不同,中醫醫術的發展過程中,先輩從實踐中總結並提出了經絡理論、臟俯理論等系列學說,運用了氣壹元、陰陽、五行六氣觀點闡述人之生理病理及醫治理論,使中醫成為了理論與技術相結合的科學體系。

? 人的疾病有內外,重輕之分,醫術有適應和禁忌,技法因病而施,因此不能持壹技而妄為,中醫如此,西醫也如此。中醫與西醫各有其適應醫治疾病範圍和技法,不能混淆。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醫治技法只有正常、普通,沒有神奇,所以藥物食品、喜怒哀樂、運動休息、吃喝拉撒、花草蟲石等均可以治病。

? 壹、砭術

? 古代用石針紮皮肉治病。用石制工具,使身體裏的疾病消失的方法,統稱做“砭”,又稱為砭術。

? 砭術具有壹套以臟腑經絡學說為中心的完整理論,強調整體,重視內因。采用無創性的溫和刺激,扶正祛邪,以調動機體本身的防禦能力,戰勝疾病,調和陰陽、氣血、臟腑功能,使失衡的內部穩定,從而恢復身心健康。砭術可用於防病、健身、養生、美容,改善亞健康狀態及治療某些疾病。

? 砭術具有活血益氣、疏通經絡、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的作用。

(壹)活血益氣:當砭具與人體表摩擦時,刺激人體皮部,使之發紅發熱,通過皮部向經絡、血脈、相關臟腑滲透。病理狀態下的瘀血或氣滯逐漸化散。

(二)疏通經絡:砭術使用砭在人體經脈、絡脈、經筋、皮部、腧穴施以各種手法,通過經氣的作用疏通經絡,恢復失調的臟腑功能,恢復體質,強健身心。

(三)扶正祛邪:砭術通過活血補氣、疏通經絡達扶正目的,同時對經筋、皮部、四海等的保養也是扶正的重要內容之壹。使用砭板弓背在人體表做刮法或使用砭尺做拍法使邪氣的病理物質排出體表。

(四)平衡陰陽:人的生理、臟腑、經絡均有陰陽。病理狀態中有陰陽失衡,平衡陰陽,使之調和,不偏不盛,不虛不虧為治療目標。

? 施以砭術的秘訣關鍵在於動,因為氣血不和,則患疾病導致病痛,施砭術的點法,熨法和摩法,均以手操作砭具活動為機要,手到而病除。

? (二)針法

? 針法用針剌的方法來保健養生,防治疾病。針刺的適應癥非常廣泛,內?外?婦?兒等各科都可應用,根據不同的病癥選用相應的穴位進行針刺,對於疼痛性病癥?功能失調性病癥及某些急性病癥,可選擇針刺療法?

? 針刺療法是經絡理論的具體運用,是內病外治的重要手段,其適用癥範圍廣,效果好,見效快。但使用有不少禁忌,針刺無補,治療消耗而不能補充人體元氣,當病人元氣不足,不利於治療。

? 針刺包括針刺手法和針刺療法兩方面。

? 針刺手法可促使針感的獲得,並維持和加強針感,有調和陰陽、疏通經絡、補虛瀉實等作用。針刺手法可分為基本手法、輔助手法和補瀉手法三類。針刺療法有溫針法、火針法、皮膚針法、刺絡法、皮內針法等

? 基本手法習慣稱之為行針。主要有撚轉法和提插法兩種。

? 補瀉手法是針刺時最常用的方法,壹般分為迎隨補瀉、徐疾補瀉、提插補瀉、撚轉補瀉、呼吸補瀉、開闔補瀉。

? 輔助手法可分為:①對腧穴所在經脈施行的輔助手法主要有循法和攝法。②對毫針施行的輔助手法主要有彈法、刮法、搖法、搓法、飛法和搗法等。

? (三)灸法

? 灸法又稱艾灸。指以艾絨為主要材料,點燃後直接或間接熏灼體表穴位的壹種治療方法。也可在艾絨中摻入少量辛溫香燥的藥末,以加強治療作用。灸法能健身、防病、治病。有溫經通絡,升陽舉陷,行氣活血,祛寒逐濕,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對慢性虛弱性疾病和風、寒、濕邪為患的疾病尤為適宜。

? 灸法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能夠活躍臟腑功能,旺盛新陳代謝,產生抗體及免疫力,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所以長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暢,精力充沛,祛病延年。

? 灸法的特點是既能抑制功能亢進,也能使衰退的機能興奮而趨向生理的平衡狀態,因此灸法對人體是壹種良性刺激,對增強體質大有裨益,不論病體、健體都可用,尤其有促進兒童發育的作用,使用範圍廣泛。

? 因其制成的形式及運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艾條灸、艾炷灸、溫針灸和溫灸器灸等數種。

1.艾炷灸是將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的方法。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直接灸分瘢痕灸、無瘢痕灸。間接灸又稱間隔灸、隔物灸。所隔的物品常用生姜、大蒜、鹽、附子片等。

2.艾條灸又稱艾卷灸。常用的施灸方法有溫和灸和雀啄灸。

3.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壹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癥。

4.溫灸器灸是用金屬特制的壹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灸筒灸。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 實施艾灸要了解患者對艾灸有不同反應和禁忌,及應對措施。

? (四)湯藥

? 湯藥又稱湯液,指的是用水煎中草藥,去渣取藥汁而服。在《妳好,中醫 (十四)中醫的醫藥》中介紹了中草藥的藥理。中醫醫術有外治和內治之分,服用湯藥是內治的主要方式。湯劑具有吸收快,作用強的優點。又可根據臨床具體病癥靈活處方,故臨床上應用最廣。

? 湯藥多為復方,藥物之間能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從而達到增強療效,緩和藥性的目的,並能充分發揮中醫方劑中各藥物的配伍作用。

? 湯藥是藥材加水煎煮壹定時間後,去渣取汁制成液體劑型,主要供內服,少數外用多作洗浴、熏蒸、含漱用。它是中醫應用最早、最廣泛的壹種醫術,在防治疾病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 在《妳好,中醫 (九)人體的疾病》中談到,人體的疾病機理包括:臟腑功能失常,精氣轉化運動失常,經絡功能失常,元氣不足。中醫治病是整體診斷,標本兼治。湯藥對疾病的治療既能調氣機,又能化瘀祛邪,還能補元氣,增強體質。

? 湯藥適應中醫辯證施治的需要,處方組成用量可以根據病情變化,適當加減,靈活應用;復方,有利於充分發揮藥物成分的多效性和綜合作用;以水為溶劑,無刺激性及副作用;制備簡單易行。但是,湯藥方劑易發黴、發酵、不能久貯,因此,湯劑的劑型出現了中藥合劑、顆粒劑、口服液等盡量保留湯劑優點克服其缺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藥新劑型。

 湯藥服用效果好壞,除是否對癥之外,還得講究服藥的時間和冷熱。不同的藥物,因其本身特點要求在某壹特定時間服食,才能發揮最佳作用。

? 如果湯藥服藥時間選擇不當,就算藥物對癥,也會減效。服湯藥之所以講究擇時是為了取得最佳療效,這樣可以順應人體有節律的生理變化,能充分利用體內積極的抗病因素而增強藥力。擇時服藥還可減少藥物的不良影響,因為如果服藥時間不當,擾亂了人體生理節律,就可以產生或加大藥物的不良作用。擇時服藥也可誘導紊亂的人體節律恢復正常以達到治病目的。故此,擇時服藥不應忽視。

湯藥的服用方式分熱服、溫服、冷服三種,壹般而言,發汗解表藥和溫補藥宜溫服;祛寒藥、治療關節痛和潰瘍病的藥宜熱服,清熱解毒藥宜冷服。

湯藥的熬制,應註意:(1)選擇煎藥器具。盡量使用砂鍋,忌用鐵器、鋁器、銅鍋。(2)煎煮方法。先浸泡後煎煮,每劑藥煮兩次。煎時最好加蓋, 不宜頻頻打開鍋蓋,否則氣味易走失,藥效降低。(3)煎熬時間。不同藥材的煎熬時間不同。(4)濾取藥液:藥液煎取量需根據病人的病情、年齡等具體情況決定。

中藥有先煎、後下、包煎、沖服等。對壹些性質特別的藥物,根據病情需特殊煎煮的。

? (五)推拿

? 推拿是指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治療。推拿又稱“按摩”,有"按蹺"、"蹺引"、"案杌"諸稱號。

? 推拿,為壹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

? 推拿療法簡便、療效顯著、經濟安全等優點,深受醫生和患者的喜愛。可分為保健推拿、運動推拿和醫療推拿。

推拿按摩治療八法是溫、補、通、瀉、汗、和、散、清。

按摩的優點很多,容易學習。操作簡便,經濟實用,還可代替藥物。按摩能夠疏通經絡。使氣血周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所以按摩後可感到肌肉放松、關節靈活,使人精神振奮,消除疲勞,對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

? 按摩有兩種:壹種是主動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的壹種保健方法。另壹種是被動按摩,是由醫生掌握用於患者的醫療法,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按摩療法。推拿適應治療範圍廣,便用禁忌較多,避免使用方法不當。

? (六)拔罐

? 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常用工具目前常用的罐具種類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等。

? 拔罐應禁忌高熱、抽搐、痙攣等癥,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發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婦腰骶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 (七)導引術

? 導引術是“按照壹定規律和方法進行肢體運動及呼吸吐納和自我按摩,以防病保健的方法”。導引包括“導氣”和“引體”兩個方面,所謂“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導引術其實並不神秘,我們熟悉的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都屬於導引術的範疇。

? 導引療法的適應癥有“痿、厥、寒、熱”和“息積”,臨床配合“按喬”(按摩)進行。東漢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強調以“導引、吐納、針灸、膏摩”治療四肢“重滯”癥。《中藏經》中指出:“導引可逐客邪於關節”;“宜導引而不導引,則使人邪侵關節,固結難通”。

? 古法養生導引術的特點是可以自我掌握,不吃藥,不打針,簡單易學,祛病健身,增強體質,防治多種慢性病和亞健康。導引術為自主鍛煉,防病祛病,真正做到“正氣內存、邪不可幹”。

? (八)意療

? 中醫在進行望聞問切診治過程中,重視心理疏導在人體疾病治療中的作用,中醫學中稱之為意療。其基本原理是“心病還需心藥醫”的理論。中醫的心理治療不僅十分註意語言疏導、移情易性、暗示解惑等方法,還特別總結出“以情勝情”的獨特而系統的理論。

? 人有七情,分別屬於五臟,五臟與情誌之間存在制勝的原理。“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喜勝憂,憂傷肺”;“恐傷腎,思勝恐”。

? 中醫心理治療,運用陰陽互補和對立統壹的觀點,並遵循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辯證治療的基本原則,有意識地采用壹種情誌去戰勝原來的心理障礙。

? 情誌活動可以影響人體的陰陽氣血,超常的持久的情緒刺激可以引起疾病的發生。中醫心理療法,就是運用情誌之偏,去糾正陰陽氣血之偏,使機體恢復平衡而協調的狀態,從而使疾病痊愈,達到治療的目的,稱為以情勝情療法。具體方法是:(1)激怒療法:利用激怒的療法,常可治療思慮過度而氣結,治療由於憂愁不解而意誌消沈,治療驚恐太過而膽虛氣怯等屬於陰性的精神病變。(2)喜樂療法。設法使患者精神喜樂,或引起歡笑,用積極愉快的情緒促使陰陽協調、氣血通暢,從而可以治療因為憂愁、思慮、悲哀等情緒活動所導致的病變。(3)悲哀療法。悲哀可以使人的大腦處於清醒狀態,所以使用這種方式,可以糾正心理偏激,對病變產生積極的治療作用。(4)澄心清誌療法,通過靜坐或靜臥,內忘思慮,外息境緣,不為病痛所擾,使精神清靜寧謐,則真氣自然從之,而病氣逐漸衰去。

 利用七情或五行生克之法,治療情緒的病,是有效的方法。常言說:“心靜則安”,當我們精神上不緊張、不煩惱的人,那麽情緒病也都不容易犯了。

? 中醫的醫術有不同方法,其治療方式有內治和外治。有內病內治、外病外治,還有內病外治之特點。

? 中醫內治包括方藥應用,以及中藥茶飲法、中藥藥酒療法、藥膳食療等。在內治中最具特色的是中草湯藥療法。其中最著名的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中醫藥方在辨證施治中,可以兼顧多方面,綜合治療,標本兼治。

? 中醫外治療效果獨特、作用迅速、歷史悠久,具有簡、便、廉、驗之特點。外治中最具特色的有針灸療法、推拿療法、拔火罐療法、導引術療法和意療等。包括熏洗、敷貼、膏藥、臍療、足療等方法。治 療範圍遍及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肛腸等科,與內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之妙,對“不肯服藥之人,不能服藥之癥”,尤其對危重病癥,更能顯示出其治療之獨特,故有“良丁不廢外治”之說。

  • 上一篇:為什麽說金庸武俠小說是“八條龍,武功第壹”?笑傲江湖,小說第壹。"...
  • 下一篇:內蒙古牛羊特別多,那裏面羊肉比其他地方便宜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