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傣族的民族舞蹈是什麽?

傣族的民族舞蹈是什麽?

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表達感情的壹種特色舞蹈。大部分是婉約的,慢節奏的,輕快明朗的。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流傳面也很廣,各具特色。壹般來說,有代表性的節目可以分為自娛、表演、祭祀三類。

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民族之壹。他們依水而居,愛水祈福,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傣族的神話中,創世主英巴原本是天上的水汽;而人是水伴侶和泥土做的;傣族的祖先出生在池塘裏。在各種關於“潑水節”的傳說中,雖然人物不同,但都是用水降火,用水洗血漬,用水祈福。

眾所周知,傣族人民勤勞、勇敢、溫柔、善良。“水壹樣的民族”是對傣族人性格的另壹種描述。他們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外柔內剛,聰明幽默。他們的性格如水,時而如涓涓細流,溫柔細膩。有時,它像壹條大河的激流,奔騰著,膜拜著。傣族的舞蹈也充分體現了這壹多彩的民族性格。傣族舞蹈歷史悠久。據後漢《西南夷傳》記載,永寧元年(120),傣族的壹個祖先——撣族的首領,曾向東漢皇帝獻過大型的音樂、舞蹈和雜技。這說明早在1000年前,當地就有很高水平的歌舞表演藝術。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流傳面也很廣,各具特色。壹般來說,有代表性的節目可以分為自娛、表演、祭祀三類。

自娛街舞有“嘎光”、“象腳鼓舞”、“耶拉會”、“喊半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嘎光”、“象腳鼓舞”。1.“嘎光”是阿呆語。“嘎”表示跳躍或跳舞。“廣”泛指鼓,也有聚集、堆積的意思。“嘎光”可譯為“圍著鼓跳舞”或“跳舞鼓勵”。西雙版納叫“番光”,很多地方也叫“跳擺”、“寧擺”。這種舞蹈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流行於20多個縣市。它是壹種自娛自樂的舞蹈,男女老少都可以跳,不分場地。嘎光配以象腳鼓、鐃鈸等民族打擊樂器;但在壹些地方,敲鑼打鼓的人也參加舞蹈,並帶領人們轉圈跳舞。以前跳舞的時候,舞者可以隨心所欲,只要熱情開朗就好。發展出了很多統壹的動作和套路,各地名稱不壹,衍生出了壹些舞蹈節目。例如,有30多套年輕人跳的“新嘎光”,兩個中老年婦女跳的“嘎楊亞”,老人跳的“嘎文”(軟舞)。

2.象腳鼓舞是壹種自娛自樂、表演性很強的男性舞蹈。

象腳鼓是根據鼓的形狀命名的。傣族人壹般稱之為“嘎光”,但長、中、小象腳鼓有不同的叫法。這種舞蹈以打象腳鼓為主,配以鈸、鈸,或鼓鈸共舞。

長象腳鼓舞的鼓身長1.8至2米,傣語稱“嘎廣饒”,隨處可見,但以瑞麗縣最具代表性。長象腳鼓多用於伴奏,能打多種鼓,還有壹些鼓的表現形式,如“約筆羅,約筆羅,約哩”(意為“擡得好,擡得好,翅膀擡得好”);還可以邊打邊獨舞,同時展示自己的擊鼓技巧,配合長鼓尾的大幅度旋轉和擺動,形成優美的舞蹈。

中國象腳鼓的鼓身長約壹米。這種舞蹈流行於整個傣族地區,特別是德宏地區的瀘西、盈江、梁河三縣和保山、臨滄壹帶。中國象腳鼓在洪榕傣語中稱為“嘎光”,也叫“嘎光吳潔”或“嘎光黑拉”。跳的時候壹般是背鼓跳壹圈,也可以兩個人跳,也可以用鈸跳。在德宏芒市,曾經有壹個鼓樂比賽,獲勝者根據鼓點的長短、音色的好壞、鼓尾的搖動幅度、優美的舞姿,在鼓上掛壹枚銀牌。

小象腳鼓舞的鼓身長約60厘米,流行於景洪、猛海、猛臘等縣。西雙版納的傣語是“番廣陀”。因為鼓小而輕,可以靈活地舞動,所以這種舞蹈以競技為主,壹般是兩人壹組,或者四人壹組。跳舞時有打鼓追打、避讓避讓、踢打等動作。,以摘下對方頭上的“包頭”取勝。

喊半光是傣族的壹種古老舞蹈形式,流行於德宏地區的芒市、盈江、瑞麗等縣。喊半光是德宏的阿呆語。喊的意思是唱或者唱,壹半的意思是跟著我或者圍,光的意思是鼓。直譯為“用鼓唱的歌”。跳躍人數不限,動作自由。

也拉會是流行於西雙版納的自娛性歌舞。過去只有男性在潑水節時跳,現在已經成為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的集體歌舞形式。這種歌舞簡單,跳舞時可以自由發揮;但曲調是固定的,只要有人即興,帶頭唱,大家就可以合唱。因為唱到最後那句“耶啦惠,水壹,水壹。”所以這種歌舞被稱為“耶拉會”

表演的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魚舞、蝶舞、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表演舞蹈,流行於德宏、西雙版納、景谷、孟連、耿馬等縣。孔雀舞在德宏傣語叫“嘎洛雍”,在西雙版納傣語叫“番諾雍”。“嘎”和“扇”都是跳或跳的意思;“羅勇”和“諾勇”都是“孔雀”的意思。表演時,舞者頭戴寶塔形金冠面具,背孔雀道具,配以象腳鼓、鈸等樂器。有獨奏、二重奏、三重奏和音樂表演。

孔雀舞的舞法因地而異,根據表演者的技藝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獨舞最具代表性的是瑞麗縣的藝人,他們通過造型形成豐富的舞步;瑞麗縣有很多半職業藝術家,如瑞班、何飛、毛翔、嶽翔、王拉等。他們在表演上有自己的創新,並以自己的流派風格而聞名。孔雀舞,又名“範南諾”,是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壹種雙人,流行於景洪縣。“南”表示“高貴的女人”,“諾”表示“麻雀”或“鳥”;《範南諾》可譯為“麻雀公主舞”,主要表現雌雄兩只孔雀的飛舞。孔雀舞,來自瀘西縣芒市,最初表演“孔雀與魔鬼”三人舞,後演變為獨舞,用孔雀道具做大而精致,開合自如,吸引了廣泛的觀眾。景谷縣的孔雀舞是壹種音樂表演,邊唱邊跳。舞蹈節奏比較簡單,以走和破為主。表演的是佛教故事《叫賀涵打孔雀》

在元陽縣傣族村寨,“祭鼓舞”是壹個簡單的動作,以鼓為伴奏,教師和母親在祭壇上載歌載舞,群眾在臺下自由舞蹈。石屏縣傣族民居有壹種“舞龍”,是在祭祀龍樹的活動中進行的。跳舞的時候,男巫拿著壹個帶環的鐵環,女巫拿著壹面羊皮鼓,他們領舞。村民們有節奏地參與舞蹈。有時整個群體圍成壹個圈,有時兩個人跳來跳去。沒有固定的形式和隊形。舞者隨意變換姿勢,只求昂揚莊重。舞蹈動作簡單,步子小。隨著步伐,膝蓋的振動幅度很小。雙手繞半圓,左右腰側擊鼓響鈴。

新平縣在葬禮上還有“舞獅”,伴有嗩吶和鑼鼓;有壹些套路,比如圍著棺材跳舞,在棺材前開道。這種舞蹈的表演風格和音樂與漢、彜相似,有明顯吸收漢、彜舞蹈音樂的痕跡。

壹些祭祀舞蹈,如德宏地區曾經流行的“六神舞”,江城縣曾經流行的“貝馬舞”,現在已經不跳了。

明代《百藝傳》中描述“父母死,不用和尚道士,女子願在屍前。親戚鄰居各自在殯儀館持酒飲酒,聚集數百少年,飲酒作樂,載歌載舞,稱為娛屍;女人們聚在壹起,打了壹桿戲,幾天後下葬。”祭祀舞蹈場面只有在新平縣傣族居住區才能看到:哀悼日第二天,必須請吹鼓隊為死者跳舞(即舞獅);女人們聯合起來和男人們打架。說明明代就有的喪葬活動中的舞蹈,今天依然存在,只是簡化了。

武術

傣族還有另壹種武術舞蹈,歷史悠久。傣族經歷了封建領主社會。傣族成年男子,平時是農奴,戰時是戰士,為了自衛和戰爭,必須學習壹些舞刀、舞槍、舞棍、舞拳的技巧和套路。今天的傣族男子也繼承了這壹傳統,以顯示他們的勇敢和警覺。但他們現在所練的劍、槍、棍、拳,已經融入了從其他民族那裏學來的套路,如土拳、洋拳、緬甸拳、泰拳等不同風格,並配以鼓點,發展成為壹種舞蹈武術。

其他的

1,伊拉合舞——又名“煩伊合”。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每逢新年潑水節、開門節或傣族日歷中喜慶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高高興興地跳這種舞蹈,因歌詞襯有“衣拉河”而得名。伊拉合舞的特點與加板舞相似。

2、蝶舞——傣語叫“別扭”。流行於德宏州耿馬縣孟定、瑞麗縣。據說蝶舞是為了比賽時打造新面孔而創作的。表演時,舞者將蝴蝶形狀的道具綁在身上,模仿蝴蝶飛舞的圖案,動作和鼓點與小孔雀舞相似。

3.流行於金平縣的傣族舞蹈。那裏天氣炎熱多雨,日常生活工作離不開帽子。所以才有了帽子舞。帽子的動作有“提帽”、“卷帽於身前”、“卷肩帽”、“甩帽”等。跳舞的時候膝蓋很溫柔,微微彎曲,但不明顯。

4.拉條舞-傣語稱"加典"。它是壹種表演儀式舞蹈,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舞蹈輕柔含蓄,常采用坐、立、跪、上下踏步、前側擡起、後彎腿、雙手握住點燃的蠟條,並做抽出手向外畫圈等動作。

5、雞舞——傣語叫“丐幫”。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瀘西縣的兒童舞蹈中。舞蹈主要模仿雞覓食、打鬥等動作,以跳躍時間長、速度快為勝。沒有樂器,孩子們通常會數數和跳舞。

6.十二馬舞——傣語稱“馬戲雙”,是壹種由十二個人表演的歌舞,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縣和瀘西縣。表演者腰間系著馬形道具,壹手拉韁繩,壹手拿著扇子,主要是跑著跑著壹半鞋底破了發抖,變換著各種隊形。壹般他唱十二個月的勞動,有時他表演某個故事。

7.閆妍——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過去只在宗教節日或土司結婚繼位時跳,主要流行於滄源縣蒙東壹帶。歌唱是主要內容,包括歌唱婚姻、愛情和十二個月的生產勞動。跳舞的時候,男的在前面出拳,女的拿著扇子或者毛巾,類似於帶燈的舞蹈。

舞蹈特征

傣族舞蹈雖然動作大多優美,節奏也相對平緩,但外柔內剛,內勁十足。不僅有瀟灑輕盈的“帽舞”,還有靈活矯健、敏捷陽剛的象腳鼓舞、刀舞、拳舞等等。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時而節奏緩慢單壹,動作舒展,感情含蓄,時而節奏快速多變,動作靈活跳躍,感情狂野大方。傣族舞蹈以其獨特的手、腳、身“三彎”,以及剛柔相濟、動靜協調的獨特表演風格,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大多數傣族人居住在緬甸、老撾、越南等周邊國家。傣族人善於吸收各方面的文化精華,並能融入自己古老的文化之中。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各種類型和形式的傣族舞蹈特色。

  • 上一篇:?香薰爐使用時註意事項詳解 香薰爐介紹
  • 下一篇:2022年虎年有10個寶寶名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