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儒家管理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
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死去的祖先的壹切傳統都像噩夢壹樣縈繞在活著的人的腦海裏。”任何壹種管理都必須適應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和社會歷史背景,必須與自己的民族文化相結合。因此,繼承和發揚儒家管理思想對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早在先秦和漢初就形成了許多流派。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立了以儒術為主、兼容各派的思想理論體系。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統治的指導思想,並貫穿於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將儒家文化的精髓運用到企業管理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儒家“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為本是指管理主體在管理實踐中從人出發,以人為本,從而調動人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的思想。儒家管理哲學具有鮮明的“人本”色彩,其管理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人性管理趨勢相似。“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與儒家“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有著非常相似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仁“仁”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和理論基礎。“仁”的定義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愛”,如“君子忠親”、“故友不棄”、“兼愛”,都是“仁人之愛”,仁的精神實質是“愛”。作為壹種思想體系,仁包括哲學、倫理、道德、宗教等壹系列屬於精神領域的學科。仁學大師張頤人是管理的核心,凡事以仁為原則,關心他人,關愛他人:欲立人,則能成就他人;想成就別人,就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愛要求關心、重視和愛護人。儒家管理思想不僅發現了“人”,而且揭示了人的普遍本質——仁,重視人的價值,“仁靠己,而在人”,“仁者仁者,無存害仁,而殺身成仁”。
尊重道德和法律,尊重賢者,善於傾聽。儒家尊德尊法的管理觀,是指管理要從“德與法”兩方面進行。“德”是指節操、節操:“法”是指刑法。“通往政治的道路,連同懲罰,人們自由而無恥。德育和刑法明確地作為管理的兩個方面,即“佐德為刑輔”,“寬為猛輔,猛為寬輔,政為和”。儒家管理思想認為,只有通過德性,管理者的合理意圖才能轉化為被管理者的自覺行動,管理者的管理才能轉化為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但是,道德化不能代替壹切。沒有優秀的章程,就不能在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上給予正確的引導和規範,也不能說是高效的管理。儒家剛柔並濟、慈與尊、寬與嚴相結合的管理實踐,對現代管理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儒家進壹步認為,尊賢重道、善於傾聽、齊心協力是實現管理目標的保證。首先要尊重先賢。儒家認為,要做好管理,必須是“聖人在位,能人在位。”那麽如何提拔賢者呢?第壹,要識人,“聽其言,觀其行。”第二,不要親友歧視,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凡惡必察,凡善必察”,也就是說不要盲從世俗的名聲,壹定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找出真相,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第三,選拔人才不能不拘壹格,破格任用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第四,要“做好壹個人的準備,不要奢望什麽”,不要怪任何人什麽都想要。
“人與人和諧”的整體管理策略強調“和為貴”,“和而不同”“和,和”是指不同事物的和諧統壹,強調不同事物、因素、成分的有機結合,適當調整,妥善處理。儒家管理思想不變的追求是和諧。“和諧”是儒家管理思想中的重要價值準則。可以說,儒家的“和諧”管理思想體現了崇尚團結、強調團隊合作的價值觀。
儒家主張“和為貴”,但又堅持“和而不同”,要求人們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允許差異和多樣性,“和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並濟”。從社會歷史的角度看,“和而不同”要求管理者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具有“熱愛群眾,關心人民”的人文思想
管理者要“修身”、“自律”、“剛健有為”儒家管理思想非常重視對管理者自身素質的要求,認為管理者道德人格的完善對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君子以德,小人以德,草上之風必抑。”“君子、器、人、景、器、景無誤;君、盤、民、水,盤是圓的,水是圓的。”因此,管理者要不斷加強自身素質,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加強管理,必須強調自身修養,也就是加強管理者的個人修養。“修身之後,齊家,齊家而後治國,治國平天下。”
儒家管理思想在強調修身養性的同時,主張剛健有為,“剛健不困,其意不困窮”,“剛毅愚鈍近仁”,肯定“剛”是壹種極具價值的管理倫理。
儒家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企業科學管理就是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合理組織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企業現有資源,調動企業各方面的積極性。作為中國古代有影響的儒家管理思想,其價值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將儒家管理思想運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必將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拓展企業的生存空間。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人是企業系統中最活躍、最活躍、最具決定性的因素,因此企業管理必須以人為本。企業要重視和關心員工,尊重員工的個人特點,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然,強調員工的自我價值並不是宣揚個人利己主義,更多的是強調群體價值。企業要善於把員工的個人價值轉化為企業價值,通過公平透明的競爭機制和保障機制,選拔人才,鍛煉員工意誌,培養員工品格,為員工成長營造良好氛圍。
樹立“以德治國”的管理理念。儒家的“德治”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仍有重要意義。壹個合格的現代企業管理者應該註重道德形象,而不僅僅是以權壓人。同時,在任何情況下,企業管理者,尤其是主要管理者,都應遵紀守法,自律並接受監督;做事公正無私,思想開放,努力工作,勇於創新。管理者要“修身養性,齊家安人”,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到忠貞不渝。管理者的風格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運營效果。儒家管理思想認為,管理者必須從多方面學習和修養,才能使自己具備與職責相稱的素質,即“修養”。而且要從“修身”到“心安”,也就是從自我管理到社會管理。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壹定要講“信”。如果妳說的不是妳說的,妳說的不是妳說的,妳就不能贏得公眾的信任。管理者應該“言出必行,行必果”。這裏的“信任”,壹是講信譽,二是取得別人的信任。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取信於人是管理的首要條件。“君子信而為之,小人信而為之”,管理者的信用不僅僅是說話算數,言出必行,還包括他所管理的企業的政策法規的連續性。
現代企業管理應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現代企業是壹個綜合系統,是多層次的有機結合體。如何協調各種關系,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儒家“和為貴”的管理思想可以借鑒。“和諧”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極其重要的因素。維護企業和諧,需要從組織和個人兩方面加強。在組織方面:第壹,要建立壹個優秀的集體領導。領導集體的思想素質和專業能力是組織內部人際關系和諧不可或缺的條件。二是建立合理的組織結構。分工明確、權責明確的組織架構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個人認為:企業的每壹個員工都應該真誠待人,給人以親和力,關心他人;管理者要胸懷寬廣,敢於犧牲自己的利益,處理好上下級關系,尤其是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
綜上所述,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壹個人、壹個民族不可能脫離傳統文化的影響,企業管理活動也離不開特定民族文化的印記。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死去的祖先的壹切傳統都像噩夢壹樣縈繞在活著的人的腦海裏。”任何壹種管理都必須適應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和社會歷史背景,必須與自己的民族文化相結合。因此,繼承和發揚儒家管理思想對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