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迪克的核心教導(9)——否定壹切,妳會看到最好的。

迪克的核心教導(9)——否定壹切,妳會看到最好的。

本文最後壹段的這段解讀很簡短,但內涵豐富,概括了全文,可謂“核心中的核心”。

“完全否定是肯定的本質”看似有些矛盾,但細想起來,其實是辯證地統壹了“否定”和“肯定”這兩個矛盾的概念,很有哲理性。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

說到否定,壹個詞浮現在腦海——“Bi”,原本讀作(du‖),但近年來被網友根據河南話異化為(duǐ)。不管怎麽發音,這個詞似乎更形象地表現了“否定”。說到人,最高級的形式就是辯論賽。辯論賽通常圍繞某個主題,正反雙方互相爭論,最後由評委點評打分。每次看到選手們激情拼搏,我都被他們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維深深吸引。

似乎是把否定作為攻擊對方,然後確立自己觀點和看法的手段。有時甚至以直接攻擊對方為目的,為了否定而否定,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或優越感。但這句話中的“否定”既不是建立任何觀點,也不是攻擊某人,而是否定心理世界的所有觀點。註意,都是,什麽都不缺。

不難看出,通常的“否定”是圍繞觀點進行的,有時也是圍繞“事實”進行的。在否認事實方面,科學是最專業最徹底的,因為從誕生的那天起,它就把被證偽作為自己最重要的標簽。也正因為如此,無數科學家為此傾註了畢生精力,不斷發現新問題,修正前人的錯誤,使科學有了蓬勃的生命力。但是,這句話中的“否定”既不是對某壹具體事實的否定,也不是對科學領域中質疑精神的否定,而是對科學固有局限性的否定。

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學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化。僅本科教育就有300多個學科,更不用說研究領域了。可見,學科之間有明顯的界限和排他性的研究範圍,有利於更深入的研究,但學科之間建立壁壘是必然的,科學界對此也有* * *認識。局限性使得很多學科的研究變得困難,於是逐漸衍生出很多交叉學科。

如果科學有局限性,那麽被稱為“科學的科學”的哲學能否突破這種局限性?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哲學本身也是壹門科學,只是哲學的研究對象更加抽象,提取各學科的特點,以思維、認知、意識為研究目標,試圖通過回答哲學問題來指導和引領其他學科。顯然,哲學也在本文否定的範圍之內。

哲學發展了幾千年,出現了很多思想流派。比如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總有誰是第壹的爭論,最後出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雖然關於兩者的同壹性有* * *種想法,但壹直以來都有兩種思想流派:可知論和不可知論。不管是哪個學派,都是基於邏輯的。和科學壹樣,他們只是依靠歸納和演繹的思維模式。那麽,哲學的局限性就顯而易見了。

科學和哲學的局限性壹方面來自頭腦掌握的知識的不足,另壹方面來自頭腦思維方式的先天局限。那麽,人類的頭腦不是壹無是處嗎?其實這並不是否定心靈本身,而是否定心靈主導的單壹思維模式。當單純依靠大腦進行邏輯推理或判斷時,就成為唯壹可信的因素,屏蔽了其他感官產生的信息,但大腦調用的材料是抽象的、碎片化的,沒有任何完整性和真實性,所以結論不可能是正確的、全面的。

如果把科學的不同學科比作餐桌?壹系列的美味佳肴,那麽哲學就像壹張承載這些美味佳肴的桌子。否定科學就像評論每壹道菜,指出烹飪過程中的缺陷,所以否定哲學就是掀桌子。

那麽,有的讀者會繼續問,如果科學和哲學都被否定了,那麽能解決壹切問題的“神學”就應該有立足之地嗎?恰恰相反。神學,包括各種宗教,也被列入負面清單,因為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以“信仰”為基礎的。在我們真正看到事實之前,“信仰”是壹種理論,壹種觀念,壹種方法,與事實無關。

在我們心中,無論是有無所不能的“神”或“上帝”,還是有顛撲不破的“信仰”或“原則”,這些都是宗教播下的種子,讓人不得不毫無疑問地完全信任它。“信仰”成為了所有宗教的* * *性質和底色,與“否定”形成了天然的壹對。

否定了觀點,否定了科學和哲學的局限性,也否定了對宗教的盲從。做到這壹點,還沒有達到這句話中的“完全否定”,不僅包括上述內容,還包括所有進入心理層面的記憶、經歷、方法等思想內容,使之不再幹擾觀察事物的過程,也不再歪曲事實,進而徹底從頭腦中消失,化為烏有。

“完全否定”既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也呼應了本文的第壹段,即“人不可能通過任何組織、任何信仰、任何教義、牧師或儀式、任何哲學知識或心理技能來實現。”壹句話:否定壹切,只破不立。

說到破而不立,佛教史上有壹位著名的講解員——龍樹菩薩,他壹生弘揚大乘佛教,宣揚般若佛教。據說他以其深刻的覺知和超群的口才打動了所有聽佛法的人,悟出了空性,但他從未提及任何有關真相的描述,直到涅槃。他是公認的佛教史上第壹位偉大的佛教評論家。他壹生寫了大量的佛經,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倫》,對中國的大乘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佛教史上的八大門派都尊稱他為創始人,並壹度以“壹個有洞見的聖人”的美稱表示敬仰。

在卷首,中倫總結了其核心思想,即“不生不死,不變不異,不進不出”,又稱“八步聚”。他批判了人們對佛教的誤解和解釋,認為生與死、規律與不規律、壹與不同、來與去不應該執著,都是“戲論”,所以都被排斥。壹言以蔽之,我們所能感知的壹切都是相(假),但其本質是空(真空)。普通人往往執著於相,而忽略了本性。所以壹定要以正確的“中觀”態度去面對,才能證明真相。

有點像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既是般若經。它只用了260個詞,包括近50個表示否定意義的詞,如“空”、“無”、“沒有”。平均每五個字就有壹個否定詞,幾乎以否定的形式完整地闡述了般若佛法的本質,通篇沒有“立”。可見,《中倫》與《心經》壹脈相承,都是為了讓世人擺脫“執”,見證真諦。

妳看道教,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壹。它的重要經典《道德經》才五千多字,使用的否定性短語多達300個。其內容涵蓋修身、治國、出世、入世等諸多方面。貫穿始終的否定表述隨處可見,最終決定了道家“無為而治”的核心思想和原則,這讓儒家創始人孔子不得不佩服:“無為而治。

否定在西方哲學體系中也很常見,甚至可以說其發展史就是壹部不斷否定前人的歷史。在西方哲學創始人蘇格拉底之前,人們簡單地把自然作為研究對象,認為“人只要認識自然,就能認識自然”,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有道理的。但蘇格拉底重新審視了這壹問題,將“認識自己”這壹問題納入哲學範疇,從而實現了哲學從單純認識客觀規律到認識人類自身的轉變。

至於客觀存在的問題,大家都認為是毫無疑問的,直到古希臘出現了神奇的智者高爾吉亞斯。這位哲學家平均壽命不到30歲,卻活了100多歲,這絕對是個奇跡。高爾吉亞提出並論證了關於本體論的三個著名哲學命題,即:(1)沒有什麽;(2)即使某種東西存在,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它;(3)即使某樣東西存在,我們能夠知道它,我們也不可能把這種知識傳達給別人。

高爾吉亞提出的三個否定命題逐漸演變為西方哲學的三大研究領域,即本體論、認識論和語言哲學。後來,西方哲學家把這種思維模式稱為懷疑主義。“現代西方哲學之父”笛卡爾憑借普遍懷疑主義奠定了現代西方哲學的壹個基礎,即他把形而上學從古希臘哲學中對客體的研究轉移到了主體上。因此,這種懷疑主義是理性的,是研究事物本質的必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懷疑、懷疑和否定,就不可能產生現代哲學,而沒有懷疑,理性就不可能成為真正的理性。

理解了否定,那麽這句話裏的“完全否定”是什麽意思?其實比之前說的各種否定都要徹底。它否定整個意識形態領域,否定壹切進入心理世界的思想,包括意見、觀念、概念、方法、方法、記憶和經驗,也包括心理學知識、宗教和哲學觀點...也就是所有那些帶有“自我”印記的東西。

“徹底否定”讓心理層面的思想內容徹底原形畢露,無處藏身。最後只能露出虛幻的本質,投降,停止活動。在心理領域,只要“自我”的主體性、存在感和優越感還在,就說明它還沒有被完全否定,也就是說否定是不徹底的,可以繼續否定,直到完全消失。

然後下壹句,“完全否定才是肯定的本質。”怎麽理解呢?從字面上看,我們很容易認為,如果我們否認所有的錯誤,我們就會留下壹些正確的東西。就像考試做選擇題壹樣,排除所有錯誤選項,剩下的壹定是正確答案。如果妳這樣理解,說明妳還困在妳邏輯思維的慣性裏。

這裏的“肯定”並不是建立某個觀點或結論,因為前面的“否定”並不是針對這個觀點或結論,而是否定整個意識領域。在看清意識領域的幻象後,它被移除。那麽,下面的“肯定”也壹定是壹種超越意識形態領域的正確。這是什麽?顯然是不可言說的真相。

所以,這裏的“肯定”並不是建立通常意義上的某種觀點或結論,而是進入壹種狀態或境界,在這種狀態或境界中,妳隨時都能覺察到、看清真相,不受觀念的幹擾,然後妳才能采取正確的行動來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總之,無論是“完全否定”還是“肯定”,都是超越思想層面而存在的,都是基於對事實的觀察和理解,在心理世界中看到“自我”的真實,同時看到其虛幻的本質,清除“自我”,這才是最徹底的否定。此刻,思想層面或者說語言只是壹種形式。如果沒有思想的參與,看似積極的表達也會有消極的味道。反之,所有負面的表達,自然會呈現正確的東西。

文章最後壹句“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會有愛,也就是慈悲和智慧。”?在否定了所有的心理想法之後,愛、慈悲、智慧自然就出現了。為什麽把這三個放在壹起?他們是什麽關系?其實在思想淡化的時候,愛、慈悲、智慧是同壹個東西,或者說是同壹個狀態。它們和文中提到的自由和真理是壹回事。它們都是思想無法理解和觸及的,永遠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們使用“愛”這個詞最多。我們通常會說,我愛壹個人,凡事都為他著想,為他盡心盡力,不求回報...典型的例子是父母和孩子之間,親戚和密友之間。慈悲似乎比愛有更大的範圍,可以把對妳最親近的人的愛擴展到所有人,把對人的愛擴展到動物、自然和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就像佛教裏說的“無慈悲,同體悲”。

“智慧”這個詞不僅指壹個人頭腦清醒、思維敏捷、知識淵博、能夠準確判斷事物,還包括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溝通和情感能力,對人、事、物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迅速做出正確的決策。與聰明的人相處會給妳帶來愉快、舒適、自然的體驗。

但是,按照上面的理解,“愛與慈悲”無論如何不能等同於“智慧”。前者更傾向於壹個人的性格和格局,後者更傾向於壹個人的能力,各有側重,根本不是壹個層次。顯然,本文提到的這三個字和大家日常理解的意思是壹樣的。有什麽區別?

無論描繪得多麽偉大,在“愛與慈悲”的普通意義上,都有分離的主客體,比如“我”愛妳,“我”愛動物,“我”愛自然,“我”珍惜慈悲.....主客體的存在,意味著“我、他、妳、我”的主觀意識還停留在心理層面。“自我”壹旦出現,自然會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開始對各種人和事進行識別和判斷,進而主導行為,這就改變了真正“愛”和“慈悲”的味道,進入了另壹個軌道。

只要“小我”還在,由於其特殊的地位,心愛的對象就會不由自主地被當成自己的,納入“小我”的範疇,受“小我”的控制,進而演變成壹種欲望和目標。就像父母愛自己的孩子壹樣,都是無條件的愛,希望他們幸福,沒有任何回報,但是有壹個前提,就是自己的孩子,因為不能平等的愛別人的孩子。這說明他們所謂對孩子的愛,本質還是對自己的愛,所謂的暗戀只是表象,在“愛”的過程中,他們總是滿足於自己。

可見,只要“自我”還沒有完全消失,個體性、主體性、歸屬感還存在,那麽壹切對個體的贊美之詞,都是思想為自己披上的華麗外衣,但那只能是“皇帝的新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再說智慧。如果我們把這個詞拆開來解釋,智慧是指頭腦的能力和積累的知識。智慧是心的本性,意味著清晰和透明。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人體所有的感官和感知能力。顯然,這裏的智慧不是指“智”,而是指“智”。智慧離不開智慧,但又不局限於智慧。真正的智慧是調動身體所有的感官去感知世界,而不僅僅是用大腦去思考。

當我們擁有真正的智慧時,意味著所有的身心都與整個世界相連,在此期間沒有來自思想的阻礙和幹擾。當心靈不活動時,自我消失,於是“我、妳、我、他”之間就沒有了劃分和區別,我們看到人的意識本來就是壹個整體。這樣,人就不再有評判、比較、控制的欲望,哪裏還會有怨恨、嫉妒、惡意傷害?這時候,真愛和同情自然浮出水面,出現在他們的關系中。

愛、慈悲、智慧,像陽光壹樣,普照四方,溫暖每壹個人每壹件事,驚艷每壹刻。

  • 上一篇:傣族民族服裝(文字簡短)
  • 下一篇:公司表態發言材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