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現代化理論;廣義現代化理論;狹義現代化理論;最狹義的現代化理論;發展
現代化(發展)理論可分為廣義、狹義和最狹義。廣義現代化理論是現代化啟動以來所有關於現代化的思想和理論的總稱。狹義的現代化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所有關於現代化的思想和理論的總稱。最狹義的現代化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西方主要是美國產生的“經典”現代化理論及其變體(修正理論)的總稱。
壹、現代化(發展)理論的概念
現代化(發展)理論可以分為廣義、狹義和最狹義,下面分別介紹。
(壹)廣義現代化(發展)理論
日本社會學家福永健壹認為,如果把現代化的主要指標歸結為工業化和民主化,那麽就不能說研究現代化的理論最早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可以說從啟蒙運動中產生的社會科學本身就是“現代化理論”的最初形態。因此,廣義現代化理論是對啟蒙運動以來研究現代化的理論的總稱。[1]羅榮渠認為,“現代化理論”是研究現代化發展問題的綜合理論框架。世界上不同的學派對這壹研究使用不同的名稱,如工業化理論、現代化理論、經濟增長階段理論、經濟發展理論、發展理論等等。要麽太窄,要麽太寬,都不盡如人意。在找到壹個更準確的科學術語之前,本研究的總題目可以暫定為“現代化理論”或“現代發展理論”。[2]於洋認為,“現代化理論不是單壹的理論。壹般來說,壹切以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為線索來探討社會變遷的理論,都是在現代化理論的範圍內進行概括的。”現代化理論的任務就是研究這種轉變的性質、動力、過程及相關問題。[3]羅榮渠和於洋界定的現代化理論實際上是廣義的現代化理論。廣義現代化理論把所有研究和討論現代化的理論和思想都納入了它的研究範圍。在我看來,廣義現代化理論是現代化啟動以來所有關於現代化的思想和理論的總稱。
(二)狹義的現代化(發展)理論
中國現代化戰略課題組認為,“從18的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現代化經歷了約240年;如果從19的20世紀40年代開始,中國的現代化大約有160年的歷史。然而,對現代化進程的系統理論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國現代化戰略課題組所說的現代化理論是壹種狹義的現代化理論。在他們看來,現代化理論不是壹個“單壹”的理論,而是不同國家和領域的學者對世界現代化研究的理論成果的總稱。狹義現代化理論包括20世紀50-60年代的經典現代化理論、20世紀70-80年代批判經典現代化理論的依附理論和世界體系理論、各種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化理論以及20世紀80-90年代以來的各種新現代化理論,如生態現代化理論、再現代化理論(反思性現代化理論)、持續現代化理論和第二次現代化理論。[4]王認為,現代化理論是對世界現代化運動的總結,它始於20世紀下半葉的西方。西方的現代化理論至今仍是流派紛呈,莫衷壹是。[5]王所說的也是壹種狹義的現代化理論。狹義現代化理論是指20世紀50-60年代以來,西方興起的壹種研究發展中國家發展,反思和展望發達國家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社會科學理論。時至今日,它仍然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產生著深遠的影響。這壹理論不僅為發展中國家所熟知,而且還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經驗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即使在發達國家,這壹理論也遠未消亡,正如德國社會理論家尤爾根·哈貝馬斯所說:“現代性仍是壹項未完成的工程”。狹義的現代化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所有關於現代化的思想和理論的總稱。
狹義發展理論和狹義現代化理論的興起時間基本相同,研究對象也相似。兩者壹開始都偏向於政策研究和經濟研究,後來擴展到歷史研究和對社會的全方位研究。除了經濟學科,其他學科都傾向於用“現代化”這個詞,而不是“發展”這個詞。如果說現代化理論和發展理論有區別的話,區別就在於現代化理論可能側重於對社會的縱向研究,即歷史研究。另壹方面,發展理論更傾向於社會的橫向研究,即針對緊迫的發展問題研究實際問題。現代化理論傾向於對社會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而發展理論往往以經濟研究為主,觸及與經濟密切相關的社會各個層面。現代化理論和發展理論往往可以相提並論,它們已經基本被視為壹個概念。只在經濟學上叫發展理論。發展理論和增長理論是有區別的。經濟學中的發展理論強調制度分析、結構分析、文化分析、歷史分析和社會心理分析,而增長理論主要是純經濟分析,尤其註重投入產出分析。
(三)最狹義的現代化(發展)理論
最狹義的現代化理論是指20世紀50年代產生於西方,主要是美國的“經典”現代化理論及其變體(修正理論)。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為中心,出現了壹系列後來被稱為“現代化理論”的研究著作。[6]常被學者稱為“古典現代化理論”或“傳統現代化理論”。它是西方五六十年代的主流現代化理論。亨廷頓將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現代化理論”與20世紀二三十年代盛行於西方的“歷史進化論”和“社會變遷論”區分開來。認為兩者存在“明顯差異”。前者對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後者持悲觀態度。亨廷頓認為,20世紀末的社會理論比20世紀初的社會理論更接近19世紀末的社會理論。現代化理論很少甚至不討論現代社會的未來,只對西方的過去感興趣,認為西方的先進社會已經“止步於此”。[7]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組的定義是: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現代化進程的理論闡述。“經典現代化”是指從傳統社會到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進程和深刻變化。經典現代化理論,壹方面闡述了現代化進程的特點和規律,另壹方面闡述了現代化的結果——現代性,即完成現代化進程的工業化國家的狀態和特點。經典現代化理論公認的現代化過程的九個特征是:現代化是壹個革命過程;這是壹個復雜的過程;這是壹個系統的過程;這是壹個全球性的過程;是壹個長期的過程;這是壹個分階段的過程;是趨同的過程;是壹個不可逆的過程;這是壹個進步的過程。現代性的壹些基本特征包括:政治民主化、經濟工業化、社會城市化、宗教世俗化、思想理性化、現代主義和初等教育大眾化。[8]謝立中的定義是,“現代化理論”是當代發展理論中的壹個重要流派。從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它領導了對發展問題的研究。60-70年代受到沖擊和挑戰,發展處於相對停滯狀態。自20世紀70年代末,特別是80年代以來,作為壹個學術流派,它復興了,並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影響。[9]徐繼林認為,20世紀60年代從美國開始的“現代化理論”(徐實稱之為“現代化模式”),其基本假設是全球的現代化模式都是相似的,後發達國家的問題在於如何從傳統向現代過渡。到了20世紀80年代,國外已經出現了很多對現代化理論的批評。[10]上述學者所說的現代化理論,大概是最狹義的現代化理論。
現代化理論的三個概念都不同程度地被學術界所采納。中國歷史學家壹般使用廣義現代化理論的概念。廣義現代化理論的概念有助於更準確地理解和研究歷史。現代化理論家往往更多地使用現代化理論的狹義概念。狹義的現代化理論往往是對現代化的自覺反思。
二,現代化理論的演變
我們從廣義、狹義、最狹義三個方面來考察現代化理論的演進歷史。本文關註的是現代化理論在當代,即戰後50年的演變。但是,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學術界對廣義現代化理論演變的看法。在此背景下,我們可以更準確地把握狹義現代化理論的演變。
(壹)廣義現代化理論的演進
傅永健壹點廣義現代化理論的演變分為三個時期(參考下表)。第壹階段是壹系列理論體系,從洛克的古典市民社會理論開始,經過斯密的古典經濟學和孔多塞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觀,到聖西門、孔德和斯潘塞的實證主義工業社會理論。這壹期的現代化理論與帕森斯在“西北歐”(英法荷)的第壹次現代化浪潮(以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的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民主革命為代表)壹脈相承。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是托恩尼斯將亞當·斯密開創的古典經濟學與黑格爾的市民社會理論相結合,以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商品分析為基礎,建立的“從市民社會到法制社會”的發展模式,以及馬克斯·韋伯歸結為理性化和官僚主義的現代社會認識論。這是適應帕森斯在《東北歐洲》(德國)(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第二次現代化浪潮的又壹個“現代化理論”。20世紀60年代最早在美國興起的“現代化理論”,是由美國主導的,戰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適應遠遠超過第壹、第二波現代化的第三波現代化的理論。現代化理論和現代化進程是並行不悖的。雖然現代化和現代化理論的概念產生相對較晚,但系統的、自覺的現代化理論研究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但是,對現代化進程的認識、判斷和研究確實起源很早。可以說,自從現代化開始以來,現代化理論就已經誕生了。廣義現代化理論就是這樣理解的。傅永健壹廣義現代化理論的“三階段進化理論”符合現代化進程的實際。當然,福永是建立在三波工業化的基礎上的。從更廣泛的現代化視角,即文化現代化、政治現代化和經濟現代化的演進來看,廣義現代化理論的演進應該有壹個新的階段方法。本文不打算在這裏討論。
現代化的三次浪潮(帕森斯的現代化三階段圖式)和廣義現代化理論的三階段發展[12]
廣義現代化理論的時間區域、標誌和世界現代化進程的特征
第壹波現代化浪潮是歐洲西北角(英法荷)17-19世紀中期(高峰是18世紀)。以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民主革命為代表,從洛克的古典市民社會理論出發,經過斯密的古典經濟學和孔多塞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觀,到達聖西門、孔德和斯潘塞的實證主義工業社會理論。
第二次現代化浪潮是65438+9世紀中葉——20世紀末歐洲東北角(德國)的快速工業化。由於民主化的不平衡,出現了納粹動亂。托恩尼斯(with Village Society)將亞當·斯密開創的古典經濟學與黑格爾的市民社會理論相結合,在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商品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從市民社會到法律社會”的發展模式,並由馬克斯·韋伯加以發展。
20世紀中期以來的第三次現代化浪潮(以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為高峰),美國引領了民主革命和工業革命更加緊密地結合在壹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的“現代化理論”(最狹義的現代化理論理解),後來被稱為“經典現代化理論”和“傳統現代化理論”。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依附理論和世界體系理論對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後現代主義理論和後現代主義理論也聲稱它過時了。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新現代化理論”經過反思和修正後被分流,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理論(壹定意義上的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復興)占據了強勢地位。
(二)狹義現代化理論的演變
與廣義現代化理論相比,戰後現代化理論常被稱為狹義現代化理論。羅榮渠把狹義現代化理論的演變分為三個階段:現代化理論的第壹階段(形成期)是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羅榮渠稱之為“發展”和“現代化”階段。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它進入了現代化理論的第二階段(反思階段),羅榮渠稱之為“批判和反思階段”。現代化理論受到新馬克思主義、新左派和自由主義者的挑戰,也受到許多研究現代工業社會經濟增長的局限性和前景的學者的挑戰。其中,來自依賴理論的挑戰最為激烈。現代化理論壹度轉冷。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代化理論進入了第三階段(改進階段),羅榮渠稱之為“理論修正和自我改造”。經過“批判與反思”,現代化理論有了新的發展趨勢。壹是對反* *意識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和檢討;第二,發展與現代化問題在第三世界越來越受到重視,發展中國家成為探索和創新現代化理論的新興力量;第三,現代化研究不僅拓展了原有的陣地,還帶動了相關新理論和新學科的興起。[13]
中國現代化戰略課題組提出了“三階段”理論。第壹階段是20世紀50-60年代的現代化研究,其理論成果是經典現代化理論。第二階段是20世紀70-80年代的後現代研究,包括對經典現代化理論(依附理論和世界體系理論)的批判和發展,以及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化理論的興起。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90年代的新現代化研究,湧現出壹批新的現代化理論,如生態現代化理論、再現代化理論(反思型現代化理論)、持續現代化理論、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等。[14]
於洋從現代化理論建設的角度將現代化理論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以20世紀80年代中期為界。他認為早期是現代理論體系形成和建構的時期。現代化理論對整個社會科學的巨大影響在20世紀60年代末達到頂峰。80年代中期以後,為現代理論家構建理論體系的任務基本完成。自那時以來,重點壹直是利用這些理論進行區域案例研究,並測試和修正相關的理論和模型。因此,近年來關於現代化的純理論著作不再出現。但是,在現代化理論框架內研究各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書籍不斷出版,現代化理論正在進入壹個新的更高的階段。[15]
我認為,戰後現代化理論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具體如下:
第壹個時期:20世紀50-60年代,古典現代化理論繁榮時期。現代化理論和現代化研究首先從美國迅速興起,然後傳播到發展中國家。當然,發展中國家在壹定程度上也有強烈的現代化願望。美國和蘇聯成為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模仿的兩種主要範式。現代化建設和現代化理論研究的普遍興起,關系到所有遭受戰爭創傷的國家的重建和復興,關系到戰後擺脫殖民統治的新獨立國家和地區鞏固獨立的嚴峻發展任務。然而,現代化理論呈現出驚人的壹元論現象。雖然“現代化”取代了“西化”,但本質上,現代化理論仍然是建立在西方發達社會的基礎上的,因為非西方國家的現代化才剛剛起步,成功的現代社會只有西方發達社會,而此時西方社會的經濟正呈現出穩定的增長和繁榮。從現代化理論的內在邏輯來看,早在20世紀40年代中期和50年代,西方經濟學界以增長理論為核心的發展經濟學就已經初具雛形。這壹研究的深化推動了對政治、社會和歷史發展等問題的研究,從而引起了西方社會科學研究的重大轉向。另外,此時正處於東西方“冷戰”時期。雖然不能說所有的現代化理論都有明確的政治目的,但可以說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冷戰”意識形態的影響。因此,從“全球戰略”的角度來看,美國非常註重研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20世紀60年代是古典現代化理論的全盛時期。它興盛又衰落,在20世紀60年代末,壹股批評浪潮席卷而來。依附論率先舉起了批判的大旗。經典現代化理論中也有不正常的聲音。20世紀60年代,現代化理論在幾乎整個社會科學領域都取得了進展。是現代化研究的高潮階段[16]。現代化理論最早是由經濟學家發起的,隨後是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發展經濟學、發展政治學、發展社會學和發展歷史學相繼出現。代表人物和作品主要有:1951帕森斯寫的《社會制度》;1955劉易斯發表了《經濟增長理論》;1958,大牛?勒納出版了《傳統社會的消失》;1960年W.W .羅斯托發表了《經濟增長的階段——非* * *生產者宣言》,提出了現代化的五階段圖式(1975年擴展為六階段圖式);(3) 1960阿爾蒙德和科爾曼編《發展中地區的政治》;1960阿普特寫了現代政治;1962年,哈貝馬斯寫了《公共* * * *領域的結構轉型》;1964沃德和拉斯托寫了《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現代化》;1966艾森斯塔德的現代化:反抗與變革;1966年,西裏爾·布萊克出版《現代化的力量》;1966李維的現代化與社會結構;1966摩爾《民主與專制的社會起源》;1966派義寫了政治發展的各個方面;亨廷頓在1968寫了《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60年代,韋伯斯特出版了?威伯特·E·穆爾和斯梅爾塞編輯的“傳統社會的現代化”系列叢書(***12種)。發展經濟學家赫希曼將自己的著作《回顧60年代,展望80年代》命名為《超越——從經濟學到政治學再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指出現代化不僅是經濟學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科學的問題。可以說,20世紀60年代,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現代化理論在方法和研究對象上出現了奇怪的統壹現象。20世紀60年代,現代化理論開始脫離“東西方論戰”的政策軌道,轉向對歷史發展過程的研究。換句話說,現代化理論開始從壹門政策科學發展成為壹種理論歷史觀,並由此顯示出它的基本結構。[17]
65438-0955年,弗蘭克·薩頓在《社會理論與比較政治學》壹文中提出了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基本模式。亨廷頓認為他概括了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完全不同的特征”,“已經得到大多數人的普遍認可”。[18]亨廷頓本人根據自己對古典現代化理論的理解,總結了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主要區別。[19]亨廷頓還總結了經典現代化理論關於現代化進程的基本特征,並引用了相關的批評意見。[20] Tomono認為,60年代的現代化理論偏向於“連續模式”,而70年代以後的現代化理論則轉向了“孤立模式”。現代化理論所謂的“連續模式”,是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處於同壹條歷史發展線上,是壹種連續的關系。第三世界要發展,就應該效仿發達國家的做法,搞老套的資本積累。發達國家的現代化道路也是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道路。發展中國家之所以不發達,是自身不作為,與發達國家無關。“連續模式”以自然主義歷史觀為指導,認為歷史是按照壹定的方向發展的,先進和落後處於同壹時間序列,保持同壹歷史發展方向,所以歷史上落後的社會可以趕上先進的社會。另壹方面,落後社會與先進社會相比處於不利地位,我們必須向先進國家學習。這是壹種單線進化的歷史觀。[21]
第二個時期:20世紀70-80年代,進入對經典現代化理論的批判、反思和修正時期。經典現代化理論給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藥方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產生經典現代化理論的發達國家本身也陷入了經濟危機和滯脹,東亞出現了強勁的經濟增長勢頭,拉美也有了壹定的發展。從理論上講,現代化理論從壹開始就暴露出許多弱點和問題,其主要的分析概念和工具如“傳統”、“現代化”、“現代性”等都是籠統模糊的,其理論框架也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在此基礎上,現代化理論走向多元化。依附理論、世界體系理論、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化理論、生態現代化理論和再現代化(反思性現代化)理論都對古典現代化理論進行了批判。在20世紀70年代,經典現代化理論處於四面楚歌的境地。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特別是80年代以來,經典現代化理論受到不同程度的修正,發散發展的局面逐漸顯現。壹種揚棄古典現代化理論的“新現代化理論”已經出現。現代化理論的轉型主要表現在:就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而言,是從傳統與現代的對立走向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就現代化與西化的關系而言,是從認識到現代化必須西化,到認為現代化可以多樣化。基諾佑介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後,現代學者改變了以往的風格,開始大量使用“變化”、“危機”等詞匯。比如阿普特的政治變革理論,阿爾蒙德的《危機、選擇與變革》,艾森斯塔德的《傳統、變革與現代性》,普林斯頓大學的《政治發展研究系列:政治發展的危機及其結果》,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歐美的政治發展危機等。從某種意義上說,70年代的現代化研究從五六十年代的樂觀主義、理想主義轉向悲觀主義、“不安意識”和現實主義。[22]
依賴理論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末。它以拉美、非洲等發展中社會為研究對象,主要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框架內研究發展中國家不發達的原因。受馬克思主義資本積累和帝國主義理論的影響,常被學術界稱為“新馬克思主義”。依附論認為,發展中國家不發達、低發展的根源在於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發展中國家只有切斷與資本主義制度的聯系,才能實現真正的發展。依附論確實有很強的解釋力,因為它從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運行的角度解釋了第三世界國家貧困的根源。然而,依附理論僅僅從不發達國家外部尋找不發達根源的努力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因此依附理論也在不斷適應實踐的發展,不斷修正自己。巴西學者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的“內部結構”依賴理論調和了第三世界國家貧困的內部和外部原因。阿根廷學者費爾南多·卡多佐和智利學者恩佐·法萊托的“連接”依附理論和日本學者渡邊麗芙的“從依附到自主”發展理論,針對東亞的發展現實,對依附理論進行了重大修正。[23]依附論的激進派——阿明的“脫鉤”和“自立”依附論面對東亞經濟增長的現實也做了壹些修正,主要提出了“世界市場的聯系分離或隔離”論和“區域內壹體化發展”論。德國學者貢德·弗蘭克(Gunder Frank)走得最遠,他是依賴理論的最早支持者之壹。他從反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宗主-衛星國理論[25]走向完全否定所謂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實質上取消了依附論,代之以康德拉蒂耶夫的循環論。[26]
世界體系理論是著名歷史學家沃勒斯坦在依附理論的基礎上,於20世紀70年代系統提出的。沃爾福威茨認為,人類歷史上形成的部落、種族、民族、民族國家,總是在相互關系中而不是孤立地演變和發展,所以總是形成壹定的“世界體系”,表現為16世紀以前的壹些“世界帝國”,6世紀以來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進而形成資本主義的“現代世界體系”。主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是無止境的資本積累的驅動力,有時被稱為“價值規律”。它最初的分工包括歐洲大部分地區和壹些美洲地區。經過幾個世紀的擴張,世界其他地區已經被納入其分工範圍。第壹個真正全球性的世界體系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構成,壹方面是以中心-外圍關系為主導的世界經濟體,另壹方面是以主權國家為紐帶的政治結構。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通過壹系列周期性的節奏表現在制度的演進中,對這些矛盾起到了抑制作用。兩個最重要的周期性節律是康德拉蒂耶夫周期(50/60年)和霸權周期(100/150年)。在康德拉蒂耶夫周期中,利潤的主要來源在生產領域(康德拉蒂耶夫周期A階段)和金融領域(康德拉蒂耶夫周期B階段)之間交替。在霸權周期中,全球秩序由某壹個采取特殊霸權形式的霸權所控制,但霸權之爭此起彼伏,霸權起起落落。周期性的節奏造成積累與權力中心之間壹種正常而緩慢但重要的地理變化,但並不改變體制內基本的不平等關系。這些周期從來都不是完全對稱的,但是在壹些構成系統長期趨勢的特定方向上,每壹個新的周期都會帶來微小但重要的結構演變。像所有歷史體系壹樣,資本主義體系作為現代世界體系的持續時間是有限的。當它的長期趨勢達到某壹點,系統的起伏變得足夠寬廣和不規則,不再能保證系統的機構的活力更新時,它就走到了盡頭。壹旦達到這個點,就會出現分叉點,經過壹個混沌的過渡期,這個系統就會被壹個或多個其他系統取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也將被取代。[27]
後現代化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後興起的壹種現代化理論,旨在探索現代化或工業化後的社會發展。亨廷頓認為,後現代化理論關註的不是傳統向現代的轉變,也不是技術對傳統社會的影響,而是技術對現代社會的影響。[28]中國現代化戰略課題組認為,它不是壹個完整的理論體系,而是壹個關於後工業社會、後現代主義和後現代化研究的思想集合。[29]後工業化在美國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在歐洲可以追溯到60年代末。通常認為包括科技領域的信息革命、第三產業主導生產結構(以服務業為主體)和社會生活領域的消費革命。後現代社會的名字讓人眼花繚亂。有後工業社會、第三次浪潮社會、超工業社會、後資本主義社會、後文明社會、後傳統社會、後福利社會、後集體主義社會、後自由社會、後意識形態社會、後消費社會、後市場社會、後經濟社會、計劃社會、多元社會、消費社會、信息社會、計算機社會、網絡社會、知識社會、風險社會、生態。後現代理論的基礎著作有1973美國學者丹尼爾?貝爾的《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法國學者利奧塔1979的《後現代狀態》、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1980的《第三次浪潮》、英國學者瑪格麗特·A·羅斯191的《後現代主義與後工業》、以及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