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仁”與現代公共關系的“公共意識”。
古代儒家的代表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仁”的主要內容是“愛”,“仁”的理論要求人們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站起來,就能站起來。”再者,孔子從“仁者愛人”的角度提出了“施於民,濟於民”的思想,提出了愛民、養民、惠民、富民、安民的思想主張。儒家的另壹個代表孟子提出“民重於君”,強調民為本。他認為“享民之樂者,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天下而憂天下”。他把“仁”和“不仁”作為“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問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仁”思想,在現代公共關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現代公共關系特別強調“公共意識”,是指始終為公眾著想,處處為公眾服務,壹切以滿足公眾需求為基礎的思想、意識和原則。現代公共關系教育的先驅、美國著名學者愛德華·伯納斯(Edward Berners)在1923中提出,公共關系工作就是要“贏得公眾的認同”,“公共關系首先要服務於公共利益”。因此,樹立公共意識是公共關系成功的思想基礎。沒有了公眾,公私關系就成了無源之水。
壹位美國公共關系專家指出:“所有的企業,無論大小,都必須始終按照以下信念規劃自己的方向:企業應該由消費者所有,由消費者治理,由消費者享用”。在西方商人中流傳的壹條商業規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商業活動中盛行的“顧客是上帝”、“貼心服務”等,都是在商業活動中繼承了儒家思想。而且儒家的“仁”論為現代公眾與公眾關系中的政府公關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營養,要求領導幹部關愛民眾。中國* * *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凸顯了這壹理念。
(B)現代公共關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概念和“對內求團結,對外求發展”的思想。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概念是指珍惜團結、重視社會化、重視和諧關系的思想和意識。
基於人類共存和文明進化的立場,儒家主張“禮為貴”,孔子主張“四海之內皆兄弟”,提出“兼愛”的思想。孟子也主張“和”。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受這種“和為貴”思想的影響,中華民族形成了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友愛的美德。古代商人在處理與消費者的關系時,總是尋求壹種“以和為貴”、“賓至如歸”的和諧氛圍。從歷史上看,漢代的昭君出塞,唐代的公主使,都是統治者“求人與環境和諧”的表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理念與現代大生產基礎上的公共關系理念不謀而合。
現代公共關系是壹門協調關系,成就良緣的藝術學科。現代公共關系的壹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協調組織與各類公眾的關系,贏得公眾對組織的理解和支持,使組織與公眾的關系處於和諧狀態,為組織創造壹個“和諧”的環境。總之,現代公共關系的終極目標是追求和諧。“和諧”不僅是外國文化背景下對外文化公共關系順利成長和健康發展的出發點和支撐點,更重要的是,“和諧”應該成為構建中國特色公共關系體系的基石。
(三)“實事求是”和現代公共關系的“以事實為基礎”思想。
實事求是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壹個重要方面。班固的《漢書》是漢景帝之子劉德的傳記,稱贊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唐代儒生顏師古把“實事求是”訓練成“實事求是就是壹切”。宋元明時期有壹種完全否定直覺主義的思維方式,那就是“實事求是”。“經世致用”是明清實學思潮的基本特征,力圖避免“裝幀不看書,空談無根”的弊端。清初,顧以經世致用的“實學”反對空談的言行。戴震主張“實事求是,不偏袒壹家”,“不以人蓋己,不以人蓋己”,反對“以空談判斷,靠孤立的證據相信其真”。中國古代這些傳統思想的提法和立意雖然不同,但確實代表了學習和管理事務講究從實際出發、細節占有材料的優良文化傳統,類似於現代公共關系中“以事實為依據”的理念。現代公共關系是社會組織面向自身公眾進行的傳播活動,組織與公眾的關系是互利的、有益的。因此,公關工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沒有事實,公關就失去了價值。
(D)現代公共關系中的“信仰”和“建立有信譽的形象”的觀念。
“信”是儒家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知行合壹。孔子說:“人無信不立”,“不信之人不知其所能”,“交朋友,言而有信”,“言而有信,行而有信”。在古代,重信守信成為約束和規範人們言行的準則。中國的傳統文化歷來把守信者尊為君子,把失信者視為小人。“壹諾千金”、“君子壹言,駟馬難追”等成語和格言,早已是我們這個民族追求“信”的生動概括。古代壹些英明的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往往用“取信於民”的方法來征服人心。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最終讓孟獲心服口服地臣服於諸葛亮。這種傳統文化的信仰思想,與現代公共關系所倡導的以公信力打造組織形象的理念有很多相通之處,從而加強了相互間的信任與合作。
在現代公共關系中,塑造具有公信力的形象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公關理念。因為良好的形象是組織的無形財富,而良好的聲譽是塑造組織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良好的聲譽是組織的基礎。說到底,今天的市場競爭是企業信譽的競爭。企業信譽不僅是企業經濟效益和技術質量的綜合反映,也是企業作為社會集體成員是否履行社會責任和具有高尚企業道德的標誌。
創建名牌已成為當前的時尚,而信譽是名牌產品的重要指標。具有戰略眼光的現代經營者,不是單純為了經濟利益而專註於經濟,而是從信譽的建立入手,通過信譽投入獲得經濟利益。
(五)註重信息獲取和現代公共關系的信息觀念。
中國古代開明的統治者在維護中央集權制度的同時,註重了解民意。春秋戰國時期,壹些諸侯國為了作為強國生存,壹方面廣納賢才,汲取民智,形成了壹股“養士”之風。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鄒忌曾經勸齊王重視和聽取人民的意見,齊王聽從了,終於使齊國強大起來。而齊桓公深知“得秀才則昌,失秀才則亡”的道理,又聚集了80位聖賢,所以他能夠“聯合九王之力,征服天下”,成為五霸之首。
在中國古代,軍事家重視利用間諜獲取信息。孫武非常清楚利用奸細探知敵情在戰略制勝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兵者勝於先知”。在諸葛亮制定的15條規則中,第壹條就是“憂,奸細也是明的”。
三國時期的人們已經有了強烈的信息欲望和信息傳播的觀念。當時新聞信息的傳播和交流,輿論的態勢都比較強。在當今市場社會,信息作為壹種普遍的社會聯系形式,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所有時空,信息已經成為組織的寶貴資源和無形財富。美國信息專家指出:“利用信息創業,把信息變成美元,是當今世界的新現象。”
(六)古代戰略與現代公共關系規劃
戰略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能體現東方智慧的壹朵奇葩。策略,也就是策略。傳統文化充滿了樸素的辯證法,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士階層作為政治智囊和思想精英,帶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謀略在諸侯國間奔走。在百家爭鳴的著作中,都滲透著戰略的智慧。尤其是《孫子兵法》這部人類軍事科學的經典著作,自始至終貫穿著精辟深刻的戰略思想,文學巨著《三國演義》也再現了復雜多變的戰略活動。
時間和形勢是傳統戰略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時間是機遇和戰鬥機,形勢和趨勢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古人雲:“用在機,顯在勢”。在古往今來的對抗和競爭中,審時度勢是取勝的重要保證。判斷時,壹方面要求抓住最有利的時機,增強我的優勢。“好人看到好處不會吃虧,遇到問題也不會懷疑。”因此,中國在古代非常重視天時,把天時作為與“地利”、“人和”同等重要的制勝因素。另壹方面,要有意識地去爭取和創造機會,這又是壹個“得勢”和“造勢”的過程。蓄勢造勢,就是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在力量對比、心理狀態、道德、士兵的勇氣等方面形成居高臨下的優勢。到了壹定的時候,瓜熟蒂落,就會紛紛效仿。“所以,壹個好的戰士,求勢,不怨天尤人。所以可以選人,因勢利導。”“掌權者,因為利益,也控制權力。”
公關策劃是公關人員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確定公關活動的主題和策略,在調查、研究和獲取信息的基礎上,制定出最優活動方案的過程。它與古代謀略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古代謀略中講究時勢的思想,對於公關策劃非常重要。
把握好時機,把握好時機,巧妙地選擇合適的時機,利用好時機,是保證公關工作成功的壹大因素。公關工作以信息的傳播為基礎,因此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同樣的公關活動在不同的時間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只有在公眾最需要、最渴望的時候,傳播信息的公關活動才會受到公眾的歡迎和重視,才會產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公關活動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對時機的準確把握,這就需要公關人員準確地預測、發現和捕捉開展公關活動的最佳時機,甚至人為地調動壹些因素,創造必要的條件來促進這壹時機的成熟。只要抓住時機,順勢而為,公關活動就能事半功倍,很快在公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形成組織所期望的聲勢。
造勢可以說是公關活動取得成效的最低要求。因此,優秀的公關人員應該熟悉什麽時候最適合開展活動,最有利於制造聲勢,並善於使這種勢頭壹波接壹波地向前推進,逐漸形成良好的態勢,然後進壹步擴大成果,把良好的態勢轉化為良好的趨勢,直到廣大公眾形成對組織的偏好,形成壹種心理定勢,從而為組織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個性,現代公共關系如果不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汲取養分,是不可能植根於中國的。在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理論體系和運作規範的活動中,引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現實的。
我們要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合理篩選和借鑒中國傳統文化的合理精華,結合我國實際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繼承、改造、創新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建立壹種有別於西方公共關系和古代倫理關系,能夠體現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