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壹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壹篇什麽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

 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壹直以遊牧為生的蒙古族,有著壹個壹年壹度盛大的集會——那達慕。

 沒來過內蒙古,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吃過牛肉幹,沒看過那達慕。那達慕壹開始只是為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後來經過長期發展成為了現在的那達慕。

 由於我生在內蒙古,所以經常領略那達慕的盛況。那達慕那天,商販雲集,吆喝聲四起,我混在人流裏,不斷有人對我微笑,拉著我推銷他們的商品,人們熱情高漲,有許多準備上場的人在場上拉著馬轉來轉去,那天天氣好極了,陽光明媚,萬裏無雲,似乎也在為那達慕的開展表示祝賀。商鋪出售的商品應有盡有,小到飾品珠寶,大到古董文玩,太陽傘。

 可那達慕的高潮不止於此,民族表演,競技,更讓原本就熱情的人群更加激動。壹般的那達慕可以持續三四天,第壹天主要是開幕式和民族舞蹈,馬上雜技表演,人們的鼓掌聲壹浪高過壹浪。

 競技同樣很受觀眾喜愛,小夥子們表演賽馬,摔跤,射擊,場上激烈極了,場下也毫不遜色,掌聲四起。場上的運動員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給人壹種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總而言之,那達慕是蒙古族特點和文化的表現,也是壹種傳遞文化的方式。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2

 離家三裏遠,別有壹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

 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九或三十就是春節,春節是個團圓的日子,家家戶戶包餃子吃團圓飯,吃完年夜飯家長們就會給小孩子發紅包。傳說是為了壓壹個叫歲的神獸,所以又叫壓歲錢。

 農歷初壹就是春節了,淩晨家家戶戶開大門放鞭炮,寓意日子紅紅火火。男孩子們喜歡放爆竹,聽著砰的壹聲,有的膽小的孩子被嚇了壹跳,放爆竹的小孩笑了起來,也有的男孩喜歡把錢用來買些吃的,相比男孩,女孩的小玩意就更多了,勇敢的女孩子會買壹些煙花,仙女棒棒。用祭神的香壹點,散開火花別提多好看了,還有壹些女孩子會買布娃娃等等的小玩意。

 而大人呢就會聚在壹起喝點小酒,吃點下酒的花生瓜子,有的在壹起打牌、打麻將,嘮嘮嗑悠哉悠哉都閑得很。

 老人就會去祭祖,上香,有些會和小孩壹起去廟會。

 春節是代表了新年新氣象,新的壹年又開始了,告別了舊的壹年。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3

 盼呀盼,新年終於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裏的樣子經過壹番打掃煥然壹新,我寫的新對聯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現壹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裏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壹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幹凈凈嗎?要是這麽個臟樣來待客怎麽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於為什麽,妳自己上網去查吧!”

 於是,我真的去網上找到了答案:原裏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於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壹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壹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壹年會疾病纏身。還有壹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妳用心發現,就能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4

 世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而我的家鄉,就有它自己獨特的風俗。

 就先說除夕夜吧!在這個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們可以打著燈籠,到處去玩。不僅是小孩出來玩,有的大人也會忍不住出來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場面,好不熱鬧!

 除夕過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壹,這壹天,連著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於放假了。對了,這三天還不許動針線、剪刀呢!聽那些年老的人說,這是為了勞累了壹年的婦女們放了三天假。可見這是多麽公平!大年初壹這壹天,大人們就領著小孩去長輩家拜年,拜完年,長輩們會發紅包的!這紅寶是給小孩子們的,小孩子們可以自己攢起來,自己支配,比如買點書了,買點文具了。對了,這壹天,大家還得放鞭炮呢!有興趣的人們還可以在家裏打開VCD,插上話筒,盡情的唱壹番。

 到了元宵節之後,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們可以買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對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還得點蠟燭呢!家家都點,屋裏,院子裏,還有大門外面,都點上了蠟燭,從外面看,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壹樣。

 正月十五過後,就是十六啦,要開學和工作啦,人們有各忙各的去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5

 記憶裏,家鄉最熱鬧的節日是冬至,冬至在我的家鄉比春節還要熱鬧、隆重。

 冬至,孩子們的第壹件大事是買湯圓,有豆沙餡,綠豆餡的`,也有表裏如壹的白湯圓,第二件大事是買花炮、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們,什麽“二踢腳”、“竄天猴”都是孩子中的搶手貨,有錢人家還會買火箭禮花,冬至前壹天夜裏,要是看見自家陽臺上有人放煙花,那大人們的往往只會笑罵幾句,隨即打住了。

 小孩子歡喜,大人們也忙碌,男人們要自己開車或托人進城采購冬至當天要拜神的祭品,女人們則在家中制作各類粿品,還要提防“小老鼠”的偷吃。壹些小販抓住商機,在市場邊上賣起了小吃,還有人殺雞宰豬,好不熱鬧。

 冬至,終於到了。各家各戶傾巢而出,把滿滿壹大桌的魚肉、鹵鵝、粿品和豬肉等搬到村子的廣場上,用來拜“老爺”,冬至壹整天,山上的幾座老爺廟都人來人往,香火不絕,還有壹個從外邊請來的戲班子,在村內廣場搭臺演潮劇,小孩子們都在自家天臺上“幫”大人放鞭炮,鞭炮聲壹響,村裏也算是開始準備過年了。

 家鄉的冬至,年年都是熱鬧非凡,咱們村裏雖不比城裏,卻也要過冬至,而且過得比城裏還熱鬧。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6

 紅山文化,是指活動在赤峰紅山區以及周邊地區的古老文明,現存大量文物、遺跡、廢棄的祭壇。而紅山文化節,便是由此延伸而來。

 那紅山文化又是怎樣被發現的呢?壹個在山路上走著的農民,遇到了壹塊形狀規則,有加工痕跡的石頭,這本不足為奇,誰知又向前壹段距離,遇到了壹個石頭擺成的,類似“法陣”的建築,於是,他聯系了考察人員。考察發現,周圍還有很多附屬的小祭壇,又在周圍發現了壹些古飾品,顯然,這附近有過古老文明,但滅絕原因不得而知。

 紅山文化,由壹個古老文明,化身為壹個節日,走進我們的視野,並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多民族的元素。

 節日期間的活動內容有:焰火晚會、紅山文物精華系列展、那達慕盛會、紅山先民遺址大型祭祀活動、紅山文化旅遊紀念品展評活動、紅山文化書畫攝影作品展、紅山文化遺址考察等。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只要留心、細心了解,每個風俗背後都有壹個個傳奇的故事。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7

 在安徽,春節差不多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是壹年裏最熱鬧的時候,人們忙碌了壹整年,大部分會在這個時間趕回家過年。村子裏熱鬧了起來。

 臘月24這天要做豆腐、炸圓子。早上起床,家家戶戶都飄著豆香味兒。用柴火將鍋燒熱,將泡了壹夜的黃豆磨成糊,放入鍋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鍋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鋪壹層紗布,將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梁上,接著,開始過濾。將過濾的豆漿再次下鍋燒開,放入石膏點鹵,冷卻後倒在豆槳布袋中,用重物壓兩小時,這樣豆腐便做好了。燒開的豆漿也可以直接喝。

 接著,就是炸圓子。將煮好的壹大鍋糯米飯倒到盆裏,再加入適量的肉沫、生姜沫、蔥花、鹽、醬油等調味品,然後用木棒攪拌,直到完全沒有飯粒了,可以搓成丸子為止。把糯米飯搓成壹個個像乒乓球壹樣大小的圓子,再撒上壹層面粉,就可以放入熱油中炸了。在鍋中不停地上下翻動,等到圓子呈現紅褐色,撈出即可。第壹鍋圓子壹定要要裝在盤中,擺放在竈臺上供給竈王爺。聽長輩們說,寓意是來年風調雨順有吃有喝。

 中國還有許多節日和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去了解。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8

 從前,每逢清明節,我們壹家總會聚在壹起吃飯,尤其愛吃青團。上至70歲的外公外婆,下到三四歲的小弟小妹,沒有哪壹個不愛吃青團。

 青團,顧名思義,就是青色的小圓球,從外觀上看就像是壹顆綠色的寶石,圓滾滾,胖乎乎,叫人覺得它可愛。

 我們姐妹幾個,在清明節前總會幫著大人做青團,把艾草汁拌進糯米粉中,再包裹進自己喜歡的餡兒,揉成球狀,蒸熟了就可以享用了。我們在做的時候,總忍不住要偷吃幾個。媽媽見了,皺眉道:“咦,怎麽少了幾個青團?”每到這時,我們便躲進屋子裏偷偷地笑。

 等青團壹上桌,我們便立刻伸手去抓,小弟小妹顧不得吃糖了,哭著要青團。平日裏的什麽淑女優雅,此時早就被我們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只壹心想多吃點青團,壹只手上拿著三四個青團,另壹只手還在不停地搶著,等到別的菜都上齊了,我們壹個個眼睜睜的望著大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雞鴨魚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可是青團已經塞到喉嚨眼了,還能吃得下去嗎?於是便在心裏暗罵自己當初為什麽要吃那麽多的青團。可是等到來年清明節時,我們見了青團還是會忍不住伸手去搶。

 現在的我,看到街上有賣青團的,便會纏著媽媽給我買,可是等我吃到外面的青團時,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麽。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9

 春節是在農歷初壹,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年三十晚上12點睡可大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春節。春節說的第壹句話做的第壹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翼壹年之平安。早餐也是有講究的,比如我們家每年大年初壹的早上,奶奶壹定會給我們吃長壽面和喝壹杯粗茶。

 早上吃過早飯後,就是焚香拜祖了。祖宗神位前的香爐中,點了輕煙繚繞的長香,紅燭燃起輝煌的亮光,在祖先遺像前,點著香燭,供陳湯團、糕、餅、肉、飯,等東西。家人銅磬在壹聲聲的敲著,彌漫肅穆的氣氛。長輩帶領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齊地站立兩旁,向祖宗神位,焚香點燭,按輩分長次,向祖宗跪拜。跪拜完了以後,爺爺就會,拿出壹個大鐵盆,然後再把紙錢,紙折的金元寶和假錢壹起放入盆中燃燒。爸爸則是拿了壹根長香點燃,然後,拿了壹些鞭炮到門口去放,壹陣陣鞭炮聲傳來,弟弟妹妹嚇地用手捂起了耳朵。放完鞭炮後還得再拜壹次祖宗,但這壹次不是跪著,而是站著拜。等紙燃盡時,就是要上酒啦!這也是我們小孩子興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孩兒,壹人拿壹杯酒,往鐵盆裏,倒嘴裏還要說壹句:“老太喝酒。”

 由於這次肺炎的緣故,我沒有出去拜訪親戚,就只是在家裏祭拜壹下祖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0

 “離家三裏遠,別是壹鄉風。”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要介紹的習俗是家鄉新年時的過廟會。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時候家鄉都在幹什麽呢?我們家鄉新年的時候會過廟會。

 過廟,鄉稱“趕廟”,“趕會”。在新年的時候,家家都會穿著新衣到廟會上去看壹看。小孩子們去了,像撒了歡壹樣,廟會上有各種稀奇的玩意兒,孩子們走到這,停壹停,走到那兒,睜大眼睛瞧壹瞧。壹切事物在孩子們眼裏都變得稀奇古怪。大人們則是互相聊壹聊今年的收成怎麽樣,非常熱鬧。

 河北廟會的習慣由來已久,甚為普遍。以前河北壹年就有72次廟會,舊時的廟會很復雜,有的還帶著較濃的宗法觀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現在,人們將廟會當成了壹種“旅遊”和自我娛樂場所。像高蹺、獅子、龍燈、旱船、跑驢、竹馬、雜技、武術等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形成,多在廟會期間表演。同時,各地的“過廟”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比如:安國藥王廟會,張北騾馬大會,涉縣媧皇宮奶奶廟會等。

 過廟既進行了物資交流,又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1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遠長流,在綿延的歷史中流傳下來了許多節日:有細雨紛紛的清明節,有月光皎潔的中秋節……在這眾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熱鬧的,在這壹天每家每戶吃的都是餃子,在吃餃子前,每家每戶都會先放壹串鞭炮,因為餃子有“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壹年的過渡和交替。吃完餃子接下來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戶都會坐在電視前,端上瓜子,擺上茶水,壹起看春晚。常常人們都會熬到淩晨。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大年初壹。

 大年初壹,人們都會去走親戚,走親戚時要買些禮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別人家,首先要說壹聲“新年好”或“新年快樂”然後親戚們就會給妳壓歲錢問妳的考試成績,祝妳來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們就會去大舅家吃飯,也有很多人會來: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難得和他們家的小朋友聚在壹起玩。我們還會買來壹些鞭炮放,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2

 “離家三裏遠,別是壹鄉風。”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風俗也有所不同。

 什麽吃餃子,放鞭炮,吃小菜,煮粥啦,等等。都為過年時各地風俗習慣。

 河南鎮平,是壹個稍微有些跟不上時代的地方,但這卻完好的保留了它的古色古香。這個被綠色植物覆蓋的城市,第壹次,便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這個古老的村莊內,飄出了過年的味道。

 在茫茫無邊的田地中,矗立著壹個墓碑,那就是整個田地的起源——我們的祖先。在田地中,他就如此安詳地望著自己的田地,慢慢成長。太陽落下,但鞭炮聲卻仍舊如此,夜中的村子點上了壹把火,順著小道,我們來到了祖先墓碑之前,草兒們雨後那獨有的清香撲面而來。我們壹行人無論男女老少,統統站在了墳墓之前。在這安靜的田地上放起了鞭炮,這是為了告訴祖先們,我們過年啦!壹把格外明亮的火,燒在了墓前的壹堆堆紙錢之上。

 透過火光,我看見了每壹個人臉上寫滿了鄭重。那火在我的眼中,悄悄地滅了,爆竹也放完了,田地上又恢復了安靜。我們在明亮紅火的鞭炮和孩子們的笑聲中享受著幸福與快樂。

 村莊,在漸漸退去的鞭炮聲和笑聲中漸漸沈睡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3

 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我的家鄉在xx,這裏有許多風俗。比如說過年。在過年的前壹天晚上每個人都非常高興、興奮,因為明天可以穿新衣服新鞋子,還能放煙花爆竹……

  拜天公、貼春聯

 除夕這天早上,人們都穿著新衣服新鞋子,但大人們比我們早起來炸雞翅排骨等食物,要去拜“天公”。拜完後,就要貼春聯,叔叔拿著春聯塗上膠,就粘在門的上面,和左右兩邊,每個門都要貼。大門的門上還要貼門神,家裏還要貼福字,壹般來說都是貼倒的,寓意福倒了。

  吃年夜飯

 到了晚上我們就聚在壹起吃年夜飯,年夜飯可豐盛了有大魚大肉龍蝦螃蟹等菜品。我們吃得有說有笑,可開心了。吃完就去親戚家拜年,分壓歲錢。

  跳火群、放煙花

 回到家,奶奶就在幹草上點了火,家裏的男丁就開始跳,我看著他們跳。

 跳完後,小孩子們就拿著打火機點煙花了,還有“轉轉轉”,“仙女棒”。有的去看《春節聯歡晚會》。

  守歲

 到了要睡覺的時候,每個人都不能睡,因為這是壹個風俗“守歲”。

 這些風俗伴隨著我們成長,真開心……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4

 端午節的前壹天,媽媽就做好粽子。先要準備粽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凈葉片,並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壹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壹壓就粘在壹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團裏面,隨後纏成壹個菱形,用絲線壹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粽子壹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裏面露出白白的飯團,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粽子,不但有飯團的味道,還夾雜著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裏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後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著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裏彌漫著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幹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後,媽媽就泡壹壺,讓全家分著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咽,在媽媽面前勉強喝壹口,媽媽壹轉身我就吐出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15

 在我的家鄉莆田,春節有壹個特別的風俗,那就是要過兩次年,壹次是在大年三十,另外壹次是在大年初四,並且初四比大年三十舉辦的更隆重。妳知道這是為什麽呢?

 據說,在明代中後期,福建常受倭寇侵犯。明嘉靖四十壹年農歷十壹月二十九莆田城被倭寇攻陷,並被占據兩個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五,倭寇才退去,出去逃亡的百姓才返回家中,開始掩埋遇害親友屍體。當時年節已過,大家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決定在二月初四補過除夕。過年要貼大紅春聯,可是原先探亡時家家戶戶都貼白聯,那怎麽辦呢?於是人們在哀悼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選擇壹個折衷的辦法,那就是在剛貼的白聯上覆蓋上大紅春聯,將白聯露出壹截,表示心有余哀。這也是莆田特有的白頭春聯的由來!

 後來,為了紀念莆田這段悲慘的歷史,莆田老百姓除了和以往壹樣在農歷十二月三十夜過除夕,還約定把農歷二月初四補"做歲"改為正月初四"做歲",並將稱為"做大歲",壹直延續至今。

 這就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風俗,是不是很特別。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幸福在當下,更要努力在當下!

  • 上一篇:五大四川導遊詞全集
  • 下一篇:同樣是寫武俠小說,古龍取名飄逸,金庸筆下這14個名字,很有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