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蘭石鎮的傳承傳統文化——年例

蘭石鎮的傳承傳統文化——年例

春節過後,蘭石各地的年例活動如百花競放,遍及廣大城鎮鄉村。年例與春節等傳統節日不同,是粵西地區壹帶的農村文化風俗。有的以祭祀為主的群體性節慶,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形式豐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

所謂的年例,就是壹年例或是年年有例。它是以土地神的“社境”為單位,壹年之中在固定的壹個日子裏做年例。在蘭石,從正月初七到十二月都有村莊做年例,但主要集中在正月二月。不少村子有兩個甚至三四個年例,如蘭石鎮的蘭石村、頓谷村,大小年例有四個。

過去做年例多數是白天遊神舞獅,晚上演大戲或做木偶戲或放電影、燒炮仗、放煙花,邀請親友聚餐飲酒,盡情歡樂。吳川的年例節慶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越來越熱鬧。他們不但在村口搭門牌,張燈結彩,村中的老板們還捐資十萬、百萬邀請國內頂級球員來比賽籃球,請著名歌唱家和省粵劇團或粵劇名伶前來演出,請飄色儀仗隊環村巡遊或請高樁獅隊舞獅,小小村莊引來八方親朋、熱鬧非凡,真可謂“年例大過年”。年例甚至促使物價飛升,市場出現應激性的活躍,形成獨特的年例經濟。 蘭石年例遍地開花,時間各不相同,右邊是部分村莊的年例時間和壹些特別的年例樣本。 年例的典型代表,包括遊神、“爆燒火器”、“擺盅”、“吃年例”、“唱大戲”等內容,旨在祈禱消災避禍、人畜平安、百業興旺的大型民俗活動。年例期間,家家戶戶大擺宴席,用茶飯酒菜熱情招待親戚朋友,充滿獨特的地方風情和濃厚的鄉土氣息。

年例宴客:除“睇(看)年例”所看到的喜慶活動外,“食年例”(請親友吃年例宴)更是遠近聞名。 做年例,壹村做年例,周圍村莊的群眾都不得來看熱鬧助興,家家戶戶大擺宴席招待親朋戚友,故“做年例”又稱“吃年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年例曾被當作:“四舊”,壹度中斷,但年例“吃”的內容還是保留下來。

遊神做醮:菩薩從廟裏出來,到“社境”的各個村子巡遊,每個村子都不得有壹個或幾個“擺盅”的場所,這是“起年例”的重頭戲。每個“擺盅地”擺上幾直張方桌,村民從家裏挑上上好的水果及糕糖,裝在盆子裏,擺在方桌上,供菩薩“享用”。舊時還有道士在擲“杯較”(把壹個木質的圓木對切開兩片,問神時往地上壹拋,兩片切面向上謂之陽較,兩片切面向下謂之陰較,壹上壹下為聖較)。儀式上大放煙花炮竹,還有舞獅子表演。年例的當天中午,還舉行遊神和“擺醮”。“擺醮”形式與“擺盅”相同,不同的是供品由水果、糕、糖改為“三牲”(雞、豬肉、魚)。

押舟:押舟的時間表在年例當晚8點至10點,人們接線員著神像和紙船在村中巡遊,或是停放在“醮地”,各家從家裏拿出些雞毛、亂頭發、麻種、豆種(象征麻疹、瘡痘),放在紙船裏,接線員到村外的三叉路口或江邊焚燒掉(意即祛邪逐鬼)。  舞獅:舞獅子的習俗有個神奇的傳說。話說中國古代沒有獅子,說不清是秦朝或是漢朝,西域的番國與我國交惡。有壹年,番王派使者給我國送來壹頭獅子,並要求把獅子馴服,表示交好,並約定第二年我國皇帝壽辰前來觀看馴服的獅子表演。誰知獅子難以馴服,半年後竟逃出鐵牢,咬死了幾個宮娥美女。幸好兩個馴獸員武藝高強,三兩刀就把獅子砍死了。這下右闖了大禍,皇帝壽辰拿什麽給番國使者觀看呢?弄不好兩國會再次發生戰爭。好在兩個馴獸員機靈聰明,在皇帝壽辰那天,兩人披上獅子皮在舞臺上表演,壹跳壹縮,左右搖擺,壹醒壹睡,栩栩如生,跟真獅子壹樣,番國使臣壹點破綻也看不出來。從此便產生了舞獅子的習俗,民間逢年過節,都愛舞獅子表演。

搶炮頭:不少村莊的年例,在晚飯後有“搶炮頭”的習俗。“炮頭”就是煙花升空後掉下來的紙團。炮頭有“發財炮”、“豬仔炮”、“添丁炮”、“菜炮”等。民谷相傳,誰拾到炮頭,當年就會順順利利,添丁發財。誰拾到什麽炮,第二年便要還什麽炮,如果把拾到“豬仔炮”的,每二年還要還壹頭豬崽,拾到“菜炮”的,第二年也要還壹桌酒菜。指令性計劃炮頭的場面很熱鬧。燒炮時,壹支支火箭射向天空,隨著“劈劈啪啪”的響聲,火箭在天空中炸開,空中飛舞著五顏六色的彩球,美麗極了。最後通牒“嗖”的壹聲,從炮筒裏射出壹個炮頭,在空中劃出壹首美麗的弧線後掉下來了,人們爭先恐後前去搶奪。

做大戲:年例有些村莊還演木偶戲。叫木偶戲為“鬼仔戲”、“鬼兒戲”。吳川的木偶戲有三種:壹種是單人木偶,流行於長岐、淺水、蘭石壹帶,另壹咱是小班木偶,流行於吳川流不息西南各鎮,唱吳川山歌腔,再壹種是大班木偶,又稱粵劇木偶,唱粵劇腔。有些大班,日場木偶演出,夜場演員演出,故又稱陰陽班。小班木偶、大班木偶已基本消亡,還有少量單人木偶班,演員多是六七十歲的老藝人。演大戲。吳川流不息人稱粵劇為“大戲”。大戲在吳川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村村有戲班。改革開放後,每逢年例,幾乎村村演大戲。每逢年末,政府都組織粵劇春班訂戲會,來自兩廣粵劇團的演出經紀人瀑滿會場。有的富裕村莊的年例,壹場子近十萬元的省粵劇團,能壹口氣連演十晚;有的村莊同時邀請兩個粵劇團“雙拍臺”,壹連演幾個晚上。吳川的古老年例活動,雖然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其積極意義不容忽略,它既聯系了親情、友情,增添了喜慶氣氛,弘揚了傳統的地方特色文化,又刺激了誇張消費的增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傳為壹種傳統習俗,年例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既融匯了健康向上的內容,也滲入了許多低級沒落的東西,既活躍了文化交流,也滋長了封建迷信、奢侈腐敗和攀比浪費的歪風——有人通過年例大肆鋪張浪費,大搞面子工程;個別地方大張旗鼓建設廟宇,修葺豪華迷信殿堂。這些突出的問題,是任其自然衍生?還是加以引導使其健康發展的?  民俗文化是壹種潛移默化的社教,是壹種效應的民心警鐘。有民俗專家認為:“年例是以習俗的力量讓民眾自動在集中的時間段經歷相同的活動,在相同的儀式中體驗相同的價值,壹個***同的社會就這麽讓人們和諧地延續下來。這就是傳統節日最經濟、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產功能。”  民俗節慶儀式活動在封建歷史時期的政治制度下是允許的,而且政府官員都熱心參與各種節慶,目的是利用節慶的民俗喚起民心向背,達成壹種團結友愛的社會風尚,昌啟民族精神文明。那麽,在新社會主任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年例? 首先,年例作為壹種大文化,包含著巨大豐富的文化財富,政府要做好挖掘和保護工作,從中提練出物質和精神財富。  其次,年例作為壹種傳統民俗,只能引導,不能阻止。政府要用科學的眼光明辨年例中存在的神靈祭祀、宗教信仰內容,不能動輒就為其貼上“封建迷信”的標簽,要充分考量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再次,年例作為壹種載體,可以成為先進文化占領農村的通道。政府要加強正確引導,抵制不良風氣,從內容和形式上不斷豐富,提高年例的文化品位;要組織創作出群眾喜歡的精神食糧和排演形式多樣的節目娛樂大眾,讓新文化、新思想在農村蓬勃發展,使年例成為新時期的農民文化節。

當大城市居民日益覺得傳統的節日過得越來越無味的時候,吳川地區家鄉的漢族傳統風俗依然可以保存得很好,吳川家鄉的傳統文化沒有在今天的壹切都全球化的大潮中消失殆盡。反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帶來文化環境的不斷改變,吳川年例的節日內容和節日功能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吳川年例文體活動的繁榮,是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後心理需求這壹層次的迫切需要。

吳川年例是廣東省乃至中國少有的風俗習慣,它以獨特的地方特色和傳統習俗,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壹些民俗專家和學者也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吳川地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海,自然旅遊資源豐富,再加上融入這具有文化內涵的年例,將其加以開發、發展以此為主題特色的旅遊經濟,將為湛江旅遊業添磚加瓦,市場潛力也是巨大的。

在吳川年例期間,主人與在其他地方生活的有著***同血液的親戚和在外工作、生活的朋友***聚壹堂。或許,壹年當中就只有年例這壹天才能見到許多好久不見的朋友,在這壹天,和好友們說著當年,說著以後,聯絡著朋友間真摯的感情。

吳川年例作為吳川地區壹項自古沿襲的重大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表現的更多的應是優良的傳統,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如對整個地區的人們的精神文化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吳川年例不斷的得到了發展和創新,對它的存在也賦予了新的意義:

1、溝通的橋梁。當今社會網絡、通訊發達,但是人們工作的壓力也增大了,減少了他們回家的時間,很多人很難在壹個時間聚在壹起,缺少了和親朋好友面對面的機會。在這裏,外出的人過年的時候可以不回家,但吳川年例時她們會不顧千裏必須要回家團聚。而且是吳川年例 線,年例之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鄰近各鎮各村莊的群眾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熱鬧,親朋好友,朋友的朋友也都壹起湧來,主人家會盛情款待,招茶呼飯,宴飲盡歡,小朋友還可以收到利是,吳川年例起到了很好的溝通作用,這真是來得開心,走得歡心!給春天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2、促進經濟發展。吳川年例期間,吳川地區鄉鎮和城區的消費劇增。菜市場、各商店、道路兩旁到處都是年例商品,琳瑯滿目。據調查結果顯示:水果糖果、餅幹等供應會大大增加,增幅在40%以上;新菜式的興起也逐漸成為經濟的壹個亮點,它刺激了消費的增長,同時也拉動了相關物品的需求,直接增加了菜農的收入,增幅也在15%左右;家庭電器用品,煙花、彩燈等喜慶物品的消費比例也有很大的提高,同比其他月份相對會增長20個百分點;年例的娛樂演出(如醒獅、舞龍、飄色、粵劇……)等市場潛力也巨大。據有關人士統計分析,吳川年例經濟約占農村市場經濟的四份之壹份額。吳川是壹個旅遊城市,而年例正是吳川地區的壹大文化特色,過去的精神財富已經產生了可觀的物質價值,並正在加快腳步,影響這經濟社會發展的格局。文化在經歷了以文養文、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階段之後,已經開始給自己搭臺,自己唱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域。文化與經濟越融合,文化生產力所釋放出的潛能就越巨大,將文化產業融入到服務行業特別是旅遊業中,更是壹種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3、有利於傳統文化的保留和發揚光大。年例正好給了這些節目壹個發展的空間,並且這些精彩的民間藝術表演也豐富了農民的精神生活。

4、成為社區的壹種新文化。隨著經濟和文化發展,吳川各村年例也隨著時代變遷,不僅演大放煙花,還舉辦遊園活動、健身舞等,開展歌詠、體育、棋類、牌類等有獎比賽,這些活動在表演上生活化、趣味化、深受大家的歡迎,成為社區的壹種健康的風俗文化,也成為農村文化的新亮點。文化是壹個地區文明的標誌,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壹個城市、壹個社區只有精神文化和經濟文化同時發展,才能使這個地區歷久不衰、現代文化蓬勃發展。

5、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民俗文化內容反映和表現了民族的***同心理,思維習慣,生活等內容,規範人民的價值取向,產生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社會和諧價值。吳川年例作為壹種地方特色風俗文化,它所昭示出來的決不僅是壹種藝術面貌,更多的是壹種和諧的人文精神風貌。文化的地區交往有助於文化的融和發展,推動了地區間的交往與合作,促進了地區間的穩定和和諧,梅菉飄色等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多次參加了各地區舉辦的各項活動和比賽,並奪得了大大小小的榮譽,所有這壹切,不單向外展示了民俗文化之鄉的巨大魅力,而且也促進了不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為地區間的和諧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正月初七:頓谷村(吳川蘭石鎮)(頓谷村委會有:上村、下村,埇仔村、岑旺村、塘尾村、高坡村、塘口村都做正月初七、三月初三、七月初七和十月十八)

正月十三:蘭石鎮蘭石村、大村、墩頭村、鯉魚頭、新屋村、上元村、下山村、山腳、三星嶺、茂良塘村、油衍屋、下博崖、梧桐嶺

正月十五:蘭石莊艮、百官水村、百官山村

正月十六:蘭石新屋地、上博崖

正月十七:博崖山

二月初二:蘭石名利村(註:該村有兩個年例,另壹個是六月十九)

三月十六:蘭石新屋地

六月十六:蘭石蘭石村(註:該村兩個年例,另壹個是九月初九)

七月十六:蘭石新屋地

九月初九:蘭石蘭石村(註:該村兩個年例,另壹個是六月十六)

十月廿五:蘭石百官山(註:該村兩個年例,另壹個是正月十五)

  • 上一篇:元宵節短信問候
  • 下一篇:營銷環境分析案例分析?保持簡短和絕對積極。謝謝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