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和傳說
二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要簡短的)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回外,又累又餓,答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壹塊肉煮湯讓重耳喝了。十九年後,重耳做了晉文公,介子推卻背靠柳樹死在了山火中,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壹天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壹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後。
這壹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三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介子推,保護晉國的大公子——重耳出逃,在饑寒交迫之際,為了不讓重耳餓死,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下來給重耳吃。後來重耳當上了晉國的大王,要給介子推封官,介子推不肯做官,隱居到大山裏。有人為了把介子推逼出來,建議放火燒山,結果火燒了好多天,介子推依然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介子推的屍體被人們找到。
重耳後悔不已。為了紀念介子推,規定這壹天為寒食節,後來就演變成如今的清明節。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有壹位太子為了躲避禍害,在流亡期間,原來跟著他壹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跟隨著他。
其中壹人叫介子推。有壹次,太子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太子,從自己腿上割下了壹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他吃了。十九年後,太子回國做了君主。就是後來傳說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向想起了舊事,心中有愧,晉文公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背著老母躲進了山裏。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山搜索,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壹方,想讓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壹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第二年清明節這天,晉文公率眾臣到山下的介廟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山坡上的被燒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以為柳樹是介子推轉化,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上山踏青。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壹,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 *** 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將清明節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 關於清明節的歷史故事
劉邦祭父母:
秦朝末年,劉邦終於打敗霸王贏得天下。劉邦衣錦還鄉時,想去雙親的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使得壹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他無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墳墓。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裏拿出紙,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父母在天有靈,我將把這些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壹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父母墳墓。”
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壹片紙片落在壹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麽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壹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壹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4)關與青明節的故事擴展閱讀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作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壹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本屬“祭祖節”,在後世發展演變中才被冠以“鬼節”之名,古時人們祭祖是為了表達孝道、感恩追始,並不將祭祀自己祖先的節日以鬼節稱之。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采取墓祭方式。另壹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廟祭是宗族的***同聚會,
有的地方徑直稱為“清明會”或“吃清明”。在祭祖儀式結束後,族長主持***商族內大事,申誡族法家規,最後會聚飲食。以同食***飲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團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所謂“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
五 關於清明節的小故事
滿族人寒食節為什麽不動煙火,是為了懷念救過始祖罕王的毛斯太太。雲南省巍山彜內族回族自治縣蒙化城的人們容在清明節插柳是為了感恩救百姓免受官兵荼毒、被火燒死的蒙化人柳青。雲南省金平縣的瑤族婦女清明節頭插鮮花,是為了感恩與賊鬥爭、救活主人、英勇負傷而死的蛇。
江蘇蘇州、常熟壹帶清明節前後喜歡吃酒釀餅,是源自元末江浙壹帶的義軍領袖張士誠為了感謝落難時用面餅救過母親的老者。浙江桐鄉朱家閣壹帶農家,清明時節除了在堂屋裏擺酒菜祭祖以外,還要在堂外廊屋裏擺壹桌酒菜,放18副盅筷,祭拜18位“外堂祖宗”。
是為了紀念為朱家閣帶來恩惠的太平天國的18個勇士。
清明節融合寒食節
到唐代時,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不僅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六 關於清明節的故事,要簡短的
這是壹個無雨的清明,乍暖還寒。
迷睡了多日的趙氏,突然在清晨蘇醒過來,兒孫們壹陣驚喜。
這是壹座無碑的孤墳,墳土新培。
趙氏被攙扶著站在墳前,身後跪著她的兒孫們。墳窯裏焚燒的火紙呼呼地舞動著。象是又再追憶半個世紀
發生的那遙遠而耳熟的故事。
壹個新婚不久已有生孕的妻子,把心愛的丈夫送出大巴山,送到了抗日前線,轉戰數載音信全無。
日本投降了,她帶著兒子興高采烈地去尋找久別的親人。
然而,找到的卻是壹件手工縫制的已滿是彈孔的襯衣和壹枚閃光的勛章。母子倆沒有向部隊提出任何要求,含淚返回故鄉。
母親帶著對丈夫的永遠思念,兒子帶著從未見到生父的終身遺憾,掩埋了壹個僅裝有兩件遺物的棺木。
孤獨的壹座墳凸現在大巴山中壹個無名而荒蕪的小山上,孤寂淒涼。而自從有了這座墳,每逢清明,荒山上孤墳旁便會多幾棵新植的松柏。年復壹年,從沒間斷。
不知不覺五十年過去了。禿山早已被綠樹覆蓋,孤墳始終被松柏掩映。參天的大樹與新植的小苗相間,構成年輪分明的林帶。起伏山林卻沒能掩蓋趙氏壹生的辛酸、坎坷和不老的情結。
“趙哥,我又來了,帶著我們的兒孫種清明樹了。時間過的好慢,壹年見妳壹次真不容易呀。今天險些來不了啦,不過我遲早壹定會來的。
我說過妳不會寂寞不會被遺忘的,有這些清明樹陪伴妳,妳並不孤獨。時間過得真快呀,壹轉眼,連咱們的兒子都當爺了。
趙哥呀,我這輩子也真夠……不說了,我知道妳不愛聽那傷心的事。說些別的吧!”趙氏低聲自語著。火紙漸漸燒盡,紙灰隨風輕輕飛升。
這個無雨的清明,壹座孤墳的周圍又多了數棵新植的松柏。其中有壹棵竟是壹位八十多歲老婦人親自種植的清明樹。
第二年的清明時節,陰雨綿綿,在那棵清明樹旁多了壹座新墳。
七 講壹個關於清明節的小故事
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勵精圖治,成為壹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誌,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7)關與青明節的故事擴展閱讀
假期變遷: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壹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壹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壹月節之諺。”
1935年中華民國 *** 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壹天。2009年,又改為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