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七八月期間,筆者發現梅江兩岸的蕉嶺縣新鋪鎮、梅縣松口鎮等社區都有“神仙叔祖母”信徒。首先,我參觀了新浦鎮。當時,在林清水先生的幫助下,我參觀了林氏宗祠(位於該鎮上南村)。然而,當我看到寺廟大門左側的墻上供奉著“神仙和叔叔的神”時,我立即拜訪了林氏家族的領袖。後來我在梅縣嵩口鎮走訪時,在官坪村黃家埭塢池昌堂也發現了同樣的民俗現象。後來回學校和學生聊起這件事,聽興寧縣、平原縣、五華縣的學生說,他們家鄉也有類似的民間信仰。也就是說,“神仙叔祖母”的信仰在梅州山區相當普遍。梅州習慣稱從事航運業的人為“船工”。船工崇拜的行業神是“神仙叔叔阿姨”。“神仙叔叔和祖母”的神龕大多建在河口或岸邊。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所有在同壹條河中航行的船夫都會集體祭祀“神仙叔叔和奶奶”。此外,船工還經常邀請“神仙叔叔、奶奶”上船祭祀,他們的神像設在船屋的篷壁上,俗稱“弓叔”,在起航和到達的當天、農歷正月初壹和十五燒香祭拜。
新鋪鎮位於石窟河中遊,鎮內有陳、林、曾、鄧等20余名當地商人,以及潮汕各縣商人、船工等。在過去,有米商協會、商會、海員協會等。在鎮上。雖然各行各業沒有統壹的組織,但都有統壹的祭祀活動,即祭拜“神仙叔祖母”。
供奉“神仙叔叔阿姨”的地方是“郭喜安宮”。宮殿建築規模雖小,但正殿神龕裏沒有雕像,只有壹塊寫著“神奇神仙之位”的木碑。宮門外豎立著兩根石柱,其間豎立著壹根長長的旗桿。傳說“郭喜安宮”是新浦鎮風水文化的中心,因為新浦市場依山傍水而建,長得像木筏。傳說它被這根旗桿拴住,防止被洪水沖走,是“神仙叔叔阿姨”穩住了旗桿。換句話說,在老百姓眼裏,保護新店市場安全和繁榮的是“神仙叔叔和奶奶”。
在農歷正月初壹和十五,商人和船夫必須去郭喜安宮燒香。壹般信徒主要參加每年正月上半月後的“始樂”和十二月的“終樂”,俗稱宮中“行善”。做好事時,四鄉百姓也去湊熱鬧,請和尚或尼姑念經娛樂,開桌擺凳,吃午飯。
據筆者綜合考察資料分析,當地水神“神仙叔叔阿姨”的原型是壹條蛇。“神仙叔祖母”信仰是南方原始圖騰龍、青龍信仰的遺跡。相傳宮附近有壹戶姓曾的人家,祖上是兩兄弟,職業是劃船。有壹次壹艘船在開往潮州的途中,弟弟突然精神失常,不想吃飯。他不停地說“哥哥的姨婆”和“哥哥的姨婆”。這時,船上出現了壹條蛇。哥哥見了驚慌失措,對蛇說:“妳是神,所以到我的船艙來吧。如果是蛇,我就壹棍子打死它。”就在那時,蛇進了小屋。當船回到新浦鎮的碼頭時,這條蛇從船艙裏旋上岸,沿著跳板爬上山坡,然後爬到後來成為郭喜安宮的地方停下來,盤繞在壹塊巖石下。哥哥每天給蛇餵雞蛋,蛇每天去那裏享受美味。於是,兩兄弟深信蛇是神,便在旁邊立了壹個小碑,點了香。
當地水神“神仙叔叔阿姨”的信徒起初是漁民的船工,主要職能是保護漁民和航運安全;後來,信徒逐漸擴大到附近的村民,並增加了財神的功能。傳說新浦鎮塘福嶺村有個陳某在集鎮做生意,生意清淡。於是他去那裏燒香許願:“妳要是保佑賺錢,我就給妳做個壇。”不出所料,陳某的生意越來越好,他願意建壹座祭壇。然後陳某許了個願,“如果妳保佑我建壹個大倉庫,我就給妳建壹座宮殿。”後來,陳某挖到了壹個大煤層,發了財,準備建壹座神社。的奶奶郭是個神童。郭為陳指明了宮殿的位置和方向。當地官員得知此事後,騎馬前去阻止。沒想到,半路上,馬掉了前蹄,摔斷了腿,摔了個半死。他認為天上有神仙,擋不住,便同意修建宮殿,標題為“鎮守東江精神必是妙仙”。後來神卡寫了“妙仙之位”。後來“神仙叔叔、神仙奶奶”的信仰圈進壹步擴大,成為社區神。不僅船工、商人和新浦鎮的人來郭喜安宮燒香,壹些村莊甚至壹些宗族的祠堂也有。例如,在該鎮南山村林氏宗祠大門的左墻上,有壹個木制的神龕,上面有壹個牌位“法妙神仙的神位”。傳說舊社會新浦鎮商人侯某曾多次放火燒店。每次,店家侯某都要去郭喜安宮請“神仙叔叔阿姨”持神兵牌到八字墩祈福滅火救災。另外,老百姓的孩子有了病,父母也經常去祈求消災除疾。每個船夫在船上也有壹個神龕。船夫出航前上香,途中遇到大風大雨,就上香祈求平安。
“神仙叔叔和奶奶”有壹個特殊的紀念日,即農歷七月十三日的神的生日,這是日本老百姓舉行祭祀儀式的日子,有兩個主要活動:
壹種是提著“仙人”巡邏,高燈(兩個人提著兩個大燈籠),五顏六色的燈籠(兩個人前後拿著壹長條紅布),大鑼大鼓,八音壹頂轎子,主人跟在後面。巡捕隊沿河唇街出宮,再轉季子行、柴行街、米行街、尚超會館,再經警署、新菜場、鎮郊返回宮中。巡邏路線已經安排好了。那天參加這個活動的還有新浦鎮的外地客商。比如,潮州商人在這個鎮上設立了“潮州會館”,會館每年都積極參與祭祀“神仙叔祖母”的活動。每當神腳巡視會館門前,都會停下來讓潮州商人祭奠壹段時間。壹些在登陸前停在格羅托河的船夫正在船頭獻祭。
二是娛神,演大戲(漢劇),持續時間超過10天。傳說7月13日大埔縣壹戲班不敢到別處演出,因為有壹次在外地演出時,劇場包廂裏出現了壹條大蛇,戲班以為是“神仙的叔叔阿姨出現了”,立即趕到新店演出。
在梅州,除了“神仙叔叔、神仙奶奶”,還有各種各樣的水神。以梅州市為例。舊時城內外有大小寺廟25座,其中供奉當地水神及其信仰圈跨越街區、宗族的大宮廟有3座:梅溪宮、龍王廟、水大伯公壇。
梅溪宮,安吉侯的廟宇,是神聖的梅溪王或梅溪公。在梅縣的梅城鎮、丙村鎮、嵩口鎮等主要集貿碼頭都有它的廟宇。比如松口的安濟侯廟(也叫梅溪宮)就位於夏店村,這裏供奉著梅溪公。清康熙初年,由村民李毅修建。梅城梅溪宮位於梅江北岸,也就是現在梅江大橋橋頭的舊址。獻給梅水之神,也獻給五谷之帝,花公與花母,天地之親,風雨之神。它建於何時不得而知,但在康熙三十年(1691),《程響縣誌》記載:梅溪宮,程響的縣城,在東橋旁邊。在傳統的梅州山區,梅溪宮供奉著梅溪聖王的偶像。公共宮殿或祭壇分布在各個村落社區,信徒或單個宗族或多個宗族,但各地信仰不同,或壹個或多個村落與國王結成信仰聯盟,等等。男主是誰?有不同的地方,包括祖先神[3]和瘟疫神[5]。相對於“神仙叔叔、神仙奶奶”,安吉王子和梅溪王子的角色會根據老百姓的需要而變化:水神或者山神。筆者認為,就傳統梅州而言,王鞏是壹個頗具特色的地方水神或山神。具體可參考我的拙作《客家源流探源》和《圍龍屋》,不贅述。
龍王廟:位於梅江南岸梅江橋頭舊址,正對河北岸梅溪宮,建於明代。在過去,二月和八月的早晨,當地官員會派人去祭祀。
打水伯公壇:打水伯公壇在梅州山區的水潭、池塘、溪流中來水。梅州市的打水伯公壇位於梅江北岸供奉水神,尤其是船民和出國人員在此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