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19、《明月夜留別》唐李冶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20、《江樓有感》唐趙嘏
獨上江樓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玉階怨 (唐)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6、《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湧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壹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 欲下星鬥動,天樂壹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
2.飛花令秋的詩句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 五代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譯文:這年的時光什麽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
2、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宋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譯文:邊境上秋天壹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
3、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 漢 · 曹操《觀滄海 / 碣石篇》
譯文:秋風颯颯,海上湧起巨大的波濤。
4、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唐 · 李商隱《夜雨寄北》
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5、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宋 · 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譯文: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
6、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清 · 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譯文: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
百度百科-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3.有關中秋節的詩句,至少10句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3、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蘇軾《念奴嬌·中秋》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7、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 —— 蘇軾《陽關曲 》
8、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 範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9、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 晏殊《中秋月》
10、中秋誰與***孤光。 —— 蘇軾《西江月·世事壹場大夢》
4.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要完整的壹、《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二、《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譯: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
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三、《中秋》唐代: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壹年虛過秋。
譯:閑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裏空虛郁悶、心裏惴惴不安。
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四、《中秋登樓望月》宋代: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譯: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銀子般泛著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為他修治,桂樹枝恐怕會撐破月亮。
五、《中秋》唐代:劉得仁
塵裏兼塵外,鹹期此夕明。
壹年惟壹度,長恐有雲生。
露洗微埃盡,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悵又西傾。
譯:不管是世俗中的還是超然世外的,都在期待中秋月明。
壹年中只有這壹次,所以唯恐這天有雲遮月。
露水洗凈了塵埃,月光照亮了萬物。
正適合高聲吟誦詩篇,可惜月亮又西沈,只給人們留下滿腹惆悵。
5.描寫中秋的詩句古詩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可憐關夜嬋娟影,來正對五候殘酒卮。 (齊已.《中秋月》)
3、此生此源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bai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7、舉頭望du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zhi
8、更深月色半人家dao,北鬥闌幹南鬥斜。 (劉方平.《月夜》)
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6.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名句1、《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譯文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2、《陽關曲·中秋月》——宋代: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壹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4、《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譯文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園邊歡度佳節。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卻是在被貶後的湓浦沙頭水館前度過。向著西北怎麽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裏,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昨天的秋風吹過無人理會這淒涼的秋意,今晚清朗的月光還似以往。
5、《念奴嬌·中秋》——宋代: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裏,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壹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裏,壹聲吹斷橫笛。
譯文置身高樓,憑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長空萬裏無雲,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沈浸在壹片清冷之中。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向往月宮中的清凈自由,秀麗的江山像圖畫般的美麗,看過去在朦朧的月色裏,樹影婆娑。
現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自己的影子當成知心朋友和他壹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過如此良宵,邀月賞心,用酒澆愁,但悲愁還在。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凈的月宮裏,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7.關於中秋的詩句,句子,好詞好句好段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壹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壹書中,已有“中秋”壹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壹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壹個傳統的活動,壹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壹——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壹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壹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壹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誌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壹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壹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後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關於中秋節還有壹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壹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壹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壹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的由來
8.關於中秋節的詩句佳句《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