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良家庭家風心得感悟1
? 我們告別了安逸享樂的寒假生活,開始了暫新的校園生活,迎來了?新起點,新希望?。開學的第壹天,我們壹如既往地觀看了《開學第壹課》。
? 這次課以?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為主題,通過介紹趙壹曼家書蘊含的愛國情懷、楊啟發家庭培育的敬業家風、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誠信家道、羅必炎壹家踐行的友善家訓,讓我們深刻地了解到什麽是家風、家訓?如何把優良傳統壹代又壹代的傳承下去?
?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據第壹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羅必炎秉承孝老愛親、多行善事的家風家訓。他任勞任怨地悉心贍養親、繼、養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懷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親和睦。他的事跡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時候我經常在爸爸、媽媽地懷裏撒嬌,總是不停地許諾:我長大了以後壹定要讓妳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裏,每當我吃過飯後,經常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爸爸、媽媽卻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他們總是先讓我品嘗,我卻習以為常地拿起來就吃;我壹旦生病,爸爸、媽媽便忙前忙後,百般照顧,而他們身體不適,我只能問候壹下,也沒能為他們做些什麽。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壹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開學第壹課》的觀看,使我們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秀家風熏陶。今後,我會用好的家風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壹生壹世。
? 優良家庭家風心得感悟2
? 最近在看壹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是教育孩子引發的家庭紛爭。對待孩子,?虎媽?采取高壓手段,?貓爸?則是百般順從。分歧不僅在年輕父母之間,老壹輩也各執己見,各有招式,爺爺奶奶是極度溺愛,外公則不惜動用暴力手段來管教。
? 這個家庭在教育價值觀方面太混亂了,壹家人根本就不在壹個頻道上,結果家庭不能和諧相處,鬧得雞飛狗跳,甚至不斷制造出家庭悲劇。這種現象,現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爺爺奶奶老壹套,爸爸媽媽用新招,有的使用土辦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價值觀不同,家風也就模糊混沌,家風不好,不止影響孩子前途,大人也難有幸福。
? 再往大處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好了,社會風尚又怎麽可能清純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人說,孩子是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在教育孩子方面,壹個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就得找到時代價值的公約數。
? 從古至今,家風和國運,也都緊緊聯系在壹起。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壹環。孟子也說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現在,各地也都在倡導?最美家風?,尋找?最美家庭?,就是因為,家與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家風關系社會風尚,影響國家治理。
? 古代有很多經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內容,人們眾所周知的《弟子規》、《禮記》、《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就記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細節,有很多家訓警句,現在依然可以作為人生應秉持的原則。去年,我市武隆的楊興明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中宣部、全國婦聯還將楊興明老人樹為?全國教子有方先進典型?,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傳承壹百多年歷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壹代又壹代子孫,形成良好的家風,值得更多家庭學習。
? 家風是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倫理和禮儀規範,在今天需要進行傳承。對待傳統文化,有個常識判斷,就是不能全盤照搬,盲目拿來,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要求,圍繞家風,既要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倫理,又要積極將時代先進的價值元素植入進來,來為每個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新家風。
? 這種教育價值觀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比如,既要有傳統家風崇尚的禮儀、仁愛、勤勞、樸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絕不能缺少現在國家倡導的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進行有效融合,形成時代價值,形成新家風,家庭教育才不會出現那種價值混亂的現象。
? 《禮記?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當前,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精神,來凝聚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符合現代社會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風?,讓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識,來不斷催生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最美家庭?,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
? 優良家庭家風心得感悟3
? 中國古代有許多名門大族都有成文的家規家訓,其後人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會相對遵紀守法,這其中家風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因為這些族人從小就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風對他們有著潤物無聲的教化作用,同時,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家規家訓對他們有著強烈的道德約束力。今日,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加強黨員幹部家風作風建設,這些傳統資源無疑都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生的光陰若白駒過隙,然而總有那麽壹些人、壹些事如鎏金石刻般,雖經時光河流千百年的沖刷,不但沒有流逝,反而越發彌足珍貴。這其中,就有那些充滿溫情和智慧的家風故事,其所蘊含的傳統與美德,融入語言,匯入血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核。今日看來,這些優秀傳統家風依然可以為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 父子相傳,精神相繼。父母是子女言傳身教最好的典範,為人父母樹立道德上的典範,養成良好的家風,最受益的人恐怕就是至親骨肉。宋代名臣範仲淹壹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被紀曉嵐稱頌為?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自身立言立德的同時,對子女教育亦非常嚴苛。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下,其子女也得以傳承父輩精神,為後人所稱道。
? 彭玉麟戎馬壹生,充滿傳奇,他為清朝中興立下汗馬功勞。然而,他壹生曾六辭顯官:他曾因習於軍營而疏於民政,請辭安徽巡撫;以不懂漕政、性情褊急、見識迂愚為由,請辭督掌八省的漕運總督這壹?天下第壹肥缺?;曾在四年間連續四次請辭兵部尚書?危難關頭,彭玉麟總會臨危受命,而後功成身退,從不貪戀權力。
? 彭玉麟廉潔奉公,雖居高位,卻始終堅持?不要錢?的生活準則。他曾將7年間所得養廉銀二萬壹千五百余兩,分文不取,全數上交國庫充作軍餉。在權貴當道、橫行的清末,彭玉麟成為壹個罕見的清廉、正直、淡泊的名臣。
? 不僅嚴以律己,彭玉麟對待子女亦非常嚴苛,從家書中可以看出其良好的治家風範。當得知兒子修葺舊屋花費不少時,彭玉麟?諭子?書中寫道:?以起屋買田,視作仕宦之惡習,己身誓不為之?不料汝奢靡若此。?今小民廬舍被焚,歸無足蔽風雨者,官員亦多貧乏,兵丁欠缺糧餉?小子狂妄,使予赧愧!?他還曾勸誡兒子?習勤保家聲?:?今後當痛自改悔,銳誌向學,慎勿享餘蔭,以為衣食飽暖無所憂,便學走馬王孫故態,蓋自墮落之不足,而墮落其家風也。?
? 不僅對子如此,彭玉麟對親屬亦多有要求,他寫信給弟弟告誡其不要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用之則引私人,結朋黨,於國事無補,徒糜國庫?恐其違法,而有私情屈逆吾心,不能正法。?
? 要想為子孫後代樹立良好家風,首先得自己行得端正,堅守原則。自己作出典範,無論是在多麽惡劣的政治環境中,始終保持清廉本色,這才能夠成為後人的榜樣。現在的黨員幹部也要先做到自身過硬,這樣才能正人正己。同時,家風也需要有意識的養成,對子女親屬的不當行為要時常提點,才能及時矯正,築牢思想防線。
? 家風的力量總能穿越時光,發揮出令人驚嘆的道德引導力和約束力。家風家訓家規,或刻於石碑之上,或鐫於牌匾楹聯,或傳唱詩詞之中,其影響力早已超越有形,於無形無聲處指引著子孫後輩向優秀先輩看齊。有些家風已傳承幾百年,如明朝太仆寺卿何以尚所相傳恪守的何氏家訓,500年間不曾斷續,教化早已超出本家族人,對當地整體民風民情亦有著澤潤之效。
? 何以尚歷任明朝戶部主事、南京大理寺丞等,官至太仆寺卿。他壹生為官清正忠誠,敢於與當時的權臣嚴嵩的行為做鬥爭。何以尚之所以能夠剛正不阿,與其家族家訓有著密切聯系。
? 早在明朝初年,何家就制定了《何氏家訓十二則》,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敬祖、敦族、為善、守成等12個方面,教育子孫忠孝、清廉、正義。何以尚的父親何世錦孝行出名,對子女的教育也很嚴格,他在庭院懸掛?非仁毋為,非義毋行,夙夜匪懈,無忝爾所生?的訓辭匾額,並壹再力戒後人?但為天子官,勿為私家官,但為庶民官,勿為子孫官。?
? 何以尚中舉後,鄉民在村中旌善亭舉行了壹個隆重的慶賀儀式。慶祝之時,何以尚建議擬些村規民約,以改變村風,弘揚正氣。於是在其父的主持下,擬定了《鄉約十條》掛於亭中,並更名亭子為?鄉約亭?。歷經460多年,?鄉約亭?壹直完整地保留至今。何以尚的壹生都在忠誠地踐行著何氏家風,在其告老還鄉時,朝廷封賜璽書稱其?承家節操,澡行詩書;宏猷末試,終養歸休;教子以孝,而作之忠。?
村中子弟務宜禮教修明而後文人蔚起,人才輩出,簪纓繼美,登科甲之榮。村中子弟務宜讀書積善,正心修身,弘揚文章報國,忠孝傳家風。崇尚節儉以養廉,厚儲資財以育才養賢這10條鄉約與何氏家訓壹起,成為傳承何氏家風的精神紐帶,從此該鄉中秀才、舉人的,在興業縣居榜首,自明嘉靖至隆慶、萬歷三帝就有12人中舉。縱觀歷朝歷代何氏族人,不論文治武功,始終遵法紀守規矩,為民者鮮有違法犯罪,為官者均清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