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國有非效率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資本結構不合理是壹個重要因素。本文在闡述我國國有非上市企業資本結構現狀及成因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
壹.導言
中國的國有企業有兩種:上市和非上市。國有上市公司經過股權重組,產權結構合理。然而,未上市公司仍存在許多問題,如資產負債率高、股權單壹、國家與企業產權關系不清等,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嚴重阻礙了未上市國企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將國有資產所有權與企業財產所有權分離,實現國有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效益原則,明晰企業的產權關系。建立與產權關系相適應的責權利體系,使各方各司其職,各得其利,確保國有財產從投入到產出全過程負責。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和浪費,從而提高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率。
二,我國非上市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壹)資產負債率高
產權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是衡量負債程度的兩個主要指標,產權比率是反映企業結構穩定性的基本指標。我國國有企業2000年至2005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0.99%、59.19%、59.30%、59.24%、56.24%和56.66%。產權比例壹直保持在1.5左右。從這些年的資產負債率數字可以看出,我國國有企業的資金來源大部分是靠負債獲得的,權益資本嚴重不足。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是高風險的財務結構,但未上市的國有企業更為嚴重,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0% ~ 70%。主要原因有:第壹,傳統的國有產權制度不合理。在傳統的國有產權制度下,國家是國有企業的唯壹所有者,企業的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由此,世界範圍內實行“大鍋飯”。國家集中政府儲蓄,然後將儲蓄資金分配到各個需要的領域。企業的收入全部由國家財辦集中,連折舊基金都是全額上繳。在這種體制下,形成了以財政為主導的方式。企業融資渠道單壹,負盈虧,生產經營資金全靠它。企業沒有動力和約束去最小化和最大化利潤。只講產值,不講效益,只講速度、規模,不講效率,不考慮償債能力和財務風險,企業根本沒有“資本結構”這種觀念,使國企負債不斷增加,資本結構形成畸形狀態。第二,國家作為出資人,資本投入不足,導致國企負債過多。國家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行使國有企業全部或大部分資產的所有權,是企業的完全或主要出資人。而我國相當壹部分國有企業在規模擴張甚至設立過程中,並沒有作為最大出資人註入或者註入足夠的資本。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被視為預算內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的財務被納入財政預算,企業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基本由財政部門無償劃撥。企業自有資本和借入資本沒有明確界定,允許作為企業債權人的銀行代替投資者以貸款填補投資缺口。將本應由國家出資的權益轉讓給銀行,減少了出資人本應投入的自有資本,憑空增加了企業的借入資本。而且企業規模越大,負債越多。
(二)償債能力差
國有企業管理不善、經濟效益低下是企業償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國有企業管理機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為經濟後,不能適應其他所有制企業的激烈競爭,造成生產資金使用效率差,企業資金短缺。只有增加負債,才能維持生產經營。但由於企業經營管理不善,投資回報率趕不上資金成本率,導致償債能力差。另壹方面,目前存在國企承擔過多經營活動的現象,國企員工商業化,也導致國企資產結構不合理。非經營性資產占比大,大大降低了國企的償債能力。
(三)融資渠道單壹,普遍偏好
我國國有企業過度偏好銀行貸款融資的主要原因有:壹是由於分配政策的變化,國家向企業註入的資本減少,企業上繳的利稅增加。留存少,發展資金不足,只好求助銀行。二是發展較晚,能夠通過證券市場直接融資的企業很少,尤其是非上市國企,沒有資格通過證券融資上市,只能依靠銀行。第三,是銀行預算約束軟化造成的。預算約束是指企業的支出不得超過其貨幣存量和企業收入之和,即必須用自己的收入彌補自己的支出。如果壹個企業的支出嚴格控制在收入之內,超過這個限度企業就會破產,那麽它的預算約束就是硬的:如果壹個企業有可能以某種方式使支出超過收入而不用擔心破產,那麽它的預算約束就是軟的。目前,中國國有企業的預算約束是軟的。因為國企承擔著各種社會責任,可以承擔利潤但不能承擔虧損。即使企業因虧損無法向銀行償還本息,銀行也不壹定能通過拍賣強行收回企業資產。
(4)權益主體單壹,國有股權高。
國企改制不徹底,導致國有股比例過高,國企出資人單壹。企業股權結構的安排對公司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有重要影響,這不僅體現在企業股權的集中或分散上,還體現在股東的特征上。目前,我國國有企業主要有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和外資股。雖然國有企業通過改制成為了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但國有股的比例仍然很大。而且由於缺乏對國有產權的約束和監督機制,難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我國國有企業股權結構的最基本特征是國有股。壹股獨大。"
眾所周知,美國公司的股權高度分散。日本企業股份雖然集中,但股份主要由銀行、企業等法人控制,發達資本市場的企業股份全部可以上市流通,與我國國有企業的股權結構有本質區別。國有股占我國國有企業股份的壹半以上,股份的過度集中助長了大股東的投機行為。而且國有股的委托代理關系層次太多。投資主體不明確,對國企的約束軟化。出現了人人都能管,無人管的“模糊治理”現象。國有資產流失嚴重,企業代理呈上升趨勢。
第三,非上市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
(壹)深化體制改革,從制度上解決不合理的資本結構。
改體制就是建立適應市場的體制,建立新的投融資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為此。具體改革措施如下:
壹是確立國家投資主體,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徹底政企分開,從根本上解決投資低效和管理僵化問題;●經濟效益,杜絕國有資產流失。浪費現象嚴重。
二是規範並逐步縮小政府投資的範圍和領域。目前,中國的建設項目分為三類。即以競爭性投資項目、基礎投資項目和公益領域投資為主,而未上市國企則以國有中小企業為主。業務主要以競爭性投資項目為主,這些企業要逐步全面推向市場,以企業投融資為主,適當引導外資參與。同時,逐步引導和鼓勵公眾、企業和外商積極參與社會公益項目和基礎項目建設。三是建立完善的企業破產制度。由於國企沒有優勝劣汰的機制,企業破產法不夠完善,破產難以實現,造成大量資不抵債的企業和空殼企業。為了生存,這些企業不得不借錢度日。越重越重。而且,壹些國有企業債務違約,難以優化企業資本結構,解決過度負債。因此,優化企業資本結構,需要建立破產機制,增強國有企業的危機感和使命感。
第四,加快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生育保險制度等。,從而剝離企業的社會職能,解決企業的社會問題,減輕企業的社會負擔。
(二)資本的發展為企業創造了多元化的融資機會和條件。
國企面臨的問題是形式上的資本結構不合理。本質上是制度乃至企業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裏所說的不合理主要是指兩個方面:第壹,除了間接融資和政府直接註資。通過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尚未完全開放。第二,即使開通了這個渠道,如果其作用僅限於“圈錢”,而沒有相應的企業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的改變,那麽資產利用效率低、壞賬問題嚴重等舊的弊端依然會存在。發展資本市場的意義在於它可能對解決上述兩個問題起到積極的作用。資本市場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從融資的角度提出來的。對於高負債、急需資金的企業來說,通過資本市場開辟新的資金來源當然是壹件好事,但對於轉型期的國有企業來說,發展資本市場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促進融資體制的變革,為企業創造多元化的融資機會和條件,促進企業產權結構和內部治理結構的變革,進而促進國有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
(三)發現和培育新的主體。從而擴大對國有企業的投資。
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嘗試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對於不需要國家全資的國有企業,可以適當吸收其他法人資金、個人資金和外資,國家只能持股;對於應由國家單獨經營的國有企業,也應盡可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有資產管理機構出資。投資者多元化,壹方面可以拓寬資金來源,增強資金實力,有利於形成合理的資本結構;另壹方面,可以分散風險,優化企業內部治理結構。
(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硬化預算約束。
國有企業要按照“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科學合理”的原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切斷對政府的依賴,硬化預算約束。使其在市場上與其他類型的企業公平競爭。同時,要明確國家作為所有者與經營者的關系,加強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監督和考核,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效率;建立嚴格的責任制和投資管理責任制。違反決策程序盲目上項目的,決策者應承擔決策責任;因決策失誤造成損失的,要追究責任人相應的、經濟的乃至責任;對於經營者來說,應該建立壹種機制,將經營者的業績與他們的前途和利益掛鉤。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和風險約束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將有助於企業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這樣國企才能長期健康發展。;畢業論文合集:畢業於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