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家訪演講選

家訪演講選

家訪是指導個體家庭教育的壹種常見而有效的方式,主要是解決兒童青少年的個體家庭教育問題。以下是我的家訪演講,供大家參考。

家訪發言1

各位領導、評委、嘉賓: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白松中心學校的麗貝卡,我演講的主題是“家訪——心靈之旅”。

1993我從師範學校畢業,成為壹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近20年,做班主任近20年。家訪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在過去,我的家訪對象大多是調皮搗蛋或家境不好的學生。

去年秋天,開學的時候。我校“課內比較研究,課外走訪萬家”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根據學校的統壹安排,我、柯賢傑先生和王康先生走訪了我們班19名學生家庭。

我班最高的女生韓新宇特別安靜,和同學相處不好。當她看到老師時,她總是低頭離開。我們三個決定先去她家看看。下了壹周的雨後,天終於放晴了。趁著陽光明媚的周末,我們三個人來到了韓新宇家。她的房子在壹座山上,山上分散著十幾戶人家。家家都是小樓,只有她家還是三間舊土坯房。因為屋內的雨水和潮濕,道場的鐵絲上掛滿了衣服和被褥,連走道都沒有了。我壹踏進她的房子,壹股黴味就撲鼻而來。韓奶奶對我們的突然到訪非常高興,連忙招呼我們坐下。韓新宇懂事地端來了茶。而他的妹妹韓佳欣,似乎很怕人,躲在奶奶身後,怯生生地向我們露出壹雙眼睛。當我們解釋我們的目的時,老人開口了。為了掙錢蓋房子,韓新宇剛上學的時候,媽媽去武漢打工,壹年才回家過年。他爸爸也是到處打零工,只有沒活幹的時候才回來幾天。兩姐妹跟著快七十歲的奶奶。奶奶是個文化人。她年輕的時候做過代課老師。但是,多了壹個人沒日沒夜的住在家裏,她沒時間照顧兩姐妹。韓新宇充當了母親的角色,洗衣做飯,做家務,照顧妹妹的生活。

“妳跟她媽媽說了,讓她回家了嗎?”我急切地問。聽到這個問題,老人顯得很激動,生氣地說:“我怎麽不說呢?但她壹直說,如果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就不能回來。”現在兩個孩子連她媽的電話都不接,不認她媽,只愛我。”老人慈愛地摸著小孫女的頭,然後說:“只是可憐我的兩個孫女。小孫女壹歲多了,跟媽媽在壹起不到五個月。”說到這裏,老人哽咽了,我的心情不禁揪成壹團。女兒和韓佳欣同歲。她五年只見過她媽幾次,我每天下班回家。女兒寫完作業後,還想讓我背她或者抱她...看看低矮潮濕的房子,看看老奶奶。我們能說什麽呢?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三個人沈默著,各自想著自己的心事。我心裏只有懊惱:為什麽我不能幫韓馨予把頭發梳得亂七八糟,卻要批評她?她為什麽不愛說話?她和同學相處不好的時候,我不找她說話,不引導她,而是不理她...

家訪還在繼續,我的心壹次次被揪起來。我班19學生,兩個孩子沒有媽媽,壹個沒有爸爸媽媽,三個跟著爺爺奶奶很多年了。剛轉到我們班的女生彭菲菲,在媽媽壹歲多的時候已經離家出走了。她和她父親獨自生活了十年。她父親五十歲,頸椎腰椎問題嚴重。她每天都要休息幾天。每天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她還要做飯做家務,照顧父親的生活。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她的成長。她聰明懂事,自覺學習,成績很好。是老師的得力助手。

……

說實話,從教以來,我的心靈還沒有受到如此強烈的震撼,總以為它離我們很遠;我壹直認為,孩子還沒有長大,還不熟悉這個世界;我壹直以為父愛母愛給了他們心靈的陰影,他們在享受童話般的幸福...壹次次家訪的經歷,顛覆了我心中的很多“總思想”。從那以後,我的班級更有愛心了。其實我態度的轉變已經很快從韓新宇同學的表現中表現出來了。下課後,她經常和同學壹起跳橡皮筋、踢毽子,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作為他的老師,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家訪是壹次心靈之旅,把我帶入孩子們的故事中,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動。我要做壹個堅定的好女孩,撐起壹把愛的綠傘,與孩子攜手走過童年。

“走訪萬家”活動還在繼續,我也將家訪進行到底!我知道來回的路程很漫長,但我堅信,遠方壹定有燦爛的陽光!

謝謝大家!

家訪演講2

最近看了孫維剛的《我的三輪教育教學實驗》壹書。學習之後,我思考過很多次:作為壹名教師,我們應該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雖然思考了很久,但還是沒能理出壹些頭緒。簡單說說我自己幾年的教學工作和看完這本書的壹些瑣碎想法。

第壹,作為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在這方面,孫先生沒有給我樹立最好的榜樣。他努力工作了40年,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從1991得知自己得了癌癥,X年去世。在這X年裏,他的付出是不可想象的,是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和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為學生樹立了好榜樣。

“澆菜要澆根,教人要教心”。孫維剛老師最大的成功是德育的成功。在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眼裏,德育是虛無縹緲的,和智育關系不大。他們甚至認為德育會耽誤學生的學習,但孫維剛認為“德育是智育的基礎和歸宿”,“德育永遠是第壹位的”。他要求學生和各自的家長:“要做學問,先做人”。他自己80%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當班主任上,而不是教好數學。為了培養學生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他廢寢忘食,嘔心瀝血,放棄休息時間,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註意班規和家長會。“誠實、正派、正直;樹立遠大理想,為人民多做貢獻;做壹個感情豐富的人,是為了讓別人活得更快樂,因為我來到了這個世界。”這既是孫維剛先生的立班原則,也是他的育人原則,更是他的做人原則。正是他的言傳身教和對孩子的真心,感染著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最終創造了教育的神奇。

所以,面對越來越難管理的學生,我們不應該壹味的抱怨和叫屈,而是要像孫老師壹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和影響學生,因為真正影響壹個人壹生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壹種感恩的情懷,壹種崇高的信念,壹種永恒的追求。這是對學生生命的負責,是對教師職業的負責,是對國家和社會高度責任感的最真實體現。因為真正影響壹個人壹生的不是書本知識,而是壹種感恩的情懷,壹種崇高的信仰,壹種不朽的追求。

第二,做學習型老師。“很長壹段時間,我以為我的‘壹桶水’足夠給學生‘壹碗水’,所以我沒有進步,學習處於停滯狀態。整天為生存奔波,為瑣事煩惱。除了教書,我吃飯睡覺。說到學習,忙得無法拒絕。如果壹個人連學習的時間都沒有,那麽離壹無所有的時候就不遠了。所以,壹個老師不能只是壹根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他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讓自己成為永遠燃燒的火炬。

第三,用愛和耐心對待學生。因為學生不好或者其他雞毛蒜皮的小事,我發過很多次脾氣。有時候發完脾氣會覺得有點過分,但很快就會安慰自己:我這麽做是為了他們好,為了他們的父母,為了他們的未來。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發泄自己的壓抑和不滿;可能是想殺雞儆猴,要求以後工作簡單;也許是為了刺激學生的靈魂顫抖。在內心世界,師生關系被定義為君臣關系或者家長制下的父子關系。在了解了孫維剛的事跡後,我不禁感到這壹切對學生是多麽不公平。正如王校長所說:每個孩子都是父母100%的希望。我們拿人家的錢,為什麽不好好教他們的孩子?

第四,做創新型教師。孫老師提出“通過知識的傳授,不斷發展孩子的智力素質,讓不聰明的孩子更聰明,讓聰明的孩子更聰明。”在他看來,知識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駕馭知識的能力。那麽,他如何提高學生的能力呢?他從三個方面入手:壹是從系統的高度講授知識,即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本質聯系,掌握內在規律性,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二是更註重哲學的發現和吸收,即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並探索聯系的方法,在教學中及時傳授哲學知識;三是讓學生主動快樂地學習,也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主動探索,學會勤於思考,而我們只是在抱怨學生智力低,沒有從學生自身的角度考慮。應該註意孩子能力的發展。愛因斯坦曾說過:“當壹個學生畢業離開學校時,如果他忘記了老師教給他的所有知識(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那麽他所剩下的就是他的學校和老師教給他的真正成就。”也就是說,真正的成就是知識、能力之外的東西,更是能力之上的智力素質。

學習孫老師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學生和諧課堂。其實我們在杜郎口中學讀書就能深刻體會到和諧課堂帶來的高效率,把學生當成朋友和夥伴。老師和學生只有年齡不同,沒有等級之分。在這個課堂上,學生被他們的感受感動,老師也被他們的感受感動。形式上,師生在不經意間快樂地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學生的學習是潛意識的、自覺的、主動的、快樂的、高效的。其實我們在杜郎口中學讀書,也能深深體會到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時候我們走進教室都分不清哪個是老師哪個是學生。我們只看到他們熱烈的討論和交流,無拘無束,平等和諧。中學生在這種氛圍下怎麽會不願意學習,效率低下?

家訪演講3

領導和評委:

大家好!

我是X,蓮花小學代課老師。我演講的題目是:“心系家訪,情系千家萬戶”。

蓮花小學是壹所遠離城鎮的農村小學,286名學生,主要分布在學校周邊的五個行政村,有***12自然墩。分散居住,為貫徹我校“讓每壹個學生都起步”的辦學理念,校領導在思考,全體教師在實踐。“走進千家萬戶,關愛萬千心”家訪活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活動圍繞“用心家訪,關愛千家萬戶”的活動精神,旨在創造桃李芬芳的教育成果。在這次活動中,我感受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

四年級同學劉青婷,住在天成村8組。她媽媽出去打工,爸爸壹個人在家種地帶孩子。這個學期,學生仍然可以在學校完成作業,但他沒有在所有科目上完成適量的作業。老師問她,她總是以做家務、帶弟弟或者不帶作業來搪塞老師。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她的家人。她得到的是,父親催她寫作業時,她說老師不布置作業,導致父母私下抱怨老師懶。“教書育人”是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作為壹名教師,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育學生做誠實的人。“人生之初,性本善”,孩子的謊言不是來自於孩子的天性,學習能力的缺失讓孩子走進了學習的盲區。於是,在家訪中了解到真實情況後,班主任找該同學談話,並安排她親近的同學同桌,請她附近的同學讓她在家完成作業。“壹石激起千層浪”,現在劉青亭已經端正了學習態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讓家長和老師都很欣慰。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教書育人的最高境界。新來的代課老師魯金喜壹直以責任心強和對學生要求嚴格而聞名。情緒沖擊下,有體罰。家訪中,當他聽到被處分學生家長的委婉言論時,他在筆記中寫道:“學校是師生有形的課堂,家訪是無形的課堂。是家訪搭建的壹座心橋,連接起老師和家長的心,讓作為老師的我也受到了教育。”這是老師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感受。端正教學態度,規範教學行為,證明家訪比校領導批評老師更徹底,更有效。

“家訪”是我們學校的傳統做法。成立全省首家留守學生“愛心食堂”,是繼去年“家訪”後的成功範例。許多新聞媒體和網絡對此進行了報道,得到了市縣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重視和認可。為了順勢而為,努力工作,鞏固家訪成果,更好地做好事,本學期我校以“愛心食堂”為載體,進壹步關愛“千心萬意”,開展了課外家訪活動。

四年級學生艾冰清和艾葉青是雙胞胎兄妹。他們住在範三村二組,離學校很遠。他們的父母在海南打漁,由年邁的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家很窮。家訪中得知,她奶奶因病在壹個縣的醫生那裏住院。早早放學,兩個孩子沒有了生活。有時候他們壹天吃壹頓早餐,兩個孩子經常餓著肚子去上課。學校領導對這壹情況非常重視,當即決定免費為兩名學生提供午餐。俗話說,“當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必要。”我回去的時候,臨終的奶奶眼含熱淚說:“我在醫院,想起我的兩個娃娃沒飯吃。我別無選擇,只能哭。聽說妳們學校做了好事,我代表全家真心感謝妳。妳們真是活菩薩!”。我想說的是,這些只是我們老師的本職工作。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我深信,只要我們都獻出壹份愛,教育的明天會更好!

“走進千家萬戶,關愛萬眾心”,我校“走進千家萬戶”活動正在進行中。老師們白天忙於課堂教學。每當燈火通明,萬家燈火的時候,他們就奔跑在家訪的路上,苦苦尋找教書育人的真諦。“驀然回首,人在昏黃的燈光下”,正如詩人鄭在《回鄉探親》詩中所說:“我(我們)知道,來回的路程很長,但遠方必有燦爛的陽光!

家訪演講相關文章:

★關於家長的發言

★五個精選演講範例

★ 3次家庭教育演講

★精選5篇家長會家長發言範文。

★家長會演講精選5篇。

★家長在家長會上的五次發言精選。

★代表發言五選。

★五篇成就演講精選

★關於3分鐘家長會的五篇精選演講。

★演講格式文選五篇。

  • 上一篇:有哪些關於傳統節日的信息和知識?
  • 下一篇:20分對於壹些好的遊戲主題曲和遊戲音樂,電視劇和電影主題曲也可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