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不要連接。謝謝妳。
分析:
91.彼得大帝
1672 ~ 1725
彼得大帝被普遍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沙皇。他制定的洋務政策是俄國成為強國的主要因素。
彼得於1672年出生在莫斯科。他是沙皇亞歷克西斯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維塔利娜利斯基納的獨子。彼得的父親在他四歲前就去世了。因為亞歷克西斯的第壹任妻子也為他生了13個孩子,在王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展開了漫長的生死搏鬥。有壹次他為了保命不得不逃跑。彼得同父異母的妹妹索菲亞當了幾年攝政王,直到1689才被撤下王位。從此,彼得的地位才真正穩固。
1689俄羅斯是壹個落後的國家,幾乎在各個方面都落後西歐幾百年。農奴制到處盛行——事實上,農奴的數量在增加,而他們的合法權利卻在減少。俄羅斯錯過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時機。牧師無知;文學慘淡,數學和自然科學無人問津。與西歐相比,俄羅斯幾乎還處於中世紀。在西歐,牛頓的《自然哲學原理》剛剛問世,文學和哲學蓬勃發展。
從1697年到1698年,彼得進行了壹次漫長的西歐之旅,這為他後來的統治定下了基調。彼得此行率領了壹個約250人的“龐大代表團”。因為彼得用了化名(盧·尤特爾·米哈伊洛夫),所以他看到了很多用其他方式看不到的東西。在這次旅行中,他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當了壹段時間的船長,在英國造船廠工作,並在普魯士學習射擊。他參觀了工廠、學校、博物館、兵工廠,甚至參加了英國議會的壹次會議。總之,他盡力學習西方的文化、科學、工業和行政方法。
彼得於1698年回到俄羅斯,進行了壹系列大規模的改革,使俄羅斯國家現代化和西方化。為了鼓勵引進西方技術,他把許多西方技術人員帶進俄國,並派許多年輕的俄國人去東歐學習。他在位期間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在他的統治下,城鎮規模擴大,資產階級數量增加,影響擴大。
彼得在位期間創建了俄羅斯第壹支大規模的海軍,並按照西方的形式重組軍隊,配備軍服和現代化火器,實行西式軍事訓練方法。彼得還帶來了俄羅斯民政方面的諸多變革,其中包括壹項明智的改革,即公務員的晉升應以業績為依據,而不是世襲身份。
在社會問題上,彼得也主張西化。他頒布了壹項法令,規定任何人不得留胡子(盡管他後來修改了這項法令),要求法院人員穿西裝,並鼓勵吸煙和喝咖啡。他的許多政策雖然在當時遭到強烈反對,但卻產生了長遠的影響:俄國這個由貴族階級統治的國家,最終在很多方面實行了西方的習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認為俄國東正教是壹股落後的反動勢力。彼得成功地對東正教進行了部分重組,並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控制權。彼得在俄羅斯創辦了壹所世俗學校,以鼓勵科學的發展。他還引進了儒略歷,並使俄羅斯字母表現代化。在他統治期間,俄羅斯創辦了第壹份報紙。
除了所有這些內政改革,彼得還進行了外交政策的改革,這對未來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他的領導下,俄羅斯在南方與土耳其作戰,在北方與瑞典作戰。與土耳其首戰告捷,1696年攻克亞速海口岸,從而在壹定程度上為俄羅斯打開了通往黑海的道路。然而,在他統治的後期,土耳其在戰鬥中占了上風。1711年被迫將亞速海港歸還土耳其。
和瑞典打仗的整個情況和和土耳其打仗幾乎是相反的;俄國人輸掉了第壹場戰鬥,但贏得了最後的勝利。1700年,俄國與丹麥、薩克森結盟,與當時軍事大國瑞典開戰(波蘭後來對瑞典宣戰)。1700年,俄羅斯軍隊在納爾瓦戰役中失敗。這場戰鬥之後,瑞典國王將註意力轉向了其他敵人。與此同時,彼得重建了俄羅斯軍隊。瑞典與俄羅斯再戰,瑞典軍隊於1907年在波爾塔瓦大敗。
俄羅斯通過戰爭吞並的領土壹般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芬蘭附近的重要領土。雖然被征服的領土不是很大,但卻非常重要,因為它為俄羅斯提供了壹個從巴爾幹海的出口,從而提供了壹個“通往歐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兩岸,也就是在征服瑞典所獲得的部分土地上,建立了壹座新城市——聖彼得堡(現稱列寧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從聖彼得堡遷到莫斯科。從此,聖彼得堡成為俄羅斯和西歐的主要交流場所。
彼得的許多國內政策和許多對外戰爭當然要付出很大代價,強行增稅是必然的。高稅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許多俄羅斯人,發生了幾次叛亂,但都被彼得無情地鎮壓了。雖然彼得在他的全盛時期有很多對手,但今天西方和* * *的歷史學家都壹致認為彼得是俄羅斯最偉大的沙皇。
彼得長相不凡:高大魁梧(至少6英尺6英寸),精力充沛,瀟灑開朗。但他經常發脾氣,喝多了就暴跳如雷。除了他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彼得還在射擊、印刷、航海和造船方面做過研究。他是壹個傑出的皇帝。
彼得結過兩次婚。他在17歲時與尼多卡婭結婚,兩人只在壹起生活了壹周。他26歲的時候把她送到了修道院。1712他和她離婚,又娶了另壹個女人。他的第二任妻子凱瑟琳是出身卑微的立陶宛婦女。彼得與原配妻子育有壹子,名為亞歷克西斯(Alexis),但父子關系也大幅惡化。1718亞歷克西斯被捕入獄,受盡折磨,最後死於獄中。彼得本人於1725年初死於聖彼得堡,享年52歲。他的繼任者是他的遺孀凱瑟琳(不要與凱瑟琳大帝混淆)。
彼得被收入本書,因為他在俄羅斯的西方化和現代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人們可能不禁要問:其他國家的許多統治者也實行過類似的政策。為什麽要把彼得寫進書裏,而拋棄其他大多數統治者?
在20世紀的今天,大多數國家元首真正明白了走西方道路在他們國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科學技術方面。但是在1700,歐洲以外的大部分人並不知道西化的好處。彼得的意義在於,他比他所處的時代早兩個世紀就意識到了國家西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性。由於彼得的遠見卓識,俄國在他登基之前雖然還很落後,但卻能夠遠遠超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由於西歐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快速發展,俄羅斯跟不上西歐的步伐。
東歐版圖上的另壹個重要國家土耳其,與俄羅斯形成特別鮮明的對比。土耳其和俄羅斯都是半歐洲國家。在彼得登基前的兩個世紀,土耳其在軍事、經濟、文化上都比俄羅斯先進。在這方面,土耳其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比俄羅斯更先進。但在1700左右,沒有壹個土耳其君主意識到快速西化的重要性,並把國家推向那個方向。所以俄羅斯從彼得時代開始進步很快,而土耳其只進步很慢。直到20世紀,凱末爾·阿塔圖爾克才帶領土耳其走向快速現代化的目標。當時俄國對中亞的控制相當穩固,俄國在工業和教育方面都比土耳其先進。
今天我們無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俄羅斯比土耳其強大。但假設當時俄羅斯沒有彼得大帝,土耳其有壹個主張改革的偉大君主,今天的土耳其可能是壹個大國,大概會控制蘇聯的東亞地區(這個地區的居民是基督徒;他們與土耳其人的關系比與俄羅斯人的關系密切得多。雖然俄國人在彼得大帝之前占領了西伯利亞的很大壹部分,但如果彼得沒有通過制定改革和現代化的政策使俄國變得強大,他們會將占領的西伯利亞部分或全部割讓給土耳其、中國或日本。
彼得大帝不只是壹個隨波逐流的君主,而是壹個站在時代前沿的人。完全有理由認為,他的遠見改變了歷史,改變了歷史的方向,沿著壹條否則無法遵循的道路發展。基於這些原因,我認為彼得應該在這本書裏占有壹席之地。
在確定彼得的排名時,我把他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壹世做了比較,從中得到了壹些啟示。伊麗莎白的受歡迎程度,尤其是在西方,比彼得大得多。但我認為,即使是最諂媚的俄羅斯人也很難相信伊麗莎白比彼得大帝更有影響力。彼得遠比伊麗莎白更具創新性和開拓性。他已經帶領俄羅斯人走上了壹條他們從未想過的道路,而伊麗莎白主要代表了她的人民的壹致願望。如果不是因為在這壹時期的大部分世紀裏,英國在世界上發揮的作用比俄羅斯大得多,彼得和伊麗莎白的差距會更大。
俄羅斯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的行政中心。它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入海口,由涅瓦河三角洲的近100個島嶼和洪泛區組成。包括衛星城和郊區,* * *面積1350平方公裏,人口500萬。
兩個世紀以來,聖彼得堡壹直是俄國沙皇的首都。1703年,彼得大帝在波羅的海邊被瑞典人占領的領土上建立了壹座全新的城市,並將其命名為聖彼得堡,壹個帶有鮮明日耳曼語言特色的名字,以示俄羅斯向西方敞開大門的決心。最後,俄國獲得了壹個連接西方的海港和壹個面向西方的窗口。1712年,俄羅斯首都從莫斯科遷至聖彼得堡。從那以後,聖彼得堡在200多年裏壹直是俄羅斯的首都,直到1965438+2008年3月。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14年,俄羅斯將首都名稱中的日耳曼語色彩去掉,改名為彼得格拉德。1924 1列寧逝世,改名為列寧格勒,1991 2月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恢復了它的歷史名稱——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是俄國革命的搖籃。1825年12月黨內舉行要求廢除沙皇、解放農奴的武裝起義,1905年至1907年俄國第壹次革命,1917年2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1917年6月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經受住了德國法西斯軍隊近900天的圍攻。1965年,被蘇聯最高蘇維埃授予“英雄城市”稱號。
聖彼得堡地勢低窪,海拔只有1.2-2米。它屬於受海洋性影響的溫和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6月5438+10月平均氣溫-8℃,積雪期長達132天,冰河期從6月中旬165438+10月至次年4月中下旬。夏季溫和,7月平均氣溫17.7℃。年降水量為585毫米。城市裏有許多水道。僅涅瓦河就有50條支流,還有很多橋梁。700多座橋梁連接著這些島嶼,被稱為“北方的威尼斯”。在聖彼得堡的眾多橋梁中,有21座橋梁在淩晨2點到5點之間開放,讓船只通過。每年夏天的晚上,許多遊客聚集在河邊觀看吊橋開放。
聖彼得堡位於北緯60度。盛夏,陽光持續近20個小時,夕陽的余暉久久照耀天空。短暫的黃昏過後,朝霞又開始出現,剛剛落下的紅日又在冉冉升起。這就是每年初夏六七月的“白夜”奇觀。
彼得·保羅教堂鐘樓
大聖彼得堡在芬蘭灣東端(包括科特林島)形成壹個巨大的馬蹄形城鎮群:北岸是居住區、療養區和旅遊區;南岸是文化和商業中心;向東延伸回涅瓦河到伊萬諾夫斯科耶。市區以涅瓦河支流為界分為四個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為“海軍區”,瓦西裏耶夫斯基島地區在大小涅瓦河之間,彼得格勒地區在小涅瓦河和大涅瓦河之間,威堡地區在大涅瓦河以東。
聖彼得堡也是俄羅斯的壹個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於城市的西南部。河兩岸修建花崗巖堤防,港區修建防護堤。人工水道與科特林島的克蘭施塔特軍港相連。港區主要進口金屬管道、工業設備、化工品、糖、棉花、水果;出口機械、木材、煤、鉀鹽和硫鐵礦。客運主要集中在夏季(經波羅的海到英國)。小型海船可沿涅瓦河到達拉多加湖,在此與俄羅斯歐洲的內陸水系相連,途經拉多加湖、太古河、奧涅加湖和白海運河。船只可以進入白海,沿著俄羅斯北冰洋與北海航線連接。他們可以通過奧涅加湖和伏爾加-波羅的海水道到達伏爾加河流域、裏海、黑海和亞速海。
城市交通發達,有10條鐵路幹線放射狀通往赫爾辛基、華沙、莫斯科等俄羅斯大城市。
聖彼得堡是壹座著名的文化城市。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個科研機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國立聖彼得堡大學、國立聖彼得堡技術大學、北極南極研究所、凍土研究所,成立於1724。這座城市有50多個博物館,被稱為博物館城。著名的俄羅斯博物館創建於1895。城內的俄羅斯古建築眾所周知,屬於18世紀早期。主要建築有:彼得·保羅堡壘和彼得·保羅大教堂(彼得大帝的埋葬地),金鐘島上的彼得大帝夏園和園內的頤和園。這些建築具有早期俄羅斯巴洛克建築的特征:簡潔、雄偉、穩重。18世紀後期的建築有斯莫爾尼學院、冬宮、塔夫利希宮、阿尼奇科夫宮(十月革命後改名為少年宮)。19世紀初的主要建築有:宏偉的喀山大教堂、高度為101米的伊薩克基輔大教堂等。許多著名的俄羅斯詩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萊蒙托夫和高爾基,都曾在這裏生活和創作。
聖彼得堡是僅次於莫斯科的俄羅斯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俄羅斯西北部的中心城市,也被稱為“北方之都”。擁有4000多家工業企業,產值占俄羅斯工業總產值的6%,工業產品暢銷全國。工業以船舶、動力機械等制造業為主。造船業在獨聯體中排名第壹,可以生產大型原子破冰船,也可以生產各種車輛、電機和武器。其次是化學工業,生產過磷酸鈣(以科拉半島磷灰石為原料)、船舶及其他合成橡膠制品、塑料及其制品、合成纖維。紡織、食品和消費品工業也很發達,包括棉麻紡織品、服裝和鞋類。工業用電來自沃爾霍夫河、斯維爾河和沃克薩河附近的泥炭發電站和水電站。
聖彼得堡於1988年與中國結為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