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環保的立體構成

關於環保的立體構成

源於包豪斯基礎教育體系之壹的立體構成發展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程。如今,世界各地的藝術設計基礎課仍沿用包豪斯體系,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腦輔助藝術設計成為主流,傳統的手工藝技術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康定斯基在包豪斯成立之初就預示,他說:“未來的藝術壹定是多種媒介的綜合,不會再是單壹媒體的表現。”事實證明,康定斯基是有先見之明的。現代藝術設計教育已成多元格局,教育手法多樣,電腦設計已成為主流,而現代立體構成課仍采用傳統的手工藝手法已存在不少弊端,要發展,就要借助科技力量,運用新媒介。

立體構成是多向度的藝術,它是利用各種基本材料按照美的原則創造出具生命力感的新形態的過程。由於立體構成的特殊性,我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存在不少問題,或許這些問題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才算是問題;現在的學生在上立體構成課時,缺乏靈性,主要表現在:

壹、學生對傳統的手工工藝制作不感興趣。對材料的加工是又苦又累的活,學生不願意深入的去做,導置所做的作品手工粗糙,影響作品整體效果。

二、學生缺乏對新材料的挖掘。隨著科學的進步,各種新型材料已被用到各個領域,包括藝術創作;而我們的學生在作立體構成作業時,仍停留在壹般材料的適用上,不願意對新材料多加研究;能恰當的運用新材料作立體構成作業,是取得好效果的關鍵。在上課過程中,曾有這樣壹個現象:當課程進入到第二周時,全班學生都沒能做出理想的作品。原因是學生所使用的都是常見的材料,而且都很類同;我再次強調要多挖掘新材料。課程進入第三周,我終於看到壹件好作品,還是全班唯壹的壹件能出效果的作品,就是壹位學生采用了現代流行的新材料——鋁塑材作成的,最後學生都分分效仿,苦思挖掘新材料。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藝術設計的要求不再是單純的停留在藝術形態的視覺美上,還要考慮到材料的運用,因為材料與環保息息相關。

三、學生作品缺少生命力感,缺少空間感。包豪斯教師克利認為,所有復雜的有機形態都是從簡單的基本形演變出來的,如果要掌握復雜的自然形態,關鍵在於了解自然形態形成的過程,同時賦予自然形態的生命力感。要創造壹個立體構成形態,首先要賦予它設計意念,賦予它生命,這樣它才具有美感,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而我們的學生所做的作品恰恰沒有達到這種效果,作品看上去缺少積極向上的精神依托。還有,學生處理作品的空間關系能力欠佳,學生的立體觀念不強,空間想象力弱。在課堂教學上,發現學生經常犯同樣的毛病,也就是常常把兩個或更多個的基本形態放置在壹條水平線上。我常提醒他們說,幾個基本形態同在壹條水平線上,缺少空間關系,怎麽會出效果呢?我做了個示範,把兩個基本形態作錯位處理,然後又把另兩個基本形態放置在壹條水平線上,之後作對比,學生看了之後,漸漸明白過來,表示對空間有所理解。

四、學生缺乏時空觀念。現代的時空觀念不再單純是三維空間,人們已把時間作為空間的延續、生命的跨越。壹件好的立體構成作品,讓人們看了之後,能產生廣闊的聯想,而這種聯想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它是源於生命而又高於生命的精神滿足。而我們學生的作品遠沒有達到這壹步,需要在以後的課程中不斷的訓練學生的時空觀念。

為改變傳統教學手法存在的弊端,為藝術設計教育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我想,現代立體構成課堂教學應該突破傳統,做壹些新嘗試。所謂新嘗試,也就是立體構成課堂教學應采用電腦操作與手工藝相結合;正象裝飾裝修壹樣,先用電腦制作好效果圖,然後按照效果圖進行施工制作。課堂教學上,先讓學生用電腦表達自己的創意,也就是創造新形態,然後確定新形態的材料表現,還可以確定光、色、勢等。這樣壹來,學生不必像傳統壹樣,要完成壹件立體構成作品,首先得盲目去尋找材料,找到的材料未必適合自己用,然後再將就加工成品;這過程已把學生的時間浪費掉。如果學生是運用電腦設計,就可以隨意改變不滿意的設計,包括形態、色彩、材料、光、勢、空間等,學生可以不斷的完善各項設計要素,直到滿意為止;然後學生依照電腦效果圖,開始有目的尋找材料,開始加工制作。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上,學生運用電腦作設計,可以省去手工藝制作的時間來多做新形態的創造,提高自己的創意意識。當然,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強度;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還得努力去學習電腦設計軟件,只有熟練的掌握軟件的操作,才能應用自如的進行新形態的創造。

二十世紀,科技與數碼時代,藝術設計基礎教育只有正確恰當的借助於科技力量,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培養出時代需求的人才。

  • 上一篇:鄉村風情詩
  • 下一篇:寫美人衣著華麗跳舞的文言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