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元宵節習俗形成的故事,但壹般認為它成型於漢代。相傳,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當政。後來,英雄們尋求和平,消滅了魯的軍隊。漢武帝劉恒決定把每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他登基的那壹天,作為他離開皇宮與人民壹起慶祝的日子,並將這壹夜稱為元宵。漢朝的另壹位皇帝漢明帝下令點燃元宵節。此後,這壹習俗流傳到民間,每年元夜,燈籠被裝飾得五顏六色,徹夜不眠,這就是元宵節的由來,又稱燈節。
魏晉時期,福州元宵節增加了祭祀門戶、蠶神、迎子姑的內容。然而,元宵節在隋唐時期開始盛行。隋文帝統治時期(公元581-601),每當元宵節來臨,街上人們熙熙攘攘,有的舉著火把,有的敲鑼打鼓,有的戴著動物面具,有的男人穿著女人的衣服。到了唐朝,幾乎所有的皇帝都頒布過關於觀燈的詔書。當時本有嚴格的宵禁制度,但對元宵節特別寬容,允許人們放三夜燈籠。在當時的長安,“西域燈籠輪千影樹,東華金雀灣重開”。在當時的洛陽,“月下多騎,燈前人圍,歡樂無窮,歌舞至天明。”宋代的元宵節是壹個盛大的節日,慶祝活動從正月十五持續到十八。北京的開封府為了元宵節張燈結彩。最壯觀的是無數燈籠紮成壹座山林形狀的“燈山”,上面繪有童話和佛教故事。最吸引人的是各種菩薩燈。菩薩手臂活動自如,五指出水如瀑,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人工噴泉。南宋詩人辛棄疾在《元玉案》詩中寫道:“千樹開東風夜,繁星如雨。寶馬雕車滿香,鳳笛動,玉壺轉,魚龍舞通宵。”可見當時賞燈的場面是何等的壯麗!宋代的這些習俗大多流傳到明清,又從明清流傳到今天。
福州元宵節不僅熱鬧歡快,而且富有詩意。在全國各地的城市和農村,人們在元宵節歡樂地舉行群眾娛樂活動,如玩龍燈、舞獅和猜燈謎,把整個節日推向高潮。欣賞和玩燈籠的習俗因地而異。在農村地區,人們經常用燈會、打花鼓和其他娛樂形式來取樂,而在城鎮,人們會舉行燈會、秧歌、猜燈謎和其他娛樂活動。在中國東北,也舉行冰燈觀賞。還有壹些地方流傳著特殊的習俗。比如中原壹些地方,元宵節禁止新婚妻子看燈。在其他地方,新媳婦元宵節必須回娘家,說是“躲燈”。
正月十五吃元宵,據說有1200多年的歷史。元宵最初是壹種“米粥潘糊”的形式,後來是用糯米粉做餡,像滿月,有甜味。因此,在元宵節吃元宵不僅意味著團圓而且味道香甜,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南宋著名詩人姜夔對700多年前的元宵節有過生動的描述:“元宵競看蓮花船,寶馬車拾鈸;風雨之夜,人疲,孤燈猶喚賣湯圓。”有意思的是,吃元宵的地方也有:雲南壹些地方流行豆面,河南壹些地方強調棗糕。陜西人喜歡在這壹天吃元宵茶,在湯面中加入各種蔬菜和水果,味道濃郁。
燈謎是福州藝苑中壹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每逢重大節日,尤其是元宵節,是猜燈謎最興盛的時候。全國各地的遊園會、文化宮、俱樂部都少不了猜燈謎這壹娛樂項目。“壹時歡喜壹時愁,想起來千錯萬錯。要想出壹千個好東西,可以從自己身上解決煩惱。”這首詩是壹個謎語,它的答案是“猜”字。
猜燈謎在福州有著悠久的傳統。它起源於民間口頭謎語,後來經過文人加工成為謎語。壹般是以某件事或某個詞、成語、諺語或課文為答案,運用比喻、相似、暗示等手法,編出壹個謎語,讓人們去猜。
南宋時期,福州元宵節放燈時,有好心人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系上謎語,讓人猜。這時,文學謎語變成了“燈謎”。猜燈謎最早興起於官僚階層,後來逐漸流傳到民間。元宵節期間,猜燈謎的人異常多,內容也相當熱鬧。從南宋到清代流行了700多年。
新中國成立後,福州的燈謎形式更加廣泛,群眾也積極參與燈謎的制作。制作人開動腦筋,大搞創新,讓它更有生命力。每逢重大節日,壹般都有猜謎活動。謎語已經成為中國特有的具有民族色彩和風格的文學形式。
宵夜看花燈賞月已經成為壹種習俗。福州市民通常在這壹天晚上有壹些有意義的遊戲。比如南方有個舞獅比賽“搶色”。現在,許多地方在元宵節舉辦燈展和元宵節。此外,人們還總結出許多諺語,如“燈籠是雨澆的,早稻是壹堆扁擔”,“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中點燈”。在海外,許多華人社區仍然保留著玩龍燈的古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