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簡單的名人故事

關於簡單的名人故事

關於簡單的名人故事:

愛因斯坦成名之前,生活貧困,衣著隨便。有個朋友曾經勸他買件外套,不然很難進入社會。他笑著回答:“我默默無聞,就算我穿得再漂亮也沒人認識我。”幾年後,成了大科學家的愛因斯坦還是像以前壹樣衣著樸素。朋友再次提醒他,要做壹件體面的外套,與自己的身份相稱。他還是笑著回答:“就算我現在穿得再隨便壹點,也會有人認識我的。”

在朱元璋的家鄉鳳陽,還流傳著壹首四菜壹湯的歌謠:“皇上待妳,四菜壹湯,蘿蔔韭菜真甜;洋蔥豆腐,寓意深刻,明明白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祝壽時,只用了兩碗胡蘿蔔、韭菜、青菜和小蔥豆腐湯招待百官。而且,盟約中有三章:以後無論誰辦酒席,只準四菜壹湯,誰違反就下地獄交錢。

毛澤東要求別人先做這件事。他過著簡樸的生活,睡在硬邦邦的床上,穿著粗布衣服。壹件睡衣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主動降低工資和生活水平,不吃魚不吃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壹次中午前開會,他留大家吃午飯。飯桌上還擺了壹大碗丸子和水煮白菜,還有幾小碟鹹菜,主食是芝麻餅。偉人為中國人樹立了節儉的榜樣。

* * *生產兵雷鋒壹生處處註意節約。他參軍後,每月領取的津貼除了支付團費、買書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外,都存在儲蓄所裏。他的襪子總是補了又補。我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我不忍心買壹雙新的。搪瓷臉盆、洗漱杯上有很多疤痕,不舍得扔掉,又買了壹個。他的內褲也補了很多。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以領兩套單衣,兩件襯衫,兩雙鞋,而雷鋒只領了壹件,說是“夠穿”。

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軾,21歲,秀才。他當了40年的官員。在為官期間,他壹直註重節儉,經常過得很小心。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因為他的工資減少了很多,他窮得活不下去了。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得到了壹塊土地,自己耕種。為了不浪費壹分錢,他還打算花:先把所有的錢都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個月用壹份;每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壹小份。錢都付完了,按數額掛在梁上,每天早上拿壹袋,作為壹整天的生活費。拿到少量的錢後,他要仔細掂量,買不到的肯定不會買,只允許有剩余,不允許超支。蘇軾把錢存在竹筒裏,以防不測。

2017-10-07上推薦。

查看所有5個答案

所有相關問題

詢問簡單的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丁磊為什麽會成為首富?章宗發表於2004-11-316:36:23“人生是壹個積累的過程。妳總是會摔倒。即使跌倒,也要懂得手裏捧壹把沙。”——丁磊《財富》雜誌公布了2003年全球40歲以下最富有的40人名單。中國有6人上榜,網易創始人丁磊排名14。在今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丁磊持有網易58.5%的股份(目前市值約76億元),位列200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但丁磊依然過著簡單的生活。據說他每月生活費很少超過4000元。丁磊是壹個怎樣的人?我們來探討壹下他成功背後的故事,他的經歷和經歷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壹種借鑒和無形的力量。丁磊在創業時代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在寧波電信局工作。電信局旱澇保收,工資不錯,但丁磊覺得那兩年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同時也有壹種力不從心的苦惱。1995從電信局辭職,遭到家人強烈反對,但心意已決,想出去闖壹闖。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壹次解雇自己。人的壹生總會面臨很多機會,但是機會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壹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他選擇了廣州。後來有朋友問他為什麽去廣州而不去北京上海。他講了壹個笑話:廣州人和上海人其實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較。如果廣州人和上海人口袋裏各有100塊錢,然後下海經商,上海人會用50塊錢給作家,另外50塊錢開公司;廣東人會向同學借100元開公司。初到廣州,走在陌生的城市,面對行人和車流,丁磊越來越感受到財富的重要性。最現實的就是壹日三餐都得花錢吧?總不能露宿街頭,變成盲流吧?那時候丁磊身上沒多少錢,他必須要攢錢,因為他壹開始就下定決心要打破“鐵飯碗”,現在他根本不會允許自己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依靠父母的幫助。當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找份工作,哪怕錢少壹點,也比漂泊好。不知道面試了多少家公司,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字。在我的耐心和努力下,丁磊終於在廣州定居了。1995年5月進入外企Sebyse。最初的日子很艱難。後來壹個很了解丁磊的女性朋友說,他日後精湛的“廚藝”和彈奏的“古箏”,某種程度上就是當年“苦中作樂”的證明,也可以說是這種樂觀、努力的性格讓他成為了今天的首富。丁磊喜歡吃上海菜,但那時候收入不高,不能天天去餐館。而且廣州做的很多上海菜都不是原創,他就去市場買菜親自下廚。平時工作很忙,就利用周末的時間犒勞壹下自己,做個“醉雞”或者清蒸鯽魚。在賽貝斯廣州分公司工作壹年後,丁磊再次產生了離開那裏和別人壹起創辦壹家互聯網相關公司的想法。當時,他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互聯網,並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用戶之壹。離開賽貝斯對丁磊來說也是壹個重要的選擇,因為他要去壹個小得可憐的不存在的公司。唯壹支撐他的信心是,他相信未來會對國內互聯網產生影響,他充滿熱情。當時除了投資人,他在做公司所有的技術。也許在1996,他只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業務經驗。最後,他發現公司偏離了他當初的很多想法,他不得不再次選擇離開。1997年5月,丁磊決定成立網易公司。從此,在中國IT界,丁磊成為壹大亮點。成名後,丁磊對金錢的需求還是和剛來廣州時壹樣。他說,年輕人花錢少,誘惑可能就少,但老人不壹樣。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找到壹個讓人放心的人,教父母花錢——因為每次他給家裏匯錢,父母都幫他存著。他們覺得孩子在外面掙錢不容易。如果他們拿著它,當他需要的時候,他們仍然可以使用它。到現在,他們老家的電話還是無繩的,燒水的水壺用了七八年也沒有換成熱水器。網易搬到北京後,公司的團隊建設有了很大的提升。沒有太多股東在背後指指點點,也沒有歷史積累或創業者自身帶來的負面因素。公司發展迅速。在公司經理的會議上,首席執行官丁磊經常被批評,說他沒有做好這件事,他沒有做對。他總是虛心接受,“只有有人批評,工作才能做得更好”。2001年初,丁磊最迫切的願望是賣掉網易,但是沒人敢買。9月份,想賣也賣不出去。網易因涉嫌財務造假被停職4個月。丁磊決心將網易的三大業務集中在網絡廣告、無線互聯網和網絡娛樂上。由此可見,網遊在丁磊的戰略規劃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自2001年底推出《大話西遊》以來,網易從網遊領域的“無名小卒”變成了該領域的巨頭之壹。事實證明,盡管網遊市場競爭激烈,網易的投資還是取得了不錯的回報。網易成功了。2002年,短信在中國爆炸,在中國各地的網吧裏,年輕人都在尖叫,大把大把地花錢。2002年8月以後,這家公司成了暴利企業。然後網易股價連續飆升,當年逃離網易的老員工現在都在嘆息。現在看來,暫停事件是網易業務的轉折點。2002年6月5438+10月1日淩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市場管理委員會發布消息稱,納斯達克計劃於2002年6月5438+10月2日上午恢復網易的股票交易。停擺已久的“網易事件”突然出現轉機,網易在金融風暴後安然無恙。經歷過這樣變化的網易,現在對財務問題更加謹慎。財富的積累是全社會關註的焦點。相對而言,互聯網和其他新經濟企業有著相同的背景:無論是其內部管理機制還是外部市場環境,其所創辦企業的運營環境都比國內大多數傳統行業更加規範。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的財富是極其透明清晰的,每個人都能看得見,說得清。當網易最近三個月從不到10美金壹躍到36美金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丁磊的笑臉,也就是說財富爆炸的過程就發生在大家的眼皮底下。丁磊的個人財富正隨著網易股價飆升,丁磊的賬面財富也躍升至50億元的水平。他創造財富的速度在中國前所未有。網易剛滿6,他本人也才32。很多人還記得,1999之初,網易已經成立兩年多,正在向壹個門戶邁進。與新浪和搜狐相比,當時還是壹個剛剛崛起的小網站。那時候,丁磊在北京和廣東之間跑來跑去,搖旗吶喊,為互聯網和網易吶喊,就像壹個互聯網旗手。當時《互聯網周刊》還收到了壹篇題為《網易和我》的來稿。作者丁磊仔細附上了標準照片和詳細的個人檔案。現在,采訪丁磊肯定不容易。時代變了。丁磊已經厭倦了用股價來計算財富。“我不可能壹下子賣掉所有的股票,首富的頭銜沒有意義。”。壹個有趣的故事是,某電視臺的幾個記者去網易采訪,想找壹個靠窗有陽光的辦公室,於是網易的接待員推薦了丁磊的辦公室。扛著機器的攝像師說,好的,順便參觀壹下中國互聯網行業最豪華的辦公室。但故事的結局卻讓攝像師大吃壹驚:那只是壹個小小的三角形空間,和所有員工壹樣的桌椅,壹些唱片和壹個普通的桌面音響。僅此而已。壹位熟悉丁磊的人士表示,丁磊並不擅長理財。更有意思的是,丁磊有時候會向壹起出去的人借錢,因為他根本沒有把錢放在他身上的想法。既然福布斯和胡潤都把丁磊評為“中國大陸首富”,丁磊恨不得大家都忘記丁磊的存在。擁抱理想,永不放棄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壹個人必須積極主動,勇於創新。自創業以來,丁磊每天都在關註新技術,密切關註互聯網的新發展。他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其中10小時在線。他有幾十個郵箱,每天收到幾百封郵件。他認為,雖然每個人天賦不同,但作為壹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尤其對於年輕人來說,無論工作單位如何變化,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永不放棄努力。丁磊出生在壹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四五歲的時候,他也很調皮,但不是像其他孩子壹樣整天在外面調皮搗蛋,而是喜歡呆在家裏擺弄自己的小玩意:壹些電子配件、半導體之類的——丁磊的父親是寧波壹家科研機構的工程師,後來丁磊迷上了無線電,很大程度上是受父親的影響。初壹的時候,他組裝了自己的第壹臺六管收音機。在當時,它是最復雜的收音機,可以接受中波、短波和調頻廣播。這個發明在當地流行了壹段時間,據說丁家有“神童”,長大後壹定是科學家的材料。丁磊沒有成為科學家,而是成為了壹名富有的企業家。但是,他仍然在技術上動腦筋。他在這方面是聰明了點,但是如果他不在技術上積極進步,不斷探索,就不會有實踐的能力和壹些創新。丁磊在大學的時候不是壹個好學生。除了第壹學期,他每天按時作息。三年多來,因為迷茫,他從來沒有上過第壹節課。老師壹定要教書本上的知識嗎?同時,他覺得還沒睜眼就去上課,肯定效率不高。丁磊說,大學四年,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思考。思考這種意識形態是任何人都無法強迫的。因為第壹節課不聽講,要做作業,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去看最後壹節課老師講了什麽,很努力的思考老師想傳達什麽。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快掌握了壹項重要的技能,那就是思考的技能。後來他接觸了互聯網,才知道這個技能對他有多重要,因為互聯網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麽樣子,也沒有壹本書系統的告訴妳互聯網的整個結構,裏面的軟件等等。走這條路,丁磊經歷的困難比別人多。丁磊最苦的壹天是2001年9月4日。這壹天,網易終於因2000年虛報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宣布暫停交易,即時生效。然後是人事震蕩。丁磊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心灰意冷,但家人的鼓勵起了很大作用。父親說:人生怎麽能不遇到挫折?過壹段時間就過去了。從頭再來是壹件大事。妳還年輕,壹點失敗的經歷不壹定是壞事。苦難終於沒有壓倒他,直到2003年6月6日,網易再創歷史新高:每股34.90美元。從垃圾股到今天的中國概念“明星”,網易的轉型讓人感覺像是壹個神話。對此,丁磊表示:“我今年32歲,已經從意氣風發的時期,進入了思想成熟的階段。所以我的心情不會隨著股價的漲跌而改變,尤其是我個人不會因為財富的多少而影響我以後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他嘲笑某網站在找黃金單身漢的評價中把他排在第三。據人才市場專家分析,高學歷人才需求明顯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壹是人才市場的重要人群多為中小企業,需求最大的是掌握職業技能的勞動者。用人單位看重的是實際操作能力和工作經驗,與學歷高低沒有直接關系,這類崗位大專甚至中專畢業就能完全勝任;第二,由於本科、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在知識構成和能力培養上的缺陷,很多單位認為他們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表現出明顯高於低學歷者的水平,反而增加了單位的用人成本,所以單純用專科生更“實惠”。記者在南京人才市場發現,某文化藝術公司招聘的總經理助理、公關、秘書、編輯等8個崗位,無壹例外都要求中專或大專學歷。負責人事的梁先生坦言,這些崗位實用性強,用人最重要的是進取和負責。同時公司規模不大,招聘學歷較低的人才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高學歷人才的“困境”是否意味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過剩”?南京師範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專家李教授認為,人才市場上專業技能人才的重新崛起,反映了企業用人理念的理性回歸。中小企業最急需的是勞動者和生產者。過去不顧企業孝順的特點,盲目爭搶高學歷人才,實際上是把高學歷人才當成了“門面”,進入了用人誤區。但是,不能據此簡單地認為高學歷人才過剩,甚至認為“學歷越高越沒用”。不同學歷層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特征,人才市場主要反映中小企業的用人需求。對於大中型企業和非生產型企業來說,高學歷人才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所以低學歷比高學歷更受歡迎,並不代表社會發展的趨勢。李教授還指出,就業需求“搖擺”的現象也提醒我們教育部門要正視就業形勢,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前幾年,由於爭搶高學歷人才,很多地方忙於學校升級,職校教育和專科教育全面萎縮,有的院校甚至“裁掉所有專科和本科”,導致人才供給單壹,加劇了當前的用人矛盾。為了更有效地與市場需求相銜接,我們必須根據市場經濟的實際發展和未來趨勢,確定不同規格人才的合理比例,不能只培養專業化的高層次人才,而忽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2瀏覽2721

名人的簡單例子

有壹個民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原的伏牛山腳下,住著壹個叫吳澄的農民。他過著艱苦的生活,過著無憂無慮,非常幸福的生活。傳說他臨死前給兩個兒子立了壹個橫匾,上面寫著“勤儉”二字,告誡他們:“要想壹輩子免於饑餓,就要像這兩家那樣。”後來兄弟倆分開,看見牌匾對半,老大得了“勤儉”二字,老二得了“儉”二字。老板在家恭敬地掛著“勤奮”二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豐收。但是他老婆生活奢侈,孩子經常吃兩口白饅頭就扔了。久而久之,家裏就沒有余糧了。自從給了老二半塊牌匾,他也把“節儉”二字作為中堂的“神諭”,卻忘了“勤儉”二字。他疏於耕種,不肯精耕細作,所以每年都沒得到多少糧食。壹個家庭雖然節衣縮食,但是很難持久。今年大旱,老大老二的家已經空了。無奈之下,他們撕掉牌匾,把“勤儉”二字壓在地上。這時,突然壹張紙條從窗口飛進了屋子,兩兄弟趕緊撿起來——看,上面寫著:“勤儉不儉,就像端著壹個無底的碗,卻總是滿腹不滿!”“妳要是節儉,不努力,肯定又窮又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個字不能割裂,相輔相成,缺壹不可。他們吸取教訓後,在門上貼了“勤儉持家”的字樣,以此來提醒自己,警示妻兒,自己生活。從此生活越來越好。希望我說的對妳有幫助。

18瀏覽56672019-07-12

關於節儉名人的故事

勤儉名人故事1,鳳陽,朱元璋的故鄉,朱元璋也流傳著壹首四菜壹湯的歌:“皇上待妳,四菜壹湯,蘿蔔韭菜,真甜;洋蔥豆腐,寓意深刻,明明白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祝壽時,只用了兩碗胡蘿蔔、韭菜、青菜和小蔥豆腐湯招待百官。而且,盟約中有三章:以後無論誰辦酒席,只準四菜壹湯,誰違反就下地獄交錢。2.紀文子紀文子出生在壹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他是春秋時期魯的名臣,為官三十余年。他壹生節衣縮食,以節儉為基礎,也要求家人節衣縮食。他衣著樸素整潔,除了皇服,幾乎沒有像樣的衣服。他每次出門,乘坐的車馬都極其簡陋。壹個叫的人見他如此節儉,就勸子說:“妳身為大臣,德高望重,但聽說妳的妻妾在家不許穿絲綢衣服,也不用餵馬餵糧。妳自己都不註意自己的外表和穿著。讓其他國家的人笑話妳,是不是太寒酸了?這樣做也有損我們國家的尊嚴,人們會說呂尚清過的是什麽樣的生活。為什麽不改變這種生活方式呢?這對妳和妳的國家都有好處。為什麽不呢?"紀文子聽了這話,淡然壹笑,嚴肅地對那人說:"我也希望把家裏裝修得豪華典雅,可是妳看看我們國家的老百姓,還有很多人在吃著粗糧,穿著破舊的衣服,還有人在挨凍挨餓;考慮到這壹點,我怎麽忍心給自己添置財產呢?如果普通人窮茶窮衣,而我扮成妻子專心養糧養馬,做官就沒良心了!此外,我聽說壹個國家的強大和榮耀只能通過其臣民的高尚行為來表達,而不是通過他們美麗的妻子和馬匹。那樣的話,我怎麽能接受妳的建議呢?這句話讓仲孫看起來很慚愧,同時也讓他更加尊重文姬子。此後,他以紀文子為榜樣,十分註重生活的簡樸。他的妻妾只穿普通布做的衣服,家裏的馬也只用糠草餵。3、蘇軾房梁掛錢蘇軾,唐宋八大家之壹,21歲,秀才。他當了40年的官員。為官期間,他壹直註重節儉,經常過得小心翼翼。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因為他的工資減少了很多,他窮得活不下去了。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得到了壹塊土地,自己耕種。為了不浪費壹分錢,他還打算花:先把所有的錢都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個月用壹份;每份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壹小份。錢都付完了,按數額掛在梁上,每天早上拿壹袋,作為壹整天的生活費。拿到少量的錢後,他要仔細掂量,買不到的肯定不會買,只允許有剩余,不允許超支。蘇軾把錢存在竹筒裏,以防不測。4.趙匡胤,趙匡胤教婦女要節儉,“天上的仙府,地上的皇宮”。皇帝作為壹國之主,應該說是天下首富,金銀財寶都可以享用。然而,宋太祖趙匡胤,宋朝的開國皇帝,不僅生活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而且嚴格教育他的孩子要節儉。5.周恩來總理在周恩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壹個美麗的傳說。他壹直主張勤儉建國,要求“壹切招待必須是國內的,必須節儉樸素,不能鋪張浪費,缺乏革命精神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朱光亞同誌曾回憶過壹個故事:1961 65438+2月4日,召開專門委員會,審議當時二機部的壹個方案。會議從上午壹直持續到中午,周總理邀請大家共進午餐。餐桌上是壹大盆白菜豆腐煮的丸子,周圍是幾碟鹹菜和芝麻餅。周總理和大家在同壹張桌子上吃飯,吃同樣的食物。這個故事到目前為止聽起來很有教育意義。在周總理身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1962年夏,周總理視察遼寧省。他壹呆,就從口袋裏掏出壹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誌,說:“上面寫什麽都沒辦法。”原來,這份清單包含了20多道禁菜,包括雞鴨魚肉等等。正是這些小事,鑄就了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使他們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體現!6.毛澤東和毛澤東要求其他人先做這件事。他過著簡樸的生活,睡在硬邦邦的床上,穿著粗布衣服。壹件睡衣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主動降低工資和生活水平,不吃魚不吃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壹次中午前開會,他留大家吃午飯。飯桌上還擺了壹大碗丸子和水煮白菜,還有幾小碟鹹菜,主食是芝麻餅。偉人為中國人樹立了節儉的榜樣。7.鄧小平·鄧小平的節儉生活伴隨著許多感人的細節,引人入勝,令人難忘。“壹粥壹飯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思物質難。”現在壹些先富起來的人已經把節儉當成小氣,把浪費當成促進消費。但是這些人完全忘記了我們資源的匱乏。我國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氣人均占有量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天道孕育萬物,有時候土地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卻是無限的。有時是有限的為無限的欲望服務,其間不生法制,則物必暴,財必乏。”這是白居易的資源危機觀。緊縮是應對資源短缺的最重要選擇。今天,我們這些深深感受到缺水、缺電、缺煤、缺油之痛的人,應該比白居易更有緊迫感,深刻感受到領導人節儉細節的永恒魅力。8.雷鋒的節儉精神* * *制片人士兵雷鋒在生活中處處講究節儉。他參軍後,每個月領到的補貼,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外,全部存入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又補。我已經變得認不出來了,我不忍心買壹雙新的。搪瓷臉盆和洗臉盆上有很多傷痕,不想扔掉再買壹個。他的內褲也補了很多。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以領兩套單衣,兩件襯衫,兩雙鞋,而雷鋒只領了壹件,說是“夠穿”。9.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常說壹句英國諺語,“省下便士,英鎊就會到來。”每天晚上,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和走廊裏的燈。她堅持皇室使用的牙膏都要擠。日本的豐田公司,號稱“路終有壹路,路中必有豐田車”,在成本管理上就是從壹點壹滴做起的。勞動手套壞了,需要壹壹更換。辦公用紙用在前面,就需要用在後面。馬桶的水箱裏放壹塊磚,節約用水。壹個是國家的尊重,壹個是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這麽強,太神奇了。10、勤奮的民間故事有這樣壹個民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原的伏牛山腳下,住著壹個叫吳成的農民。他過著儉樸的生活,過著無憂無慮、非常幸福的生活。傳說他臨死前給兩個兒子立了壹個橫匾,上面寫著“勤儉”二字,告誡他們:“要想壹輩子免於饑餓,就要像這兩家那樣。”後來兄弟倆分開,看見牌匾對半,老大得了“勤儉”二字,老二得了“儉”二字。老板在家恭敬地掛著“勤奮”二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豐收。但是他老婆生活奢侈,孩子經常吃兩口白饅頭就扔了。9.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經常說壹句英語諺語,“省下便士,英鎊隨妳而來。”每天晚上,她都會親自關掉白金漢宮小廳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王室使用的牙膏都要擠。日本的豐田公司,號稱“路終有壹路,路中必有豐田車”,在成本管理上就是從壹點壹滴做起的。勞動手套壞了,需要壹壹更換。辦公用紙用在前面,就需要用在後面。馬桶的水箱裏放壹塊磚,節約用水。壹個是國家的尊重,壹個是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這麽強,太神奇了。10、勤奮的民間故事有這樣壹個民間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原的伏牛山腳下,住著壹個叫吳成的農民。他過著儉樸的生活,過著無憂無慮、非常幸福的生活。傳說他臨死前給兩個兒子立了壹個橫匾,上面寫著“勤儉”二字,告誡他們:“要想壹輩子免於饑餓,就要像這兩家那樣。”後來兄弟倆分開,看見牌匾對半,老大得了“勤儉”二字,老二得了“儉”二字。老板在家恭敬地掛著“勤奮”二字,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豐收。但是他老婆生活奢侈,孩子經常吃兩口白饅頭就扔了。9.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經常說壹句英語諺語,“省下便士,英鎊隨妳而來。”每天晚上,她都會親自關掉白金漢宮小廳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王室使用的牙膏都要擠。日本的豐田公司,號稱“路終有壹路,路中必有豐田車”,在成本管理上就是從壹點壹滴做起的。勞動手套壞了,需要壹壹更換。辦公用紙用在前面,就需要用在後面。馬桶的水箱裏放壹塊磚,節約用水。壹個是國家的尊重,壹個是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

  • 上一篇:如何畫關於春節的英文海報?春節英文手抄報怎麽畫?
  • 下一篇:關於饅頭的詩句古詩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