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是我國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童年時代清貧的生活使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入朝為官後,他依然如此。
有壹次,他的兒子範純仁要辦喜事。範純仁對婚禮大操大辦自然不敢妄想,他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只買兩件稍微好些的衣服,這樣於父親、妻子兩邊都能說得過去。於是,範純仁將計劃購置的衣服列出清單,壯著膽子交給父親審定。
誰知範仲淹看過單子,立即板起臉面孔,說道:“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這與節儉有什麽矛盾?怎麽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費呢?”
兒子聽了委屈得直掉眼淚,氣得轉身就走。範仲淹叫住兒子,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呀!不是買不起這些東西,也不是爹舍不得。我是怕妳過慣了富貴的日子,以後壹旦過得貧窮起來,妳吃不了苦呀!再說,正因為我是大官,我們才更應該帶頭節儉辦事才對呀!”聽了父親的話,範純仁終於冷靜下來,修改了清單,從儉地辦了婚事。
點評:人由儉樸到奢侈很容易接受,由奢侈再到儉樸就難了。奢侈的行為會把錢財用光,而儉樸的行為則會培養出廉潔的好品德。節儉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應該提倡節儉、樸素,反對奢侈浪費。隨著國家的富強,現在個別地方的奢侈浪費、互相攀比的風氣相當嚴重,青少年絕對不可沾染上這種壞風氣,應做壹個節儉、樸素的人。
王冕學畫
明朝時候,浙江諸暨出了壹個有名的畫家,叫王冕。王冕小時候家裏很窮,父親讓他去給地主放牛。
鄉裏有壹所學堂,王冕聽到學堂裏瑯瑯的讀書聲,心裏很羨慕。他常常把牛拴在樹上,悄悄地走進學堂去聽老師講課,有時還向老師借書來讀。有壹回,他從學堂聽課出來的時候,牛不見了。父親聽說他丟了地主的牛,又生氣又害怕,拿起門閂就要打他。王冕嚇得逃了出來,躲在壹所廟裏過夜。夜裏,他就坐在佛像的膝蓋上,借掛在佛像前面的長明燈的光亮,讀從學堂裏借來的幾本破書。
王冕不僅喜歡讀書,還喜歡畫畫。有壹年初夏,在壹個雨過天晴的傍晚,王冕到湖邊去放牛。這時候,太陽透過白雲,照得滿湖通紅。湖邊的山上,青壹塊,綠壹塊,十分好看。樹葉經雨水洗過,綠得更加可愛。湖裏的荷花也開得格外鮮艷,荷葉上的水珠像珍珠似地滾來滾去,真是美麗極了。王冕心裏想:要是能把這幅景象畫下來,該多好啊!對,我先學著畫荷花吧!
王冕他向學生要了幾枝破筆,把樹葉搗爛,擠出汁水當作綠色的顏料;把紅色的石頭研成粉末,和水調勻,當作紅色的顏料,就坐在湖邊上畫起荷花來。
起初,王冕畫的荷花荷葉,都像長了翅膀要飛似的,壹點也不像。可他並不灰心,畫壹張不像,就再畫壹張。他壹邊畫,壹邊對著荷花仔細地琢磨。這樣畫來畫去,琢磨來琢磨去,他畫的荷花簡直跟湖裏長出來的壹樣,好看極了。
畫荷花成功了,他接著學習畫山水,畫牛馬,畫人物,到後來,不論畫什麽東西,他都畫得很好。
其他還有:
"只要勤奮,肯去求知,肯去創新,對自己節儉,對別人慷慨, 對朋友講義氣,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有所成就,生活無憂。"——李嘉誠
君子以儉德辟難。
出處《周易·否》。
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提示《周易》含有樸素的辯證思想,有許多地方闡述事物變化的道理。這句話就有辯證的思想。壹方面,闡明儉樸的德行有助於防患於未然,防止奢靡腐化等行為;另壹方面,在面臨危難的時候,特別是在面臨物質匱乏的困難時,具備儉樸的德行有助於克服危難。《周易》的作者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順與不順、通與不通之時,不順不通,就要修身養德,不能過分彰顯自己,以渡過難關。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出處《尚書·大禹謨》。
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提示克勤克儉,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傳說中的古代聖賢都是這樣做的,他們對於國家大事盡心盡力。大禹勤勞於治水大業,數過家門而不入。堯特別關心群眾,認為別人挨餓受凍,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到家,是自己的過錯。古代聖賢的生活卻十分節儉,經常穿著粗布衣裳,吃粗米飯,喝野菜湯。由於堯、舜、禹在事業和生活上克勤克儉,所以贏得了百姓的擁戴。
儉,德之***也;侈,惡之大也。
出處《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提示魯莊公命人在廟堂的柱子上塗紅漆,在椽子上雕花紋,這都是奢侈而不合禮法的事情。大夫禦孫勸諫他時,說了這句話,並指出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先人的“大德”中註入了“大惡”,不但不能取悅先人,反而是辱沒了他們。可見,古人是從禮的規範和德的大小的高度來看待節儉,而把奢侈浪費看做壹種惡行。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戒奢以儉,不靡費財物,仍是值得我們崇尚的美德。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
大意老百姓的生計在於辛勤勞作,只有勤於勞作,財物才不會匱乏。
提示這是壹句古老的格言。古人明白,只要老百姓辛勤勞動,社會安定,百姓和國家都會隨之富足起來。我們現在仍應保持以勤為本的美德,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勞動,這樣,國家才會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才會更加富裕。
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出處《墨子·辭過》。
大意節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提示在先秦諸子之中,墨子以樂於過類似苦行僧的生活而聞名。他痛恨統治者的驕奢淫逸、靡費財物,提倡節儉。他到處宣揚自己的觀點,吸引了大批人做他的弟子,在先秦諸子中獨樹壹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處李紳《憫農》。
大意農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鋤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長禾苗的土中。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壹粒都是這樣辛苦得來。
提示這首詩語言淺顯而內涵深邃。有壹個故事說,壹個財主的兒子不知道稼穡之艱難,常到壹個飯館裏吃餃子,但把餃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餡。後來家裏遭遇火災,麗樓美閣壹夕之間夷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飯要到這個飯館,老板以餃子皮招待他,他深為感動。老板說,不用謝,這都是妳當初扔掉的皮,我揀起曬幹了而已。財主的兒子很慚愧,後來勤奮勞動,生活節儉,家道重又殷富起來。這個故事,也印證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出處李商隱《詠史》。
大意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無不是興於勤儉,亡於奢靡。
提示古往今來,成功的創業者大都經過艱苦奮鬥的階段,所以比較註意勤儉節約。但是對守業者來說則正好相反,他們沒有經歷過創業的艱辛,容易貪圖奢侈享樂,最終的命運必然是事業的衰敗,國家的滅亡。這是幾千年的歷史所昭示的真理。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出處《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大意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提示五代時的後唐莊宗李存勖,壹開始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擊敗各個敵手稱帝。但他後來沈湎於音樂戲曲,寵愛伶人,不思進取,部下作亂,伶人發難,在位三年就死於兵亂之中。歐陽修在撰寫《伶官傳》時,有感於這段歷史,闡發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中國文化有著很強的憂患意識,特別是在國家動蕩、民不聊生時更是如此。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講“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就是分別從個人與國家的角度強調了保持憂患意識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規勸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實現長治久安。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出處司馬光《訓儉示康》。
大意從節儉變得奢侈容易,從奢侈轉到節儉則很困難。
提示這是司馬光引述他人的話,用來訓誡子孫。它強調要自覺保持儉樸,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過好日子,這本無可厚非。但是過於奢華是不可取的,而且這種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商紂王用了雙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了紂王的貪欲壹發,將不可遏止。所以,堅持節儉要有自律的能力。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出處《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
提示這是唐朝的陸贄給皇帝上書中的話,旨在強調節儉的意義。大至壹國,小至壹家,量入為出都是重要的理財原則。推而廣之,資源和財物總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揮霍。只有“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才有可能持續發展。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處《宋史·範純仁列傳》。
大意只有節儉可以使人廉潔奉公,只有寬容可以使人養成好的品德。
提示“儉”和“恕”是中國古代政治家常用的兩個概念。因為古代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糧食產量低,幾年的豐收才有壹年的積蓄,所以特別要節儉。對於官員而言,貪汙受賄,不廉潔,往往是因為貪得無厭、迷戀奢侈生活,而儉樸的德行有助於抑制這種過分的欲望,所以,節儉是富國的重要國策,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徑。“恕”作為儒家的壹種倫理道德範疇,要求以仁愛之心待人。對官員來說,經常能設身處地地為百姓著想,就壹定會得到百姓擁護,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出處朱柏廬《治家格言》。
大意即使是壹頓粥、壹頓飯,也應當想到它來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絲、半根線,也要想到勞作的艱辛。
提示朱柏廬是我國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提倡家庭教育。他的《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訓》,是壹部專門教育人們勤儉治家的格言集。節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首先是尊重勞動和從事勞動的人。我們的食物和衣裳,都來之不易,要通過種植者、烹飪者、紡織者的許多勞動生產出來,不能輕易浪費。所以,這段話成為我國傳統的“治家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