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主要流行於雲南德宏、臨滄壹帶,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雜居,地方色彩濃厚。
這種樂器用壹個半葫蘆作為音箱,葫蘆的竹筒下端並排插著三根長短不壹的竹筒,嵌有銅瓦,中間較長的竹筒有七個孔。演奏時,吹葫蘆的細端是指按壓中間竹筒的音孔,在演奏旋律的同時,左右竹筒同時發出固定的單音,與旋律形成和聲。其音樂柔和、細膩、醇厚、質樸、富有表現力,深受雲南人民的喜愛。無論是民謠還是專業舞臺,都能聽到它優美的聲音。近年來也備受國內外關註。壹些葫蘆絲樂器與現代電子樂器的合奏也能體現出兩種樂器的完美結合,呈現出古典與現代結合的溫馨醉人的新感覺。
傣族人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節日裏,無論是在河裏劃龍舟,還是在河上放“高盛”(用竹筒做成的土制火箭),或是在廣場上“狂奔”,或是在竹樓裏飲酒宴飲,都能聽到動人的歌聲。
歷史和起源
葫蘆笙歷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是由葫蘆笙演變而來的。這種結構仍然保持著古代樂器的傳統。笛管數量與三管笛相同,兩個輔管與無音孔的古笛壹模壹樣,而連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笛的“和而不同”惟妙惟肖。但其編導開了七個音孔,與後世的笛子極為相似,顯示了其在歷史上的飛躍。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民族音樂家對葫蘆絲進行了不斷的改革。1958年,雲南省歌舞團首次將音域擴大到14調。近年來,北京的壹些文藝團體制作了兩種新的葫蘆絲。其中六管葫蘆絲可以吹奏單音、雙音、單音旋律加延音和兩個和聲旋律加延音。既保持了原樂器獨特的音色和風格,又增加了音量,擴大了音域,豐富了音色和表現力。在中國的民族樂器花園裏,它已經成為壹朵引人註目的花。1980年初,中央民族樂團來訪團為日本人民演奏了這支新葫蘆絲,受到了歡迎和好評。
傣族民間流傳著這樣壹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山洪暴發時,人布毛撿起壹個大葫蘆,冒著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貞的愛情感動了美妙的音樂,頓時風平浪靜,百花齊放。祝新人好運幸福,洋洋得意。從此,葫蘆絲在傣族家庭中代代相傳。
傣族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節日裏,無論是在河裏劃龍舟還是在河邊高飛,在廣場上奔忙,或者在竹樓裏飲酒唱歌,都能聽到動人的歌聲。贊哈(民謠歌手)在葫蘆絲的伴奏下,唱出了古老的傳說和美麗的神話,舊社會的苦難和新社會的幸福。
[編輯此段落]類別
阿昌族的葫蘆絲和傣族的類似。阿昌語稱之為“排樂翁”,由葫蘆和金竹制成。吹管長6厘米,主管長50厘米,輔管分別長33厘米和17厘米。兩根輔管靠近主管的壹側,留有壹根竹子,用細竹與主管綁在壹起。
在西盟佤族,葫蘆絲被稱為“百紅了”。三根笛管插在葫蘆底部,用蠟封好。上端和竹吹管只有兩厘米長。特別獨特的是主管前端底部有七個音孔和兩個氣孔。指揮演奏旋律,兩個輔助管發出連續的純五度音程的聲音伴隨旋律。如果不需要連續音或者需要單個連續音,可以阻塞輔助管。
[編輯此段落]結構
葫蘆簫是壹種獨特的樂器,具有獨特的形狀和結構。它由壹個完整的葫蘆、三根竹筒和壹根扁平的金屬簧片組成,總長約30厘米。在葫蘆的柄端插壹根竹筒作為吹氣孔,整個葫蘆作為風箱。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筒插在葫蘆的底部,每根插在葫蘆裏的竹筒都鑲嵌著壹根銅或銀的蘆葦。中間的竹筒最粗,上面有七個音孔(正6背1),能吹出G到G '的壹個八度音程的旋律,稱為主管。兩邊的輔管上面只有簧片,沒有開音孔,只能和主管做壹個和弦。通常,較細的竹管發出A音,最細的發出E音。
[編輯本段]功能
葫蘆簫常用來演奏民歌等民間曲調,最適合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壹般曲調多為長音,音樂柔和和諧,更能表達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蘆簫在傣族、阿昌族和其他民族中最受歡迎。是娛樂用的樂器,每個村子都有很多能工巧匠制作。青年男女表達感情或人們走在路上,在田間勞作,經常吹奏葫蘆絲,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編輯本段】玩法
(1)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用第壹指腹分別開合第壹、二、三音孔,拇指在主管下拖動。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用第壹指腹開合,拇指開第四、第五、第六音孔,位於主管前下方。
(2)深呼吸,盡可能多地吸入空氣。吸氣後氣息下沈,使氣流有控制地均勻、均勻地呼出,氣息要平穩,不能忽強忽弱。
(3)演奏中,高音要用慢吹法(氣流減少),低音要用快吹法(氣流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