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布袋戲是越南特有的藝術,來源於越南北部的鄉村廟會。水是舞臺。木偶等道具是體現人物的工具。藝術家們用手穿過竹竿,讓可愛的木偶在水面上移動。民族樂器的聲音,歌詞,人物的語言,給觀眾帶來新奇的感覺。對於東南亞的人們來說,木偶戲象征著童年的歡樂和傳統文化。隨著旅遊業的繁榮,越南獨特的水上布袋戲成為了“國寶”,在遊客面前光彩奪目。扣人心弦的劇目和獨特的表演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是遊客遊覽越南的首選。水上木偶戲作為越南最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舞臺劇,在世界上也是獨壹無二的。表演者必須長時間浸泡在水中,用他們強壯的臂力和嫻熟的控繩技巧,讓娃娃們將各種傳說和故事表演得惟妙惟肖,其動態、貼切的表情令人嘆為觀止。這種始於越南黎朝(Ly王朝,公元1010-1225)時期的藝術表演,起源於湖泊池塘遍地的紅河三角洲。因為水上木偶戲是以水為舞臺的,所以在農村,那些天然的湖泊池塘是最好的免費表演場所。水上木偶戲自創辦以來,逐漸從北越流傳到全國,並在18世紀達到頂峰,以其多樣的劇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眾。俠義(民間歌舞):俠義的舞臺藝術,包括舞蹈、音樂、歌唱、評書(故事中的文學),在紅河平原極為普遍;小醜在這個場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小醜讓觀眾哭笑不得,拍手大笑。荒誕劇壹直是越南民族的文化特色。古代戲曲:17世紀形成,18世紀迅速發展。它包括舞蹈、歌唱和音樂,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和粗略性。它在全國各地發展,尤其是在中部和南部。改良戲劇:它使用多種音樂結合歌詞。“提高唱功”起著關鍵作用,人物的性格是通過表演者的歌聲表現出來的。在九龍江平原很常見。北寧民歌:北寧民歌的發源地是河內以北的北寧省。這裏每年都舉行民歌表演。北寧民歌有許多不同的音調,其中二人轉是最常見和流行的。壹個男人和壹個女人或者壹群男人和女人的二重唱是美妙的,吸引人的。音樂會的地點是在亭子、寺廟、小山、山坡或在河或湖的表面上的壹艘船。藝術東湖民間繪畫:從前,東湖人(北寧省)在春節來臨的時候繪畫迎接新年,家家戶戶都掛上畫。東湖繪畫來源於人民的普通生活,反映了人們對幸福和溫飽的渴望。絲綢畫:在這種畫中,畫家使用的原料是絲綢、墨水和顏料。油畫:6世紀出現在越南。從那以後,很多畫家都從事這個行業。時至今日,這種畫已經傳遍了全世界。陶器:越南每個地區都有在陶器上繪畫的特點。河內郊區的博昌村是陶器上繪畫的源頭。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繪制陶器,但技術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地步。手工藝術品由漆器、竹子和藤條制成的手工藝術品在越南非常常見。越南人非常擅長用木頭、龜甲和貝殼獸角制作手工藝品。各種“手工藝品”在生產企業或紀念品商店都能買到。在越南購物時,妳會發現越南女性愛穿國服——敖黛。它的外層很像中國的旗袍,只是腰部開衩,小豎圓領,上半部分雙層。裙子長及腳踝,刺繡或卷邊,極為優雅。奧黛通常以輕薄柔軟的絲綢面料剪裁,搭配花色或白色面料的寬松長褲,方便蹲坐和騎行。除了做工精致,奧黛不太註重穿的身材,所以大家都穿的很好,個人和衣服都很突出。戴著壹頂竹帽,開叉的敖包,壹條褲子,這大概是大多數人從越戰電影中得到的印象,但如果妳乘坐的是越航的飛機,空姐敖包絕對會讓妳多看兩眼。傳統廟會:廟會體現了越南民族文化的精髓。全國各地每年都會舉辦傳統的廟會,體現了各地風俗習慣的特點。當人們參加廟會時,他們有機會交流和了解其他地方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