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馬鞍馬鐙等(高分懸賞)

關於馬鞍馬鐙等(高分懸賞)

馬在我國被馴養,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溫良的優點,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早期馬多被用來駕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車混合為主,動輒都是幾十萬,而騎兵最多不過五六千騎。直至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才為趙國訓練了壹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隊裝備,這是軍事史上壹項偉大的變革。此後,各諸侯國都非常重視發展騎兵。

但是,在當時騎馬是壹件十分辛苦的事,因為還沒有發明馬鐙。在公元前亞歷山大率軍東征,橫掃中亞大地時,他的將士們的雙腿是在馬腹的兩邊空蕩蕩地懸垂著,沒有任何支撐。他們靠著大腿的力量,用力夾住猛烈顛跛的馬以保持自身的穩定。這種艱辛可以料想。而馬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沒有它,當馬飛奔或騰越時,騎士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陜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馬具齊備,但就是沒有發現馬鐙。

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壹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壹起,發揮出最大效力。馬鐙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但準確的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壹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8厘米,是國際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吉林市郊帽兒山墓地是20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其年代大致相當於西漢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了壹副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我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北燕是慕容鮮卑所創建的王朝,當時在東北地區與高句麗互相爭奪地盤,雙方都很重視發展騎兵。由於慕容鮮卑與北方草原遊牧地區關系更為密切,便率先發明了馬鐙,從而使其騎兵的戰鬥力猛增。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發掘了東晉瑯琊王氏族墓群,7號墓中出土了壹件裝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322)或稍後。這件陶馬的雙鐙是已知馬鐙的較早實例。

1965年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紀初遷至遼西的漢族統治者馮氏在前燕、後燕基礎上建立的鮮卑族國家,馮素弗是北燕王馮跋的弟弟。這是壹座時代明確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壹副馬鐙,形狀近似三角形,角部渾圓,在木芯外面包鑲著鎏金的銅片。

[編輯本段]歐洲最早的馬鐙

歐洲最早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爾人的墓葬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屬馬鐙為主。阿瓦爾人是來自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人的重點活動地區是陰山以北的草原,與鮮卑人及北魏王朝發生多次戰爭被打敗之後,柔然人於6世紀沿歐亞草原之路西遷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些西方考古學者認為:是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馬鐙傳播到歐洲,甚至認為阿瓦爾人的馬鐙就是中國傳統的直柄橫穿金屬馬鐙,或者有中國工匠直接參與到為阿瓦爾人制做馬鐙上來。因此,馬鐙被稱為“中國靴子”。

通過上述考證與論述,可以確認:最早的馬鐙發現於公元3—4世紀鮮卑人活動的中國北方草原地區,這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對世界的壹項偉大貢獻。

馬鐙發明後,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五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已有了馬鐙的繪畫。至於流傳到西方的馬鐙,是首先由中國傳到土耳其,然後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後傳播到歐洲大陸的。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中國發明的馬鐙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關於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優勢的是中國。直到8世紀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現腳鐙,但是它們在那裏的社會影響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說,就像中國的火藥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壹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卻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事實上,歐洲人是踩著中國人的馬鐙進入了騎士時代的。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中國有據可考的馬鐙,出現在北魏時期,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其後,這種馬鐙通過高句麗向東傳播,擴散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其後,馬鐙也被高句麗人掌握和改造,用木芯包鐵鐙代替了北燕的木芯包銅鐙。

馬鐙的發明幾乎可以和輪子的發明相提並論。有了它,騎兵可以更輕松的在馬上做各種動作,人類戰爭史才真正迎來了騎兵無敵的年代。馬鐙的歷史有兩千多年的時間了,最早是用皮革制成的。馬鐙有銀、銅、鐵鎏銀、鐵等不同的材質。它是馬具中至關重要的壹個部件。是為了幫助騎士上馬而發明的。

中國最初的馬鐙只有單獨的壹個,垂系馬鞍的革帶也很短。騎士上馬之後,馬鐙就沒有實際用途了。古人在原始馬鐙的基礎上,通過改良,制作出真正的馬鐙,就是現在的雙馬鐙。馬鐙的產生和使用,標誌著騎乘用馬具的完備,因而具有裏程碑的意義。在軍事上,它使騎兵上下馬迅速,人騎在馬上不易墜地,控制戰馬更加自如,馬鐙解放了騎兵的雙手,增加了戰鬥力。在日常生活中,馬鐙使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的人,甚至婦女都可以穩穩的騎在馬上。騎馬的姿勢也更加瀟灑大方。

[編輯本段]考古類型學分析

為了使研究盡量客觀,我們盡可能地搜集經科學發掘或有準確出土地點的馬鐙,並參考相關的雕塑和壁畫,壹***選取了188件標本,絕大部分為實物馬鐙。由於個別地區實物標本貧乏,所以我們還選擇了壹些雕塑和壁畫中的馬鐙作為補充資料。我們選取的標本年代主要集中在4世紀-9世紀。10世紀以後,馬鐙樣式趨於統壹,僅選取了這壹時期有代表性的標本,以說明馬鐙發展演變的完整過程。

盡管馬銷樣式繁多,但是仔細分析,不難發現馬鐙的區別主要在於懸系部分。依據懸系部分的特征,種類繁多的馬鐙可以歸類為四個類型,即直柄橫穿型馬鐙、壺鐙、T形柄金屬馬鐙和8字形馬鐙。這四個類型既相互關聯,又各自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A型 直柄橫穿型馬鐙,總體特征為直柄,柄上有壹橫穿。該型馬鐙演變趨勢為橫柄越來越短,踏板越來越寬;鐙環形狀雖然也有不同,但不像鐙柄和踏板那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因此不作為分式的主要依據。根據鐙柄和踏板的變化,A型馬鐙可分以下八式:

AI式:木芯長直柄馬鐙。鐙柄為長條狀,其長度與馬鐙通高之比約為二分之壹,柄上部有穿,柄根部漸窄;馬鐙通體厚度相同,踏板略微向上凸起。此式馬鐙質地為木芯,三面包銅片或外包皮革。

AI式馬鐙在3世紀中葉~4世紀中葉出現於遼寧朝陽地區,均出於鮮卑人墓葬中。

AII式:木芯包金屬直柄馬鐙。鐙柄較I式變短,為短粗的條狀,其長度與馬鐙通高之比小於或等於三分之壹,柄上部有壹長方形橫穿,柄根部略窄於上部。踏板微凸,其寬度與馬鐙通體厚度基本相同或略寬。

AII式馬鐙質地為木芯,四面包銅片(通常鎏金)或鐵片。AII式馬鐙4世紀開始流行於我國東北地區,5~6世紀流行於朝鮮半島和日本。

AIII式:長直柄金屬鐙。鐙柄為長條狀,柄端帶橫穿的部分加寬,呈橫置的長方形或方形。踏板寬於馬鐙通體厚度,有的踏板上還帶有小突起。

AIII式馬鐙最早的標本見於寧夏固原北魏漆棺畫墓(固原縣文物工作站, 1984: ),年代為484~486年(孫機,1996:122)。但是這種長直柄金屬鐙在我國流行時間不長,迅速為新式樣馬鐙所代替;在朝鮮半島和日本則壹直沿用到7世紀。

AIV式:窄踏板直柄金屬鐙。鐙柄大大縮短,其與橫環連接的部分成短柱狀,形似柄頸,從而使柄部看起來很像鐙環上扁形的“耳”(蘇聯學者稱為“帶薄片耳”型鐙),鐙柄為圭首形或方形;穿位於鐙柄的中部或下部。踏板壹般都較為平直或略微向下弧,其寬度大於馬鐙通體厚度,但不像後來的金屬鐙那樣踏板中間有壹道突起的脊)。

AIV式馬鐙質地為金屬,以鐵制為多,亦有銅制。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AIV式馬橫標本是寧夏固原李賢墓出土的明器鐵馬鐙,年代為569年。AIV式馬鐙的分布十分廣泛,幾乎傳遍歐亞大陸各地。

AV式:馬蹄形鐙環直柄金屬鐙。銀柄圭首形或方形,穿位於鐙柄的中部或下部。鐙環為馬蹄形,踏板寬大,中間有壹道橫脊,兩邊略微下卷。

AV式馬鐙均為金屬質地,壹般為青銅制。目前所見AV式馬橫標本均有豪華裝飾,采用鎏金、包銀或錯金銀工藝,制作極其精美,其中或有等級之分。這種馬鐙數量不多,只在內蒙古、陜西和俄羅斯米努辛斯克盆地發現了少數幾例。

AVI式:寬踏板直柄金屬鐙。鐙柄以方形為主,亦有圭首形;穿位於鐙柄的中部或下部。踏板寬大,微微下弧,中間有壹道橫脊,兩邊下卷,有的踏板上還有接孔AVI式馬鐙以鐵制為主,亦有銅制。AVI式馬鐙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整個歐亞大陸。

AVII式:鐙柄進壹步縮短,柄頸退化;穿變得寬大,其位置與鐙環極為接近:壹般位於緊接鐙環上端處或在鐙柄與鐙環之間。歐洲維京人墓葬( 9-11世紀)中出現壹種馬鐙:長鐙環,鐙環上端為寬大的穿,有的穿上還帶攀。維京人的馬鐙基本上與AVI式馬鐙相同。AVII式馬鐙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歐亞大陸。

AVIII式:鐙柄退化,僅存鐙環,鐙環梁部有穿。

AVIII式馬鐙是10世紀金屬馬鐙的典型代表,後來逐漸成為歐亞大陸馬鐙的主流。

B型 壺鐙。 直柄,柄上端有穿,整個馬鐙形似圓壺,將足前部包住。壺鐙是壹種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馬鐙,目前只見於日本和朝鮮半島南部。壺鐙制作工藝分為兩種:壹種是先做出鐙架,再把鐙環前部的鐙架包上皮革;另壹種是用木頭旋制出壺形鐙。後壹種馬鐙出現較晚,始見於7世紀。依據壺鐙不同的制作工藝,可將其分兩個亞型。

春秋網Ba型:鐙架包皮革壺鐙,變化趨勢與直柄橫穿型馬鐙相似。據鐙柄和踏板的變化,可以分為三式。

BaI式:長直柄,柄上端有穿,形似AII式馬鐙鐙環前套上皮囊(表壹,31)。BaI式馬鐙鐙架為木芯包金屬。無論從形制還是從材質,都表明BaI式馬鐙與AII式馬鐙有壹定的淵源關系。可以說,BaI式馬鐙是All式馬鐙本地化的產物。

BaII式:長直柄,穿位於鐙柄上端,踏板呈半月形(表壹,34)。BaII式壺鐙在6世紀采用木芯包金屬雕架,6世紀末逐漸為金屬鐙架取代。

BaIII式:鐙柄大大縮短,形成壹個柄頸,將寬大的穿連接在雕環上,踏板呈半月形,鐙架為金屬制。

Bb型:木旋壺鐙,用木頭旋制而成,其形制與BaII式壺鐙相同,但材質不同(表壹,36)。流行於7世紀。

C型 T形柄金屬馬鐙。帶有T字形短直柄,踏板寬於馬鐙通體厚度。這種金屬鐙的T字形短直柄可能是直柄橫穿型馬鐙的壹種變體,因技術或其它原因無法做出穿部,而采用直柄上加橫杠的工藝來代替。

春秋網C型馬鐙僅見兩件標本,均為鐵制。壹件發現於俄羅斯阿爾泰地區庫德爾格,另壹件發現於我國新疆克爾木齊。庫德爾格墓葬年代為6-7世紀。克爾木齊那件馬鐙最初被認為是戰國至漢代遺物(新疆社科院考古所,1983:圖166)。從形制上看,這件馬鐙的踏板寬於馬鐙通體厚度,除了鐙柄略有不同外,與鄭仁泰墓、獨孤思貞墓所出馬鐙非常接近,年代應在6—7世紀。最近出版的《新疆古跡大觀》已正確將其斷為唐代之物(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9年:340)。

D型 8字形馬鐙。整個馬鐙的形狀如同阿拉伯數字8,上面彎曲出的小圈為控系用的圈鼻,下面為銷環。D型馬鐙均為金屬質地,壹般為鐵制。該型馬鐙可分為兩個亞型。

Da型:馬鐙的鐙鼻與橫環連接部分不交叉,大多在鐙環上方形成壹個圓形或扁圓形的小圈鼻。這種類型的馬鐙亦有早晚之別,早晚變化主要體現在頸部的有無和踏板的寬窄,可分兩式。

DaI式:長頸8字形馬鐙。鐙鼻與錯環之間采用長頸,形制上明顯模仿直柄橫穿型馬鐙,踏板略寬於馬鐙通體厚度。

DaII式:無頸8字形馬鐙。鐙鼻與雕環之間無頸,踏板定於馬鐙通體厚度,有越來越加寬的趨勢,晚期或帶裝飾。

Db型:鐙環與橫鼻連接部分采用卷曲工藝,鐙鼻呈圓形或三角形。

8字形馬鐙起源於南西伯利亞,始見於6-7世紀,後來傳人中亞和歐洲廣大地區。這種馬鐙似乎從未向東方傳播,中國境內、朝鮮半島和日本至今尚未發現。8字形馬鐙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采用西方傳統的鍛造工藝制作。而直柄橫穿型金屬馬鐙通常采用東方傳統的鑄造制作。8字形馬鐙的早期形式明顯模仿直柄橫穿型馬鐙。由於長直柄型馬鐙不適合用鍛造工藝制作,長頸8字形馬鐙後來迅速被無頸8字形馬鐙取代。

據以上討論,馬鐙源於中國東北鮮卑墓出上的木芯長直柄馬鐙。5世紀在中國北方出現的金屬馬鐙是在木芯長直柄馬鐙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來對歐亞大陸軍事變革產生直接影響的是金屬馬鐙。直柄橫穿型馬鐙和海東的壺鐙以及南西伯利亞的8字形馬鐙均有淵源關系,後兩種類型的馬鐙是在直柄橫穿型馬鐙影響下,結合當地制作工藝特色發展起來的。

馬鞍 壹般使牛皮包裹三合板木架,而後用鋼板做為骨架

對於這壹問題,由於長期以來始終沒有在考古中發現西漢馬鞍和兩漢馬鐙的實物和雕塑、繪畫等方面的證據,傳統觀點是這樣認為的:“西漢時,馬鞍、馬鐙仍未出現,多少影響了騎兵的戰鬥力”⑴、“……(西漢)但馬鐙仍未出現,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騎兵的戰鬥力。”⑵ 而需要強調的是,這裏及本文所說的“馬鞍”並非指其廣義上所含概的所有用於隔開人體和馬背的物體,而是指其狹義,即兩端上翹的“高橋馬鞍”。那麽事實真的如上面所說嗎?這裏就要對此進行壹下粗淺的討論

第壹個革新(這只是壹般性的看法,但其實際的發明順序不壹定是這樣)是高橋馬鞍的出現,馬鞍兩端從平坦轉為高翹,限制了騎手身體的前後滑動趨勢,提供了縱向的穩定性。第二個則是馬鐙的使用,它通過固定雙腳提供橫向穩定性,同時在馬鞍的協助下將人和馬結為壹個整體,使騎兵利用馬匹的速度進行正面沖擊成為可能。西方學者這樣評論進入歐洲的匈奴人攜帶的新裝備:“馬鞍是人與馬完全結合在壹起的關鍵。匈奴人獨特的馬鞍引起了羅馬人的驚奇。他們的馬鞍不像羅馬人的那樣由裹住馬肚子的皮革制成,匈奴人的馬鞍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壹個兩頭高的木制托架。這樣不論馬怎麽跑,騎士們都能穩穩地坐在馬背上。……相反,羅馬人笨拙的騎術使不少騎手經常在戰鬥中失去平衡,而從馬上掉下來,這通常很危險,有時甚至是致命的。……除了馬鞍,匈奴人還從亞洲帶來了壹項在當時具有革命性的創新:歐洲人從未見過的馬鐙。為了防止腿在長距離的騎馬後會疲勞,人們在馬鞍上系上了繃帶、皮帶或者用壹種亞麻織成的腿帶。這樣,腳就有了可踏的地方。……盡管當時這種馬鐙還不完善,但它給騎手們壹種安全感,同時也能讓他們在馬上站起來向各個方向轉身。由於有了木馬鞍和馬鐙,匈奴騎手們能在騎馬的過程中朝每個方向射箭。”⑶ 鞍鐙的引進,在歐洲來講是壹件大事,正是它使騎兵取代步兵成為中世紀戰爭的主力,“壹旦馬鐙成為8世紀的法蘭克人通用之物,馬匹不僅能用於迅速集中力量,並且也能用來作戰了。速度可以轉化為突擊。”⑷“馬鐙使中世紀穿戴沈重的鎧甲的封建騎士得以產生。”⑸ 由此可見其重要的程度。

臺風馬鞍

“馬鞍”也是壹種臺風的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臺風委員命名。該臺風的序號為9-4,英文名Ma-on,中文名馬鞍,名字來源於中國香港,其意義為山峰名

  • 上一篇:筷子文化小知識
  • 下一篇:在重陽節的開始寫壹篇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