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建築理念的差異
中國人壹直視含蓄為美,這是中國人的美德,也是壹種文明,屬於人性。中國的藝術講究意境之美,朦朧抒情,往往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意識本身。客觀的東西只是表達的載體,比如詩歌、文字、語言,藝術家融入了個人的感情。西方藝術更註重直接贊美客觀事物。他們更關心美的存在形式,強調認識對象的表達,而不是認識主體人的情感因素。中西藝術差異對中西室內設計的影響
1,西方建築設計的特點
英國室內裝飾雜誌的專家認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房間設計的最大特點是增加空間感。空間是客廳最大的財富。室內裝修設計就是盡可能的增加空間容量。客廳的設計不僅僅是為了看,更重要的是要實用,換句話說就是看起來舒服,好用。因此,人們不再玩花樣,而是努力讓房間更加休閑、寬敞、舒適,更加理性、實用。現在的現代居室裝飾也提倡回歸自然,反映人和事物的本來面貌,表現人們生活環境的特點,使得設計和工藝貼近自然,回歸自然。現在的人們崇尚自然是因為城市的工作生活節奏快,人們精神緊張,整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裏更有壓迫感。再加上環境汙染,人們渴望和平,向往自然,尋求身心放松。
2.中國室內設計的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的室內設計通常是室內對稱空間的形式。在大多數宮殿和廳堂中,梁和拱以其結構和裝飾的雙重功能成為室內設計的藝術形象。從裝飾上看,室內天花板上大量的藻井、家具、陳設等圖案,都含蓄地表達了人們對幸福、和諧、榮耀、長壽、家園和繁榮的期望和祝願。在空間布局上,除了固定的隔斷,還有活動屏風、半開蓋、結合家具的仿古架子。這些半開放半封閉的透明隔斷營造出壹種含蓄內斂的氛圍,中國傳統文化有壹種“藏”的精神,就體現在這壹點上。
建築地板示例
從根本上說,中西建築藝術的差異來自於材料的不同:西方傳統建築長期以石材為主;傳統的東方建築壹直是以木頭為框架的。不同的建築材料為各自的建築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中西建築形式的差異是文化差異的表現,反映了物質和自然環境、社會結構、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境界的差異。
1.建築材料的差異反映了中西方物質文化和哲學的差異。從建築材料來看,在現代建築出現之前,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建築體系,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基本都是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建造的,屬於磚石結構體系。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的鬥獸場和渡槽,中世紀歐洲的教堂,都是用石頭建成的,都是留在這本“石頭歷史書”裏的歷史見證。只有中國的古典建築(包括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地區)是以木材為主要框架的房屋,屬於木結構體系,因此被譽為“木的史書”。中西建築對材料的選擇不僅是由於不同的自然因素,也是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的結果,這是不同思想在建築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獵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了重物輕人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頭的肯定中,可以看到理性的求智求真精神,強調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可以戰勝壹切。中國以原始農業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創造了原始文明中強調選擇、收集和儲存的活動模式。由此發展而來的中國傳統哲學,宣揚的是“天人合壹”的世界觀。“天人合壹”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與人是緊密聯系的整體,人是自然中的壹環。中國人選擇木材作為基本的建築材料,是重視它與生活的親和力和它的性格與生活的結果。
2.建築空間布局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和個性特征的差異。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我國的建築是封閉群的空間格局,在地平面上呈散開狀。中國無論什麽樣的建築,從民居到宮殿,幾乎都是壹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的模式。中國建築之美是壹種“集體”美。比如說;明清時期的北京宮殿,明十三陵和曲阜的孔廟都是有許多庭院的巨大建築。各類建築排列規整,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的內斂特征。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壹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與巴黎的盧浮宮相比,北京的故宮,在類似的年代新建和擴建,是由數千個單體房屋組成的宏偉建築群,圍繞軸線形成壹系列院落,平面極其龐大;後者利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從壹個龐大多變的形體中形成壹個高聳壯闊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羅馬的城邦開始,柱廊、門窗被廣泛使用以增加信息交流和透明度,建築被外部空間包圍以突出建築的物理形象。這與西方人通過海上交流頻繁往來,社會上實行奴隸民主有關。古希臘的外向性和科學民主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也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同時,如果說中國的建築占地面,那麽西方的建築占空間。比如羅馬Risim的鬥獸場高48米,萬神殿高43.5米。在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的穹頂離地60米。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高137米。莊的這座建築固然體現了西方人對神靈的崇拜熱情,更多的是用先進的科技成果給人壹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3.建築的不同發展顯示了中西方對待創新態度的差異。從建築的發展來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根據文獻記載,中國的建築形式和使用的材料3000年來沒有變化。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建築是不斷變化的,其結構和材料都發生了快速的演變。自從希臘雅典衛城出現第壹批廟宇以來,已經有2500多年了。在此期間,古代歐洲的建築形式壹直在不斷發展變化。在形象、比例、裝飾、空間布局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古希臘的古典柱式到古羅馬的拱門和穹頂技術,從哥特式建築中的尖戳、十字拱和飛垛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這體現了西方人敢於獨辟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
4.不同的建築價值觀顯示了中西美學觀念的差異。從建築的價值來看,中國的建築重在信息,西方的建築重在實物。中國古建築的結構不是建立在計算、定量分析和形式邏輯基礎上的。而是建立在師傅帶徒弟,言傳身教,實踐經驗的方式上。我們對古建築,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築的了解,大多是從文獻中獲取信息。歷代皇帝的陵墓和住宅都是根據風水理論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則運作的。為了達到與天地萬物的和諧,為了避禍,為了賺錢,為了得到幸福,聚落建築依山而建,靠山川之力面向平川。這種“擡頭看天文,低頭看地理”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和歐幾裏德開創的幾何美學和數理邏輯,亞裏士多德奠定的“統壹”、“秩序”的理性主義和“和諧美的理論”,對整個西方文明的結構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所有科學和藝術的命運都由這個概念決定。翻開西方建築史,不難發現,西方建築美的構形意識其實是幾何形式;雅典帕臺農神廟的形狀“控制線”是兩個正方形;從羅馬萬神殿的穹頂到地面,可以嵌入壹個直徑43.3米的球體;米蘭大教堂的“控制線”是壹個正三角形,巴黎凱旋門的立面是壹個正方形,它的中央拱門和“控制線”是兩個整圓。即使是園林綠化、花草樹木等自然物,經過人工修剪和刻意雕琢,也呈現出工整有序的幾何圖案,以其超越自然、駕馭自然的“人工之美”,與中國園林“人造,然造化”的自然情調形成鮮明對比。早在2000多年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其著名的《建築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的經典觀點,被後人奉為圭臬,代代相傳。65438+7世紀初的建築師亨利?伍登提出優秀的建築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堅固、實用、歡樂。”西方人把“堅固”和“實用”作為評價優秀建築的第壹和第二原則。所以,當中國的古建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破壞或“消失”的時候,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保存完好,用實物的形象詮釋著自己的文化。通過中西建築的比較,可以看出中西方在觀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上的差異。1.中國的傳統建築主要由木頭制成。
中國古代建築很早就采用了木結構。大多數保存下來的古建築都是木制的。即使有些磚塔和地下墓葬是磚石結構,但其外觀仍然模仿木結構的形式,可見木結構在我國古建築中的主導地位。木框架結構,即利用木柱和木梁構成房屋的骨架,屋頂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給柱子,再通過柱子傳遞給地面。墻在房屋結構中不承擔主要重量,只起隔斷作用。所以中文裏有“墻倒了房子不塌”、“拆東墻補西墻”等說法。從大量的木結構古建築可以看出,他們的木結構有三種基本方式,即吊梁、渡鬥和枯井。
1)吊梁結構
中國古建築木結構的主要形式。這種框架的特點是,在柱頂或柱網上的水平鋪裝層上,沿房屋進深方向豎立若幹疊梁,逐層縮短梁,層間用短柱或木塊,頂梁中間豎立小柱或三角撐,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鄰屋架之間,檁條和檁條放置在每根樓板梁的兩端和頂層樓板梁中間的小柱上,形成雙坡房屋的空間骨架。房子屋頂的重量通過椽子、檁條、梁、柱傳遞給地基(有鋪裝的時候通過它傳遞給柱)。
提梁架最遲從春秋時期就有了。目前看到的最早的圖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東漢庭院畫像磚。到了唐代,已經發展成熟,出現了廳式和廳式兩種,以山西五臺武科院和山西平順天臺寺大雄寶殿為代表。《建築法式》大木作部分主要講的是擡梁結構,明確指出比較重要的建築的框架有廳式和廳式兩種,並用圖片說明兩者的區別。
2)穿桶結構
也稱豎貼式。鬥式框架的特點是根據檁條的數量沿房屋的進深方向豎立壹排柱子,每根柱子由壹根檁條支撐,檁條上蓋椽子。屋頂荷載直接從檁條傳遞到沒有橫梁的柱子上。每根檁條下,落地壹根柱子,這是它的初始形態。根據房子的大小,可以采用‘三檁三柱壹貫’,‘五檁五柱三貫’……‘十壹檁十壹柱五貫’等不同的框架。隨著列數的增加,穿的層數也增加。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可以用更小的材料建造更大的房子,而且由於柱子和貫穿件形成網狀,結構牢固,抗風性能好。缺點是屋內柱梁多,無法形成相對開放的內部空間。穿鬥式框架用柱支撐檁條的做法,可能與早期的縱向框架有壹定淵源,歷史悠久。在畫像石上可以看到漢代的鬥通架房的形象。
3)良好的幹燥結構
沒有柱子和大梁的建築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原木或長方形、六邊形的木材平行堆放在上層樓板上,木材的兩端在拐角處交叉形成房屋的四面墻壁,形似古井上的木柵欄,再在左右兩側墻壁上豎立短柱,形成房屋。
井幹結構在我國商代墓葬中已有應用,在漢代墓葬中仍有應用。目前最早的枯井房圖像和文獻屬於漢代。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中,有雙坡井幹房。《淮南子》中有‘築棧道,棲於井裏’的記載。
井幹結構需要大量木材,在絕對規模和開啟門窗上受到很大限制,所以通用性不如吊梁架和鬥架。目前,我國只有東北林區和西南山區有壹些用這種結構建造的房屋。雲南南華井式結構住宅是井式結構住宅的壹個實例。它有壹個平房和壹個兩層樓的建築,兩者的平面圖都是長方形的,有兩個房間寬,有壹個懸空的山形屋頂。屋頂做法是左右側墻頂部的短柱承重脊檁條,椽子放在前後檐墻頂部的脊檁條和幹木上,房屋深度只有兩根椽子。
2.西方建築石材占主導地位
作為西方古建築的代表,古希臘羅馬帝國多以石材為主要材料。和中國壹樣,早期的希臘建築也是木制的,容易腐爛和著火。到了公元前7世紀末,除了幾塊木頭,都是石頭做的。
大石廟的典型形式是遊廊,所以柱、額、檐的藝術處理基本決定了廟的外觀。希臘建築藝術的各種改進也集中在這些構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組合上。公元前6世紀,他們已經相當穩定,有壹套完整的做法,後來被羅馬人稱為“柱”。通常有以下欄目:多立克、奧內克、克萊恩斯和古希臘肖像;參見古羅馬的多立克、奧涅克、科林斯、塔斯馬尼亞和聯合騎士團。
中國傳統建築特別講究“線性美”,講究線條的通順、流動和韻律,善於以線造型,以線抒情。所以中國畫,無論是繪畫工具,還是繪畫語言,都與線條有關。中國傳統建築中木梁、木柱的運用,正好可以適應這種“線”的藝術感染力。所以中國的傳統建築,無論是單體建築的輪廓,還是群體建築的天際線,都與中國的繪畫有相通之處。甚至在音樂藝術中,比如中國的傳統京劇,似乎也能感受到壹種線條的流動。西方建築講究“體量之美”。在古希臘羅馬自然科學高度發展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對數字和幾何圖形有著特殊的理解,非常重視用邏輯表達物體的幾何憐惜。優美的建築是由清晰的幾何形狀和幾何比例關系以及確定的數量關系構成的。所以他們經常用數字和幾何形狀的組合來塑造建築的形式美,而不規則的石頭正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在繪畫上,他們追求寫實藝術,旨在塑造物體的體量感和空間感。他們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征服壹切的欲望,仿佛畫得越逼真,就越能征服這個東西。在音樂方面,他們的傳統音樂強調聲音的豐富,體現了壹種“音量感”。此外,建築材料的不同也可以看出中西方審美情趣的不同。木材的輕盈和成熟給人壹種溫暖、親切和美感,而中國人則比較感性,追求壹種意境,追求和諧,重視感情;石頭冰冷堅硬,給人壹種冰冷僵硬的感覺,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和客觀。
中西建築的造型與布局
和諧之美
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風格是以和諧之美為基礎的。雖然中國先秦時期的建築曾有過雄偉壯麗的陽剛之美,但在儒家“中和”思想的影響下,漢代以後,中國傳統建築逐漸走向“和諧”含蓄之美。封閉的內部空間、復雜的建築序列、委婉舒緩的建築節奏、端莊自然的建築裝飾設計相結合,給人親切、溫暖、舒適、愜意的審美心理感受。
在中國,傳統建築大多是平面的群體排列,個體從屬於整體,追求和諧。正如李澤厚先生所說:“中國的建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結構的可能性和特性。它從壹開始就不是針對單壹獨立的單體建築,而是以巨大的空間、扁平、互聯、協調的群體建築為特征。它重視多個建築之間平面整體的有機安排。”
2.對抗的力量
西方古典建築的藝術風格重在表現人與自然對抗的美。石材、混凝土等建築材料質地堅硬冰冷,色彩理性,缺乏人情味。在建築的物理結構方面,西方古典建築以誇張的造型和震撼的尺度來表現建築的永恒和崇高,以此來體現人的力量。那些精確的幾何比例,那些充滿張力的拱頂和尖拱,那些處處傲然挺立的神龕和神龕,表現出壹種與自然的對立和征服,引發人們驚喜、興奮、恐怖等審美情緒。即使是以山川自然美為主題的園林建築,也是違背中國人的“天人合壹”,表現出人與自然的對立,以人定勝天為主題。在西方造園者眼中,自然景物不是模仿的對象,而是改造的對象。所以西方古典園林的造景主要是以體現人工力量的建築為主,景觀花木並不是過頂建築的陪襯。而且這裏的景觀花木不是保持自然生長狀態,而是修剪成各種有規律的圖案。園林的布局也是按照人的意誌劃分成規則的幾何形狀,表現了古代西方人敢於征服自然的戰鬥精神。
西方古建築的空間序列采用垂直向高空發展,直線向上的形式。同時,西方古典建築突出建築個體特征的張揚,宣禮塔和獨立紀念柱隨處可見。每壹個單元建築,都不遺余力地展示自己的風格魅力,很少有相同的。這體現了西方傳統文化中對主體意識和個體觀念的重視。
1年,室內空間建立在西方,墻體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空間是通過墻壁建立起來的,頂部就像壹個蓋子,只是壹個蓋子。相反,在東方,屋頂是營造空間的最重要因素。空間由柱子支撐的屋頂建立,然後填充墻壁。
2)第二個區別在於空間本身的狀態。西方世界強調的是正空間,即扮演建築本身角色的內部空間。而在東方,主要強調的是負空間,即建築周圍的外部空間。
3)第三個區域是東方的基本建築原則和風格沒有得到充分發展,而西方的風格卻在不斷完善。在東方,壹種建築風格只是簡單的重復。而在西方,建築作為獨立個體的個性越來越被強調,其結果就是建築風格和特征的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