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這天,我早早地起了床,看見公公、婆婆在忙碌著,我跑過去壹看,原來是在往盤子裏放水果,有蘋果、梨子、桔子、柿子、葡萄、桃子、菠蘿,還有像刺猬壹樣的,我也說不上名兒,這些水裏看了真讓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並插上香。
到了中午,公公雙手輕輕地抱著壹個像寶塔的東西,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壹會兒,等公公幹完後,我問公公:“公公,這是什麽東西?”公公點起壹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出門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於到了晚上,壹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雲,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麽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公公準備的。吃完團飯,我們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突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婆婆:“婆婆,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婆婆笑著說:“小傻瓜,這些水果是為了敬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我們要讓月亮公公吃飽,出門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
到賞月的時間了,我們大家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裏坐下。大人們在談論著,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想:“啊,皎潔的月亮,妳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不斷的桂花樹,小玉兔兒在廣寒裏為嫦娥搗藥……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豆那可愛的小白兔兒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實……”這時,媽媽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關於月亮的傳說……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壹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裏。我也睡覺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
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2.
夜幕降臨,天空中顯得有些陰天,沒有幾顆星星的陪伴,明月如鏡,滿月如盤。
這樣的節日,少不了去好地方玩。爸爸騎著摩托車,三口人要逛新區,觀噴泉,那才溫馨。
壹路上,“銀盤”跟隨著我們,但似乎有些害羞,我死死盯著它,剛和媽媽說話的功夫,它悄悄躲進雲裏,過好長時間,再出來瞧瞧。
到了政府廣場,壹陣音樂聲響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噴泉隨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有紅色、藍色、白色、綠色……真是漂亮!
這時,我拿出望遠鏡,對準月亮,它和我玩起捉迷藏,壹會兒到這兒,壹會兒到那兒,終於跑累了,我看到了月亮上的模糊事物,是霧?是雲?是樹?還是我的身影?真是想什麽像什麽。忽然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遮住了月亮,只見月亮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它擠啊擠,又想鉆出來。壹陣涼風吹散了霧,月亮重新露出秀麗的臉蛋,這樣壹看我覺得,被雲遮住的,在裏邊來回擠的月亮,反而更富有詩意。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壹個多小時,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回家了!
3.
夜風在靜靜地吹,小雨在微微地下。在這壹個夜深人靜的中秋夜裏,月亮像個羞怯的少女和滿天的繁星消失了,這是壹個特別的中秋夜。在此時,代替月亮的是壹望無既的烏雲。哎!月雖然沒有露面,我卻想得起它的美來。人們冒著細雨,趕去與家人團聚。我家也不例外,趕到姑姑家吃團圓飯。我的眼睛好象不夠使了,餐桌上擺有炒豬肝、燉鵝、鹵肉、豆炒肉…..吃完團圓飯,大人們吃月餅、說月亮、喝酒、高談闊論......我不相信月亮不出來,每隔幾分鐘就跑出去壹趟。
家家戶戶的門口掛著兩個紅紅的大燈籠,兩盞射燈在黑暗的天空中掃射,由如兩架跨過大江大河的斜拉橋。由於月亮沒有出來,我感到幾分遺憾。我並不為這幾分遺憾而壞了心情。這壹番風景使我想到了壹首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是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中秋節既代表著痛苦的來臨,又象征著家家團團圓圓。在中秋的夜裏,我帶著未能賞到月亮的遺憾,進入了夢鄉。
3.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壹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壹起,這是壹件多麽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4.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壹起在酒店裏聚餐,慶祝生日,***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嘩!那裏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裏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壹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壹邊觀賞壹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裏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壹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中秋月夜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壹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裏,壹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壹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註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儷儷,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壹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壹聲離開了家。壹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嘗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自行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裏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壹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壹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麽迷人。突然,天上“啪”地壹聲,禮花像流星壹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壹片連壹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鐘,壹會兒如天女散花,壹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布滿夜空,壹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妳撲來,壹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麽圓,那麽亮……
[後記]: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麽也揮之不去。於是,我就寫了這篇文章。
中秋節作文
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總盼著過節。春節和中秋是家鄉最受重視的兩個節日。或許是因為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只有過節時家裏才會改善壹下生活;或許是壹到過節就放假,總會搞壹些娛樂活動,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壹場;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總之,過節忙的是大人。但大人們忙歸忙,每到過節也都有壹種心情的放松。當然,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孩子。
春節的時候,雖然恰逢農閑,但總感覺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獨中秋,給人壹種特別的欣喜,壹種心境的安歇,壹種特別的想往。後來想起來,似乎是心緒不同使然。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獲的積蓄,又是收獲的開端。說她是積蓄,是由於夏收才過不多時候。說她是開端,是因為秋天邁著她碩果累累的腳步迎面而來,融著人內心即將收獲的欣喜。我想惟有經歷過鄉村生活體驗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境和內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圓圓的月光之下, 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鴨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們品嘗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獲的話題。壹邊賞月,壹邊思念身處異鄉的親人。實所謂:“每逢佳節備思親”。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象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的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塘,裏面放些芝麻、清紅絲,果仁、葡萄幹什麽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裏嫩,年輕人情有獨鐘。妳看,新端上來的月餅,熱氣騰騰,壹股清香味道兒撲面而來,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壹應俱全,但是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是花紋總是那麽的清晰,那麽均勻,那麽好看。所以壹趕上中秋過節回家,總要吃上兩大塊兒,覺得好香、好甜……。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水平變遷。
妳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中國人總要飲壹點酒。過去,多是二鍋頭等高度白酒,現在人頭馬、茅臺等國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這些都預示著祖國經濟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紅火。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藍圖上的規劃和設想,而是逐漸成為千家萬戶實實在在的生活寫真。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願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節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或許,這就是我中秋情結的真諦。
中秋賞月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壹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壹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壹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壹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壹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壹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麽,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征中,更應添上壹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妳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壹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註入新象征的意境。
願這意境蕩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妳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妳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壹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壹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誌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壹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壹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壹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壹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幹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壹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壹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壹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壹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壹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是在三秋制中。這壹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壹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壹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後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壹個寂寞的地方,除了壹棵桂樹和壹只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壹個說法是,在月宮裏還有壹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壹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裏看到了壹只玉兔和壹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裏,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壹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壹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壹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壹起在酒店裏聚餐,慶祝生日,***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嘩!那裏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泄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裏特別高興,盡情地品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壹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壹邊觀賞壹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裏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料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壹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