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端午節第二天,萬裏晴空。媽媽,我姑姑帶我去衛萊看了我們城市的百年慶典——梅雷迪思龍舟邀請賽。
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來到體育場。只見沙溪兩岸人山人海,彩旗飄揚。主席臺邊上,鎖聲、腰鼓聲、鼓聲、號角聲,匯成壹片,響徹雲霄。過了壹會兒,市領導就座了,我們都站起來,唱起了中國人民的國歌。接著,龍舟邀請賽的隊伍入場了,有列東隊、列西隊、辛口隊、城關長安隊、城關川甘隊,徐碧隊員穿著大紅、橙、白、深藍色的隊服。用當地方言唱著《龍船歌》:“快樂,快樂,快樂,秀才歡喜請官,請官開傘,回白晉安”,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緩緩走過主席臺。
比賽在鑼鼓聲中進行著,終於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白沙隊和列東隊比賽。只見白沙隊的龍舟上坐著的老鼓手有節奏地打著拍子,20名槳手毫無畏懼地奮力劃槳,龍舟飛速前進。我們的拉拉隊伸長脖子大聲喊著:“白沙隊加油!白沙隊,加油!”看,他們合作得多好。就連龍舟也聽從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後面有漣漪,平靜的水面上有芭蕾舞。跟在後面的列東隊,壹點也不整齊,有的剛剛舉起槳,有的已經入水。我想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在壹片歡呼聲中,白沙隊以領先列東隊兩艘的優勢贏得了比賽。我們高興地歡呼。
通過這次激烈的龍舟賽,我懂得了“人同心,泰山動。”獨角難行,壹腳難移。“真相。我們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勇敢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功。
第二章:龍舟賽的構圖“咚”“咚”“咚”……空中傳來鏗鏘有力的鼓聲,我的心早已飛到端午團圓飯坐在姑姑家劃龍舟的場景。吃完飯,我和弟弟帶著媽媽和奶奶,跑到雲浦路。
但是出來的時候,我傻眼了。沿途的河邊早已被看龍舟的人堵得水泄不通,有人甚至爬上了樹,有人站在公交車上。我想擠進去,但馬上就被擠出去了,只好走著找缺口。
“咚,咚,咚”...鼓聲越來越近了。啊,肯定有龍舟比賽。還沒找到地方,只好跟著鼓點邊走邊跑。在路上,有壹個和我壹樣的3歲小孩。他雖然沒有看到龍舟,卻聽到了龍舟的鼓聲,高興地喊著“加油,加油”,仿佛看到了龍舟比賽的精彩場面,逗得路邊的人哈哈大笑。
後來,媽媽帶我們去了樂城街的龍舟臺,我和弟弟舒舒服服地坐在凳子上看。
這時,江面上,壹只橘黃色的龍舟帶頭,隊員們同頻劃水,龍舟破浪,後面跟著壹只白色的龍舟。“來吧!加油!”兩岸觀眾的喊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慶祝的鞭炮也不時湧向小蕓,祝賀獲勝的龍舟。
我們在樂城街的水域看龍舟,然後去了城南街的龍舟臺。這裏的水域比樂城寬敞多了,龍舟的數量也明顯比樂城街少,但兩邊的看客還是不少。路邊都是車。許多人撐著傘,堅守著與龍舟的年度約會,等待著龍舟的自由競賽。終於,江面上熱鬧非凡,聚集上下遊的龍舟爭相追逐...
看了壹下午,看到有些龍船開始回家了。我和我哥是被我媽催的。
依依不舍的離開。
6月24日,端午節前夕,作為東方今報的實習記者,我很榮幸的和記者成長中心的帶隊老師來到了鄭東新區蝴蝶橋旁的龍湖龍舟訓練基地。由於對龍舟了解不多,我們先聽了國家壹級運動員宋老師講解龍舟的相關知識以及劃龍舟的壹些具體方法和技巧。
我壹點也不知道有這樣壹個關於賽龍舟的傳奇故事:每年端午節,人們通常在南方舉行龍舟比賽,在北方吃粽子,以保護屈原的身體不受魚的傷害。對傳統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和小記者團隊壹起加入了“我”字形的觀影隊伍。放眼望去,湖面成了龍舟的戰場。壹條長12米的龍舟,由劃手、鼓手、舵手組成。他們必須互相合作以達到最佳效果。湖上壹隊隊劃手在鼓聲、號聲和劃水聲中有節奏、有規律地在水中行走。雖然很累,但他們配合得很默契。伴隨著鼓點的節奏,他們完成起跑、勻速調整、加速沖刺等壹整套訓練程序。雖然是訓練,但他們頑強拼搏、百折不撓的精神讓我看到了龍舟賽戰場上的“火藥味”。
岸上的觀眾也不時鼓掌歡呼,我有時也騰出手來加入掌聲。整個湖都興奮起來,激起浪花,給劃手唱歌,鼓勵他們勇敢前行。這讓我想起了那首《人人劃槳開大船》——壹根竹竿難跨汪洋大海;大家劃槳喲,開動大帆船;壹棵小樹,脆弱;百裏森林喲,與寒、寒並肩;壹加十,十加百,百加千萬;妳加我,我加妳,大家心連心;同舟共濟,* * *助大海讓路,歌聲壹喚,波濤便靠邊;百川,千帆入,浪在後,岸在前。我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團結奮進,團隊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據說我們從2008年開始在河南組建龍舟隊。雖然時間短暫,但是通過他們的刻苦訓練,團結協作,成績壹定會突飛猛進。這不僅讓我看到了他們的訓練氣勢和壹支向心力的隊伍,也讓我看到了河南賽艇隊的希望。他們將在未來的龍舟文化征程中闊步前行。
看完之後,我戀戀不舍地和記者們壹起離開了龍舟訓練基地,劃手們拼搏的場景壹直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將永遠激勵我努力學習,頑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