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地質在國外通常被稱作“服務於農業的地質學”,土壤學研究仍然是農業地質學的主要任務之壹,包括研究土壤形成與分布的地質過程,以及地質材料作為保持和提高土壤生產力的手段在農業、畜牧業和林業系統中的應用。主要工作涉及巖石礦物的農用研究與開發、鹽堿地土壤調查與改良、農林植物和畜牧生產與地球化學元素關系的研究等。目前側重於對農業地質背景和農業地質環境的研究,以及土壤的化學汙染與防治、土壤地球化學、農業中的微量營養元素及土壤區劃等,如法國波皮多大學的魏格納教授等在1980年對波皮多、香濱和布爾貢3個葡萄酒生產地區的葡萄地質背景關系的研究;美國在土壤分類、日本在土壤成土母質研究方面也十分重視土壤與地質體的內在聯系的研究、農業礦產的開發利用研究等。
我國由於受到經濟、科技發展狀況等因素的限制,在農業生態地質環境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但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壹直把這壹領域的有關研究作為攻關和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課題,先後對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業生態環境的汙染狀況進行了調查,在土壤地球化學背景值、汙染物的農業生態環境效應、農業區劃布局等方面開展了壹定程度的研究工作,並在有機氯農藥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影響及作用規律,鉛、鎘、汞等重金屬元素及無機和有機汙染物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危害影響、遷移轉化規律與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壹定進展。近年來重點側重於實際應用,在農業與地質背景關系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並在農業礦產開發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益。如四川對棉花、榨菜、柑橘、水稻等農作物與地質背景關系的調查;江西對南豐蜜橘等特色農產品產地進行生物地球化學研究;廣西對柑橘、羅漢果地質背景的調查;河南通過編制全省農業地質背景圖,相應開發了壹些礦肥、農藥和礦產飼料添加劑;江蘇開展了板栗、柑橘等經濟作物的農業地質背景區劃;雲南研究了烤煙、茶葉種植區地質背景,等等。
我國農業地質工作大致劃分為3個階段;第壹階段為20世紀50~70年代,為解決農田供水問題,而主要開展農田供水水文地質勘查、鹽堿地改良、農用礦產開發,以及土壤侵蝕、荒漠化、土地沙化的調查研究與改造等工作,為提高我國糧食的單產和總量作出了重要貢獻;第二階段為20世紀80~90年代中期,主要包括名特優農產品的農業地質調查與開發工作,如廣西容縣的沙田柚、雲南東部的烤煙、四川涪陵的榨菜、浙江蕭山的茶葉、江西的南豐蜜橘和萬年貢米等,極大地豐富了農產品市場,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農業地質背景系統、農業生態地質學等農業地質的理論總結和探索;第三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我國農業地質發展進入了壹個全新的時期,地質學和地質工作開始嘗試拓寬服務領域,“九五”期間國土資源部在傳統的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中增加了農業生態地質調查試點內容,在全國不同地區部署了十幾個試點圖幅,1999~2002年進行了珠江三角洲、江漢平原和成都平原多目標地球化學填圖試點工作,取得了壹系列重要發現,如土壤某些重金屬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的高值區帶分布在人口密集區,2002年又在浙江省進行省級試點,並正式啟動了省、部合作農業地質環境調查計劃,掀起了農業地質工作的新高潮。
加入WTO後,我國糧食的數量和質量安全問題更成為國內外關註的焦點,因此,我國糧食主產區和人口密集區的農業地質環境質量調查就成為當前農業地質工作的首要任務。為此,國土資源部已與10多個省(區、市)簽訂了農業地質環境調查項目合作協議,部署調查面積近百萬平方千米。這項調查計劃正在迅速推進,根據國土資源部制定的《農業地質環境調查規劃要點》,到2010年,計劃將完成我國主要農業區的地球化學調查面積為260萬km2。
2002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合作開展“浙江省農業地質環境調查”,標誌著全國第壹個省、部合作的農業地質環境調查項目啟動。至2005年9月,該項目基本結束,完成總面積43613km2的農業地質調查,直接為浙江農業的科學規範、農產品的結構調整服務,為發展效益農業、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提供技術支撐,為拓寬地質工作新領域、在全國推廣農業地質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