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笠原節離我們只有壹水之隔。它有和我們相似的文化和習俗。自然,它也有自己的清明節,即笠原節。該節日於每年8月13日至8月15日舉行,這是從中國的中秋節繼承而來的。
節日期間,日本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掛壹盞有家徽的燈籠,點壹根茅草做的繩子,去墓地請祖先回家過年。從墓地回家後,他們會向祖先牌位供奉水果、水等祭品,這叫請祖先享用;8月15日,他們會提著燈籠去上墳,說是要把祖先的靈魂送回墳前,然後在墳前燒燈籠。
清明節和巴山越南也去過清明節,日期和內容和我國壹樣,是世界上和清明節和我國最相似的國家。
韓國和我們壹樣,也叫清明節,定在每年公歷4月5日。然而,清明節在韓國並不是法定假日。
在這壹天,韓國人會和家人壹起去祖先的墳墓。韓國人習慣在墳墓前擺放鮮花和各種貢品,然後進行祭拜儀式,最後清理墓地的雜草。
馬來西亞華人也在陽歷4月5日拜山(馬來華人稱墓地義山),這壹天也不是馬來西亞的法定假日。馬來西亞華人祭山掃墓的程序和韓國人差不多。
萬靈節(All souls' day)又稱“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或“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for the dead),最初是天主教紀念死去信徒的宗教節日。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後世已經發展成類似清明節的節日來緬懷先人。
在現代北美,每年的萬靈節統壹定在10和31,和中國的清明節有些不同。它的定義是記住所有逝去的人。
在歐洲的天主教國家中,這個節日的日期因國家而異,比如法國是165438+10月1,德國是165438+10月2。
這壹天,歐美的天主教徒會在墳墓上灑上“聖水”,為死者祈福,據說可以減輕他們在滾燙的地獄中的痛苦。人們還會在墳墓前擺放食物,點燃蠟燭向死者獻祭。然而,不允許在自殺者的墳墓前點燃蠟燭。據說會讓自殺者的子女和後代成為自殺者。
在萬靈節期間,歐洲人和美國人也會在家裏的餐桌上擺上食物。這壹天,他們不會吃熱食,點蠟燭,點通宵的火。而且節日期間有很多禁忌,比如不播種,不打獵。
南美很多國家也慶祝萬靈節,日期多為165438+10月2日,習俗與歐洲相似。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萬聖節和萬靈節在某些國家是重疊的,比如在法國,都是11十月,但是是兩個不同的節日。
但這些信奉天主教的歐美國家也有專門的‘清明節’,其中荷蘭和西班牙是代表。
荷蘭的思念親人節定在4月15。這壹天,荷蘭人會去親人的墳前,順時針繞墳三圈,然後在墳前默哀三分鐘。
西班牙的紀念日是9月30日,西班牙人會帶著貢品去掃墓。有意思的是,只要條件允許,西班牙的家庭在上墳的時候都會牽著壹頭牛去上墳,主人家會騎在牛上唱歌來緬懷親人。唱完之後給牛餵好草料也是必要的儀式。
清明節在北美國家也是清明節,這就是墨西哥。
每年11.2是墨西哥法定的清明節。節日當天,我們要去給親人掃墓,要獻上特制的“死者面包”(必須自己做),骷髏頭形狀的糖塊,已故親人愛吃的食物,煙酒作為祭品。祭祀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在墓前鋪布,席地而坐,吃喝玩樂,載歌載舞。如果妳晚上掃墓,妳會點燃蠟燭,整夜在墳前舉行聚會。
作為基督教的另壹個分支,東正教,轉生節也有‘清明節’,但這個節日的名字並不包含悲傷的意思,而意義是出生和幸福的意思,所以大概可以翻譯成轉生節。這個節日安排在復活節後的第九天(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間的壹天)。從特意安排在復活節之後來看,是為了讓人們不為失去親人而悲傷,而是為他們在另壹個世界安息而感到慶幸。
轉生節在形式上類似於天主教的萬靈節,只不過虔誠的東正教信徒在去墓地之前會在教堂為死者點燃蠟燭,祈禱死者的靈魂安息。俄羅斯人還會在墓前供奉繪有彩色圖案的彩蛋。追悼會結束後,全家人會在墓前吃壹頓簡單的晚餐。每個人都會有壹杯酒,但是喝酒的時候不能碰杯子,不能說話。
令人毛骨悚然的悼念節‘清明節’以印尼語和馬達加斯加語為代表,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印尼的習俗是親人去世後幾年不下葬。每年的某個時間,已故親人的屍骨會被精心裝扮,然後擡上小路,以示親人未死。
在馬達加斯加,1-3年,要給死去的親人換裹屍布。在這個過程中,不允許任何人哭,因為他們認為哭會讓死者不開心。當屍體被放回墳墓時,壹場狂歡就開始了。然而,這個節日最惡心的地方是處理舊裹屍布的方式。女人會把裹屍布放在床下,甚至切成小塊吃。當地傳說中說,這樣會讓女性成功懷孕。
烈士節因為伊斯蘭教教義,信仰伊斯蘭教教義的國家壹般不設立清明節,但凡事都有例外。
中東國家敘利亞有壹個類似清明節的烈士節。敘利亞政府規定每年的5月6日為烈士節。這壹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紀念活動,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為烈士墓掃墓,向烈士家屬發放慰問金。當晚,政府官員將設宴招待烈士親屬。
這個和我們國家挺像的。
國外有許多不同種類的‘清明節’,世界各民族都舉行儀式緬懷親人,祭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