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農業現代化相關問題

農業現代化相關問題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農業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農業經濟在速度、規模和效益方面仍遠遠落後於世界現代農業,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還很長。

農業剩余勞動力大量存在,勞動力素質低。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但農業勞動力的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剩余量高達6543.8+0.7億。這些剩余勞動力能否順利轉移,直接影響到城鄉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敗。當前,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面臨的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城市化滯後導致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第三產業發展滯後,嚴重制約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鄉鎮企業吸收農村勞動力的能力逐漸減弱;農村勞動力素質低導致職業選擇面窄。

另壹方面,由於城市的高度開放和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中國40%以上的強大農村勞動力投入了非農產業。把農業生產留給了婦女、兒童和老人。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女性承擔了60%的農活,有些地方甚至高達80%,從事農業的勞動力趨於弱化。

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勞動生產率低。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糧食作物比重較大,經濟作物種植經營規模較小,無法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聯產承包後,我國家庭農業生產經營分散,規模小。中國大約有2億農民。除了數量有限的國有農場和少數農村,基本都是小農經濟,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帶動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國農業將面臨國際規模農業的競爭壓力。

農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由於歷史原因,農村發展落後於城市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城鄉發展差距仍在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業人口離開土地到城鎮謀生,導致農村荒蕪,勞動力短缺。

在我國農村,特別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農民對生產的投入仍大多集中在土地和勞動力上,普遍采取粗放的再生產方式。粗放耕作、過度放牧、亂砍濫伐等現象依然存在,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漬化、旱澇等自然災害加劇,削弱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農業生產資源短缺,農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從農業資源來看,我國水土資源短缺將是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壹個長期的、根本性的制約因素。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土資源對農業發展的制約日益加大,人與水土資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水土資源被擠出的趨勢難以逆轉,農業將面臨日益嚴峻的水土資源短缺。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均耕地、草地、林地和水資源分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14%和25%。隨著經濟總量和人口的增加,下個世紀中國農業資源將迅速接近承載能力上限。中國人均森林儲量和河流徑流量分別為8.17和2424立方米,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7和1/4。根據生態經濟學的觀點,農業現代化程度越高,它與農業生態系統的依賴關系就越密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應該是推進生態文明的過程。它不僅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當前,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主要表現在:

壹是水土流失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損失表土50億噸,相當於我國每年從耕地上剝離1cm的肥沃土壤,經濟損失10億元。

二是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目前,我國沙化土地總面積262.2萬平方公裏,占國土總面積的27.3%;中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40億元。

三是森林資源銳減。比如,由於森林砍伐,海南熱帶雨林面積從1956的86.6萬公頃減少到目前的24.5萬公頃左右,森林覆蓋率目前只有7.2%。第四,水資源嚴重短缺,汙染嚴重。

可見,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生態環境十分嚴峻,農業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和生態惡化正威脅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也就沒有中國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

穩定和完善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

堅持土地公有制,嚴格尊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不僅是我國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從實際出發,創新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的必要條件。在此基礎上,提倡農民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切實保護農民土地使用權的合法權益,根據地區實際搞好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加強和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農民作為現代化的價值主體和創造主體,必須首先現代化。農民現代化本質上是農民從傳統人向現代人轉變的過程,包括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現代化。針對我國農民素質低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繼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大力發展中等教育,引導農村教育與市場化對接;(2)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把農村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中國特色的農民文化,加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強文化功能對農民的嵌入,強化農民的文化能力,塑造農民的現代性,以適應我國農村現代化的需要。

加強農業科技推廣,促進科研成果應用

努力建立壹批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依靠科技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試驗區和示範區。大力加強科技綜合實驗示範基地建設,提高農民自覺接受和運用科技的積極性,逐步形成科技推廣的市場化、產業化運作。科技發展調整的重點是:培育優質、高產、專用品種,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產品加工技術,大力提高農業後續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大力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農業技術創匯,努力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加強農業機械化研究和標準化

為了實現土地的大規模機械化經營,不改變現有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但要求土地和其他要素進行適當整合,可以試行農民土地經營權租賃、轉讓、出售和共同入股等改革措施,並逐步推行。現階段,我國應把機械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中心環節,本著急需、可能、合理的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條件,有選擇、有步驟地進行農業機械化。

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

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出現了“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公司+中介組織+農戶”等壹批農業產業化模式。壹些地區出現了“壹村壹品壹鄉壹業”的專業化生產模式,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地域特色。應該看到,在產業化模式的推廣中,要加強對其調查分析,研究其推廣的可行性。

信息化是農業產業化的催化劑,具有根據市場機制和市場需求進行決策和經營農業的基本功能。只有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建立農業產業化信息支持系統,才能有效鏈接市場、政府部門、龍頭企業和農戶,滿足農戶和龍頭企業的信息需求(生產技術信息、投入品價格信息、產品價格信息、需求信息等)。),促進農業產業化快速有序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市化進程

走城市化道路是轉移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根本途徑。在我國,城市化有兩種方式。壹種是農民遷移到城鎮,在現有城鎮就業;另壹種是壹些有條件的村莊發展成城鎮,農民在當地轉業從事工商業,成為城鎮居民。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城鎮人口比重提高了18.2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83個百分點。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主要是針對第二條路,即以縣城和壹些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鎮為重點,使之成為功能完善、人口眾多的區域經濟文化中心,逐步在區域內勾勒出壹個城鎮化體系。這是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如前所述,我國農業生產資源相對短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要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方面。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需要利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優良品種,建立適應區域特點的耕作制度和農業產業結構,同時加強科學管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定農業現代化道路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進壹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這是黨中央全面把握現代化發展規律,深刻分析農業、農村、農民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戰略要求。

農業現代化是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從現代化的壹般規律看,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從穩定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農業穩,天下安。現代農業不斷增產增效,社會穩定就有了基礎,改革創新就有了基礎;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在農業發展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條件下,農業現代化是應對各種挑戰、堅持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當前最迫切的是大力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是由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基礎和機遇決定的。

近年來,我國在“三農”領域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各種風險和結構性矛盾也在不斷積累。壹方面,農業水土資源緊張、土壤退化、面源汙染導致的環境惡化現象更加突出,而農村勞動力結構性變化和農業產業結構失衡問題更加突出。“誰來種地”的現實問題,以及北糧南運與南水北調之間的資源產業分配問題,都擺在了城鄉之間。另壹方面,農業生產成本上升的“地板”效應和主要農產品價格高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天花板”現象擠壓在壹起,農業基礎設施和科技支撐有待加強和完善。

基礎和機會壹樣難得。今年,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快速增收,為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供了穩定保障;保障糧食基本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全面實施,使農業生產的重點和保障口糧的方向更加明確,結構調整的政策環境和資源空間更大;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對食品消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品種越來越多,客觀上給方式和結構的轉變帶來巨大的推動;同時,目前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供應比較充足,也為我們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條件。

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這壹機遇和挑戰,對於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至關重要。從我國國情和農業條件出發,當前農業發展方式是從數量增長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從主要依靠資源和物質投入向依靠科技支撐和提高勞動者素質轉變;調結構就是根據市場需求和資源量的變化,不斷優化種植養殖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

農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根本動力在於改革創新。中國農業發展可以通過改革創新取得現在的成就。當前,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新挑戰,農村改革要有新作為、新作為,現代農業發展要有新境界、新氣象。

新型農業現代化之路怎麽走?——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24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接受了記者專訪。

只有主動適應新常態,農業農村經濟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會議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如何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韓長賦: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更加迫切。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只有主動適應新常態,農業農村經濟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適應新常態,首先要更加重視農業,穩定農業。農業和農村是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壓艙石”,是調節勞動力就業波動的“蓄水池”,是擴大消費的新增長點。只有不斷夯實農業基礎,鞏固和發展穩糧增收的良好局面,穩定農產品供給和價格,才能穩定市場信心,拓展回旋余地,增強適應新常態的應對方式。

適應新常態,必須著力解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新常態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老問題和矛盾將更加突出。只有強化內在質量,迎接外部挑戰,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才能突破制約,建立更加穩固的農業基礎。

新時期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既要完成穩定產量、保證供給的首要任務,又要兼顧提高生產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既要適應國內發展環境,又要看國際競爭形勢;我們應該解決農業和農民問題。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目標,以改革創新和科技創新為發展動力,強化政策法治、設施裝備、人才服務等支撐保障,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管理體系、質量保障體系和資源保護體系。(全文未完成)

  • 上一篇:八大民窯之景德鎮窯器物賞析
  • 下一篇:12生肖中最大的生肖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