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農村居民點格局及整治規劃研究

農村居民點格局及整治規劃研究

農村居民點是農業勞動者聚居和聚集進行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孫華生等,2007;顏,卞,2008)。農村居民點作為農村人地關系的核心,是農業勞動者生產生活的載體(姜廣輝等,2006;巴博薩-布蘭道等人,2015);居民點作為農村的基本地域單元,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物質載體,也是城鄉協調發展的助推器(文峰等,2010)。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分布反映了農村居民在壹定的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中的居住活動(範紅梅等,2008;李小健李俊,2009年;門科尼等人,2013).隨著我國礦業的發展,礦山與村莊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農村居民點的搬遷安置(唐路,李昌浩,2007)。

國內外對農村居民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選址方面。通過對不同類型村落的比較研究,本文著重探討了地形差異對村落選址的影響(李俊,李小健,2008;Clark等,2009),同時分析了村落位置與地形、日照等環境的關系,海拔也是影響居民點分布的重要因素(田等,2012)。近年來,國外出現了新村與經濟變遷、交通發展關系的研究(Pickles,2014;阿爾維斯,裏貝羅,2014;Zaour等人,2014).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對農村居民點布局進行了重點研究,闡述了農村居民點建設長期處於農民自發選擇狀態,導致當前農村居民點空間布局不合理,不利於節約集約用地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田,劉繼元,2002)。通過分析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分布特征(李等,2011;王誌成等,2012),反映了居民點在空間分布上的隨機性和地形位置對分布優勢度的影響,從生態學理論上總結了農村居民點的分布特征和意象因素,提出了布局優化方案(王詩雨等,2012;魏宏基等,2013)。對於黃土高原丘陵區,農村居民點的布局受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居民地優勢位置為海拔1500 ~ 2000 m,坡度為0 ~ 15,坡向為S、W、SW(焦貝貝等,2013)。對於農村居民點的選址來說,越來越不受自然環境影響的束縛,而對發達地區、交通便利地區、環境優美地區的依賴在逐漸加強(喬家軍,2012;Eyo等人,2014).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居民點整治已成為熱點研究課題。研究結果表明,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下,農民有不同的改造和搬遷意願。但總體來說,農民對小區改造的期望值很高,期望環境更好(周小平等,2012)。通過意願調查發現,搬遷距離影響居民搬遷意願,從而影響居住區改造潛力(樊芳等,2011)。再者,農民擔心小區改造後生活成本增加,原有的生活保障消失。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改造農村居民點的意願並不強烈(邵子南等,2013)。農村居民點改造意願與距城鎮遠近有關。對於郊區農民來說,他們基本上願意集中在中心城區,而對於郊區農民來說,他們有很強的意願維持自己的農耕生活。政府導向的政策可以促使農民增強改造居民點的意願(關晶晶等,2013)。受政策影響,農村住宅改造的目標也將發生變化。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下,有學者將農村居民點整治分為城鄉壹體化、生態搬遷、搬遷合並和內部改造整治模式(張小平,2012)。至於工程建設帶來的農村居民點的搬遷安置,大多選擇交通便利、區位好的地方改善居住環境(陶耕宇等,2008)。對於黃土丘陵區,在地形復雜的高原、梁、岬地帶,自然村落的形成以土地利用為中心,受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的影響,鄉村聚落布局長期處於自發狀態(姜廣輝等,2005),大多數鄉村聚落存在臟、亂、差等嚴重的環境問題(姜廣輝等,2006)。這種分散的分布格局壹方面影響了土地的集約利用,另壹方面影響了農業生產。

在村莊搬遷安置方面,耕作半徑已成為影響農村居民點布局、安置和用地方式的考慮因素(譚,李,2013),但最優耕作半徑沒有統壹的標準。有學者認為最大養殖半徑不應超過2.5km(劉艷芳等,2011)。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中,部分地區適宜耕作半徑上限設定為3.2km(唐麗靜等,2014)。在農村居民點選址中,通過對現階段我國村莊耕作半徑的調查,發現從居民點到地面步行不超過20分鐘(約2km)為宜(吳等,2010)。在山區農村居民點退耕可行性研究中,通過實地考察和訪談,得出理想耕作半徑不宜大於1km(金等,2008)。金(1988)提出了耕地半徑與人均耕地和人口的關系公式。耕地沈降比是農村居民點與耕地的比值,簡稱反映居民點與耕地的關系,因此可以得到耕地半徑。而另壹種計算居民點耕作半徑的“相等”方法認為,在壹定範圍內,當農村居民點緩沖區面積等於研究區耕地面積時,此時農村居民點緩沖區的距離即為居民點耕作半徑(焦等,2003;焦等,2006)。

露天礦區居民區搬遷安置對居民生活水平有壹定影響(周曉等,2006)。農村移民集中居住區規劃可采用“遷出縣城,省內安置”的模式(顏等,2013),從居住選址和建設標準、規劃布局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對於井、礦、礦來說,采煤造成的環境破壞主要表現為塌陷,居民區搬遷安置受多種因素制約。安置方式重在選擇安置點,實現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控制搬遷距離,以安置為主(牟,2013)。

總的來說,對農村居民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村居民點的分布、格局和整治規劃上。這些研究成果可以為該書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參考和支持。對於以露天礦為核心的工礦農城復合區,農村居民點的分布受多種因素影響。壹方面具有露天開采核心區的擾動影響;另壹方面是新農村建設和城鄉壹體化的帶動影響。因此,有必要了解研究區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分布和時空變化規律,明確各種驅動因素對農村居民點用地的影響。此外,在研究區內,露天開采對農村居民點的幹擾作用強烈而迅速。了解楚魯礦區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分布和時空變化,有利於村莊搬遷的合理開展。

  • 上一篇:用典故寫作文
  • 下一篇:40強賽前李鐵戰術打法突變?國足6連勝背後最大隱患凸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