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分認識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政策措施。鐘發[2009]1號文件是新世紀以來中央直接下發的第六個1號文件,全面部署了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思想認識統壹到中央的要求上來,充分認識到“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支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速度。充分認識到“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是農業支撐;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和難點在農民。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保持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正確把握我省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2008年是很不尋常的壹年。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戰勝百年壹遇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從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新成效:糧食豐收,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扶貧開發不斷深化,社會救助成效顯著,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但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投資機制不完善、科技服務體系不健全、結構調整步伐緩慢、市場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依然存在。今年鞏固和發展我省農業農村好形勢的任務更加艱巨。受各種因素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大量農民工回流,保持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制約因素更加突出;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降,農產品價格保持合理水平的難度加大;實施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扶貧開發任務更加艱巨;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不斷拉大,農民增收的願望和需求更加迫切。我們要解放思想,增強危機意識,采取果斷措施,培育積極因素,化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努力保持全省農業農村發展的良好勢頭。3.明確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加大投入,夯實基礎,調整結構,重視民生,加強扶貧,深化改革,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目標是:農業增加值突破600億元,實際增長6%以上;糧食總產量達到11.5萬噸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以上;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0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應控制在7‰以內。二是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支持和保護力度。認真落實各項“三農”補貼政策。落實種糧農民直補、良種補貼、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奶牛良種補貼等政策。從我省實際出發,有條件的地方可考慮將脫毒馬鈴薯、茶葉、特色畜產品納入良種補貼範圍。完善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增加補貼種類,將更多適合貴州山區特點的農機具納入補貼目錄。開展農機具補貼縣級采購試點,完善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掛鉤的農業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加強農業生產成本效益監測,根據農資價格上漲和農作物實際種植面積適時增加補貼。按照目標明確、簡便高效、有利於鼓勵農業生產的要求,完善補貼管理辦法。2.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投入。按照國家擴大內需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要求,向“三農”傾斜,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2009年,省級財政支農預算27.7億元,比上年增長40.75%。市縣兩級支農預算要增長20%以上。拓寬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結構,大幅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投資。落實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大幅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和耕地占用稅新增農業收入的比重。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後的新增收入全部用於農業,土地出讓收入主要支持農業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於農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大幅增加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投入,支持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中央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逐步減少市(州)資本金支持,取消縣級及以下資本金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開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試點,紮實做好以縣為單位整合財政支農資金試點,逐步建立整合各類支農資金發展農業農村的新機制。進壹步加強涉農惠農資金監管。積極開展財政支農資金績效評價,建立和完善
上一篇:甜點營銷策劃書範文下一篇:50分:長沙美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