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糧食生產歷來受到各地區和各民族的重 視。
青藏高原雖說是中國的主要牧區,但農耕種植在這裏依然占據著不 可忽視的地位。提起 *** ,人們腦海裏首先會浮現出白雪皚皚、高寒缺 氧的景象。
殊不知這裏也有適合耕種的田地,生長著種類多樣的農作 物。 在山南地區的農田裏,可以看到小麥和各種豆類植物;在雅魯藏布 江中下遊的波密、林芝等地,生長著大片冬小麥;在藏東南的察隅、墨脫壹帶,奇跡般地展鋪著成片的稻田; *** 和昌都等地,種植的蔬菜品第五章衍息輪轉的漏刻:生產節令種多達四十多個;位於雅魯藏布江中上遊的日喀則,則是 *** 的油菜主要產區;棉花、玉 米、蘋果、核桃在 *** 也多處可見。
然而, *** 各地種植最多的,還要數青稞麥。這種農 作物耐寒耐旱,適於在 *** 地區的環境中生長,因此歷來是這裏的傳統糧食品種。
在 *** 種植業的主要集中地雅魯藏布江流域和東部的三江流域的河谷地區,幾乎處處 都可見到青稞的“身影”。在這裏,種植青稞的歷史絕不算短了。
據考古研究, *** 在 4000年前就已出現了農業。不少專家認為, *** 是青稞的重要起源地之壹,而青稞實際 上就是內地常見的大麥。
20世紀70年代在昌都地區發現的野生大麥和半野生小麥,為此說 提供了有力證據。另據科學研究表明,世界上屬於矮稈基因品種的作物只有5個,而其中 竟有2個出自 *** 。
所以說,中國大麥的故鄉在青藏高原,這可是藏族同胞對中國和世界農 業發展的巨大貢獻!藏族人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漸積累起了各種高原種植經驗,他們會適 時進行復種、輪作、休耕或換種,種植豌豆或葫蘆巴(雪莎)來培養地力,利用田間雜草及 草坯熏肥也是他們經常采用的方法。 而藏族先民早就發明的特殊耕犁方法——耦耕(俗 稱“二牛擡杠”),更是令人拍手叫絕。
藏族群眾使用的傳統犁壹般為木制犁頭,偶爾有閱讀連接正在消失的中國古文明 >> > 古民俗第五章衍息輪轉的漏刻:生產節令171的藏族農民還會舉行“望果”節慶祝豐收。 青稞割下運到打麥場上,經過堆曬或高架掛曬 幹透後,只見他們有的集體在上面用連枷拍打,有的驅趕牦牛在場上往返踐踏。
原來他們 這是在給青稞脫粒,揚場時則每人手持兩只小木盤把青稞粒迎風撒向空中,借助風力吹去 雜物。由於這種打場方法費時費力,所以往往要到初冬時才能把場上的活忙完。
可以看 出, *** 地區的這種青稞種植方法雖然具有濃厚的 *** 族生產習俗特色,但水平和效率也 明顯比內地相對落後。所以,隨著各種更加先進的農耕方法和機械的傳入,這些生產方式 正在逐步成為歷史。
同藏族的農耕相比, *** 藏南谷地墨脫、門隅、珞瑜等地區的門巴族和珞巴族使用的 傳統農耕工具更為簡單,帶有明顯的“刀耕火種”遺跡。 他們開地時用鐵制砍刀、長刀和 斧頭,犁地時用腳踏木犁,積肥時用木耙,播種時用尖木棍,除草時用木働,松土時用竹 刮,翻土時用木鍬,收割時則用長把小刀。
由於農業產量不高,為了補充糧食的不足,有 *** 山南紮囊縣桑耶寺內進行的望果節儀式 *** 林芝地區正在山林中勞作的珞巴族老婦些地區的門巴族人經常要到山林中進行各種采集活動。 這種活動壹般都由 婦女和兒童承擔,他們采摘塊根野果充糧,采挖草藥交換,為自家的生活 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然而自從 *** 和平解放以後,這裏的農業已經今 非昔比。 不但鐵制農具大量普及,拖拉機、播種機、抽水機、揚場機和汽 車等農用機具也隨處可見,形成了傳統手工勞動與機械化、半機械化生 產並存的局面,農田水利建設也比過去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大部分 耕地成為水澆地,“靠天吃飯”和原始方式的食物采集狀況已成過去。
2.有什麽途徑了解農業常識
農業只是眾多產業中的壹個而已,只要是產業,就涉及到2點:科技;產權。
先說農業科技。農業還需要科技嗎?沒錯,農業的確需要科技。
原始農業靠天吃飯,現代農業靠科技吃飯。如果說農業是糧食的上遊,那麽,化肥、農藥、種子就是農業的上遊。
化肥、農藥、種子,都是科技。 如果妳懷疑這句話,請捫心自問:油菜為什麽需要硼肥?BT農藥為什麽能把蟲子殺死但對人體無害?轉基因種子的科學原理和實現方式是什麽?不要糾結這三個問題,繼續看下面。
只要涉及到科技,就涉及人力成本。科技只是某種形式的信息,承載這些信息的人是人才。
而制造人才和制造其他產品沒有區別,都需要成本。 中國的農民人數多,想把農民的農業科技水平提高,需要消耗大量的教育成本。
即使只提高壹點點,這個成本中國也承擔不起。在農業科技這壹點上,解決方案是:要麽找出降低成本的方法,要麽加大投入而不顧成本有多大。
合算的選擇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有以下方法:降低需要教育的人數(大農場化),或者不降低需要教育的人數而采用半宣傳+半強迫式方法(參考建國後氮肥、磷肥的推廣過程),或者以示範田的方法推廣技術而不是告訴農民為什麽要這麽做(比如現在的測土配方施肥)。
3.我國古代有哪些農耕制度
土地制度 :1 土地公有制(原始社會)2 商周井田制(半公半私,土地名義屬於國家,實質屬於貴族)3 從春秋戰國開始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自耕農~)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1 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2 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斷改良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使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3 隨著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進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現,自耕農經濟應 運而生,以家庭為單位經營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式的經營方式。4 經濟重心的南移凸顯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互補的需求就這麽多,是我根據所學和理解自己整理的,希望采納。
4."農耕文化"也叫什麽文化
公劉文化就是壹種農耕文化,是先哲們創造並經後世逐漸完善,對人們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產生重大影響的物質和精神相統壹的壹種綜合文化現象。
鑒於公劉的歷史功績,稱之為公劉文化,就有壹種對前賢敬重追思的意思。提起公劉,我們還得從歷史說起。
史料記載,公劉,後稷之曾孫也。後稷是我國古代農耕的先祖,其幼時已懷種植之誌,少長,種植麻麥。
成人之後,遂好耕農,堯帝舉以為農師,並由此奠定了其作為古代農耕先祖的地位。後稷對中國傳統農業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其名彪炳史冊。
公劉秉承先祖之誌,致力於農耕文化的傳播與宣揚,功德和影響僅次於其曾祖。 《詩經·大雅》卷中有《公劉》篇,稱其寬厚仁慈,溫謙恭讓,其在西戎,幾事親躬,不敢寧居,不事驕奢,治其田疇,實其倉廩,思以輯和其子民,而光顯其國家。
公劉作為周族首領,最先生活在西戎壹帶。 公劉率族人遷都豳地之後,相土以居,佩帶簡約,生活簡樸,殫精竭慮,不辭勞苦,常常上下於山塬,廣置土地給遷徙而來的子民。
耕則通力而作,收則計市而分,定其軍賦,與其稅法,其在農耕方面的才能得以盡顯。發展的結果,國力日趨強盛,地盤日益擴大,影響日見廣遠。
開墾土地,修治田畝,國民日益繁庶富足,豳地也就越來越廣闊了。 公劉定居芮鞫之後,致力於發展農耕,教事稼穡,傳習桑麻,尤其是公劉首創的引水灌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認識到水利對農業的重要作用,並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人們對公劉崇拜至極,公劉遊畋過芮,居者簞壺相迎。公劉去世後,人們修建祠廟於芮谷,以仰其容,以彰其功,以傳其德,公劉的歷史性貢獻便永久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公劉文化具備了作為壹種文化品牌應該有的諸多要素。公劉作為古代農耕的鼻祖,他所創造的農耕文化,從物質的、精神的層面,推動了周族以至中華民族的向前發展。
人們通過制造勞動工具,開荒拓野,種植食物,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滿足了人們生存的最起碼的物質需要。而且,隨著物質財富的豐富,公劉使人心和諧,周族光大,“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人們的精神面貌也隨之改觀,談笑之聲常起,儼然壹個政通人和的清明盛世。可以說,這時的周族是壹個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部落。
它所體現出來的以農為本的思想,在生存過程中的創造求變精神,以及逐漸形成的道德、價值觀念,無疑具有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公劉創造的這種文化傳統進壹步發揚光大。
人們逐步改進耕作方法,發明勞動工具,減輕勞動強度,逐漸掌握大自然的規律,興利除弊,總結出了農業生產方面的成套經驗,如時令、節氣、農諺等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眾多知識。 所有這些,都可以看作是對農耕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不僅如此,在長期的生息繁衍過程中,人們還註重良好習慣及品格的養成。先人們淳樸、敦厚的品質,吃苦耐勞、樂於奉獻的精神,誠實守信的立身之本,代代相傳,不但大大豐富了公劉文化的內涵,公劉簡樸的作風、守信的人品和寬厚的性格,影響了壹代又壹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