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冬季野釣鯽魚餌料配方

冬季野釣鯽魚餌料配方

冬季自然水域野釣鯽魚技巧與釣餌 進入冬季,鯽魚需要大量的動物蛋白來維持能量,所以在進入冬眠之前,最好選用動物蛋白含量較高的餌料,如:冬鯽、紅蟲1#、紅蟲2#,用速攻2#或夏鯽等調整狀態,如果在自然水域垂釣鯽魚,建議用大野戰40%+九壹八2# 40%+紅蟲2# 20%即可。您在池塘用速攻釣鯽魚,因為它的味型和它的霧化狀態確實會招引鰱魚,應該用其它的餌料搭配改變它的狀態,使其霧化速度降低。也可以用紅蟲直接加在餌料裏做成紅蟲拉餌,冬天可用。冬天怎麽釣魚壹般人認為,冬天對於釣魚來說,是刀槍入庫的日子,其實不然,冬天釣魚大有作為呀,而且相反,冬釣相對於其他季節,有壹些明顯的特性,也有許多的優勢

壹是冬天的魚自然沒有其他季節活躍,但絕不是不吃不動,冬天能釣鯽魚、鯉魚、鯿魚,我有壹次竟然在1月份釣上壹尾白鰱,我都想不通。冬天的魚吃口老實,信號小,但小雜魚很少,假信號也很少。 二是冬天魚不愛活動,喜歡集群於深水中、雜草中過冬,只要釣魚人懂得尋找魚群,釣上壹條這裏就是壹窩,照樣很爽。我有壹次在壹條野河釣魚,使用5.4、3.6各壹支釣竿,釣深水和近水草叢各壹窩點,用麝香米打窩,紅蟲垂釣,兩支竿忙不過來,經常是長竿短竿同時上魚,真是嚴重爽了壹次!

三是冬天宜走不宜守。畢竟冬天的魚活動距離不長,體能消耗不大,食欲不如其他季節旺盛,吃壹條蚯蚓可以慢慢消化幾天時間。打壹個窩子,至多能把窩子附近不遠處的魚誘過來,遠處的魚即時能聞到誘餌的香味,也未必願意屈尊過來吃壹口。所以人常說:夏天魚找餌,冬天餌找魚。冬天釣魚不管什麽釣法,固守不是好辦法(高密度塘除外),應提著竿子,找妳認為可能有魚的各種地方釣,並且要不停的引逗。因為釣點多,往往釣的魚不夏天固守壹處釣的魚還多。我有壹次在孤山北的石碇港沿河岸茭白殘茬釣鯽魚,也不打窩子,走釣,把布桶裝得爆滿。

具體釣法: 

冬天釣魚可謂不拘壹格,可以掛蚯蚓紅蟲傳統釣,可以用臺釣釣組掛紅蟲,也可以用餌料,也可以海竿串鉤掛紅蟲。在自然水域,魚密度不大的時候,用餌料比較難釣。冬季用餌香型壹定要濃。香餌用麝香系列餌,比較適用於冷水,腥餌用老鬼腥鯽、冬鯽、紅蟲1號2號這些濃腥的餌料,最好先打部分餌料作為窩子,然後用拉餌釣,效果。

1、傳統釣:傳統釣就是打幾個窩子,然後走釣 2、臺釣紅蟲釣法:可打窩子,類似於傳統釣法。可不打窩子,我傾向於不打窩子,到處蒙,也能上魚。釣組空鉤調平水或壹目,釣兩目,因為紅蟲很輕,這樣是確保到底。用有倒刺的小鉤子,橫穿三四條紅蟲,不要擔心露鉤尖。漂相是穩穩的送漂,也有下頓或黑。 3、海竿串鉤釣法:海竿我很少用,也就是冬天用來串鉤釣鯽。輪子上上細線,我用1號線,0.8號子線,栓4~5只鉤子,餌用紅蟲,掛小號鉛墜,打向水域的深水處。這樣的釣法提竿時機很難把握,我是在鈴聲輕響兩次時輕提竿,感覺有魚就搖起來,無魚緊線後繼續等信號。當妳確定了所要使用的魚餌品種後(可能是單獨壹種,也可能是多種魚餌及添加劑的混合),從和食開始即可算是魚餌的使用。其中包括魚餌的軟與硬、松與粘、輕與重、大與小等方面的學問,並且相互之間還有著緊密的關聯。那麽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魚餌的狀態應該怎樣隨之變化呢? 下面將對此作些探討。

壹、軟與硬。魚餌的軟硬,主要取決於和食的加水量,正常狀態的軟硬度應該象耳垂兒或嘴唇壹樣。如果過硬,極可能會出現跑魚的現象。因為當食太硬時,鉤從食中脫出穿透魚嘴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可能鉤得薄,當魚用力掙脫時即會脫鉤。食過硬的另壹個缺點是霧化效果差,且這將影響誘魚與集魚的效果。若魚餌過軟,將很難拋出,並且在下沈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後鉤上基本沒食了。

二、松與粘

魚餌的松與粘取決於和食時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魚餌過粘或過松,與過硬或過軟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對軟硬進行調整。當食硬時,少搓幾下即可,起到與正常食相似的作用;當食偏軟時,多搓幾下也可當作正常食使用。這種調整的餌料與正常餌料在作用上的差別,我們後面還要講到。

目前市售各種鯽魚餌料,對搓食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最常見的東峻鯽餌,必須多搓才能使用,有時為了增加粘度,還用熱水(開水)和食。而日本的丸九黃鯽餌(壹目),則要求少搓或基本不搓。其它各種鯽餌的粘度壹般都可以通過和食中的搓來達到理想狀態。如果多搓還達不到所需的粘度,除上面提到的用熱水和食外,還可通過加粘粉或白面來滿足粘度的要求。但這類方法通常極少使用。當需要降低餌料的粘度(不是硬度)時,壹般只加雪花粉。這是壹種無色、無味、無粘度的膨化飼料,減小粘度的效果極好。此外也還有壹些粘度很低的鯽餌,如日本丸九的黑卿餌等,但其中都帶有它們自身的味道。當這種味道與妳所用魚餌的味道相輔時,亦可使用。

粘度與硬度通常關系比較密切。當食過硬需要加水時,必然要通過搓揉和勻,壹搓便會過粘。食過軟加幹食後多搓。同樣也會過粘。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註意調整粘度是很重要的。

三、輕與重。

這裏所說的輕與重,是指魚餌的比重。這已是釣鯽用食中較為高深的問題,需達到壹定的水平方可涉及。簡單來說,比重大的魚餌下沈快,但不利於魚的吸入;比重小的則相反。此外,食的比重對浮漂的靈敏度還有影響,調漂時要考慮到食的比重這壹因素。比如正常的“調4釣2”,食重即偏鈍,食輕則偏靈。

壹般說來,粘硬的食比重都較大;松軟的食比重則較輕。食的比重可以通過校漂時測試。比如妳對的是4目(空鉤半水),上好雙餌後拋入水中看漂尾下沈多少。壹般應以下降3~4目為宜。如下沈過多,需將漂對得再高些;若下沈過少則應對得再低些。當然,這與漂尾的粗細以及上食的大小還有著直接的關系。

四、大與小。

釣魚時,上食的大小是壹個既簡單又重要的問題。即使是在正常情況下,也沒有壹個固定的標準。因為食的大小起碼是應隨著魚的大小而變化的。然而即使如此,總歸還要有壹個大致的概念,壹般來說,象泡開的黃豆那麽大就差不多。魚餌過大,影響魚吃食時順利吸入,會有漂動沒魚的現象。也可能吸人後魚嘴鉤得薄而脫鉤。太小則不利於窩子的形成,誘魚效果不佳。

五、異常餌料的使用

在普遍情況下,魚餌總是按正常狀態來使用的。但每次釣魚,水下的情況是不壹樣的。要做到針對各種不同的魚情來調整餌料的狀態,是提高上魚率的重要手段。先說魚食大小的變化。在剛開始下鉤時,魚餌壹定要大,目的完全在於誘魚。當魚逐漸開始上鉤時,可將餌的大小恢復正常。如果上魚的速度越來越快,便應改為低於正常的小餌。這壹方面可提高魚吃食的準確度;另壹方面也可防止集魚量過大,魚群亂搶食誰也吃不著。若上魚率有明顯降低的趨勢,則應加大魚餌,邊釣邊註重誘魚。水淺的魚塘常有這種情況。

魚餌的比重與大小是有密切關系的。

在正常情況下,以用偏大且稍重的魚餌為好。魚吃食狀態良好時不會對靈敏度和上魚量造成影響。但在魚吃食很輕時,比如冬季釣,或夏天氣壓低,或釣競技池很滑等情況,便應用偏輕且較小的餌,這樣有利於魚的吸入。使小且輕的餌釣底時,要特別註意水線的深度,因為餌很輕,漂墜下降的幅度特別小,容易出現食沒落底的現象。這時常用的“調4釣2”已不適合,而應改為對幾釣幾的方式。

前面我們提到過,食的軟硬與粘度是有著緊密關系的。但硬食卻絕不等同於粘食。粘度低且又軟的食很難拋出,如果增加壹些硬度可起到易拋的作用。偏硬卻較松散的食霧化效果最好,這樣的食通常只有在誘魚時使用。比如在很適合釣半水的情況下,壹開始打窩子誘魚時,便要使用偏硬(幹)但很松散的餌料。食可以上得很大,拋出後入水即擡竿,讓食散開後慢慢向下飄落,這樣誘魚效果非常好。硬且粘的食通常是比較忌諱的,如果再大就更要不得。但在壹些特殊場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食,最典型的情況是鬧小魚。野生的小雜魚遊動能力好,搶食的本領比大魚強得多。這時如還用普通的餌,沒等落底便會被小雜魚搶光。

加大食的粘度與硬度,再適當地上大食,可以對排除小魚起到壹定的作用。這樣的食小魚吞不進去,又啄不光,可保證落底後有食在鉤上。

再比如當魚不愛吃食,需要用“逗魚”的方法提高上魚量時,也不能使用正常粘硬度的食,這種食當妳拉竿逗魚時,極可能脫離鉤體而使鉤上沒食。這種情況下,對食的調整應以增加粘度為主,而盡量少增加硬度,這樣可較好地保持鉤尖的韌透性。若食又粘又硬,便會較多地出現跑魚現象。

再比如刮風天釣魚很難拋食,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來解決。任何壹種食,無論是增加了粘度還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會比原來大,尤其是增加粘度,變化更大S惺庇閭戀乃萇?這樣食在落底過程中損失較多。 這時應造當地增加食的粘硬度,或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壹點的餌。這些都可保證落底後鉤上有餌。壹般來說,單純增加硬度對霧化效果影響較小,而增加粘度則對霧化效果影響較大。但增加粘度可提高食在鉤上的保持性。

以上所說魚餌各種狀態下的變化,都是相對正常情況而言的,且變化的幅度只是有限的壹點點。其中提到的壹些特殊情況下的用食,也僅僅是實踐中較有普遍性的幾種,目的是以此來說明餌料在使用上的變化與上魚量是有很大關系的。實際釣魚中用食的學問遠遠不只於此,每壹個釣魚愛好者也都有自己的實踐經驗。

  • 上一篇:寫400字的民間工藝美術作文
  • 下一篇:劉善人談論疾病,而不是抱怨他人。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