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4歲兒童德育故事:孔融讓梨、孟母三遷、鑿壁偷光、千裏送鵝毛、黃香溫席
1、孔融讓梨
父親的朋友帶了壹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妳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教育意義:凡事應該懂得謙讓,兄弟姐妹之間應當友好相處。
2、孟母三遷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裏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教育意義: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
3、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裏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麽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麽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壹代的大學問家。
教育意義:珍惜讀書時光,努力刻苦學習。
4、千裏送鵝毛
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紇國是大唐的藩國。壹次,回紇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緬伯高帶了壹批珍奇異寶去拜見唐王。在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要數壹只罕見的珍禽——白天鵝。
緬伯高最擔心的也是這只白天鵝,萬壹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麽向國王交待呢?所以,壹路上,他親自餵水餵食,壹刻也不敢怠慢。這天,緬伯高來到沔陽湖邊,只見白天鵝伸長脖子,張著嘴巴,吃力地喘息著,緬伯高心中不忍,便打開籠子,把白天鵝帶到水邊讓它喝了個痛快。
誰知白天鵝喝足了水,合頸壹扇翅膀,“撲喇喇”壹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壹撲,只撿到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著它飛得無影無蹤,壹時間,緬伯高捧著幾根雪白的鵝毛,直楞楞地發呆,腦子裏來來回回地想著壹個問題:“怎麽辦?進貢嗎?拿什麽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回紇國王呢!”
隨從們說:“天鵝已經飛走了,還是想想補救的辦法吧。”思前想後,緬伯高決定繼續東行,他拿出壹塊潔白的綢子,小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壹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湖失寶,回紇情難拋。上奉唐天子,請罪緬伯高,物輕人義重,千裏送鵝毛!”
緬伯高帶著珠寶和鵝毛,披星戴月,不辭勞苦,不久就到了長安。唐太宗接見了緬伯高,緬伯高獻上鵝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賞賜了他。
教育意義:禮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5、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壹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時覺得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教育意義:讓我們從身邊壹點壹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關心他們。
擴展資料: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基本要求。
德育的任務:
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愛國的,具有社會公德的、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確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並不斷提高社會覺悟,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產主義者。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