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絕癥
相傳晉國國君晉景公病了,先有神醫治病,病情只增不減。於是他派人去秦國求醫。秦派了壹個叫易緩的醫生來給他治病。醫療的高明醫術全國皆知。
伊眠還在去晉國的路上,晉景公做了壹個夢,夢見兩個小人從他的病中跳出來。其中壹個說:“伊眠是個醫術高超的醫生,但不如以前的巫醫。我擔心他會抓住我們。他能躲到哪裏去?”另壹個回答說:“我們去心臟下面橫膈膜上面那個叫‘膏藥’的地方,看看他能把我們怎麽樣。”等到醫療慢下來到了晉國,晉景公尷尬地說:“這病是治不好的!這種疾病已經到了晚期,無法通過攻擊來治療,更不用說藥物無法發揮藥效了。”
後來人們常用“絕癥”來形容病情嚴重,難以治愈。這句話進壹步引申,用來形容壹個人犯了錯誤,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2.復活過來
有壹次,路過郭,看到全國各地都在舉行祈禱。壹打聽,才知道太子郭已經死了。郭王子的隨從告訴他,郭王子是在早晨雞叫的時候突然死去的。
扁鵲問:“埋了嗎?”
服務員回答:“還沒有。他才死了半天!”
扁鵲要求進去看看,並說郭王子可能還有生還的希望。
服務員睜大了眼睛,懷疑地說:“先生,妳壹定是在開玩笑吧!”!我只聽說古代的名醫於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如果妳能像他壹樣就差不多了。不然連小孩子都不會相信。"
當扁鵲看到他的隨從不信任他時,他非常焦慮。知道如何拯救生命是很重要的。他靈機壹動,說:“如果妳不相信我,那就去見王子。他的鼻子壹定還在撲騰,他的大腿內側壹定還是熱的。”
侍從半信半疑地告訴國王。國王非常驚訝。他把扁鵲迎入宮中,含淚說:“久聞妳醫術高明,今日有幸助妳壹臂之力。否則,我兒子的壹生就完了。”
扁鵲壹邊安慰太子,壹邊讓弟子子陽磨壹根石針,針刺太子頭上的百會穴。過了壹會兒,王子漸漸地醒了,扁鵲讓弟子子保用藥灸病人的兩側,這樣王子就可以慢慢地坐起來了!經過進壹步的中藥調理,20天後她恢復如初。
這個故事很快就傳遍了全國。無論扁鵲走到哪裏,人們都說:“他是起死回生的醫生!”
扁鵲聽了,謙虛地笑著說:“我在哪裏可以讓死人復活?王子患的是‘屍厥’證,他沒死。我只是讓他起死回生。”
以後人們經常用“起死回生”這個詞來形容醫生的高超醫術。有些病人有時會送壹塊“扁鵲再世”的橫匾來感謝醫生,這也意味著贊揚醫生高超的醫術。
3、對癥下藥
華佗是東漢時期的名醫。有壹次,官員倪洵和李炎都頭痛發燒,壹起去請華佗治療。
華佗仔細看了色,摸了脈,寫了兩張不同的藥方,給病人吃藥,拿回家煎服。兩個病人壹看處方,倪迅開的是瀉藥,李燕開的是解表化痰的藥。他們想:我們都有同樣的癥狀,為什麽藥方不壹樣?華佗是不是搞錯了?於是他們向華佗求教。
華佗解釋說:倪洵的病是飲食過度引起的,病在內傷,要服瀉藥去郁,病就好了;李燕的病是由感冒引起的。這種病是外感的,所以他應該吃藥來緩解外感。風寒之邪出汗就好了,頭疼也就好了。
兩人非常信服。我回家吃了藥。果然都恢復的很快。
中醫強調辨證施治。雖然癥狀和體征相同,但疾病的病因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後來人們常用“對癥下藥”這個成語來比喻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問題。
4、禁忌疾病及避免就醫
有壹次,來到齊國。齊國君主吳添熱情歡迎他。當扁鵲看到吳添時,他嚴肅地對他說:“目前,妳的肌肉表面有壹種疾病。如果不治療,就會發展擴散。”
吳添是壹個自信的人。聽了這話,他不以為然地說:“我沒病。扁鵲退休後對別人說:“醫生就是喜歡通過給沒有生病的人治病來炫耀他們的技術。我不信!"
五天後,扁鵲去見吳添,說:“妳的病現在在妳的血管裏。如果不治療恐怕會更嚴重!”吳添道:“我沒病!”他臉上有壹種厭倦和不快的表情。
又過了五天。扁鵲再次勸吳添:“妳的病現在已經滲透到胃裏了。不治療就壹發不可收拾了!”這壹次,吳添出人意料地離開了。
五天後,扁鵲見到了吳添,轉身離開。吳添納悶,派人追上去問為什麽。扁鵲回答說:“當初國君的病只是在肌表,煎藥艾灸就能治好;在血液方面,針灸可以治愈;腸胃裏,藥酒還是可以治療的。現在病人的骨髓,即使是傳說中掌管生死書的神,也沒有法治,我不敢主動要求治療。"
五天後,吳添真的覺得渾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到了扁鵲,派人去找他。我不知道扁鵲是為了壹個借口而離開的——中醫認為:“病不讓治,就治,治了也沒用。”幾天後,吳添死了。
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如果妳有疾病,妳應該積極治療。如果逃避,最後只會害了自己。工作和學習中的缺點和錯誤是壹樣的,要及時發現和糾正。
5.充分利用形勢
《史記·孫子兵法·吳起列傳》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戰國時期,齊國有壹個叫孫帕特爾的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用兵如神。當時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派田忌為大將軍,孫臏為軍師,領兵攻魏。戰鬥中,孫臏利用敵人對齊軍的傲慢和蔑視,向田忌出謀劃策。他說:“壹個好的戰士應該因為他的潛力而引導他。”他建議采用逐日減竈的策略,假裝戰敗逃跑,誘敵深入。田忌采納了他的策略。驕傲的魏軍被抓住了,並和齊軍壹起大搖大擺地進入了壹個叫馬嶺的危險地區。此時早已埋伏的士兵正如火如荼,魏軍壹舉殲滅。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嶺之戰”。
孫臏利用敵人的驕傲,引其上鉤,所以贏得了戰鬥。中醫也非常重視因勢利導,要求醫生根據患者的體質、病位等因素進行治療。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正午,中醫古籍《內經》就有“因輕而興,因重而減,因衰而顯”,“因高而超”。下之,引之,竭之”等處理規則。這裏的“輕”、“重”、“下降”、“高”、“向下”,都是疾病的“勢”。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就是“因勢利導”的體現。如果上半部病情較輕,應輕傳。清代醫家吳鞠通常選用質地較輕、氣味較淡的藥物,即“治灼如羽,不可輕舉”的療法。古人還根據“高者,所以高者”的規律創立了嘔吐法,主張服用鹽湯或用鵝毛刺激咽喉引起嘔吐,使邪氣從上面出來。再如,夏秋季節,人誤食腐敗不潔之物,便拉肚子腹痛。醫生經常利用情況讓病人繼續腹瀉,腹痛腹瀉都在好轉。如果此時停止腹瀉,可能會加重病情。
孫臏說的雖然是兵法,但和中醫治病原理是相通的。難怪清代名醫徐陵說“用藥如用兵”。他甚至說:“孫武子十三篇已窮盡治病之法”,認為中醫的治療思想貫穿於《孫子兵法》之中。這種說法有壹定道理。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這個成語出自吳越春秋時期的《河呂傳》:春秋末期,伍子胥逃到吳國,吳王很器重他。有壹次,吳王問伍子胥他能做些什麽來使吳國強大起來。伍子胥說:“要使國家強大,就要按照由近及遠的計劃壹步壹步來。首先要修復城市的防禦工事,把城墻建得又高又堅固;其次,要加強戰備,充實兵工廠,同時發展農業。充實糧倉以備戰。”吳王高興地說:“妳說得太對了!修築城防,充實兵工廠,發展農業,都要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條件是不行的。”
這種“因地制宜”的措施確實讓吳國很快繁榮起來。無獨有偶,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也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治國之策,即“地理環境決定論”。他認為: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生產使人因為生活富足而變得軟弱和懶惰,他們害怕死亡。這些地區的國家往往是“單人統治政權”;在土地貧瘠崎嶇的山地國家,人民勤勞、節儉、勇敢、善戰。他們不易被征服,往往是“幾個人統治的政權”。他建議立法者應該考慮不同的環境和氣候因素,以制定適當的法律。
中醫強調因地制宜治病。因為不同地區引起的疾病不壹樣。西北高原氣候寒冷幹燥多雨,當地人依山傍水,經常在寒風中,多食牛羊奶和動物血肉,所以身體強壯,不易感外邪,其病多為內傷;和東南地區。有更多的草原和沼澤。地勢較低。溫暖多雨,人的皮膚黝黑松弛,容易引起癰或外感疾病。因此,治療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藥物。至於外感風寒,在西北寒冷地區用新溫法散較重;在東南,新穩法散較輕,這是中醫因地制宜原則的具體應用。
《內經》中有專門的壹篇文章,論述了不同地域的人容易患的疾病,以及疾病的特點和治療方法。可見古代中醫非常重視因地制宜治病。
7、防微杜漸
《後漢書·丁洪傳》記載了壹個故事:東漢皇帝,登基時才十四歲。由於年幼無能,竇太後大權在握,壹部分權力實際上落到了竇太後的弟弟竇憲等人手中。他們為所欲為,陰謀篡權。司徒丁洪看到這種情況,就上書皇帝,建議在都史兄弟勢力很大之前就把他們制止住,以防後患。他在奏章上說:“杜若漸防孟,兇妖可滅。”。壹切都是開始萌芽就容易停下來,發展壯大之後就很難消除了。”皇帝采納了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邱和魏,駐紮在北宮和南宮,同時解雇竇憲的官員。竇憲的兄弟們知道罪責難逃,都自殺了,從而避免了壹場可能的宮廷政變。
在醫學上,預防為主的原則體現在對延誤的預防上。中醫非常重視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內經》說:“善治必治皮毛、皮膚、筋脈、五臟六腑”。任何疾病都有壹個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聰明的醫生應該在天還亮的時候治療。如果很深,會變得更難。《內經》也形象地說:“夫病成了後藥,亂成了後治。比如,過壹口井,爭壹個錐,為時不晚!”因此,中醫把醫生能否對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作為判斷醫生醫術高明與否的標準,提出了“上工以治絕癥”。上班是聰明的醫生。
這個成語告訴我們,要及時排除隱患,避免更多的災難;疾病要盡早治療,避免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