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件鳳冠上卻沒有“鳳”的蹤影,而是壹派樹木蔥蘢、鮮花盛放的景象,就像在腦袋上頂著壹片小森林。
其實,這也並不奇怪,因為皇帝雖自詡為真龍天子,可是從秦代到明代,作為皇帝正式禮帽的冕旒冠上也沒有龍。而真正以鳳鳥為飾的鳳冠,直到宋代才真正定型。蕭後墓出土的鳳冠,為我們展現了隋唐時期鳳冠的樣貌。
這頂鳳冠上的核心組件,有壹個美麗的名字壹壹花樹。花樹以壹個木質小圓盤為基座,上面伸出12根彈簧狀的花柄,頂端是壹朵鎏金銅箔片制作的花朵,其中有玻璃花蕊、小石人等裝飾。12朵花的中央,還有壹朵以銅管為柄的寶花,***13朵。而整頂鳳冠上壹***安插了13株這樣的花樹,合計169朵花,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百花爭艷,春意無限。
翻閱隋唐時期的文獻,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花樹的作用不止是裝飾,更重要的是表明女性的地位:等級最高的皇後戴12株花樹,壹品命婦為9株,二品命婦為8株,依次減少。按照禮制,花樹的數量與每株樹上的花朵數量相同,也就是說12株花樹上,每株配12朵花。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蕭後鳳冠上的花樹比禮制多了壹株,每株多了壹朵花?
原因尚沒有定論,我們只能結合蕭後非凡的人生經歷做壹些推測。蕭後出身於名門世家壹蘭陵蕭氏,曾祖父是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她16歲嫁給楊廣,39歲封為皇後,52歲時隋朝覆滅,後先後流亡於各路叛軍,甚至遠至東突厥。唐貞觀四年(630年),李靖滅東突厥,將蕭後迎回長安。論起輩分,蕭後是唐太宗李世民正兒八經的表叔母。貞觀二十壹年(647年),蕭後以81歲高齡去世,唐太宗以皇後禮將她與隋煬帝合葬於揚州。也許唐太宗對這位傳奇的前朝皇後充滿了敬意,所以給了她超規格的待遇壹在鳳冠上多加壹株花樹,每株多加壹朵小花。
安裝在彈簧上的花叢,會隨著腳步輕輕搖曳,就像風吹麥浪,多麽富有詩意。有的學者推測,花樹的前身,是壹種更為人熟悉的漢代頭飾壹步搖。東漢劉熙《釋名·釋首飾》日:“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劉熙所說的步搖,類似於懸有墜飾的簪釵。但實際上,可搖動的部分並不壹定是垂珠,造型千奇百怪,最常見的是花、葉。比如甘肅武威出土的壹件漢代金步搖,便是壹朵四瓣花上開出8朵小花或花苞,以細枝相連,正中又立著壹只小鳥,喙銜壹片圓形金葉。四個花瓣的頂端,各有壹個細小的圓環,原本應是懸掛有飾物。
《後漢書.輿服誌》所描述的步搖,就更加生機勃勃了:其“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八爵(雀)九華(花)”,即以黃金為底座,纏繞桂枝,串以白珠,飾以花鳥,此外還有“熊、虎、赤黑、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大公牛)”六獸。好壹幅萬物生長、鳥語花香的美景!此處的步搖,由眾多構件組合而成,與其說是壹件頭飾,更像是壹頂帽子,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步搖冠的說法。這已經奠定了隋唐時期鳳冠的雛形。
在漢代,步搖是皇後謁廟時的必戴首飾,民間不許流通。現代人也許會疑惑,步搖是如此的繁冗,而且邊走邊晃蕩,不是很不便於行動嗎?其實,步搖的壹大功能就是限制行動,警示後妃保持端莊得體。因為戴上步搖後,如果步子邁得太開、動作幅度太大,金葉或是垂珠就會搖得嘩啦啦亂響,豈不很是失禮?所以,光鮮靚麗的步搖,把它比作後妃腦袋上的緊箍咒也不為過。不過,步搖實在是太好看了,引得民間女性爭先恐後地效仿,並勇敢地把禮制、禁令統統拋到了腦後。宋人撰寫的《唐語林》載,到了唐代長慶年間(821-824年),“京城婦人首飾,有以金碧珠翠,笄、櫛、步搖,無不具美”。“緊箍咒”的痛苦,終究敵不過女人愛美的天性。
因此,步搖應是起源於西方,然後通過絲綢之路橫跨歐亞大陸,向東方傳播。在亞洲東端的日本、朝鮮,也出土有不少完整的步搖冠。為什麽西方人熱衷於將金色樹枝戴在顯要位置呢?這應該是壹種樹神崇拜。
在古羅馬神話中,帶有金色樹葉的樹枝,是權力的象征。古羅馬曾有壹種古老的習俗:在羅馬附近有壹座森林女神的神廟,其祭司由壹名逃亡的奴隸擔任。他的任務是手持利刃,時刻警覺地守衛神廟邊的壹棵聖樹。壹旦有人折取了這棵樹上的樹枝,就有權與祭司決鬥,若能殺死祭司,就能取代他成為新的祭司,並獲得“森林之王”的稱號。這壹截命運攸關的樹枝,被人們稱為“金枝”。英國現代人類學家弗雷澤的傳世著作《金枝》其題名便是來源於此。
原來,充滿中國風韻的步搖,在兩千年前也曾是壹件“洋氣”的首飾呢。
雖說以花朵、枝葉為飾的步搖是舶來品,但中國“土生土長”的鳳凰終於在宋代攀上枝頭,成為鳳冠上最重要的配件。鳳凰的起源非常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從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到東北的紅山文化,都出現過鳳的圖樣。不過,鳳凰的形象在 歷史 上的大多數時間裏,都與女性沒有直接的聯系,而只是祥瑞、美德的象征。到了唐代, 社會 上下都刮起了壹陣“鳳凰熱”,比如朝廷將大明宮的正南門命名為“丹鳳門”,而在《全唐詩》的四萬多首詩中,鳳、鸞等字眼壹***出現了四千多次,可以說大約每十首唐詩中,就會出現壹次鳳凰的身影。
這壹時期,鳳凰普遍地出現在女性的珠寶設計中。比如,陜西乾陵唐懿德太子墓石槨所刻盛裝宮女,頭戴高冠,冠的兩側各插壹支碩大的鳳釵,鳳口還銜有珠串。又如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畫中,五代歸義軍節度使曹元忠夫人翟氏,除了在發髻左右各插壹支鳳釵外,頭上還有壹件栩栩如生的鳳形冠飾,仿佛壹只鳳凰在女主人的頭頂安了窩。與此相應的是,“鳳釵”在唐代詩詞中頻頻出現,比如晚唐五代詩人馮延已的詩中,就有各種鳳:“寶釵橫翠鳳,千裏香屏夢”,“春山顛倒釵橫鳳,飛絮人檐春睡重”,“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
進入宋代,鳳冠在因襲隋唐的基礎上出現了壹大變革,那就是將龍與鳳壹同飾於其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鳳冠。《宋史,奧服誌》記錄了皇後鳳冠的形制:花樹十二株,仍同隋唐之制,但冠上增加了“九龍四鳳”的裝飾。可惜,這段記載過於粗略。“幸運”的是,金朝在滅亡北宋後,將徽、欽二帝並皇後、妃嬪虜到了北方,進而承襲了北宋鳳冠的樣式。《金史·奧服誌》對鳳冠做了非常詳細的描述:花株冠,用盛子壹,青羅表、青絹襯金紅羅托裏,用九龍、四鳳。前面大龍街穗球壹朵,前後有花株各十有二,及瀉鵏、孔雀、雲鶴、王母仙人隊、浮動插瓣等,後有納言,上有全蟬襻金兩博鬢,以上並用鋪翠滴粉縷金裝珍珠結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寶鈿窠,後有金鈿窠二,穿紅羅鋪金款幔帶壹。
這壹段話,若非古代服飾的專業研究者,可能不容易讀懂,但妳壹定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了這頂鳳冠的繁復、華麗。冠上除了花樹、九龍四鳳,帽檐上還有孔雀、雲鶴等珍禽,甚至有王母娘娘領銜的壹個仙人隊列,真是尊貴到了極致。
美麗鳳冠的背後,是殘酷的 歷史 。在被俘的北宋皇後脫下華服的同時,金朝的皇後繼而戴上了同款鳳冠,享盡尊榮。據《靖康稗史》等文獻記載,宋徽宗的鄭皇後、宋欽宗的朱皇後,在金人舉行的獻俘儀式上,被迫頭纏帕頭,身披羊裘,被人像羊壹樣牽著。朱皇後不堪其辱,當晚就投水自殺身亡。
令人唏噓的是,金朝皇後的鳳冠也沒能長久地戴穩。公元13世紀,蒙古相繼滅亡金朝、南宋。這壹回,蒙古皇後沒有繼承宋、金的鳳冠,而是延用了本民族的傳統女冠壹顧姑冠。
這倒不是因為蒙古皇後嫌鳳冠笨重壹顧姑冠高達二尺許,用鐵絲或樺木為骨,其外飾以紅羅、珠翠,佩戴的辛苦程度恐怕不在鳳冠之下。
強盛的蒙古政權,不僅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而且在文化上也將手下敗將的禮樂文化斥為末流。因而在元朝統治的近百年時間裏,帝後始終維持蒙古族傳統打扮。
朱元璋登基後,立誌恢復華夏正統,其中壹項重要內容,就是繼承宋朝衣冠。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敲定了皇後受冊、謁廟和朝會的禮服,禮冠仍襲宋制為九龍四鳳冠。但是因為新政權處於草創階段,而且經歷了元末農民戰爭後,百業雕零,鳳冠的設計相較宋金時期而言少了些許繁復,只保留了最基礎的龍鳳、十二花樹、兩博鬢和十二鈿。
待到明成祖即位時,國力大盛,鳳冠就開始講究起來,精致程度比宋金的鳳冠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龍鳳、花樹等“標配”,還詳細規定了花兒要怎麽開:大珠花樹上的花朵“蕊頭二個,翠花九葉”,小珠花樹上的花朵“每枝花壹朵,半開壹朵,翠葉五葉”。
滿清又是壹個少數民族政權,在冠服禮制上同樣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比如皇後的冬朝冠上,就有不少滿族老家的東北元素,如薰貂、東珠(即東北珍珠)、樺樹等。不過滿清的漢化程度比蒙元深,所以在冬朝冠的周圈鑲綴了七只金鳳。清代皇後朝冠雖無鳳冠之名,但行前朝鳳冠之實,也算是鳳冠的壹個“雜交”的產物。
歷史 上,男人們為了爭奪最高權力而展開的逐鹿廝殺,掀起了無數的腥風血雨。那麽女人呢?也在宮鬥中。20世紀50年代,明定陵出土了四頂金碧輝煌的鳳冠,它們的背後,就隱藏了壹段辛酸的血淚史。
這四頂鳳冠,分屬於明神宗的兩位皇後壹孝端皇後和孝靖皇後。兩位皇後都姓王,在同壹年都參加了神宗後宮舉辦的首屆選秀大賽。參賽的才女佳麗,哪個不夢想著戴上勝利者的鳳冠?但竟爭是無情的。孝端皇後,原名王喜姐,她在選秀中奮勇奪魁,正位中官。可惜她只生有壹女,此後屢次流產,再也未能懷上龍種。孝靖皇後王氏的命運更慘,她沒能擠進前三,因而被分配到神宗生母李太後的慈寧官當宮女。
有壹天,宮女王氏的命運意外地發生了轉折。她被精蟲上腦的神宗皇帝攔下臨幸,並且壹次性中標。當時,神宗皇帝才18歲,二人都不敢聲張。但王氏日漸隆起的肚子,成了後宮公開的秘密。
神宗皇帝的母親李氏也是宮女出身,母憑子貴,在神宗皇帝登基後壹躍成為太後。李太後力主將王氏封為恭妃,並給予保護。不久,王恭妃生下皇長子朱常洛,即後來的光宗。
但是,王恭妃畢竟只是得到神宗壹時“性”起的魚水之歡,從來沒有得到丈夫的正眼看待。就在王氏被冊封的四個月前,神宗壹口氣娶了九個嬪,而且,九嬪之壹的鄭貴妃深得神宗寵愛,驕橫跋扈異常,百般虐待侮辱王恭妃,稱呼她為“老媽媽”。
鄭貴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後,壹心為兒子謀求太子之位,於是更把王#妃當成了眼中釘。王恭妃謹小慎微,生怕兒子慘遭暗算,直到朱常洛十三歲了,還帶著他壹起睡覺。果然,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鄭貴妃向神宗打小報告,稱朱常洛調戲官女,神宗大驚,連忙派使者去驗視。王恭妃大哭:“十三年來我跟兒子壹同起臥,就怕有人陷害,今日果然應驗了!”使者如實稟報神宗,這才保住了朱常洛的清白。
立儲之事驚動了慈寧官。李太後間神宗:“外延諸臣都說要早定太子,妳怎麽看?”神宗向來不喜歡王恭妃和朱常洛,來了壹句:“常洛只是壹個富女的兒子。”李太後當即大怒:“妳不也是官女生的!母以子貴,還分什麽三六九等!”神宗被羞得無地自容,只好冊立朱常洛為太子。
不過,王恭妃並沒有母憑子貴,反而被負心薄幸的神宗幽禁在景陽宮,與外界隔絕長達十年之久。直到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王恭妃病重,太子朱常洛才得到父親特批,見母親壹面。此時的王恭妃早已雙目失明,母子兩人抱頭痛哭,王恭妃顫巍巍地撫摸著朱常洛的臉,說:“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說完氣絕,年僅46歲。
據明末文人文秉的筆記《先撥誌始》轉引的內部消息,這對母子相見情形更為淒慘。朱常洛進入景陽宮後,鄭貴妃派人尾隨其後,王恭妃怕被捉到口舌把柄,兩人只好相顧無言。鄭貴妃派的人壹直等到王恭妃咽氣,朱常洛才得以收殮母親的屍骨。
可憐的王恭妃,直到死後仍飽受屈辱。神宗並不把這個妻子的死放在心上,喪事拖了十個月,王恭妃的屍體早已腐爛不堪,隨葬品又少又沒人守墳。直到她的孫子明熹宗即位後,才追尊她為孝靖皇後,把她的棺槨遷人定陵,與神宗、孝端皇後同葬,並補上了皇後專有的鳳冠。
按照明初的禮制,皇後擁有兩頂鳳冠,壹頂是正式場合戴的九龍四鳳禮冠,壹頂是包含在常服中的雙鳳翊龍冠,或稱“燕居冠”。所以,定陵中埋葬的兩位皇後,壹***隨葬了四頂鳳冠。有趣的是,這四頂鳳冠分別為十二龍九鳳、九龍九鳳、六龍三鳳、三龍二鳳,沒有壹頂遵循祖制。不過,這壹點也不影響鳳冠的奢華程度。拿孝靖皇後的三龍二鳳冠來說,上面***鑲有各色寶石壹百多塊,珍珠更是多達五千余顆,金碧輝煌,堪比壹座小型的珠寶博物館。
可惜,孝靖皇後在世之時,從來沒有戴過壹天這頂鳳冠。人都已經死了,就算鳳冠再大再華麗又能如何?
“野雞鳳冠”也搶手
盡管 歷史 上圍繞鳳冠的悲劇層出不窮,但美麗的鳳冠,始終吸引著萬千女性為之心馳神往、前赴後繼。如果說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考中狀元,那麽女性壹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壹頂鳳冠。那麽,對於無緣進入後官的女人來說,如何才能過壹把“鳳冠癮”呢?
不能戴鳳,野雞總可以吧。按照明代禮制,皇室的後妃可用鳳,而誥命夫人可以用翟(長尾巴野雞)。二者的長相接近,於是命婦的翟冠也被籠統地稱為鳳冠。能戴上壹頂這樣的“山寨”鳳冠,也算得上是莫大的榮譽了。於是,就像孩子自豪地把獎狀貼在墻正中,不少鳳冠都在正面的珠翠叢中赫然標明了四個大字:“奉天誥命”。
誥命夫人,是朝淑,廷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同子的加封。如果說男子是“求官心切”,那麽女人們也是在家中“求冠心切”。 歷史 上,有的大臣家裏遲遲得不到誥命鳳冠,不僅大臣著急,大臣的夫人更是著急。如明嘉靖初年內閣首輔夏言,就曾上書催過嘉靖帝,稱自己的繼室蘇氏嫁人夏家整整三十年了,還沒有鳳冠,以至於每次宮中大典都沒資格參加。而明末抗清名將史可法,也曾在壹封家書中安慰朝思暮想的妻子說:“我在任已經年半,再過年半,就該考滿,到時就能奏請朝廷給妳誥封。”
在很多反映女性題材的傳統戲曲中,鳳冠也是壹個重要角色。福建的高甲戲有壹出經典劇目《鳳冠夢》,是根據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古今小說》卷四十《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壹文改編而成。講述的是明嘉靖年間,吏部郎中李元順將女兒李月娥許聘給監察禦史沈煉之子沈少卿,但忠正耿直的沈煉得罪了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嚴嵩,被嘉靖帝革職查辦。李元順恐遭株連,逼沈少卿寫下退婚書,並轉將李月娥許聘給嚴嵩之孫。
後來,天理昭彰,嚴嵩倒臺。沈少卿考中狀元,他的妻子獲封誥命夫人,賜鳳冠霞帔。李月娥朝思暮想戴上鳳冠,於是李元順壹家矢口否認毀親壹事,明目張膽地前去搶親。雙方打起了官司,進而引發了劇情的高潮壹“鳳冠三訟”。經過兩次上訴、三次審判,終審法官鄒應龍設下妙計,使愛慕虛榮的李月娥暴露了真面目,她的鳳冠夢也由此破滅。
如此說來,鳳冠的存在只是為了迎合女性的虛榮心嗎?當然不是。鳳冠有其深層的現實意義。古代的女性,因無法參加科舉、建功立業,她們獲得 社會 地位的主要途徑就是相夫教子,憑借丈夫、兒子的成功而獲封誥命,求得壹頂鳳冠。鳳冠象征著榮譽,其 社會 價值就是激勵萬千女性成為賢良淑德的模範,並壹心壹意地扶持丈夫、教育子女。這在齊家、治國的傳統 社會 理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娘教子”是壹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壹家的女眷在得到男主人的死訊後,大老婆、二老婆皆不耐貧苦,改嫁而去,只有小妾王春娥堅守寒門,壹邊辛苦織布維持生計,壹邊苦口婆心地教導繼子。若幹年後,繼子高中狀元,同時得知父親不僅沒有死,而且已官至尚書。父子榮歸故裏,對王氏深表感激。故事的最後,王氏獲封誥命夫人,鄉鄰無不稱羨。
這是壹個平凡女子靠操行改變命運的故事,它所要宣揚,就是古代女性的主流價值觀:貞潔,賢德。而王氏獲賜的誥命鳳冠,其意義不亞於壹座表彰女德的牌坊。如果天下的女子都像王春娥,社稷何愁不安定?
話說回來,不論是在後宮還是民間,鳳冠都是不容易戴的。而且,能享受此等尊榮者,不僅要頭腦過人,體力也須出眾。此話怎講?據測量,明孝端皇後的九龍九鳳冠,重量達2.32千克,這個重量,大致相當於在頭上頂著壹箱盒裝牛奶。明代皇後經常要戴著它出席冗長繁復的儀式,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誥命夫人的壓力同樣不小。貴州遵義曾出土明代播州土司夫人的鳳冠,冠上的珠寶在出土時曾遭到哄搶,但剩下的部件仍有近2千克。
浙江女子盡封王
皇室的後妃和各個等級的誥命夫人,加起來在全國的女性人口中也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對於那些底層的普通女性來說,不僅與鳳冠無緣,翟冠也是無望的。她們的鳳冠夢又該如何寄托?
在浙東沿海壹帶,流傳著壹個“浙江女子盡封王”的故事。在民間婚俗中,新娘可以頭戴鳳冠、坐八擡大轎,如皇家之禮,不算逾制。
據傳說,靖康之難後,康王趙構騎著白馬壹路南逃到了寧海,後面的金兵仍在窮追不舍。千鈞壹發之際,趙構遇到了壹名正在曬谷的村姑,姑娘靈機壹動,把他藏在了裝谷子的籮筐裏,然後在白馬後腿上拍了壹掌,白馬飛奔而去。金兵追到後,姑娘往白馬飛奔的方向壹指,騙走了金兵,趙構這才得救。為了報答這位姑娘的救命之恩,趙構許下承諾:若能登基稱帝,這位姑娘在出嫁時可以享受戴鳳冠、坐花轎的殊榮。後來,趙構果然當了皇帝,遂下旨賞賜。這位村姑戴著華麗的鳳冠,在婚禮上大大風光了壹把。鄉裏的新娘們紛紛效仿,於是這種風俗很快遍及浙江各地。
故事是虛構的,但新婚女子在婚禮上穿戴鳳冠霞帔的習俗,卻是真實存在的。這種習俗的真正起源,可能與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後有關。據《清稗類鈔》記載,鳳冠在古時僅作為後妃之服,而“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鳳冠者,相傳謂出於明初馬後之特典”。馬氏出身平民,卻翻身成為壹國之母,這讓家鄉的姐妹們羨慕不已。於是,馬皇後奏請老公允許民女在出嫁時佩戴鳳冠霞帔。朱元璋對妻子壹向敬重,便答應了這個請求。就這樣,鳳冠逐漸成了婚服的標配,這也是很多女子壹生只得壹次的榮耀。新娘無論地位高低,“必用鳳冠霞帔,以表示其為妻而非妾也”。
到了清代,傳統漢族後妃的服飾均已消亡,只有鳳冠保留在婚服中,成了古代衣冠的壹抹殘象。
隨著清代後妃的發式逐步加寬加大,裝飾用的簪、花等飾物越來越多,於是形成了壹個獨立的冠狀頭飾,在清代中期開始流行。如果把歷代皇帝後妃的冠飾都納入“鳳冠”的範疇,那麽鈿子可以說是最新款的“鳳冠”。
古裝劇《如懿傳》中鈿子的使用尤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