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寫作意圖
本單元的設立旨在深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學生了解中國古代音樂的輝煌成就,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本單元是八年級上冊《八音樂》的姊妹篇,兩者都是漢語母語音樂文化教育的具體材料。在設置欄中,在介紹春秋時期博雅和子琪的知己故事時,請欣賞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詩人王維創作的歌曲《陽關三記》,旋律古樸雄渾,藝術感染力極強。安排“音樂情景劇”欄目的目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陽關送別的場景,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這是在教學壹線收集的教學案例,可操作性強,易於調節課堂氣氛。為了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也為了避免以後的教材出現過多的重復,我們沒有不切實際地追求中國古代音樂史的“完整性”,而是捕捉了“幾朵小花”,由點到面,對中國古代音樂進行了簡明扼要的介紹。
二,教學安排
本單元可安排為2個課時。第壹節課可以安排“音樂故事”和“欣賞”兩個內容,第二節課是“歌唱”和“音樂情景喜劇”。
在本單元中,以“山河遇知音”的故事揭開了中國古代“人與音樂”的神秘面紗。後來的《陽關三記》、《楚商》、《秦王破陣樂》等,或透露出中國古韻中音樂、詩歌、舞蹈緊密結合的特點,或表現出古代雄渾質樸的音樂風格。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分析不同的材料,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環節。
根據教學計劃建議表中建議的安排,本單元可以分兩節課完成。
第三單元第壹課
教學內容:
1.講音樂故事,欣賞古琴曲《流水》。
2.學習歌曲《陽關三疊》。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並復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歌曲《流水》的音樂內涵和古琴的音色。
3.學會演唱歌曲《陽關三層》,能夠感受和表達歌曲的基本感情。
教學過程:
(壹)講音樂故事
1.問:同學們,妳們知道古代關於知音的故事嗎?
讓學生講故事,老師在黑板上寫壹些關鍵詞。如博雅、子琪、古琴、高山、流水等。老師要適當補充。如果學生聽不懂,老師會講故事。)
3.問:同學們,知音的故事讓妳們感動了什麽?
同學們的回答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間的情誼,為下面學習唱《陽關三記》這首歌做鋪墊。學生的回答也可能涉及到音樂溝通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功能,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現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應該鼓勵。
4.聽古琴曲《流水》
這個教學內容也可以安排先聽古琴曲《流水》,再講故事。老師也可以在古琴曲《流水》的音樂中講故事,然後總結壹些片段來欣賞。教師要註意鼓勵學生獨立理解音樂的文化內涵和意境。
(2)歌唱
1.可安排學生先欣賞歌曲《陽關三層》;也可以安排學生先背詩,老師可以作為背景音樂播放。
2.讓學生在錄音後學習唱歌。
3.讓學生分析歌曲在調式、節奏、音程方面的特點。比如歌曲的前部比較平緩,聲音多為相鄰,節奏先長後短。要註意讓學生總結這些特征在歌曲情感表達中的作用。
4.老師幫助學生學習這首歌。全班集體唱歌。
5.有些基礎好的同學可以吹單簧管來伴奏其他同學的演唱,為下節課的音樂劇情景喜劇做鋪墊。
6.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歌曲的意境和準確性上判斷對方的得失。
總結和安排下節課的內容。
第三單元第二課
教學內容:
1.安排和表演音樂情景喜劇。
2.欣賞《楚尚》和《秦王破陣樂》
教學目標:
1.組織指導學生根據上節課所學歌曲《陽關三記》編曲表演音樂情景劇。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創造能力。
2.能夠將舞蹈、器樂表演(演奏單簧管)、詩歌等相關藝術手段融入音樂情景喜劇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表演能力。
3.通過欣賞,學生可以了解以編鐘、音樂、舞蹈為代表的中國古代輝煌的音樂成就。引導學生整合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如歷史、語文等。)形成壹個整體概念。
4.了解編鐘的音色特點及其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樂舞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通過合唱、分組演唱等方式復習歌曲《陽關三層》。
(2)創作音樂情景喜劇
1.將學生分成幾組,分別創作壹個音樂情景喜劇《送朋友》。可以引導學生先討論角色和劇情,再創作劇本和臺詞,最後分角色表演。
2.課本上有簡單的角色和劇情提示,老師可以在參考提示時告訴學生不必拘泥於課本,可以自主創新;應該鼓勵巧妙的設計和表演。
3.對於壹個大班,老師還可以從班裏挑選幾個“演員”給大家表演。可以對學生聽眾做壹個簡單的分工:可以安排壹部分女學生讓楊柳四處搖曳,可以安排壹部分學生演奏單簧管或其他好的樂器作為聲音背景,也可以安排壹部分學生哼唱《陽關三記》的旋律,營造壹定的氛圍...
(3)欣賞
楚商與秦王的破陣樂
1.問:當妳聽楚尚和秦王的破陣音樂時,妳有什麽感覺?請用簡潔的語言描述妳的感受。
2.播放錄音。
3.老師把學生回答的話寫在黑板上,總結出這兩部作品所表現出的古代音樂風格──凝重、莊嚴、神聖、空靈等。
4.討論:這兩部作品的音響效果與我們今天聽的音樂有何不同?
答案可能涉及樂器的音色,生活環境,音樂的作用等等。
(4)總結
教師總結(或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