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的保養、 養生 方法總是備受追捧,但有時也不免受到質疑。
相信刮痧 養生 的網友認為,身體越紅代表身體內的濕氣太重了,火太大了。不認可刮痧的則表示,損傷的都是自己的皮膚,刮痧師傅下手也太狠了!
刮痧真的能 養生 嗎? 小九找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楊文津,不妨壹起聽聽她的分析吧!
(受訪醫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楊文津)
中西醫這麽解釋刮痧!
刮痧是來自傳統中醫的療法,主要是通過刮拭人體的特定部位,比如經絡穴位或者陽性反應點等,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整人體陰陽平衡。
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中醫體系,或許以上說法還不能說服您。實際上,現代醫學對刮痧也有自己的解釋,認為通過刮痧可以改善刮拭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加快損傷修復;消除疼痛,緩解肌肉緊張;通過局部刺激,傳達生物信息,調節臟器功能。
理論上刮痧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可像背部大片的瘀紅和損傷又是怎麽回事?
刮痧部位的確會出現壹些紅色的斑點或斑塊,甚至出現壹樣大片的瘀紅, 楊文津醫生介紹 ,這種情況的專業名稱是出痧,是壹種毛細血管擴張漸至破裂皮膚局部形成瘀血或瘀斑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壹種延緩的良性弱刺激過程,可以刺激免疫機能,加快局部新陳代謝。
這7種人刮痧很危險!
曾幾何時,刮痧和拔罐壹起成為北方澡堂子裏的壹道風景線,很多人都是洗完澡順便刮個痧。但需要註意,真的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刮痧 養生 !
楊文津醫生表示, 刮痧的適應癥的確廣泛,內外婦兒五官科等很多疾病都適宜刮痧,不但如此,刮痧還適用於預防疾病和保健強身,但是刮痧也不是萬能的,有明確的禁忌證,比如有7種人就不適合刮痧治療!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過敏性紫癜、血友病等;
2.危重疾病,如嚴重的心臟病等;
3.新發骨折部位;惡性腫瘤術後瘢痕處慎用;
4.傳染性皮膚病不宜刮痧;
5.年老體弱,過饑過飽,過度疲勞不宜刮痧;
6.對刮痧過度緊張恐懼不能配合者或過敏者;
7.孕期、經期婦女,下腹部及三陰交、合谷、昆侖、至陰等穴位禁用刮痧。
刮痧最好由專業人士操作!
刮痧深入中國家庭,很多人在家拿起勺子、梳子等日常用品就上手了。在家操作的確方便,但作為壹種醫療手段,出於安全和衛生考慮,楊文津醫生建議,最好到正規醫療機構,由專業人員來操作。
覺得這麽做很麻煩?看完刮痧的諸多講究,妳就知道找專業人員有多必要了!
1.刮痧器具
刮痧的工具種類較多,常見的有勺柄、梳子背、玉質或者水牛角的刮痧板等,刮痧的介質常見的有水、紅花油、刮痧油等等。
2.刮痧方法
刮痧有壹定的手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徒手操作和持具操作。徒手操作有揪痧法、扯痧法、擠痧法、焠痧法、拍痧法,持具操作有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
3.刮痧要掌控好力度
操作者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強弱、病情、病程刮痧部位的反應靈活掌握刮拭時間。壹般每個部位20 次左右即可,以患者能忍受或者出痧為度,不可以為了追求出痧壹味延長時間或者加重力度。
對於兒童、老人和體弱者手法要輕柔,不可壹味追求出痧。如果患者出現頭暈、汗出、心慌、四肢發涼等暈刮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刮痧。
刮痧壹次後需等患處無瘀斑後再行下次治療,這個過程大約在5-7天左右,連續治療7-10次為壹療程,需要間隔10天再進行下壹療程治療。
4.刮痧前要消毒,刮痧後要避風寒
刮痧前,操作者要檢查刮痧工具有無破損以免劃傷皮膚,最重要的是刮痧工具和操作者的雙手要嚴格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在澡堂子、家庭、美容院等非醫療機構很容易存在刮痧板消毒不徹底之類的情況。
此外,刮痧場所也要空氣清新,溫度適宜,不可以在有過堂風的地方刮痧;患者要選擇舒適的體位,精神要放松,不能過饑過飽,以免暈刮。
刮痧後,患者可以飲溫水壹杯,休息片刻。刮痧後毛孔開放,需要慎避風寒,壹般建議治療3小時以後再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