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的起源和演變
方川
秋千是中國許多民族的娛樂運動。根據現有文獻,它起源於先秦時期。
《古今藝術圖》說:“此(蕩)北山戲,是學輕(敏捷)。”(見清代翟浩《通俗匯編》卷三十壹)山戎是古代北方的壹個少數民族,其疆域在今天的北京及周邊地區,秋千最初是其練兵的工具。春秋五霸首領齊桓公帶兵擊敗山戎後,將其疆域轉移到燕國,秋千隨之向南傳播,後來逐漸演變成壹種遊戲用具。
蕩完以後主要會是宮中閨閣女子的遊戲或者是傳統節日廣場的狂歡。漢武帝時期,秋千在皇宮裏流行。唐朝無邊的《漢武帝後院秋千頌》說:“蕩者得千年。漢武祈求千年長壽,所以後宮多蕩。”當時蕩秋千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唐代宮廷稱秋千為“半仙戲”,五代的王人禹在他的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寒食節時豎起秋千,令宮中妻妾笑逐顏開,以為是盛宴。皇帝稱之為半仙戲,諸公皆稱之。”
蕩秋千壹方面可以“治疥瘡”(治病),另壹方面可以“解除閨房之煩”。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人在《金瓶梅·花刺》第二十五回開頭的花園裏蕩秋千,引用了據說是唐伯虎寫的《秋千》詩。詩雲:
兩個美麗的女孩,嬌娥,正在青楊樹影中蕩秋千。/兩對玉腕來回拉扯,四朵金蓮花倒掛。/紅臉紅臉玉酥肩* * *玉酥肩。/遊春公子手指遙鞭,壹副飄飛九霄雲外的模樣。
李清照還寫了壹首詩,“小絳唇,踢秋千”。壹時間,蕩秋千幾乎成了女人的專利。
大概是唐宋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大量市民階層的出現,蕩秋千演變成了節日期間廣場上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說:“十年蹴鞠會遠,萬裏蕩風俗同。”劉禹錫也說:“秋千爭第二,彩繩斜。”可見蕩秋千的習俗流傳甚廣。
宋代僧人惠洪也寫過壹首名為《蕩秋千》的詩:
畫架是雙切的,在美麗春戲的小樓前。/飄飄血裙拖地,毀玉。/花報潤紅杏雨,彩繩斜掛青楊煙。/清閑靜立,疑是月墜仙。
從以上描寫蕩秋千習俗的詩詞中,可以窺見當時這壹習俗的民族性格。也許人們厭倦了玩傳統的秋千,尋找新的花樣,秋千習俗開始改變。
“水蕩”出現在宋代。據南宋吳《夢》等書記載,這次雜技表演在北宋都城金明池、南宋都城臨安西湖、錢塘江壹帶舉行。每當夏季舉行水上秋千表演時,從皇帝的妃子和王子到平民百姓都爭相觀看。表演前,兩艘雕刻精美的船被放入水中,船頭豎起壹個秋千架。表演時,船上鼓聲震天,船尾的雜耍演員先練了桿,然後表演者按順序登上秋千,奮力蕩來蕩去。當秋千達到秋千橫梁的高度時,他們用手脫下繩子,借助秋千混響的力量躍入空中,在空中翻筋鬥,然後跳入水中。由於表演者姿態各異,看起來美輪美奐,變化多端。“水蕩”與現代跳水相似,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很大。
唐宋以後,蕩秋千的習俗以前所未有的盛況傳遍全國。
當然,變化最大的是中國的民族地區。
韓國人愛蕩秋千,這是壹項傳統的競技娛樂活動,經常在節日裏舉行,有時甚至是比賽。節日期間,女孩們穿著色彩鮮艷的彩色裙子,聚集在秋千周圍,比拼水平。只有被選中的專家才能參加運動會。比賽時,壹串金銅鈴掛在高空的絲帶上,參賽選手蕩秋千,看誰能敲響銅鈴。見面次數越多,分數就越高。優雅的長裙,叮叮當當的鈴鐺,驚險的秋千,令人嘆為觀止。
臺灣省高山族稱秋千為“米面面”,意為“飛”,與漢族對秋千的傳統理解相同。
滇西北、川南納西族的蕩秋千習俗,俗稱“蕩秋千會”。納西族東部的搖擺樂聚會多在夏歷正月初壹至初四舉行,西部則從正月初六開始,持續4-5天。清代《燕園支竹詞》說:“掛彩框連天,慶新不如慶舊;姐妹妝扮美,千郎拋繩送秋千。”在麗江白沙村,當年結婚的新娘,常常用紅繩綁上秋千扶手,用點心和瓜子招待蕩秋千的人,以求得平安和好運。在永寧等地,在“蕩秋千會”的最後壹天,女青年們準備了酒席,招待前來參加蕩秋千比賽的男青年。席間,男子用大麻煙擦女子的臉,互相追逐打鬧抹黑。傳說在古代,在“秋千會”期間,壹個魔鬼來抓美女。後來,遮臉防鬼成了集市上的另壹個習俗。
除了最常見的秋吊,壹些民族還有很多品種的秋千。
新疆柯爾克孜族的秋千娛樂,當地人稱之為“阿拉提巴坎·謝裏欽吉克”。在空地上選壹個點,用三塊木頭搭建壹個三腳架,在3 ~ 5米外的另壹個點搭建同樣的架子。然後在兩個三腳架之間放壹根橫梁,離地3米左右,橫梁上掛6根U型牛毛繩,形成秋千。玩的時候,壹男壹女面對面,兩人都把腳錯開踩在兩根長長的牛毛繩上,伸出胳膊分別抓住兩根牛毛繩,身體向後靠在繩子上,腳動起來,越蕩越高。
屠青海人用秋千架來蕩秋千。土族人稱車輪秋為“Burire熱”,意為“旋轉、轉動的車輪”。車輪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果去掉大板車的柱輪,柱就會豎起來,下輪壓著重物固定重心;最後壹輪系壹個梯子,梯子兩端系等長的皮繩(像秋千),所以叫“輪秋”。
維吾爾人玩的秋千更奇特。他們被稱為“沙迦地”,意思是“空氣輪”,他們在春天和秋天以及婚禮上演奏。壹根高約10米的圓木牢固地豎立在場地上作為豎井,豎井頂部安裝壹個木輪,輪上安裝兩根橫桿,每根橫桿上系有繩索,如秋千。另壹根橫桿安裝在立軸底部,用繩子與頂部的木輪連接。比賽時,壹個人站在繩秋千上,然後幾個人相對站在底部橫桿的兩側。兩邊以相同的速度推動橫桿,帶動頂木輪轉動。站在繩子上的玩家隨著輪子的加速慢慢升向天空。旋轉速度越快,玩家飛得越高。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磨秋、風車秋千等秋千形式。
磨秋分為兩種,壹種叫轉磨秋,壹種叫磨秋。轉墨丘中間有壹根柱子,頂端有壹根軸,上面系著四根繩子,每根繩子的末端有壹個環。四人持環而跳為壹戲,狀如推磨,故稱轉磨球。
磨秋的玩法是:取壹根長1 ~ 2米,直徑約15厘米的硬木直立固定在場地上,頂端切成軸狀;另選壹根長約10米,直徑與木柱相當的木桿,中間鑿壹個空心,橫放在柱頂上,即造磨盤秋。木桿兩端騎的人數相等。幾步後,騎手迅速騎在木桿或匍匐桿頭上。木桿以研磨的方式旋轉,兩端上下起伏,就像擡桿時木桿的起伏。所以叫磨秋。隨著木桿的上下旋轉,落地側用踏板加大力量,使桿彈起,使木桿兩端交替上下旋轉。
雲南、貴州、廣西的傣族、景頗族、苗族、壯族、哈尼族、布依族、仡佬族在磨丹丘最為繁盛,其中哈尼族最為典型。
哈尼族波蘭人的秋天主要在農歷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三十日或二十日舉行,稱為“五月年”。6月3日至5日舉行,稱為“六月年”,哈尼族稱之為“庫紮紮”節。“五月年”“六月年”都是磨秋節。關於“五月年”的由來,當地有個傳說:古時候日月來來去去,危及莊稼,阿郎和阿昌決定幫助鄰居。他們砍栗子樹來支持秋磨,秋磨飛來飛去,把他們帶到太陽和月亮上。他們想盡辦法勸他們日夜有規律地來來往往。理想實現了,但兄妹分別在太陽和月亮上被烤死和凍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變成了節日。
風車秋千又叫車球、轉球、轉球、轉球、旋轉球球,因其外形略似紡車而得名。風車秋千的結構比吊秋和磨秋更復雜。場地內有兩根高約3m的木柱,間距約3m。柱子頂端放置壹根橫梁,橫梁中央設置壹個寬約1m的木制十字形滾輪,如車輪。滾軸上有四對平行的腳,每對長約2米。腳的兩端系著短繩,繩的兩端系著壹塊木板,形似秋千。玩的時候,四個人坐在壹塊木板上,讓滾軸旋轉,上下升降。大家壹接觸地面,就使勁推地面。再加上三個人在空中坐下拉下來的力量,秋千轉圈。速度快的時候看起來像個大風車。在黔東南苗族地區,風車秋千每塊板可以坐兩個人,四塊板可以坐八個人。這個風車秋千叫“秋為八”。風車秋千流行於苗族、阿昌族、佤族等民族,其中以佤族最為典型。彜族人轉風車,蕩秋千的大多是女人。在節日期間,他們會穿著戲服來參加比賽。比賽分為幾組,每組4人,輪流參加比賽。參賽者面朝外坐在秋千板上。裁判壹聲令下,秋千像紡車壹樣開始轉動,而且越轉越快。這個時候,會場就像壹個彩球。
1991年,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把蕩秋千列為表演項目,後來把吊秋列為競賽項目。
秋千,這壹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民俗,至今仍充滿活力。它活躍了人們的生活,為民間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標本。
錢球在談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