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的發展;
1878年,美國科學家貝爾發明了第壹個碳助聽器。這種助聽器由碳麥克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費迪南·阿爾特制造出第壹代電子管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漢斯·德曼特和美國人雷塞·哈奇森***投資量產助聽器。到20世紀40年代,有兩種類型的助聽器,空氣傳導和骨傳導。這壹時期的助聽器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雖然可以滿足部分聾人的需求,但還是有很多缺點,比如噪音太大,17寸等笨重的電視機,難以攜帶。
1920年,熱離子真空管(熱陰極管)出現不久,真空管助聽器出現。隨著真空管技術的不斷發展,助聽器的體積也逐漸變小,實現了主機和電池的分離。1921年,英國生產出第壹臺商用電子管助聽器。因為電子管需要兩個電源(壹個是加熱電子管中的燈絲發射電子;第二種是通過柵極驅動電子到陽極),所以這種助聽器體積大,體積大。雖然它有很好的增益和清晰度,但幾乎無法攜帶。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銀電池取代了鋅電池,大大縮小了電池的體積,電池和助聽器終於可以合二為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等新技術材料的出現,使集成助聽器的體積顯著縮小,從而使助聽器可以隨身攜帶。逐漸地,助聽器也采用了諸如削峰(PC)和自動增益控制(AGC)的技術。
1943年,開發出壹體化助聽器,將電源、麥克風、放大器放在壹個小盒子裏,這就是現代箱式助聽器的雛形。同年,丹麥建立了兩家工廠量產助聽器,壹家是Oticon,另壹家是Danavox。助聽器越來越小,最後可以做到煙盒那麽大,攜帶非常方便。
1948年,半導體問世,電子工程師隨即將半導體技術應用於助聽器,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使用壹些半導體元件可以進壹步減小助聽器的體積,如果全部使用半導體元件,聲反饋將不可避免。
1953年,晶體管助聽器問世,使助聽器向小型化發展成為可能。1954年,眼鏡式助聽器出現。為了避免聲反饋,設計師將聽筒和麥克風安裝在兩側的鏡腿,但未能雙耳佩戴。1955推出了全身在單個太陽穴上的眼鏡式助聽器,使雙耳同時佩戴助聽器成為可能。
1956年,耳背式助聽器問世,不僅尺寸進壹步縮小,而且超越了眼鏡式和箱式助聽器,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助聽器。
1957年,入耳式助聽器問世。新型陶瓷麥克風具有寬而平坦的頻率響應,克服了以往壓電晶體的缺點。隨著鉭電容器的出現,電容的體積進壹步縮小,晶體管電路正在向集成電路的小型化方向快速發展。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出現,助聽器的體積進壹步縮小。入耳式助聽器出現後不久,半耳殼式助聽器、耳道式助聽器、全耳道式助聽器相繼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的心理和審美需求。
1958年,我國開始生產箱式助聽器。
1988中出現的可編程助聽器,利用遙控器改變多個聽音程序,達到最舒適的聽覺體驗。可編程助聽器采用廣角麥克風和指向性麥克風助聽器,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嘈雜環境中使用不同的聽音模式,使聽到的聲音更加清晰。帶定向助聽器的人雖然不是看著妳,但他是在聚精會神地聽妳講話,所以好像有壹種特殊的監聽目的。據傳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就戴過這樣的助聽器。
集成電路的問世很快取代了“晶體管助聽器”,1964年集成電路IC問世,具有重量小、功耗低、穩定性更高的優點。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助聽器逐漸走向智能化和內化:1982“駐極體麥克風”的問世,實現了助聽器的小型化,靈敏度和清晰度上了壹個新臺階;1990隨著“電腦程控助聽器”的問世,助聽器的增益得到了初步的智能調節,使助聽器又上了壹個新臺階。1997智能調節“數字助聽器”的增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性能更上壹層樓。
還引入了“數字”助聽器,具有很強的數字信號處理能力,為匹配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進入21世紀後,隨著技術的發展,隱形助聽器出現了,可以做到100%。
最後
經過100多年的風風雨雨,今天的助聽器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形狀,如隱形助聽器、耳內助聽器、耳後助聽器、盒式助聽器、眼鏡、發夾、筆、無線助聽器等。,助聽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打包
答案可能包含不適當的內容,正在進行人工審核。請耐心等待壹個小時。請在消息中心查看審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