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勛伯格音樂在二十世紀音樂發展中的地位

勛伯格音樂在二十世紀音樂發展中的地位

奧地利作曲家勛伯格出生於維也納的壹個猶太家庭。他自學成才,在1894年跟隨亞歷山大·馮·澤姆林斯基學習了對位法。這是勛伯格壹生中唯壹得到的正統音樂教育課程。1911-20年代在柏林和維也納任教。1933去了美國,定居加州,1940成為美國公民。除了大量的作品,他還寫了《和聲聲學》,是當代最重要的和聲作品之壹。和聲的結構和功能;此外,他還寫了《風格與思想》和《作曲的基本原則》。19071910年有大量的畫框,很多是自拍。

壹,勛伯格的浪漫主義

勛伯格的音樂建立在晚期浪漫主義的基礎上,他有著深厚的傳統音樂基礎。他年輕的時候是瓦格納的忠實追隨者,所以他早期的作品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壹些模仿的痕跡,比如弦樂六重奏《升華之夜》。音響系統不斷變化的音樂顯然來自瓦格納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這是壹部黑白而非彩色的施特勞斯式交響曲。交響詩《珀利阿斯與梅利莎》中的壹些音樂具有施特勞斯的特征,樂隊實際上與《英雄的壹生》壹模壹樣。《樂隊六首歌》裏的欲望,有馬勒的感覺。

1901年創作了最偉大的浪漫主義交響歌劇《呢喃歌謠》。這部作品需要五個獨唱,壹個朗誦者,三個四聲部男聲合唱,壹個八聲部混聲合唱,壹個龐大的管弦樂隊。勛伯格在音樂結構和演奏尺度上已經將浪漫主義發揮到了極致。即使是馬勒的《第八交響曲》這樣龐大的形象,也比不上《呢喃歌謠》。這是勛伯格浪漫主義的巔峰。雖然他在創作上受到壹些作曲家的影響,但他的創作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

二、勛伯格表現主義音樂的轉變

在珀利阿斯和梅利桑德之後,勛伯格總覺得自己受到傳統形式和技法的束縛,於是開始退出浪漫主義領域,把音樂從自然音階甚至調式中解放出來,越來越重視構思的問題。這個時候,他還沒有那麽紅。1907的D小調弦樂四重奏第壹號的演奏,由於情緒變化大,顫音大,彈近鋼琴碼,有特殊的演奏效果,觀眾難以接受,最終以失敗告終。勛伯格從此以後的作品逐漸拋棄了調性和依賴調性的傳統作曲技法,拋棄了浪漫主義的自傳性和抒情性特征。1908年還首演了室內樂交響曲和第二弦樂四重奏,表現出排除調性的復雜和聲技法,充斥著復雜的和弦和調性,刻意追求對位。演出又壹次失敗,觀眾無法理解他用音樂表達的壓抑、恐懼、沮喪、絕望、瘋狂的內心感受。德國作曲家埃斯勒是這樣評價勛伯格的:他沒有扭曲他出生的社會秩序,沒有美化它,沒有粉飾它。他在他的時間和班級前面舉起壹面鏡子。鏡子裏映出的東西並不美麗,但卻是真實的。當時的社會環境真的不樂觀。兩次世界大戰和不斷變化的世界格局讓人們目睹了絕望,人們不知道如何改變現實。這時,只有他們的情感是真實的。這就鞏固了表現主義的思想基礎,正如勛伯格所說:藝術家最大的目標就是表現自己。②

勛伯格仍然堅定地以創新的精神探索著自己的音樂之路。此時他考慮的是如何在沒有聲音的和聲標準和音樂的組織的情況下進行創作,如何在用無調性語言創作時合理控制旋律和聲的動力,用最直接的方式描述最真實的情況。在與德彪西、斯克裏亞賓的音樂和馬蒂亞斯·霍爾的音樂理論的接觸中,他的音樂觀念逐漸確立,但在創作上仍沒有明確的方向。他求助於抽象畫家康定斯基,在康定斯基的幫助下進行現代繪畫,並由此總結出無調性音樂的原則:用簡潔的音樂語言描述直覺,用特別的簡潔平衡極度的情緒激動,通過疏離表達和諧。於是誕生了五首管弦樂曲、音樂劇《期待》、音樂朗誦《皮埃羅》、音樂劇《快樂的手》,提出了全新的和聲體系,摒棄了我們熟悉的那種和聲。

就像壹些表現主義畫家經常通過歪曲、扭曲事物來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感受壹樣,勛伯格的作品也表現出了這種特質。誇張的絕望和內心的焦慮,充滿了恐懼和死亡。壹位評論家聽完《月亮上的皮埃羅》後說:如果這是音樂,請上帝,下次別讓我聽了。盡管有這樣的評價,但他的周圍已經逐漸聚集了壹批追隨者,勛伯格完成了從浪漫主義到表現主義的轉變。

第三,勛伯格表現主義體系的建立

面對公演的失敗和人們的不領情,勛伯格意識到了創作道路上的障礙,迫切需要在創作過程中建立壹個新的系統的作曲體系。1918年,他成立了私人演出協會,沒有普通觀眾,也沒有邀請評論家,只是為了在演出實踐過程中進壹步完善自己的作曲體系。這個時候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指出了壹種恢復宇宙秩序的方法,這也給了勛伯格壹個新的概念,他也使他的秩序更高更好。他徹底放棄了調性和沿用了幾個世紀的旋律變化的重復方法,鞏固了自己自由無調性的創作傾向,旋律不再屬於任何自然音階。經過壹段時間沒有調性和傳統方法的實驗,在1921左右形成了十二音體系④。這個系統的創建是之前無調性原則的邏輯延伸。這時,勛伯格的音樂中充滿了無調性和不和諧的因素,他盡力將其簡化。其目的是使音樂擺脫主觀感受和唯我主義的自我表現,使音樂再現音樂的基本要素。這壹思想首先體現在他於1920年至1921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壹系列音樂演講中,並在他的作品中付諸實踐,如《小夜曲》、《六弦樂器與低聲》鋼琴組曲等。十二音體系很快風靡歐美,被認為是音樂美學中最理想、最完善、最先進的思維方式。⑤十二音體系形式的純粹性與精神表達的緊密結合,成功地為勛伯格的創作提供了平臺,使他成為壹個純粹的表現主義作曲家。《為樂隊變奏曲》、《鋼琴協奏曲》、《華沙的幸存者》以及歌劇《摩西與亞倫》,在這些後來的作品中,12音體系也變得更加完善,成為現代音樂創作的重要手段。

勛伯格在革新和改革的過程中仍然把自己放在古典傳統的位置上。在1931的壹次廣播演講中,勛伯格提到他的老師首先是巴赫和莫紮特,其次是貝多芬、瓦格納和勃拉姆斯。說到巴赫,整個十二音體系的音樂革命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與古典音樂和浪漫主義音樂相反,巴赫的賦格已經隱含了現代十二音體系的音樂意義,它是由依次交替出現的音樂主題組成的。從頭到尾都是從壹個獨特的核心出發,這個核心既是主題也是答案。這也是勛伯格解釋自己是古典傳統的壹個重要例子。十二音原則至少存在了500年。

在勛伯格完成這些作品後,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壹個用壹生尋找直觀描述的完美主義者,於19510年7月去世,享年76歲。他留給後人的遺言是和諧,這也是宇宙中所有生物都需要達到的不尋常的遺言。對所有喜歡和追求音樂的人都是壹個很大的啟發。壹切不和諧都是為了表現和突出和諧,這也是勛伯格壹生都在思考的問題。

勛伯格的音樂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但目前音樂界對勛伯格的研究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狀態。作者從哲學上分析了勛伯格為什麽能以感性思維的方式領導壹個系統完成,最終目的是通過這篇文章引起人們對勛伯格的關註,把他和他的音樂作為壹個新的研究課題來挖掘他在音樂史上越來越重要的貢獻。

  • 上一篇:農村建築風水
  • 下一篇:衛星天線信號質量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