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北京地名的變遷

北京地名的變遷

在北京地名的變遷中,先後使用過燕鬥、幽州、京、南、大都、北平、北京、史靜、京兆、北平特別市等。

1,顏鬥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滅商後,被封在燕。燕都因是古代燕國的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因靠近燕山而得名,都城名為“燕都”。

2.幽州

古代九州之壹。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順典》:“顏稱幽州。”漢魏晉唐時設幽州,均治於北京。

3.北京

北京壹般指首都,北京成為首都後,也叫首都。

4.南京

遼太宗元年(938年),原幽州升級為幽都府,建南京,又名燕京,為遼國都城。當時遼國的首都在北京。

大部分是5個

元代以金出宮和現在的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九年(1272),元世祖改名為大都,俗稱元大都。

6.北平

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滅元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朝改名為北平。

7.北京

明朝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朱迪永樂帝即位後,將北平的封地改為順天府,建京城,準備遷都於此。這是北京正式命名的開始,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8.史靜

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1420)遷都北京,並改名為史靜,直至清朝。

9.京兆

民國時,順天府廢棄,京兆置於直隸中部,覆蓋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京兆廢,改北平。

10,北平特別市(後為北平市)

民國十七年(1928)六月,北伐後,首都遷回南京,原京兆地方被廢。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後改為北平市,隸屬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

北京11

民國19年(1930),6月,北平降級為河北省轄市,同年2月,重新升格為該院轄市。民國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占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北平改名為北京。

北平12

民國三十四年(1945),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軍宣布投降,第十壹戰區孫連仲部接管北京,改稱北平。

北京13

1949 65438+10月31日,傅與中國* * *生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奔* * *生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北平和平解放。9月27日,1949,北平改名北京。

擴展數據: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就把召公封為京畿及其附近地區,稱之為燕。都城是北京市房山區的劉立河鎮,遺址仍然存在。黃帝後,人姓姬,在今北京西南。燕滅後,遷都於嵇,合稱燕都或燕京。

秦朝時,京畿設薊縣,隸屬楊光郡。漢高祖五年,劃歸燕國管轄。元豐元年,復為楊光薊縣,屬幽州。在開始的第壹年,它是楊光國家的首都,因為皇帝的個人分封在這裏。東漢光武改制時,幽州刺史部設在薊縣。永源八年復置楊光郡。

西晉時,朝廷改楊光縣為燕國,幽州遷至範陽。十六國後,趙遷回薊縣,燕國改為燕國。經過顏倩、前秦、後燕和北魏,它保持不變。

隋開帝三年(583年)廢燕縣。大業三年(607),隋朝改幽州為卓君。初唐武德年間,卓君又被稱為幽州。貞觀元年(627),幽州劃歸河北道。後來,它成為楊帆時代特使的駐地。

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在北京稱帝,開國名“大衍”。唐朝叛亂後,恢復為由盧龍控制的幽州。五代初,軍閥劉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所滅。

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澱區)與遼作戰,北宋大敗,從此渴望十六州;遼於會同元年(938年)建都北京,開泰元年改名西晉府。?

金代貞元元年(1153),金朝皇帝完顏亮正式建都北京,史稱中都,在今北京西南。

蒙古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嘉定八年(1215)攻陷北京,在燕京路設立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更名為中都路大興府。

元朝九年(1272),中都大興府正式更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cambaluc和Gambalik),也是元朝的大都。

元朝大部分地區成為中國的交通中心,交流北至嶺北省,東至努爾甘都斯(黑龍江省下遊),西至西藏,南至海南。從這個時期開始,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

百度百科-北京

  • 上一篇:42式傳統楊式太極拳拳譜
  • 下一篇:南非的婚姻法和性倫理道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