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北京有什麽特有的節日習俗

北京有什麽特有的節日習俗

正月

順星:正月初八黃昏後,以紙蘸油,燃燈108盞,燒香祭祀,叫順星(清時習俗)。 天誕:正月初九為天帝誕辰。禁屠宰。大高玄殿設皇壇,各道觀設醮。 散花燈:十三日,也叫散小人。由堂屋到大門都燃燈,除不祥。 上元節: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除了上節述說之外,還有婦女們"走橋摸釘"。凡有橋處,頭人拿香開路,後邊結伴而過。叫"度厄",也叫"丟百病"。"摸釘"是到正陽門的門扇上摸門釘,能生子。

二月

年後興盡,各業恢復正常。東直門外雞鴨房人工孵化小雛兒,本月下旬大街上始售。 初壹:原為中和節。大街上賣太陽糕祭太陽神。左安門內太陽宮熱鬧壹天。 龍擡頭:即二月初二。這天吃餅叫龍鱗餅,吃面叫龍須面。婦女停針錢,恐傷龍眼。農民把竈灰從門外灑進廚,繞缸壹周,叫"引龍回"。私塾開學,叫"占鰲頭"。 花誕:二月十二。傳說花王生日。文人雅士,留連賞花,以牧丹為主。 道誕:二月十五,是太上玄元皇帝誕辰,禁殺生。各道院設醮。 觀音誕:二月十九日,觀音大士生日。各觀音庵、大悲壇、紫竹林等廟大誦經卷。

三月

天氣漸暖,春意盎然。郊外春遊。 清明:全家備祭品掃墓,帶著風箏,祭畢墓前遊玩。兒童戴柳條圈。戴柳之俗始自唐代,唐高宗三月三日在渭陽祓禊(除不祥)賜柳圈壹個說戴了可免蠆毒。祭祀後用柳條穿剩下的蒸食。立夏時用油煎了給小兒吃,說不怵夏。 廟會:初三蟠桃宮,十五東嶽廟,而潭柘寺從初壹開廟半月。

四月

日麗風輕,適於春遊。郊外廟會多。 廟會:西直門外萬壽寺、蘭靛廠的西頂娘娘廟、妙峰山、丫髻山的碧霞元君祠、北頂皆有廟會。 結緣:舍緣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叫浴佛日。人們在街上施茶,並煮豆加鹽給路人吃,叫普結良緣。這天去法源寺遊玩。 藥王誕:二十八日是藥王的生日。京城四座藥王廟都有廟會。

五月

天氣漸熱,極易生病,北京人叫"惡五月",因此本月禁忌很多。如禁曬床、修繕房屋;初壹,端五,不汲泉水、不搬家、不糊窗、不剃頭。 夏至:是國家大典。民間吃過水面。 五月諺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初壹至端五,用1酒塗小兒臉,避毒物。 端五節:街上賣用黃紙蓋印的天師符,也有畫鐘馗或五毒符咒之類。買回去貼在中門上,可避祟惡。當日用菖蒲和艾子插在門邊,避毒惡,是"蒲龍艾虎"、"艾虎蒲劍"之意。婦女們用絲線羅制成小虎、粽子、葫蘆、櫻桃、桑椹等,用彩線穿好戴好在身上,兒童掛在胸前或背後,叫"長命縷"。用彩紙剪成葫蘆倒貼在門上,叫"泄毒氣"。過午扔掉。嫁出之女,今日回娘家,故亦叫"女兒節"。節日食品:粽子。 粽子的起源:按《續齊諧記》,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楚人哀之,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以粽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不為蛟龍所竊。 磨刀雨:據說五月十三日是關公過江會東吳之期。這天有雨叫磨刀雨。 分龍兵:五月二十三是分龍兵日。此後雷雨無常,傳說神龍此後分區負責。

六月

六月是北京地區的"伏天"。人們常找涼快地方消夏避暑。民間事情不多。 初六日是各廟曬晾經卷之日。民間於這天曬衣服、書籍。婦女洗頭發。騾馬犬貓等在河裏洗澡。宣內象房中的象,牽出來去宣外河內洗澡。 二十三日祭馬王。所有養馬處均於此日祭祀。 二十四日祭關帝。這天京城內鞭炮齊鳴。

七月

立秋。立秋日下雨主秋田茂盛。諺雲:"騎秋壹場雨,遍地出黃金。"立秋日小兒上學。私塾門首大書"秋爽來學。" 乞巧節:也叫女兒節,即七月七日。民間1用碗盛水在日下投針,叫乞巧丟針。1將綠豆於前數日置碗內,用布蓋上。每天澆水,七夕打開蓋布。若芽生不亂,其女必巧。傳說這天是牛郎會織女的日子。 中元節:即七月十五,是掃墓的日子,庵觀設盂蘭會,傳說今日是目蓮僧救母的日子。晚上放荷燈,荷花燈。"荷花燈,今天買了明天扔。" 地藏會: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誕辰。各寺院誦經、紮法船、晚上燒。大者數丈。

八月

中秋節:八月十五。此日祭月、拜月。在月亮出來的方向供上"月光馬兒",用紙畫成菩薩,下面畫月宮和玉兔。祭月時男子不拜。供品主要是鮮果,考究的要用娑羅果、紅花脆棗、中山禦李、河南石榴、紫葡萄、綠毛豆、黃梨紅柿、白藕青蓮等。節前大街上最盛的是"兔爺攤子"。以黃土捏成兔型,外面上彩。有騎虎、騎馬者,有寬袍大袖、金盔金甲者,形形色色活潑可愛。

九月

北京地區開始入秋。有興致的外出秋遊叫"辭青"。北京之季花為菊花,也叫黃花、九花等。本月節氣是霜降。 腌菜:此時北京的鮮菜近尾聲,人們開始腌菜準備過冬。 重陽節:即九月初九,也叫登高節。據說這天登高可避晦氣,也說"登高長膘"。這天供品用花糕。講究者喝良鄉酒佐糟蟹。重陽日喜遇雨。古詩有"菊為重陽冒雨開"之句。

十月

十月後北京地區進入冬季。北京人開始為過冬而忙碌。 送寒衣:初壹日,各家為死去的人燒五彩紙糊的衣服。後來以燒包袱代替。 添火:也叫薰炕。北京人於十月初壹屋內生火(二月初壹叫撤火)。 八旗練兵:十月十五日。清代在安定門外十多裏的仰山窪(將臺)八旗合操。

十壹月

農歷十月的冬至是國家大典,民間不為節,但大都於這天吃餃子。 京內閑人於冬至開始繪染"九九消寒圖"。 十二月即臘月,開始進入年關了。

指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風俗由於壹種歷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壹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

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風 ”;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

所謂“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壹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的變遷,原有風俗中的不適宜部分,也會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改變,所謂“移風易俗”正是這壹含義。風俗由於壹種歷 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壹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

解釋: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出處:鄧小平《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例如執行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尊重藏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示例:1.我們到壹個地方就要尊重當地的~。2.由“成丁禮”到“冠禮”斷發文身或鑿齒拔牙、以及血緣復九、父仇不***戴天、女子結婚不落夫家等等,都是由氏族公社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黃現璠《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風俗習慣

  • 上一篇:難忘的春節作文四年級
  • 下一篇:大家給我壹些有關環保的只是競賽題,急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