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現在看來諸多版本實際上還是重合很多
十八般武藝是中國武術的壹個傳統術語,泛指多種武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武藝的名稱,始見於元曲。 如《古今雜劇》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的來滑熟”的唱詞。 元末明初施耐庵在《水滸傳》第 2回中描寫九紋龍史進從王進教頭習武時說:“哪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 鞭、鐧、 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他指的都是兵器。 到明代後期萬歷年間,謝肇浙在《五雜俎》卷 5中說:“十八般:壹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鐧、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所謂白打,據明朝朱國楨(萬歷天啟間人)在《湧幢小品》卷12“兵器·武藝十八事”中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蘇州人曰打手。”清初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說:“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又說“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十八般武藝原來全指兵器,至此又把白打包括進去。
明代抗倭名將唐順之(1507~1560)在《武編》中說:“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稱首。武藝壹十有八,而弓為第壹。”明末,火器威力仍不高,作戰時仍以弓、弩為遠兵利器,故在軍器三十六、武藝十八般之中,弓都列為第 1位。
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4種說法:
第1種說法認為是“刀、 槍、劍、戟、 □、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圖1叉)。
第2種說法與上述十八般的排列壹樣,但最後 3件改為:代、抉、弓矢。
第3種說法是“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九長九短中不列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這是近代武師壹般不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第4種說法,近代戲曲界有人認為是刀、槍、劍、戟、 斧、鉞、鉤、 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
常說的“十八般兵器”早先是叫“十八般武藝”。“十八般武藝”這個詞據說始見於南宋武狀元華嶽編的《翠微北征錄》。十八般兵器的說法雜蕪不壹,比如《水滸傳》裏曾寫到史進學習十八樣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杈”。而其它典籍記載有:“壹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就是指徒手的武術)。”還有九長九短說:“九短為刀、劍、鞭、鐧、拐、斧、棒、椎、杵。九長為刀、槍、棍、鉞、叉、鐺、鉤、槊、戟。”當今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刀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壹,有長刀和短刀之分,按功用分,有大砍刀(長刀)、斬馬刀、腰刀、桿刀、樸刀、鉤刀、眉刀、匕首刀、三尖兩刃刀、飛刀等等。刀在青銅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因為在大規模車騎戰鬥中比劍更實用,漸漸取代了劍的地位。西漢時出現了柄呈環形的鐵質長刀,壹側開刃,另壹側是厚實的刀脊,不易折斷。到了三國時期,刀已成為軍隊中普遍裝備的短柄格鬥器具,三國時期關羽所用“關刀”刀身狹長,形如偃月,刀背有青龍圖案,又稱青龍偃月刀,刀頭有鉤,刀背有突出鋸齒利刃,故又名“冷艷鋸”。之後人們更加註重鋼刀的質量,精益求精。宋朝的《武經總要》記載當時的刀就有手刀、屈刀、偃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等多種。明代則多仿日本刀式,造雙手握柄的長刀。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樸刀、雁翎刀、大環刀等,勇猛彪悍,素有“刀如猛虎”之說,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矛在早期和槊混稱,是用於直刺,紮挑格鬥的長兵器,由尖利的矛頭和矛柄組成。分為馬槊和步槊,早期戰車上也配備有矛,作為進攻兵器,大規模興起於漢末。矛比較長,通常為兩米左右,有的竟可以達四米多。《三國演義》中張飛使用的丈八蛇矛,就是矛的壹種,其矛頭長二尺余,扁平彎曲如蛇形,兩面有刃,故稱蛇矛。矛用於騎兵作戰曾經很有效,但是由於很長,不經過嚴格訓練不容易掌握,以後開始向槍轉變。
長矛使用不便,晉代開始逐漸流行用槍。唐代以後矛多稱槍,唐代之後善槍的很多,《五代史·王彥章傳》說:“彥章持壹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他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可見馬上用槍已經出現在軍中。宋、明兩代為槍的最盛時期,創造了式樣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用於步兵和騎兵。有長槍、鉤鐮槍、九曲槍、梨花槍、筆槍、雁翎槍、綠沈槍、渾鐵槍、龍頭槍、龍刀槍、虎牙槍、虎頭槍等。梨花槍比較特別,是長槍和火器的結合兵器,用長槍縛壹噴火筒,用火藥燒灼而殺傷敵人,也可用槍頭刺殺,宋代李全之妻楊妙貞所創此槍套路,世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槍為“百兵之王”,長而鋒利,使用靈便,精微獨到,很多名將都用槍,比如趙雲、楊家將、嶽飛等等。槍法種類繁多,但都以靈動快捷的招法見長,著名用槍者往往自己也會因此增加瀟灑靈動之氣。
劍,屬短兵器,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稱,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壹度曾非常流行,無論是作戰還是僅僅作為士大夫的配飾,都有劍的身影。漢代劍術已甚精備,擊劍、鬥劍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鑄劍術體現了古代金屬加工工藝的水平。古代傳說的名劍很多,著名的有幹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劍運用起來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優美自如,飄灑輕快。但是由於不適合於陣地作戰,劍漸漸地退出戰場,先是作為將領隨身佩帶的輔助短兵器,後來就成為修煉、裝飾、禮儀、健身甚至辟邪鎮災的器具了。
戟,由戈演化而來,為戈、矛合體的兵器,有長戟、短戟之分,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主幹做槍形,鋒尖之下橫出兩檔,其上嵌有月牙型尖刃,從而使戟具備了鉤刺劈砍等多種攻擊性能。長戟分為方天戟,青龍戟、蛇龍戟、月牙戟等。戟乃兵中之龍,外形威武漂亮。三國時代很流行用戟,《三國誌》上有記載:“孫權乘馬射虎,投以雙戟”,“甘寧執雙戟舞”,“典君,提壹雙戟八十斤”,可見當時戟不僅流行,而且較重,呂布馬上用戟更是天下第壹。晉代之後的長兵器重視槍,戟已開始降為儀仗之器,到宋代就很少用於戰場了。不過我倒是很喜歡戟這種兵器,威風而又漂亮。
開山、金蘸、月牙、宣花,這些都是斧的別稱。斧屬重兵器,刃薄背厚,殺傷力大,分為長柄大斧和短柄闊斧,前者多用於馬上交鋒,後者多用於步戰搏鬥。用斧需要有較大的力量,所以使斧的大多是威風凜凜的力士猛將,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三國的徐晃、《說嶽全傳》中的金國大將金兀術、《水滸傳》裏的李逵,都是使用斧的能手。元代軍隊經常用斧,清代將士喜用雙斧,斧柄尺余,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使用靈活。
鉞是斧的壹種,但比斧大。鉞雖然早已有之,但到戰國之後就已漸失其戰器性質,而變為儀仗飾品及禮樂舞蹈之用,可見實用性不強。
鉤是壹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顏師古註:“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分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晉朝大將閔冉用過鉤,悍勇無敵。
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壹,最先本是壹種生產工具,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有三股叉,即三須叉,又名三角叉,其形與牛頭相似,號稱三股托天。有兩股叉,又名龍須叉。還有五股叉,形如烈焰。民間舞叉也很有特色:讓叉在身體各處盤旋舞動,瑯瑯作響,很具有觀賞性。
鞭亦為短兵器之壹種,其由來與鐧大致相同,《武經總要》中說:“鐵鞭多節,系襲晉代遺制。連珠三節鞭亦系胡人器形。鐵鞭唐代已廣用之。”有竹節鞭,虎尾鞭,水磨鋼鞭等數種。唐以後就有用鞭的將軍,唐初的尉遲敬德、後梁的王彥章都會用鞭。宋代用鞭者多,梁山好漢呼延灼、孫立等都善於用鞭。而槍鞭夾用,是古時候流行的武將作戰方式。
鐧屬短兵器,壹般長四尺左右,鐵或銅制,鐧身為四棱或圓弧形。兵器經鍛造成型之後,鐧身往往經過鎦、鍍等工藝處理,以增加美觀性,故有金裝鐧、亮銀鐧等等。鐧往往做為武將們手中的輔助兵器使用。鐧壹般不單用,法重雙行,故後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隋唐時候的雙鐧大將秦瓊馬踏黃河兩岸,威名赫赫,他與南宋嶽飛手下的大將牛臯,是古代使用鐧的代表人物。
錘又名錐,屬短重兵器,外形多為球形或瓜狀,由於份量沈重,使用起來殺傷力極強,所謂“錘鐺之將不可力敵”。戰國勇士朱亥,為了幫助信陵君竊符救趙,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鐵錐擊殺晉鄙,後來的力士博浪沙椎擊秦始皇,用的就是早期的錘。宋朝時候錘已經廣泛使用,相傳嶽飛麾下著名的“八大錘”,就是四位使錘的猛將,嶽雲錘打金彈子,廣為流傳。元朝蒙古騎兵也善用鐵錘,後來早期清軍也很喜歡用錘。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兵器之壹,多用於馬上作戰。它由矛和棒演變而來,其結構復雜,較為笨重,多為力大悍猛的將領使用。古代的槊,柄用堅木制,長約2米,粗約壹把,柄端裝有壹長圓形錘,上面密排鐵釘或鐵齒六至八行,柄尾部還裝有三棱鐵,因其形狀與狼牙相似,故也稱“狼牙槊”。早期槊矛混稱,曹操橫槊賦詩,用的可能是類似矛的武器。而唐初單雄信用的棗陽槊,就已經獨立成形了。
撾是壹種構造較復雜的兵器。宋代有兩種抓型的長兵器,壹種抓槍,長二丈四尺;壹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作用,可能是其雛形。《武備誌》上圖示了壹種雙飛撾,“用凈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系之。始擊人馬,用大力丟去,著身收合,回頭不能脫走。”撾的五指具有機械活動能力,被抓住即難逃脫,後來出現的飛抓可能就是承襲《武備誌》的雙飛撾而制成的。
镋是長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槍尖,稱為“正鋒”,側分出兩股,彎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長七尺左右。有鳳翅镋、雁翅镋、牛頭镋、溜金镋、鋸齒镋和流星镋等幾種。隋朝大將宇文成都傳說就使用鳳翅鎦金鏜,威猛罕匹,僅次於李元霸。
武林中把棍作為“武術之王”。大棍長八尺有余,舞動時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勁和臂力,實戰時往往以其長、大、重先制於人。而齊眉棍舞動時靈活多變,棍聲呼嘯,氣勢極為勇猛。水泊梁山九紋龍史進,就是壹個用棍的高手。我國棍術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張家棍、趙太祖騰蛇棍、賀屠鉤桿、牛家棒、孫家棒、俞大猷棍法等十幾種著名棍法。少林棍僧名揚四海,史料記載俞大猷還曾經指點過少林武僧的棍法。
棒同屬棍種而稍短。棒長壹般約五尺,棒身兩端粗細不壹,壹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處。往上愈細,頂端粗。棒的種類較多,僅《武經》記載即有鉤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桿棒、大棒、夾鏈棒七種。哨棒長約四尺,比齊眉棍短,硬藤制,為古時軍營中巡哨和更夫所用。桿棒如齊眉棍,但亦短。俗語有“棒齊胸、棍齊眉”之說。民間傳說隋末靠山王楊林善於使用雙棒,而宋太祖趙匡胤善於用桿棒,有“壹根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之說。至於《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金箍棒,降妖除怪威力無窮,似乎應更近於棍。
流星錘是壹種以繩索系住錘體,握於手中,擊打有壹定距離的對手的暗藏武器,屬軟兵器類。又名飛鎚、飛錘、流星鎚,使用者需要很高的技藝。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鏟起先源於生產活動,後來演變成軍事武術器械的壹種,在民間流傳更廣,比如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或供開路使用,所謂方便鏟是也。
弓(弩)箭因具有較遠距離殺傷的特點而備受古代軍隊重視,用於非接觸作戰。古人依賴膂力開弓射箭,優秀射手能拉開數十公斤的強弓,有效射程應在數十米以上,如果借助更強的弓和機弩,遠的可以達到數百米以上。古代名將將騎射作為必修的技藝,善射者極多。弩的射程要比弓更遠,三國、唐朝都出現過威力巨大的各類機弩。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朝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馬民族入侵的利器。而隨著更遠距離、殺傷力更大的火器的出現和發展,弓弩的地位就漸漸失去了。
盾也叫幹,雖然也是兵器,但是很少被作為獨立的兵器提及。盾的用途主要是防禦,抵擋進攻兵器的殺傷,有時也作為助攻武器。選材有木、皮革、藤和金屬。壹般用木、皮的多。西漢以前,盾的樣式都接近長方形,分為步用和車用,步盾用於防箭和維持陣列,車盾短窄利於車上的防禦。長期以來是單兵防護的必備器具,至今在防暴警察隊伍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後要談的是壹種壹度統治華夏而後衰落的兵器——戈。在盛行車戰的時代,戈的作用很大。但是戈的缺點也比較多,頭部容易脫落,所以戈用繩索綁縛頭部,看起來很簡陋,但是可以重新捆上。戈的長柄需要揮動,攻擊速度慢,而且攻擊動作單壹。由於使用方法的限制,隨著戰車的衰落,戈也退出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