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十月懷胎 > 曲黎敏《黃帝內經》胎育智慧 :逐月養胎

十月懷胎 > 曲黎敏《黃帝內經》胎育智慧 :逐月養胎

老祖宗的智慧就是好,看完這些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接下來該註意什麽!

西晉時期的王叔和有壹本名著叫《脈經》。在這本書中就強調婦人懷胎十月當中,每個月有壹條經脈在養胎過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 在妊娠第壹個月時,足厥陰肝脈的作用最突出。

我們都會有壹個常識,女子懷孕後,往往喜歡吃點帶酸味的食物。 很多人平時是不喜歡吃酸味食物的,這時也變得愛吃了,甚至有的女性離開了酸味就寢食難安。 很多人會說“酸兒辣女”,說喜歡吃酸的就懷的是兒子。 這其實沒有什麽道理,好多懷孕期間愛吃酸的女性最後生出來的卻是女孩兒。

中醫認為,懷孕的女子喜好吃酸,與肝經有關。 肝主藏血,女子剛懷孕的時候,特別需要用血來滋養孩子,所以此時肝陰就會略有不足。 五臟與五味相對應,肝在五味裏對應的就是酸,所以就會出現懷孕後女子喜酸的現象。

對妊娠壹個月的婦女來說, 飲食上要“精熟酸美”。 “精熟酸美”的意思 首先是食物要做得很精致 ,色香味俱全,好引起產婦的食欲,同時要易於消化吸收,不要人為地造成脾胃的負擔; 其次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比如日本料理、綠豆等寒性比較大的食物(好多老人認為懷孕後身體會出現熱象,所以認為孕婦喜歡吃涼的,其實這個時候吃涼的真的很傷脾胃,我真是深受其害,每次吃水果都是吐的不要不要的); 再有就是“酸美” 了 ,既然妊娠壹月為肝經所養,那孕婦就多吃些酸味的美食,養好肝經,以便給肚子裏的胚芽提供更多的血來滋養其茁壯成長。 (那我們反過來想想,如果懷孕後特別想吃酸的,是不是身體在提醒妳,肝血不足呢?那就要早點休息咯!因為“血夜臥歸肝”,血只有躺下才會回到肝裏。所以早睡很重要。)

現在西醫比較強調婦女懷孕初期補充葉酸(壹種B族維生素),認為葉酸缺乏會導致胎兒神經管畸形。 其實葉酸在綠葉蔬菜、水果中儲量很豐富,比如油菜、甘藍、小白菜、豆類、香蕉、草莓、橙子等都是葉酸的優質來源,在動物的肝臟中也有大量葉酸,每天適量服用,再配合著吃些谷物,就是很好的養肝血的方法了(早期吐的吃不下食物的時候真應該額外補充,因為沒有來源)。

大麥 是懷孕第壹個月的孕婦最應該吃的食物。 因為大麥具有很強的生發之力,而胚芽的成長也屬於生發階段,所以此時吃大麥十分有益於孩子的生長。

面食 是最常見的大麥食物。 中國的土地遼闊,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吃面的方法。 孕婦大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各種面食來吃,既滿足了食欲,還能促進孩子的生長,兩全其美。

此時的孕婦盡量 不要吃偏腥味的食物 ,比如魚類、海鮮等。 腥味對應的是腎。 我們知道女子有婦科病的話,通常*都有些腥臭味。 腥味對小孩子的發育不好。 小孩子生長在母體的下焦之中,此處血腥氣較多,再吃腥,會加大對胚芽的刺激,影響其正常發育。

對於那些剛懷孕愛嘔吐的孕婦來說,最好少吃高蛋白等營養高、難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肉類。 其實這時不需要太補,小胚芽虧不著,壹個女人二三十年積攢的東西足夠他用了,太補反而調氣血。 但也有的婦女在懷孕期從頭吐到生產,小寶寶的營養會有些跟不上,準媽媽的免疫力也會下降,尤其是頭三個月,是細胞分化的關鍵期,準媽媽還是要休息好,盡量少食多餐,註意營養的全面均衡。

妊娠壹月,孕婦在 生活情誌上 要做到兩個要點: 首先,不為力事 。 意思就是孕婦此時不要做過分用力的事情。 肝在五臟裏主筋,肝血足則手指靈活,能攝能抓。 在懷孕的第壹個月,孕婦不可以太用力,太過用力容易導致流產。 其次就是要靜心 。 心情不靜就調氣血上頭,下焦的氣血就會不足,這樣就會影響了胎兒的生長,所以孕婦此階段放松心情是核心。 母親的過分焦慮有可能造成壹些無法挽回的損失,所以這時壹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證好睡眠,不去太嘈雜的地方,不上網,不看亂七八糟的書。

“妊娠二月,名始膏。” 這是古人打的壹個比方,意思是懷孕第二個月時,媽媽肚子裏的小生命就像膏脂壹樣精美。這個時期, 胎兒為足少陽膽經所養。

膽經主人體之精的生發。 《黃帝內經》講:“凡十壹臟取決於膽”,因此這階段是血脈生發而生成胎兒重要苗竅的時機,此時要想讓胎兒能夠很好地生發,不被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保持壹個 安靜的生長環境 。 同時,飲食上仍然是 避免吃壹些腥味和臊味 的東西,比如像鹵煮壹類的“下水”就不要吃了。

懷孕第二個月時可以說是胎兒的 “面子工程 ”。 西方醫學認為,懷孕的第三周胚芽像壹條小龍,開始確定了自己的中軸線——脊索,也就是未來的中樞神經系統。 中醫把這稱作 督脈 。(督脈是人體的陽之脈哦!) 從第四周起胚芽開始了面部的塑造,並在神經管的頭端膨出了腦泡,也就是後來的大腦,這可是個精密的工作,出不得壹點差錯。

佛家和道家都有很有意思的說法。 佛學裏講,人有“七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 此外還有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如如不動”的根本識,是生命根本的東西。 我們的生命輪轉,其實都是 “阿賴耶識”在走。 “末那識”又叫“傳送識”,它對眼、耳、鼻、舌、身和意的生成起著連接和傳遞的作用,有點類似五臟裏的脾的功能,“知周出焉”。

古代的神話有個給“混沌”開竅的故事,受精卵是怎麽從“混沌”中開竅而生成五官的呢? 道教醫學認為, 受精卵在母體裏受到血腥氣的熏染,最先生出的器官是鼻子。 所以中國人稱祖先或創始人為鼻祖。 鼻子主嗅,在五官的正中,任督二脈又恰恰在鼻下方的人中交接,後天以土主之,土者萬物之母,位居中,其他各器官相繼始生。 鼻子是肺的竅,肺金生腎水,腎的竅就是兩耳。 耳朵就像兩個定盤星壹樣,在兩邊保持平衡穩定,主聽。 腎水中有真陽,真陽在臉上表現為額顱,因此額顱不怕冷。 眉秉清陽之氣,為五官最高者,形如半環,呈穹隆之變而無竅,故為乾天之象,清輕而上浮,象天之變化無窮,故喜怒哀樂藏於眉。 眉和眼的關系最密切,所以有個詞叫“眉目傳情”。

道教醫學認為所有這些的生成需要壹百天左右。 用月來表示,差不多為三個月,所以懷孕的頭三個月特別重要。 臉上的壹切問題都是孕期的頭壹百天造成的。 比如,有的孩子生出來就是兔唇,這就很有可能是母親在懷孕的頭三個月內,情緒上曾受到過強烈刺激。

因此, 要想孩子眉清目秀,孕期頭三個月多吃素。 通過上邊的講述,我們就會知道,頭三個月是孩子五官的主要生成階段,五官為人體最“清靈”的器官,所以它們對食物的味道也很挑剔。 此階段,孕婦最好少吃肉,多吃素。 肉為腥臊之物,吃多了,對塑造壹個眉清目秀的孩子不利,孕婦該多吃蔬菜水果、五谷雜糧壹類的偏素的食物。

其實五官的形成時期,五臟六腑的構造也基本建立起來了,就是壹切還很脆弱,所以這壹時期也是流產和畸形的高發期,準媽媽要小心啊,煙酒最好別沾,也要遠離電器輻射,免疫力弱的媽媽還要遠離寵物,以免寄生蟲感染…… 最重要的是心情愉悅,好好睡覺,保持居所的空氣新鮮流暢,少去人多的地方,不接觸化學藥品。

“妊娠三月,名始胎。” 小生命從壹月的胚、二月的膏,到三月才成為胎。 前面我們講過,胚芽如果發育不好,懷孕到第三個月容易自動流產。 目前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原因有幾條:

第壹,現在各種各樣的汙染愈發嚴重,吃的用的都常有問題,受精卵由胚轉胎的時候如果受到汙染,就有可能流產。

第二,孕婦的氣血不足也會保不住胎兒,氣不足就不足以收攝胎兒,血不足則胚胎停止發育。 再加上年輕的孕婦有的在生活習慣上有問題,比如不按時休息,不好好吃飯等等。

第三,化學藥物的影響。

第四,如果女孩子在年輕時多次做過人工流產的話,壹方面身體多次受損,無力固攝胎兒; 另壹方面,身體也是有記憶的——假如這次月經感冒的話,下次月經稍不註意就會再次感冒,孕兒也是如此。

第五,男性的精子質量目前也有些問題,尤其是那些喜歡喝各種飲料的男性,要在懷孕前適當節制。

總之,頭三個月出現流產的話,壹定要分析原因。 如果是胚芽本身質量不夠好自動流產的話,年輕的媽媽們就不要過度傷心了; 如果是其他原因就要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把身體養好了再懷孕。 壹般來講,大多數人以後都可以再懷上孩子,順利生產。

三月,手心主脈養。 手心主脈指的是心包經。 心包主喜樂,所以這個時候, 第壹要血脈調暢; 第二,母親情緒壹定要愉悅,不要思慮過度,並避免受到驚嚇。

中國古代有“見物而化”的說法,也就是人和物之間有“感應”。 意思是說,如果妳總看美好的事物,妳就會喜歡上美好的事物; 而如果妳總看惡俗的東西,那個東西也會影響妳。 現在的人懷孕後,常喜歡在家裏的墻上掛壹些漂亮寶寶的照片,認為孕婦經常看看這些寶寶,生出來的孩子就會漂亮。 這其實挺好的,也是“見物而化”的道理。

不過古代人的做法更精絕,他們認為要想讓將來出生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品性,孕婦最好天天拿塊碧玉端詳把玩。 玉溫潤細滑,不僅代表著美好,而且具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節,所以有君子之德。 有經濟條件的家庭裏,效仿壹下古人,也未嘗不可。 但孕婦最好不要戴金銀首飾,壹方面對經脈有影響,另壹方面有射線的問題,房間裏最好也少放石器等物件。

西醫認為,到了第九周時,胎兒的身體雖然還像個小蝦米,但生殖系統已開始發育,由於激素水平決定生殖系統發育,所以這時母親要格外小心。 雖說生殖系統的發育都和雄激素相關,但決定性別的還是基因和染色體,所以如果不恰當地補充激素的話,也許會導致男孩兒女性化,或女孩兒男性化。

現代醫學認為,胎兒三四個月的時候,隨著性器官的形成, 男胎的男性荷爾蒙會開始影響腦部,逐漸形成男性腦部(腦部的這種生物性別區分,要到出生後四歲終止), 這時孕婦如果壓力過大,會使胎兒的男性荷爾蒙不能順利分泌,因此而受到母親女性荷爾蒙的影響,而成為女性的腦部。 也就是說,雖為男孩兒,行為卻很女性化。 因此,從懷孕到養育嬰兒至四歲期間,要特別註意避免太多的精神壓力,以便其激素水平順利分泌。

在懷孕初期,西醫認為維生素B6和維生素C可以緩解妊娠反應,但長期服用維生素B6會導致胎兒對其產生依賴性, 出生以後,如果維生素 B6的攝入不如在母體中充分時,孩子就喜哭鬧、驚厥,甚至智力低下。 過分補充維生素C也不好,還可能導致流產。 準媽媽補充維生素的最好方式是通過食物攝取,盡量不服用化學藥物。

好心情是保持三焦通暢的法寶。 懷孕四個月的時候,胎兒的血脈貫通了。 傳統醫學認為,此時對於母體, 是手少陽三焦經在滋養胎兒 。 這時胎兒的五臟六腑都開始初具規模。 這時的養胎要點是:靜形體,和心誌,節飲食。

《素問?五臟生成篇》這樣描述五臟的生成:“心之合脈也(心與血脈相合),其榮色也(心血的表現在面色),其主腎也(水克火,腎是心的主,腎精是血脈的原動力)。 肺之合皮也(肺的生成與皮的收斂功能相合),其榮毛也(肺氣的宣發表現在毛),其主心也(火克金,心是肺的主)。 肝之合筋也(肝與筋合),其榮爪也(其表現是手爪的生成),其主肺也(金克木,肺能肅降,肝才能生發)。 脾之合肉也(脾與肉合),其榮唇也(其表現在嘴唇),其主肝也(木克土,肝又是脾運化的動能)。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腎氣的外現是毛發),其主脾也(土克水,脾土是腎精的來源,這就是後天養先天的意思)。”

六腑因循五臟而順成。 到四個月的時候,小寶寶的大事完成得差不多了,開始在媽媽肚子裏歡騰起來,這時媽媽的肚子也開始顯懷了。

人體的整個體腔中有五臟六腑,而這些臟腑器官不是孤零零地懸在那裏,壹定要有個東西將它們連綴起來, 三焦經就是連綴五臟六腑的這個系掛、網膜,所以三焦經的最大要點是壹定要通暢。

妊娠四個月的母親在行動方面還是要很小心,同時要保持心情的愉悅,這樣才能保證三焦經的通暢。

此時,孕婦在飲食方面還應註意幾點:

首先,可以多吃水稻和粳米 。 與面的濕熱的特性相比,水稻偏涼性。 因為孩子在母腹中是個陽物,屬熱性,如果熱上加熱就不好,但也不要因此去喝冰水,吃些當令的水果就好,比如檸檬汁、山楂汁、土豆泥等,還可以止嘔。 所謂粳米,就是陳糧。 陳糧的特性為生發之力不強,這時壹切以舒緩生發為宜。

其次,多吃壹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比如,多喝點羹湯、菜粥等。

最後,這個時期孕婦可以開點葷 了。 古人說,可以吃“魚雁”以盛大血氣,暢通經絡。 大雁是不主張吃的, 壹來大雁是國家保護動物, 二來大雁這類野生動物生活在野外,吃的東西中往往有的含有微毒,所以就不要吃大雁了。 但魚是很方便吃到的,孕婦此時可適量吃魚,海魚汙染小,盡量吃海魚。

懷孕之後,準媽媽、準爸爸對小胎兒充滿了好奇,還想知道胎兒是男是女,所以有些父母急著去做B超。 但超聲波畢竟是壹種能量,在積累到壹定劑量時對身體有害,如果剛好損傷的是生殖細胞或處在發育敏感期的細胞時,損害壹定很嚴重。 所以,在發育最關鍵、最容易致畸和流產的頭三個月,最好不用B超,以後也要盡量少用。 其實,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接納他(她)、愛護他(她),平安最好,健康最好,所以還是把驚喜留到出生的時候吧!

但早期檢查對幾類人還是非常必要的: ①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孕婦; ②有過多次流產經歷的婦女; ③近親結婚者;④有遺傳病家族史的人。

1、妊娠五月,脾經主養。

其實在四月末的時候,小胎兒已經是能活動手腳的特棒的小人啦。 他(她)賴以生長的胎盤已經形成,羊水的體積也在不斷地增大。此時的孕婦要註意以下幾點:

早臥晚起無勞倦 。 準媽媽這時在生活起居上要早臥晚起,就是晚上早壹點睡,早上晚壹點起。 因為只有睡眠最養氣血和恢復體力,媽媽氣血足,寶寶才能更多地吸取營養。 而且要規避寒涼,尤其不要做艾灸。 因為胎兒是壹團陽氣,在母親肚子裏相當於壹個火盆,這個時候再做艾灸的話,就是火上加火。 而且孕婦還比較忌諱聞艾草的味道,因為艾草的味道太通竄了,對保胎不利。

無大饑,無甚飽 。 這時孕婦的妊娠反應基本結束了,飲食上,孕婦食欲大增,但也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怕胖餓著自己。這時可以多吃壹些牛羊肉和面食,以幫助五臟來養氣。

日本有壹本很火的養生書,作者是位母親,她生了三個非常優秀的孩子, 關於自己的孕期飲食,她就寫到懷孕前三個月基本上以素食為主,四、五、六月這三個月的時候,她開始多吃肉食, 最後幾個月是小寶寶長肉的時候,所以吃得清淡偏素些最好,不然會出現巨大兒,容易難產。 她說的這些與中國古代的胎養模式十分吻合。

妊娠六月 ,正是胎兒長筋的時段,此時胎兒最需要養的是力氣和背膂,而這些主要依靠的就是 足陽明胃經 。 胃,生氣生血,就是說氣血都從胃來,血足則能濡潤筋骨。

筋連綴著四肢百骸,它的特點是柔韌。 自古中國就有句俗語:筋長壹寸,壽延十年。 可見筋與人壽命的關系。

為了孩子的筋長得柔韌強壯,古代的養生理念是:孕婦要在妊娠六個月時“身欲微勞”。 “身欲微勞”的意思就是此時孕婦要開始活動起來了,不能老坐著躺著。 此階段, 孕婦要從頭五個月安安靜靜的養胎階段,過渡到進行適量活動的階段。 比如,此時孕婦可以出去逛公園、郊遊,多呼吸些新鮮空氣,也順便走動走動,進行適量的運動,這樣對胎兒筋的發育會很有好處。

出遊於野,觀走犬、走馬。 壹般都說“母壯子肥”,這時母親已經顯懷,很驕傲滿足的樣子,每天上下午各散步45分鐘左右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講究取象思維。 比如馬和狗都非常擅長奔跑,它們的筋都十分強勁有力, 古人就建議孕婦“多觀走犬和走馬”,“走”在古文裏意思是跑, 此時孕婦多看動物奔跑,會對肚子裏的胎兒產生壹種暗示,對孩子筋的發育有幫助。

飲食上跟妊娠五個月時差不多,不主張孕婦此階段吃得太飽,可以吃些肉類,肉類補精血,可以滿足胎兒對血的需求,血足則濡養筋脈。

以運動和陽光補充鈣質。 西醫認為沒懷孕的婦女每天需要鈣800毫克,懷孕期婦女每天需要攝取鈣1000~1500毫克。 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腸道內鈣的吸收,使鈣質更容易、更快速地進入血液; 同時,維生素D還能促進鈣鹽的沈著,使骨骼的鈣化加快。 所以主張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 其實,補鈣的最佳途徑是曬太陽和適當地負重。 如果過量地補鈣和補維生素D反而會引起媽媽的高鈣血癥,從而導致胎兒的高鈣血癥,引起胎兒頭部的骨骼過早閉合,造成難產。 所以,準媽媽還是靠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去補充能量吧,這時多曬太陽、適量運動是非常有益的。

?傳統醫學認為,妊娠第七個月是小胎兒骨節動作屈伸的活躍期,這是為了運化血氣。 妊娠六個月時,連綴四肢百骸的筋已經生成,所以從這個月開始,胎兒在母體當中表現得比較活躍,在動作上開始伸屈手臂與腿,也就是俗稱的胎動。

現在的孕婦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中醫的知識,基本上都是定期到西醫院進行孕產檢查,比如像妊娠第七個月的時候,西醫院壹般開始檢查胎動的數字頻率,其實中醫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總結到了這種規律。 胎兒在母腹當中的這種活動,也是在運化自己的氣血,鍛煉身體。

胎動對於母親來說,是件特別欣喜的事情,終於可以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寶寶在肚子裏的活動了,他的每壹次踢腿伸腳,都是那麽地真切和有趣。 很多母親都是在這個時候,才明白了生命的偉大和神奇,也體味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幸福。

此時,準媽媽這時不要大聲說話、不要嚎啕大哭,少洗浴,不要吃寒涼的食物,因為這些都會傷肺。

從五臟對應五誌和五聲來說, 肺分別對應的是憂和哭 , 所以此階段如果母親在情緒上有較大波動,經常憂傷哭泣的話,就很有可能影響到胎兒的皮毛的功能。 在現代醫學裏,皮膚有第二腦之稱謂,即對皮膚的刺激,對胎兒腦部發展有重大影響。 所以母親的情緒和子宮的環境對胎兒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腦部發育得好不好,在胎內就決定了大半了。

古人甚至認為,懷孕七個月的時候, 孕婦都不要勤洗澡 ,因為勤洗澡會造成皮毛的多次開合,這也是頻繁調動肺氣的壹種行為。 孕婦還要避免長時間的舟車勞頓,因為不規則的震動會使得胎兒不舒服,這種不快的感覺會由皮膚傳至大腦,妨礙大腦的發育。 也不要穿過緊的衣服,或大冷大熱,這會造成不正常的子宮收縮,應該註意保持腹部的恒溫。

此外, 冷飲最傷肺,空調最傷肺 。 胎兒雖然是純陽之體,有熱象,但作為母親,也不要喝冷飲,吹空調。 傷了母親的肺經,就等於傷害了孩子的肺氣和皮毛。 所以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孕婦體熱難耐,也不要喝冷飲、吹空調,可以多喝白開水,扇扇扇子,倘若圖壹時之快,毀了孩子的未來,太不值得了。

這個月還是胎兒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所以媽媽要多吃些健腦的食品,比如核桃、花生、芝麻等。

妊娠八月也是 養孩子皮膚 的,此時主要靠 手陽明大腸經 來養。

這個時候,胎兒皮膚的柔韌度都已經長成,而且非常光滑,身體開始變得肉乎乎的。 在飲食上,孕婦要註意不吃味道特別腥膻的東西,因為對孩子官竅的發育不好。 在飲食上要少攝入高鹽高熱的食品,多吃谷物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比如芹菜等。

由於這期間胎兒的發育過快,掠奪母親的氣血過多,準媽媽會出現壹些問題。 比如,大大的肚子向前挺著,媽媽壹定腰酸背痛; 氣血虛造成貧血,甚至有些人身上會出風疙瘩,癢地不行,這在中醫裏叫“血虛生風”,壹般喝幾副小湯藥就好了; 變大的子宮壓迫腸道會形成便秘,代謝變慢形成浮腫,胎兒上頂造成胸悶氣短、高血壓等…… 這些毛病在產後壹般都會痊愈,不必太擔心。

1、 吃好飯 ,讓孩子有頭烏黑的亮發 妊娠九個月的時候,胎兒的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都已經長得差不多了,此階段, 由足少陰腎經來養育孩子的精髓 ,小寶寶的大部分骨骼都已經很結實了,只剩頭骨還很柔軟,這是為了從產道出生時的方便。腎為“作強之官”,這期間,小寶寶的生殖系統已接近成熟,男孩兒的睪丸從腹腔降入了陰囊。 《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中有“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就是認為腎是身體的封藏之本。腎是主藏的,是精所凝聚的地方,其對頭發和骨骼的生長發育都有重要作用。 中醫講,發為血之余,就是頭發的好壞跟血是否充足有關。妊娠九個月,小孩子的頭發開始快速生長,所以此時孕婦要吃得好壹點,這樣胃才能把營養物質多變現成血,使得孩子的血很充足,長出壹頭烏黑的亮發來。

2、 孕婦要“緩帶自持” ,在穿衣方面,此階段的準媽媽不必穿著過厚的衣服,因為小孩子為純陽之體,熱量很足,所以孕婦此時不太怕冷,穿太多反到容易出汗,造成感冒。 古人還有句話,這時孕婦要“緩帶自持”。表面意思是讓準媽媽穿舒服寬松的衣服,並處事穩定,別慌張。這句話還有壹個隱含的意思:準媽媽在精神上要放松,距離生產不遠了,要忌緊張情緒。 最後這幾周是小寶寶快速長肉的時候,所以準媽媽要想別生“巨大兒”,就要 少吃多睡。

這期間,小寶寶除了肺部需要在出生後的幾小時內完善功能外,其他的所有器官都已準備就緒。而媽媽的子宮也從未懷孕時的50克增至1200克左右,內容量也比未懷孕時增加了1000倍,隨著子宮的增長,子宮內的血管也增多了,子宮內的血流量比平時增加4~6倍。孩子終於孕育好了,媽媽也茁壯了許多。這個階段,胎兒還需要“納天地氣聚於丹田,使關節人神皆備,俟時而生”。胎兒還需要最後再吸取天地自然之氣,使精氣神達到最佳狀態,然後準備迎接誕生。

  • 上一篇:4個簡單的啞鈴動作鍛煉肱二頭肌
  • 下一篇:古代人們怎麽制造盔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